登陆注册
1056000000005

第5章 导论 (5)

简单地说,士大夫将天下的事完成了,需要休息,怎么办?词来完成。从宋代来看,词在宋代为什么那么兴盛?这与青楼文化特别发达有关,词是写给青楼女子来唱的,别人一唱,更刺激了这些才子们的灵感,写得越来越多,于是形成良性的互动效果,于是在青楼文化中,词就成了有宋一代蔚为大观的品种,从而主流的基调就成了词就是儿女之情的代名词,只是这儿女之情有浓艳与清丽之分而已。在这样的氛围中,苏轼、辛弃疾那些豪放词不得不成为词中的支流。所以,看待音律派和改革派的争论,我个人认为,不要什么东西都往公领域的事情上靠,公领域有诗去完成就行了,词就定位在完成诗难以完成的私领域。正因为词主要是用于娱乐,所以能够把形式技术方面的东西玩到非常精致的地步。宋代虽然有词论,相互之间也有争论,但没有写出大部头的词论著作,到了清代才是词论的高峰,出现了几大词话。一个是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另外一个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还有况周颐的《蕙风词话》,这是清人论词的三部巅峰之作。

(三)赋论

赋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体裁,基本上盛行于汉代,后面的时代虽然也有人写赋,但都不是最主要的文体。关于赋的争论,主要也集中在汉代,争论的中心是赋到底有用还是没用。一派认为赋完全无用,代表人物为扬雄。他说"雕虫篆刻,壮夫不为",当然这不是扬雄一以贯之的看法,他早年也是写赋高手,大赋小赋都写,但中年以后却说这完全无用。他举司马相如的赋为例,武帝好神仙,司马相如就写赋讽谏君王,上了《大人赋》,哪知道《大人赋》一上,汉武帝不但没有减轻爱慕神仙的趋向,反而更厉害。因为这个赋本来是为了劝皇帝不要去信神仙,但是前面写的全部是神仙境界,最后才写了一句劝谏的话,这就叫做"劝百讽一"。

赋在前面基本上都是铺陈,才子们都害怕自己的才华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就尽情发挥,把自己的才华发挥到最出色的水平,铺陈天地,把优美绚烂的神仙境界都铺陈完,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劝"或者鼓励皇帝迷恋神仙的效果,等到在赋的最后说皇帝你不要迷恋神仙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扬雄说"览者已过矣",别人已经在神仙境界里陶醉了,这句劝谏的话完全不起作用,被皇帝直接忽略掉了,所以扬雄据此认定赋不但无用而且还有害。另一派却认为赋很有用,代表人物是班固。班固说赋是"雅颂之亚","与三代同风",可以"润色鸿业"。这个争论持续整个汉代,双方争得不可开交,甚至需要皇帝出来调解。皇帝最后认为赋虽没什么大用处,但还是有点小用处,以为"辨丽可喜",这算是以太极的手法解决争端。这个争论背后是有文化原因的,大概而言是汉代文化中楚化与儒化两种文化力量冲突与融合的问题。既然要争论赋,那肯定要争论一个人,那就是屈原。

关于屈原的争论最激烈的时代也是在汉代。为什么要争论呢?同样是汉代文化中楚化与儒化两种文化力量冲突与融合的问题。争了半天,最后中国文化用了一个中和的标准来结束屈原与赋的争论,就是把屈原打扮成儒家知识分子,以骚入风,把赋解释为诗之流裔,以赋入风。中国文化就是这么解决冲突的,明明你和我很不一样,最后我把你阐释出来,你是我的儿子,这样矛盾就解决了,包括佛教进入中国时,中国文化对它的阐述也是这样,这就是中国对外来文化的化解力,凡是和他不同的,最后一定说你和他差不多。但是到了近代,中国的这种化解外来文化的力量与自信心被中国一败再败的现实所打败,文化自信心丧失后就全盘形成文化自卑感,直到现在。中国古代是外来东西全部被中国化了,近代以来是中国被别人化了。汉代是如何消化赋与屈原的,从中可以看出很多问题,起码可以看出哪个时代是强大的,凡是强盛的时代都是把别人化了,汉代是这样,唐代也是这样。

(四)文论

这里的所谓"文"指的是与韵文相对的散体文,散体文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文以载道。诗是言志,文就是载道,不载道的"文"在中国传统中被认为不是"大文"。所谓"大文"是中国文化中对"文"的最高标准,是与道同在、与天地同大的天地大文。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是这样看待的,道家其实也主张文以载道,只不过他所主张的道不是儒家的道,而是道家的道而已。凡是不载道的文都只能叫"技",古人称之为一技一艺,玩物而已。所以,"五四"以后对文以载道说,对桐城派的批判实际上是有很多误会的。要想深刻了解古代的观念,就得按照古代的文化语境与文化背景去理解,才能同情了解古人的那些说法。道是什么?道的路线图是从天道到人道。天道是根据,人道是终极目标。这个根据用西方的话来说就叫上帝,在位格上相当于西方的上帝,但是西方和中国人谈终极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中国人谈终极的东西只是点到为止,点到后便不再具体而微地讨论这个东西了。

而中国又没有发展出上帝这样的体系,只是发展出了比较有逃跑主义色彩的道家。道家叫逃跑主义,儒家叫入世干涉主义,儒家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道家是知其不可为而逃之。佛家认为知其不可为本来就是个伪问题,佛家要破我执他执,要全部破,破完了,那么一切都是幻诞,都是空而已。而人道是需要入世才能体现的,而传统中讲的人道方面主要就是要持道批判社会而不是持道超蹈于世或者出世,天道一旦进入人世就是良心了,这就是人道,用王阳明的话说就是要致良知。对写文章而言,天道的入世就是用文章批判社会,如果不批判社会,或者社会无道,自己绝望而不能去批判社会了,知识分子还是有退路的,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后面一种选择。独善其身的时候就是用文章来写天地境界,天道于是就表现在文学上了,以此寄托自己的幽思与理想,这大约就是宋明理学家的看法。过去很多人把文以载道理解为非常负面的东西,其实不然,只要深刻理解中国古代这个道的观念,它其实是极富于现代内涵的。

(五)戏曲、小说论

戏曲、小说的地位在古代是比较低的,虽然戏曲、小说的渊源都比较早,但发展比较快,议论得比较多的是在明清。最著名的戏曲理论方面的著作有明代徐渭的《南词叙录》、明代王骥德的《曲律》、清初李渔的《闲情偶寄》等等。戏曲是有舞台要素的,所以不仅仅是纯理论、纯文本的问题,更多的是实践层面的探讨。戏曲也有音律问题,故而关于戏曲的理论也存在分野,或强调格律、音韵、用字、唱法等等以求"一字不乖律",或主张戏曲创作不需要拘泥于格律、音韵而应该以戏曲的意趣神色为主。

"小说"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庄子》一书中的"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似乎很看不起小说,以为小说是琐屑不足论之言,仅仅是小道,和大道不搭边。到了汉代,班固亦然轻视小说道:"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汉书·艺文志》。小说方面的理论主要是评点。小说的评点开始于宋代,宋代刘辰翁评点《世说新语》启其始,而著名的小说评点集中在明清两代。最有名的评点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叫脂评。金圣叹评了很多,最著名的是评了六才子书。六才子书里面既有小说也有戏曲。叶昼评点《水浒》,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这些都是大的评点家,小的更是无数。

四、参考书目

最后开一个参考书目,除了前面介绍学科史时提到的那些著作之外,另外再给大家开一些书目:柳贻徵的《中国文化史》(写于1948年,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最好的中国文化史之一),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余英时先生的《士与中国文化》,李泽厚的《美的历程》,郭绍虞的《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下)。先简单开这么一些,以后讲各编各章的时候再随讲随开相关的参考书目。

第一编 先秦时期的文论

引言

今天讲先秦部分。前面说过,过去对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分期有些问题,多是按王朝的政治史来划分文学批评史或者文学思想史。但是,文学思想和政治史并不同步,有时候一个政治史已经结束,但某种文学思潮、文学批评的现象还会持续很长时间,从易代之际更可以看出这一点,比如初唐,初唐的风气是魏晋南北朝的风气,从文学思想的角度看,就不应该划到唐代。怎么来分期当然是个难题。虽然难,但在讲先秦时可以给它一个基本的定位,先秦就是一个奠定基调的时期。

很多人把先秦定位为中国文学思想和理论的萌芽时期,但在我看来,这个定位是有问题的。为什么有问题呢?我们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一样,首先有个核心的不同,就是中国传统核心观念不是"文学",而是"文"。其次,从比较文化的观点看,中国文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梁漱溟先生在他的几本书里,包括《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中提出的中国文化在先秦已经是一个早熟的文化。这个早熟是与西方比较而言的。我们知道西方历史上描述古希腊的若干个说法,温克尔曼的《古代艺术》中描述古希腊的社会与艺术,叫"高贵的单纯",马克思说希腊是"正常的儿童"。希腊处于正常的人类童年时期,无论艺术、经济还是政治都表现出儿童的天真与认真,中国先秦与之相比却非常早熟。

早熟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在那个时代就超越了许多别的民族,缺点就是后人的压力太大,此后无论是汉唐盛世,还是宋元明清,每个时代的人头顶上都有一个高峰压着。论散文,庄子已经是高峰。诗歌中,诗三百、楚辞也已经是高峰。论思想,则孔、孟、老、庄已然是高峰。所以说中国在先秦就形成了无数个高峰,后人压力太大。压力这么大怎么办?于是中国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文化传统--注经传统。经学为什么在中国那么发达?这与前人已经把思想发挥到最高水平密切相关,后人只能在注经中发挥,在细节上发挥,而在核心的观点上难以突破。中国文化翻了几千年的筋斗,其实在核心的思想方面翻不出先秦这个如来佛的掌心。从这个意义上说,先秦可谓是一个无文论的文论的高峰时期,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为此后中国的文学思想定下了基调。

同类推荐
  • 林下云烟

    林下云烟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中国高考报告

    中国高考报告

    每年的中国大学考试就像一场战争,参加的人数和激烈程度是全世界罕见的,一个叫何建明的作家写的一部《中国高考报告》详尽记录了这个高考大国的高考实景。读后对中国的当代教育会有更多的认识。
  • 极品人

    极品人

    古今中外举世闻名的爱情和各种艺术作品里的爱情,就是一种美丽的诱惑。正因为真正的爱情难寻,人类基于对爱情的渴望才生出许多想像,编出许多故事,无形中给爱情定出了一种标准。倘没有这个参照系,人间也许会少些爱情悲剧。实际上每个人的爱情都有自己的条件,自己的特殊性,跟谁的都不一样,尤其跟古今中外著名的爱情范例不一样,这才是你的。
  • 浪漫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浪漫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2011年度思想随笔排行榜版

    2011年度思想随笔排行榜版

    遴选了2011年发表在各类文学报刊上的优秀思想随笔作品,全面展现了2011年的思想随笔创作成绩及美学风貌。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天配良缘之陌香

    天配良缘之陌香

    她是恬静文雅的金融学硕士——白依凡,因一枚奇异的手镯,穿越异世,成为东隅富商之女慕容舒清。刁蛮任性消失,散溢的是清新淡雅、从容淡定的气质,如出水芙蓉,如日月光华。他是手握重兵、威震东隅的镇国大将军——轩辕逸,一身的桀骜霸气,让敌人闻风丧胆,让公主痴慕无限。与慕容舒清指腹为婚的他,口口声声要来退婚,却被她浑身的气质风华摄住心魂。祈莲节上,他摘得象征天赐良缘的青莲,誓要娶她为妻。他是残冷漠然的杀手——莫残,在逃生路上,他剑劫舒清,却被舒清相助。两枚玉玲珑,昭示着他不凡的身世。坠崖时刻,他用生命呵护着那抹清丽的身影。他是威严尊贵的一国之君——玄天成,微服私访下,他对慕容舒清一见倾心。
  • 巅峰争斗

    巅峰争斗

    在这个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世界,没有一个人是庸手。各个身怀绝技不容小觑,即使是一个无名小卒他也能瞬间血洗一个门派。在这个高手如云、尔虞我诈的世界,没可能置身事外。所有人都必须参与斗争,不仅仅是武技无限对决更是智谋的巅峰决斗。这里的人物到底厉害到何种程度?神兽的力量运用于自身,那是何等的强大整个世界将为之颤动!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错上美王爷

    错上美王爷

    她的人生其实就是个悲剧,坐飞机执行任务结果飞机爆炸了。才重生就被人下药了,饥不择食拉傲娇王爷上床,被天南地北的追杀了。打算负起责任与傲娇王爷同结连理结果大婚之日,抢亲的来了可惜抢得不是她这个新娘。与傲娇王爷相亲相爱,夫唱妇随了,半路却杀出小三了,打算休夫跑路,结果悲剧的怀孕了。打算摒弃前尘带着儿子改嫁了,结果傲娇王爷杀到了。只是可惜,傲娇王爷手下一激动,再次抢错了人,新郎被抢走了,留下她这个新娘原地踏步。片段一:傲娇受啊傲娇受,虽然长得挺像个攻,但是其本质就是一小受,可惜啊她怎么就不是男人。叶晓火辣辣的目光投射在麟陌袇身上,满眼都在控诉着这三个字。麟陌袇被那种怪异的眼神看得浑身一阵恶寒,“秦宛月,你再拿这种眼神看我,我就剜了他。”“啧,不仅傲娇还是个阴狠毒辣受。”傲娇王爷:“?!”片段二:“儿子,男男才是王道,长大后一定要找个美男做媳妇记得没?”“为什么不是美女?”“都说了男男王道。”“哦,明白。怪不然父王大婚之日抢得是易叔叔而不是娘。”傲娇王爷,额头青筋乱跳,那是失误失误啊好不好。
  • 破译成功人生的个性密码

    破译成功人生的个性密码

    《破译成功人生的个性密码》着重叙述获得成功的个性因素。个性是缔造成功及维持不败的基础。该书从科学的立场揭示个性的奥秘,研究成功的个性表现,剖析个性成因并指出培养个性的途径和创造优良个性的法则。书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智慧和思想,能给人巨大的启迪和帮助。
  • 逆天修罗妃:魔尊请闪开

    逆天修罗妃:魔尊请闪开

    一场阴谋,让冷漠淡然的她自杀身亡;再次睁眼,一双紫眸邪媚妖娆,天地异火随手沾来;退却一身的冷漠淡然,换来狡黠腹黑的二十一世纪紫家继承者;当贪财好色的她与冷漠淡然的她重组后,看她要如何玩遍整个天启大陆;他是等待她千年的神界君王,对她用情至深早已不能用言语形容;他是腹黑霸道的魔界帝尊,对她死缠烂打,早就情根深种;“你可以走了,我和我未婚夫要做不宜第三人在场的事。”某女嚣张道某男挑眉:“哦,是吗?你们继续,我在一旁观战就好。”[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男人和刀子

    男人和刀子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