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000000046

第46章 陆机与《文赋》 (2) (1)

谈到心手之间的关系问题,还得补充一个说法,那就是靠"神"去"逮意"的办法。文思即为文之运思,即写文章中运思的过程

这种内视内听实际上就是要告别世俗的、实体的世界,"意不称物"是一难,嘉丽藻之彬彬。到一个虚拟的、无功利的世界遨游。这种为文上的遨游,《文赋》开篇有个小序,小序里说自己"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这是总结、体会别人写作的经验,而他自己也是才士才子,当然能够深刻了解古人写作的甘苦,对比自己写作的体会,则更能够印证其为写作中的普遍现象。故陆机在《文赋》小序中说:"夫其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他观察历代文章写作并结合自己文章写作的体会所得出的普遍现象是什么呢?陆机说是"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实际上也就是文章写作之两难,陆机《文赋》里有句话叫"耽思傍讯","文不逮意"又是一难。

别小看这八个字,这八个字实际上把古今甚至于中外文章写作的过程与难点都揭示出来了,写文章无非是经过从物到意,再从意到文这样一个历程,这两个过程都很难,"非知之难,能之难也"。传统中一般把从物到意这个过程叫做心物关系,从意到文这个过程叫做心手关系。这两个过程关联在一起,则是"物-意-文"。用陆机《文赋》中的话来说,就是"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耽思"之"耽",聊宣之乎斯文"。当然陆机这里的"物"既包括外在景物也包括前贤往哲的典籍与文章,这段文字中所包含的"观物生意"与"意生宣文"这两个阶段实际上对应的就是小序中的"意称物"与"文逮意"这两个过程。慨投篇而援笔,虽然"现象"来源于"物自体",就是让大家的心与物接触,那么你对蝴蝶就能够有透彻的了解。心物关系不仅仅是一个文章写作上的命题,也是一个哲学上或者一般思想史上重要的命题,中国思想史与西方哲学均谈论过这个问题。如果所指的"物"是无条件情况下的"物",比如"树"是什么,如果这个"树"指的是本体的树或者"树的本体",那么要想把这个本体之树"称"出来是很难的或者说是绝不可能的,从西方哲学上说,只有上帝有这个可能性。在康德那里,他把对象世界分为两个东西,一个是"物自体",一个是"现象",而在康德看来"物自体"虽然存在但却是不可知的,我们能够知道的只是"现象",方廷珪解释说"耽,这是哲学思考上的心物问题。作为作家、诗人或者一般的艺术家,"称"外物虽然不是以哲学家的方式来"称",而是以艺术家的方式来"称",但这种"称"也是难于上青天的。如果能对外物达到透彻的、准确的、全面的了解,那么你就可能接近于全知全能的造物主了,造物主当然深知其所造之物,能够透彻完整地"称物"。所以说,"称"现象容易,但是"称"现象背后的东西是很难的,所以西方哲学史上才有不可知论。

"意不称物"不仅仅是中国文人的写作之难,凡是写作的人,"意不称物"都是他面临的最难的问题之一,这是不分中外的。我们要写作,就不得不去"格物"而力求"称物",从物到意是任何写作也无法回避的第一个环节。小时候,写作老师带大家到动物园去看,到森林中去看,久也",心触物而有所"称",则有所成。中国传统的心物关系在讲意如何"称物"的时候,当然也讲了一些解决办法,最常见的办法是达到心物交融,心物无隔,心即是物,物即是心,心在物中,物也在心中,不知道哪是心哪是物,从而对对象进行全方位地体察与了解,这就是庄子说的"物化"。不知道是庄周梦蝴蝶,还是蝴蝶梦庄周,庄周就是蝴蝶,蝴蝶就是庄周,如果你化为蝴蝶,故而"耽思"就是久思、深思,同时物也不遮蔽我心,要达到物自性与人自性两全,物我不两伤,这样才是真正的心称对象之物。

第二个层面或者环节,就是从心到手,即从意到文的过程,这也很难。大家从小就有体会,老师布置作文后一个字也写不出来,这就涉及从心到手的传达问题了。景物化为情思难,而情思化为文章亦难。自古以来,很多人过了第一环节,却栽倒在第二个环节上。有的人在"称物"方面水平很高,但是却表达不出来,陷入了困境。中国人讲求的心物关系的原则是:心既不要遮蔽物,灵感一到,通过睡觉积蓄能量,那就是吸毒,人若不失去平常的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无法进入到创作的最佳状态,也没有用文字把它表述出来,人就得"收视反听"。从艺术创作来说,属于天才的有两个东西--想象和灵感。它们全程参与创作,无论是前面物到心的过程还是后面心到手的过程都需要天才般的想象与灵感,沉迷于内在之思,心手合一,随便怎么写,好的文章便会汩汩流出,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实现文在"逮"意时"逮"得畅通,"逮"得鬼斧神工?在这个方面,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中国传统的解决办法之一是喝酒,所以中国文学中酒与文人的关系是最紧密的。李白斗酒诗百篇,倚马可待,因为酒能唤醒、解放人的潜意识中的才能。人一般在清醒状态下很多能力是沉睡的,无法释放,一喝酒,人的理性的控制能力就变弱,潜意识中非理性能力就向外爆发。李白之所以一喝酒就能把诗写得又多又好,就是因为酒能解放人的创作力和爆发力。除了喝酒之外,还有一个办法是睡觉。古人认为写不出来的时候就不要强行写,而要通过睡觉的方式中断日常的东西,"傍讯",一觉醒来时这些积蓄的能量集中爆发形成灵感,文章就顺利写出。除了这两个方法之外,还有一个办法是抽烟。很多文人,像萧伯纳、鲁迅先生常常叼着一个烟斗,不含烟斗,就没灵感,就会文思枯竭;烟斗一含,则文思泉涌,挥洒自如。

烟也有释放的功能,会让心平静下来,顺其自然,用刘勰的话说就是"率志委和"了。抽烟只是一个契机,让你某方面的能力得到释放的契机而已。这里当然没有鼓励大家抽烟的意思,但烟确实在文人"逮意"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这是无法否认的。除了这几个方法之外,现当代西方人甚至还发明了一个最新的甚至于就是犯罪的方法,方廷珪解释说"傍讯,很多人早年创作能力很强,中年以后逐渐下降,保持不了原有的创作才能和激情,越来越焦虑,因此就采取非常激烈、变态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就像打强心针一样把自己潜在的、剩下的一点能力给激发出来。大家常常觉得艺术界非常混乱,也大多与此有关。一些人得了创作焦虑症,寻求极端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处于半犯罪状态,甚至于就是犯罪状态。其实某些作家看似风光,但也是不幸的,要么通过折磨自己来提高创作热情,要么通过折磨别人来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所谓"收视反听",这样才能在内在的世界、虚拟的世界里展开人类精神的历程。这个办法的提出者是古希腊的柏拉图。柏拉图认为创作就是人陷入迷狂状态而创作,在他看来,处于迷狂的状态才能心手合一,遍求",就不能达到心手的完全合一,而对于怎样陷入迷狂,柏拉图开出的药方是"神",即神灵附体从而使作家陷入迷狂,这样一来作家就是在代神说话而已。

讲到这里似乎有点超出陆机文学思想的范围了,但这也是从陆机提出的"意称物"与"文逮意"这两个问题生发出来的。陆机提出的问题是古今中外创作中的普遍问题,故而陆机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而陆机这八字真言也同时高度概括了古今中外所有人的创作过程与流程--物到意,意到文。这两个过程都难,这两难都克服了,那么创作也就成功了。提出问题在很多时候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陆机《文赋》不满足于提出问题,还试图去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就是下面我们要疏解的了。

三、想象与灵感论

陆机作为作家,对现代人所称呼的"想象"与"灵感"这两个东西是有深切体会的,但是很多作家只有体会,也没有做研究,也即是广求。合在一起,而陆机《文赋》用文学的方式表达出了文学创作里精妙难言的东西。而这种表述与西方的方式不同,它只是一种描述,并不下定义,这是中国文化史中普遍采用的方式。陆机是怎么来谈论这两个问题呢?让我们分开叙述。

(一)想象论

想象是一个现代的词汇,在陆机《文赋》里找不到这样一个概念,只有"为文之用心"这一说法。在古代谈到为文这种神奇的运思的时候,晚于陆机的刘勰用的是"神思"这一概念。在《文赋》里,陆机并没有用他那个时代的概念来表述,所以我们暂时借用"想象"这一现代概念来表述陆机的思想。如果真要用古代的概念也行,那就用"文思"这个概念。但古代"文思"的范围实际上是广义的,"文思"既包含了现代人所说的想象,又包含了现代人所说的灵感。

陆机《文赋》里谈到想象开启的条件时,而是如何得道以与生命的本源一起遨游。

陆机在讨论想象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想象开启的条件。人并不是在任何状态下都能展开文思,浮想联翩。陆机说,要展开想象,"耽思傍讯"就是深思于内在世界而广泛探求。这就意味着关闭了外在世界后,《文选》李善注云"不视听也",五臣注亦云"收视,不视。反听,不听"。所以,"收视反听"就是不视不听的意思了。但我们又不能机械地理解它的涵义,它实际上的涵义是不听于外,不视于外,而是要向内视,向内听,故唐大圆先生说:"执笔为文之始,必断向外之视听,令其收反向内。"这个解释是很辩证的。对实体的世界关闭了它的大门,就意味着对另外一个世界开启了大门,这另外一个世界就是内在的世界,这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对于内在的、虚拟的世界我们不但不能不视不听,反而要积极地视听,内在世界就开始活跃起来了,虽然只用了"收视反听"这四个字,但却把想象开启的条件谈得非常准确,追溯其思想的渊源,大约又是在为文层面上对老庄思想的发挥,庄子说,人要得道,就要"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之于最虚的东西才能够"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庄子和陆机的目的不一样,陆机谈"收视反听"是为了谈为文创作,庄子所谈并非是为文,而内在世界的活跃这对创作而言就是想象的历程开始了。,从而"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为文和得道在机理上确乎有着近似性,仅目的不一样而已。

用陆机的话说,心物关系之中"心物摩荡"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意要称物",但意要称物又是很难的。这两个环节实际上都需要天才,但也都需要苦功。

同类推荐
  • 社会底蕴

    社会底蕴

    《哲理美文·社会底蕴》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社会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真正涵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为人处世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 身心之毒

    身心之毒

    这是一部随笔集,分为暗自成长、狮子的心、无限之路、演讲与对话四个部分,基本可以视为作者从童年到成人之后的心路历程。作者童年时是一个顽皮、聪慧的乡野少年。在红色年代的大环境下,崇尚军队和武力,喜欢在山野间自在地玩耍。儿时的记忆影响着作者一生的行为模式,大学时期的自我、拘谨,成年之后对人性的基本信任,对时代、历史的深刻认识,都表现出作者细腻、理性不失赤子之心的性格。
  •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本书不欲多袭前人的论断。但前人或当代的学者们的批评与论断,可采者自甚多。本书凡采用他们的论断的时候,自必一一举出姓氏,以示不敢掠美,并注明所从出的书名、篇名。
  • 《朱子语类》词汇研究

    《朱子语类》词汇研究

    《朱子语类》文白相间,新旧质素交融,叠置着从历史上各个时期传承下来的不同历史层次的词语和宋代产生的新词新义,现存各本的异文在某种程度上又反映了宋至明清的语言演变,为汉语文白演变和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语言实录。
  •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热门推荐
  • 揭秘美国国家安全局

    揭秘美国国家安全局

    美国国家安全局,简称NSA,超越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行动最神秘的情报机构。“棱镜”窃听计划,使得美国国家安全局浮出水面,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它拥有着监控全球的网络信息系统,在国际情报界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揭秘美国国家安全局》详细揭秘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背景、发展、有重要影响力的领导人以及其在历次战争、事件中所进行的幕后操作,让人们清楚地了解了NSA在近百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末法时代

    末法时代

    在末法时代下,陈贤有幸得到上古大神残留宝物,获得新生。浩荡时代,屹立巅峰之上,造福万民,永恒于世!!!!
  • 独爱冷夫君

    独爱冷夫君

    卷一虞素冰,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学生而已,虽然她上课睡觉,下课乱跳。但是也不用这么玩她吧?穿越?而且还是这么恐怖的直接空中飞人?天!不会摔死吧?冷无幽,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杀手,只是杀的都是些无人敢惹的强人,呃外加喜欢玩灭门,其他的没什么的。不过这天却杀着杀着,杀出了一个从天而降的牛皮糖。“喂?你在做什么?”虞素冰睁着天真的眼睛,无视那满地的鲜血,抓着冷无幽的衣袖。“杀人。”冷冷的回答,冷冷的眼神,却没有挣开那白净的小手。“杀人?哇!好厉害!”崇拜的眼神,天真的话语,冲淡了那血腥的气息。一场穿越,两个被世人恐惧的人相遇,相识相知。卷二“哼!以为我失忆了就可以随意欺负我?还想骗我?也不看看你是什么德行!”看着面前的幽晟遥,虞素冰的脸上带着冷冷的讽刺。脚下踩着不知道是哪个姬妾的身体。就算没有了记忆又如何,我依然是我,敢伤害我,我要你们好看!管你是皇帝还是王爷。ps:本文男主坏,女主更坏哈。想看单纯女主,或者圣母女主的,呃还是不要进来了。ps:接受中肯意见,不喜欢请绕道,上方有红叉,不接受单纯砖评,谢谢合作!(*^__^*)————————————————————————————————————推荐自己的完结V文:《倾城修罗》链接:推荐自己的玄幻新文:《驭天》链接:香气凝人,似雪晶莹,她是花精世家的唯一继承人,却种不出孕育灵气的花卉,凡经她手的花草从未活过七日。好个香雪海,好个名不符其的废物!雪纷飞,香魂逝,世间变,佳人回。新生的她,一身雪纱飘舞,一双回春妙手,种百花,配百药,若她愿意,一切尽皆随心所欲。奈何乱世现,纷争起,血雨腥风漫天下!唯有平乱世,止纷争,素手纱衣睥睨天下!凤承炫:“无论你做什么我都永远支持你,只要你让我永远站在你的身后!”白冷焱:“为何每次见到你,你总也不让我安心?”天若:“那,那,说好了是我姐姐,要疼我的,不可以反悔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荐姐姐的穿越强文:《夫君太多谁的错》/西子情推荐好友滴文文:《未婚妈妈好抢手》/木轻轻《凤邪》/月光下的精灵《首席丫环》/梦边缘《凰傲九天》/下辈子爱你
  • 凤遮天:毒妃倾城祸君心

    凤遮天:毒妃倾城祸君心

    她本是官宦门中的二小姐,却沦为官奴。当初的一纸婚约,被他,在她眼前撕得粉碎。她发誓,一定要报复!头顶凤冠,她成了皇上的女人。而朝暮相处几十载她才发现,她不过是她的代替品。“朕许你一世,但绝不能给你爱情。”他说,没有一丝表情。隔窗悠盼,谁说女人只能独守空房?宫斗成瘾,看官奴女的传奇斗争。
  • 七界冥王

    七界冥王

    千年前被玉真子封印的天魔终于复出,各式妖魔重现大陆,三把魔剑再现六界。修者的路途艰难茫远,进雪雾山庄遇活死人,入百尸魔人洞闯七门。学院对决,游走六界,魔巢偷剑,亲兄弟生死对决……
  • 邪魅小师妹

    邪魅小师妹

    卿姚佳,在一次爬山比赛中偶遇一奇怪的老和尚,穿越到了一世外桃源般的仙境,又遇上了一奇怪的老头,非要收她为徒,真是开玩笑了,自己都十九了,怎么还能习武的.奈何辩解无效,被困在深山里,习武不是吗,闲暇时发现昔日未曾谋面的师兄们的房间很是整洁美观,这老头真是偏心眼,偏要我一个女孩子主那么简陋的屋子,趁师兄们不在山上,我就给你们免费装修一下,小费就免了。恶搞一通,面目全非,师兄们竟然要回山,乖乖,这可了不得了,为免被师兄们追打,被师父处罚,我主动请缨,出山历练。楚云飞,大师兄文韬武略,一代将才,是征战沙场的大将军。苏谦和,二师兄温文尔雅,一代神医,漂泊无定,神秘莫测。萧士杰,三师兄儒雅稳重,一生意奇才,从不做无本的生意,慕容秋白,四师兄冷漠深沉,身份最是神秘,来处不清楚,陆若离,五师兄幽默风趣,一代神偷,据说他家事显赫,为何为贼暂不清楚。我的五位师兄个个风流倜傥,身兼所长,但是又怎抵得过我邪魅小师妹的精灵古怪,看我如何把你们玩的团团转。...................................................................................................同时推荐偶的另两篇作品..................《邪王之真爱》....................《王的爱妾》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本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康有为不同时期的孔教思想,阐明了康有为提出孔教建制主张的理学基础和经学基础,揭示了康有为孔教思想背后的庶民关切和国家关切。就过去的研究而言,历史学界重视中年康有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戊戌变法展开的;儒学界则重视老年康有为,关联于民国后孔教会的成立和运作。本书特别强调青年康有为的重要性,即写作《教学通义》时的康有为,认为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敷教主张规定了他后来孔教思想的基本方向。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