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900000012

第12章 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模式 (1)

引言

科技资源整合指的是用行政手段或市场方式对一定区域内的科技资源进行挖掘、合并、转移、重组,使科技资源的二次配置能够满足某种特定需要,带来效益。这种资源整合可以在特定区域内部或组织内部进行,但更多时候需要从该区域或组织外部引入科技资源。科技赈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应急而持续的过程。科技资源整合对于提高我国科技赈灾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科技赈灾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1国际科技减灾战略的调整方向:由国家减灾到全球减灾

在过去,一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一般被认为是当地性的,影响也是有限的,防灾减灾是一国自身的事情。它很少被认为会给周边地区、国家或者全球造成很大的影响,更不被看作是确保国家安全和国际稳定所要给予高度关注的重要领域和突出问题之一。伴随着人类流动和各种活动的加剧、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自然界本身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其灾害性不断增强。比利时鲁汶大学灾难传染病学研究中心发表的研究报告称,1974-2003年,全球共发生重大自然灾害6 367次,因重大自然灾害死亡200万人,因重大自然灾害无家可归者1.8亿人。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在全球频繁发生,而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使各国相互依赖、联系互动愈益紧密的背景下,一国或一个地区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将不可避免地"殃及池鱼",给稳定、发展与安全带来负面影响。由此可见,整合跨区域以至跨国科技资源有效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成为必然趋势。

跨国减灾行动的代表性成果是"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简称为"国际减灾十年"。1984年7月在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原美国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雷斯博士提出了国际减灾十年设想。此后这一计划得到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联合国分别在1987年12月11日通过的第42届联大169号决议、1988年12月20日通过的第43届联大203号决议以及经济及社会理事会1989年的99号决议中,都对开展"国际减灾十年"的活动作了具体安排。1989年12月,第44届联大通过了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报告,决定从1990-1999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并规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2001年联大决定继续在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纪念国际减灾日,并借此在全球倡导减少自然灾害的文化,包括灾害防止、减轻和备战。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国际行动纲领首先确定了行动的目的和目标。行动的目的是:通过一致的国际行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减轻由地震、风灾、海啸、水灾、土崩、火山爆发、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虫、旱灾和沙漠化以及其他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类生命财产损失和社会经济的失调。其目标是:增进每个国家迅速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的能力,特别注意帮助有此需要的发展中国家设立预警系统和抗灾结构;考虑到各国文化和经济情况不同,制订利用现有科技知识的适当方针和策略;鼓励各种科学和工艺技术致力于填补知识方面的重点空白点;传播、评价、预测与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有关的现有技术资料和新技术资料;通过技术援助与技术转让、示范项目、教育和培训等方案来发展评价、预测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并评价这些方案和效力。

国际行动纲领要求所有国家的政府都要做到:拟订国家减轻自然灾害方案,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将之纳入本国发展方案内;在"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期间参与一致的国际减轻自然灾害行动,同有关的科技界合作,设立国家委员会;鼓励本国地方行政当局采取适当步骤为实现"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宗旨作出贡献;采取适当措施使公众进一步认识减灾的重要性,并通过教育、训练和其他办法,加强社区的备灾能力;注意自然灾害对保健工作的影响,特别是注意减轻医院和保健中心易受损失的活动,以及注意自然灾害对粮食储存设施、避难所和其他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的影响;鼓励科学和技术机构、金融机构、工业界、基金会和其他有关的非政府组织,支持和充分参与国际社会,包括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拟订和执行的各种减灾方案和减灾活动。

在"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告一段落后,联合国继续大力推动国际减灾的进程,先后在日本横滨(1994年)和兵库(2005年)召开过两次世界减灾大会,并先后发表了《横滨宣言》和《兵库宣言》。

1994年5月,第一届"世界减灾大会"在日本横滨召开。出席会议的约有130个国家的政府机构代表和2 000余名防灾专家。这次"联合国世界减灾十年(横滨)会议"呼吁各国加强协作,共同对付危及人类生命和财产的自然灾害。在27日通过的《横滨声明》和《减灾行动计划》中指出,世界已进入日益相互依存的时代,各国应该在新的伙伴关系下对自然灾害采取行动,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建立起更安全的生存环境。声明说,各国应通过技术转让、信息交流等,进一步加强区域和国际合作。特别是发达国家应该向发展中国家免费和及时提供有关防灾和减灾的技术以及有关数据。声明还强调各国要保护自然环境,并且协助寻找有效的手段来减少灾害的影响。这次会议通过的《减灾行动计划》规定了"减灾十年"剩余5年的任务和规划。它还规定,每个国家在保护其公民免受自然灾害方面有主权责任,国际社会应优先对发展中国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在防灾与减灾方面提供合作。

在此次世界减灾大会上重新界定了国际统一的大灾标准,体现在3个方面:①财产损失超过该国年度国民生产总值的1%;②受害者超过该国人口的1%;③一次死亡者超过100人。按此标准,1963-1996年的34年中,全球大灾有近1 600起,灾害死亡近400万人,受灾人口有40亿人,直接经济损失5 000亿美元。以1998年为例,世界范围的暴雨、火灾、旱灾在1998年前11个月对全世界造成至少9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如中国长江大水灾是损失最惨重的灾害,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

横滨会议明确了建立更安全的世界预防、防备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指导方针。为此,联合国大会于2000年决定建立国际减灾战略,以协调众多国际组织之间,特别是联合国系统内部各机构在预防与减轻自然灾害方面的战略措施。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这一减灾机构由联合国主管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直接领导,它是一个由168个国家、联合国机构、金融机构、民间社会组织、科学学术领域以及普通大众共同参与的全球性机构,其主要目标为减少由于自然致灾因子引发的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其秘书处设在日内瓦,在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欧洲设有几个办公室,在纽约设有一个联络办公室。

2005年1月,在日本兵库县的神户召开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之所以选择神户,是因为10年前在那里发生了大地震,日本政府希望纪念那次大地震。会议要求各国政府加大投资,用于预防灾害。这次世界减灾大会举行之际,正值印度洋海啸发生不久,会议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来自联合国成员国、联合国相关机构及其他组织的专家、学者共4 000多人出席了此次为期5天的会议。与会者对1994年世界减灾大会制订的《横滨战略及其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审查,总结了多年来国际社会在减灾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审议通过了《兵库行动框架》和《兵库宣言》。以中国民政部部长李学举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此次大会。中国代表在会上就如何应对自然灾害风险问题阐述了中方观点,并提出了《建立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预防和评估区域机制》的倡议,呼吁应该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灾害预警能力建设。李学举还就进一步推进国际减灾战略提出了4点建议。

《兵库行动框架》确定了今后10年(2005-2015年)的减灾战略目标和行动重点,强调应使减灾观念深入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行动中,加强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减灾能力,降低灾后重建阶段的风险。行动框架提倡开发一项能应对所有灾害的早期预警系统,并将其纳入2015年之前的优先考虑事宜。

《兵库宣言》所阐述的战略是在前一战略与行动执行10年之后,并在对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促进全世界可持续发展与减轻灾害风险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针对联合国的千年目标,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由减轻灾害调整为减轻灾害风险,并从单纯的减灾调整为把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兵库宣言》的主要内容为:第一,通过国际团结精神,与灾害作斗争。通过执行一系列相关承诺或(和)框架,特别是国际商定的发展目标,包括《兵库宣言》中的目标,加强21世纪全球减灾活动。在应对减灾问题时,我们确认减灾、可持续发展以及消除贫困等行动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政府、区域组织和国际组织、包括志愿者在内的民间团体、私营部门和科技界共同协作在减灾中的重要作用。第二,从各个层面营造减少灾害风险的良好气氛,倡导人类社会与自然灾害风险并存。我们必须通过减低社会的脆弱度来降低灾害风险水平,抑或通过加强国家和社会的减灾能力,在减灾大循环体系中,体现高效的综合减灾措施。第三,每一个国家都承担着保护本国公民和财产免遭自然灾害影响的责任。因此,在国家政策中,优先安排减少灾害风险至关重要,尤其是要加强社区抗灾能力。加强双边、区域和国际协作,增强易受灾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减灾能力。第四,通过国际减灾战略机构间秘书处和相关活动,将"兵库行动框架"转化为实际行动,以进一步减少灾害风险,在今后10年内,为了后代共创在灾害风险面前更为安全的世界。

自从2005年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后,在学术界和经济与政界的大力推动下,面对全球变化影响的巨大区域差异,2007年联合国减灾战略秘书处又提出加快建设减轻灾害风险的全球平台,这意味着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又从国家减灾向全球减灾调整。由此可以看出,联合国在推动国际减灾15年进程中,减灾战略作出了重大的调整,即由单纯减灾到把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由减轻灾害到减轻灾害风险,由国家减灾到全球减灾。

3.2我国减灾事业的必然选择:源于差异性的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

3.2.1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是我国与发达国家减灾技术差异所决定的

当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百姓靠眼睛、耳朵搜寻亲人踪迹时,当救援人员在废墟中用伤痕累累的双手扒开钢筋水泥抢救出垂危的生命时,当外国制造的大型运输直升机把推土机等送到堰塞湖坝时,人们也真切感受到了我国科技发展与现实需要的巨大差距。在我国现阶段,虽然空间技术、数字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科研成果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遥感监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及网络通信系统等也已经在灾害预警预报、灾害响应、灾情评估、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科学技术在我国减灾救灾领域中的运用比重小、含量低。我国在实用技术开发应用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这是我国减灾救灾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自身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探索之外,还需要对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进行学习和借鉴。长期以来,我国由于受分门别类的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的限制,形成了单灾种、分部门、分地区的单一灾害管理模式,但即使水平再高,能力再强,也难以单独应对大规模的突发自然灾害。

3.2.2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是我国减灾技术时空差异所决定的

现有的科技资源往往是分散于不同区域,防灾减灾的许多技术和科技物品更不可能在所有的区域齐备,这既不符合科技发展规律,也不经济。面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单一借助受灾当地的科技力量来完成救灾显然是不现实的。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变多样性更决定了必须在跨区域的范围内进行科技资源整合,优化科技赈灾。比如,在此次汶川特大地震中,许多来自唐山的科技工作者就作出了许多贡献。再如,由于不同区域的不同区情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减灾科技。比如,历史上,安徽的能工巧匠把建筑艺术发挥到极致,为人类留下了不朽的徽派建筑遗产。安徽是洪涝灾害多发省份,对于过渡安置房的设计与建设都有独特的技术,在此次汶川地震后,安徽的一些地方特色减灾科技产品就应用到了四川灾区。包括:①风光互补照明系统。

同类推荐
  • 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是南亚前沿问题研究丛书之一,共分五部分十五章,内容包括: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形成的背景,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的实施,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的成效,印度发展高科技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探索与实践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探索与实践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探索与实践》旨在追寻南水北调工程历史的渊源,回顾从1952年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水北调”的伟大设想到2002年动工建设期间的历程;介绍南水北调总体布局和东线工程规划,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分析东线工程对受水区的影响尤其是对江苏的影响,阐述江苏受水要领,并回答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展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情况,探讨东线工程建设、管理变革的主要方面,以答谢人们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关注。
  • 新编柴油车故障检修精选300例

    新编柴油车故障检修精选300例

    本书以装用柴油机的汽车在实际使用中所出现的故障实例为主体,介绍了东风、解放、斯太尔、依维柯、五十铃等系列柴油车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内容通俗易懂,且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可供汽车驾驶员和修理工阅读,也可供大中专院校汽车专业的在校师生学习参考。
  • 船舶动力装置故障诊断技术

    船舶动力装置故障诊断技术

    科技进步、经济振兴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批合格的技术人才的培养。船用柴油机、齿轮箱和传动轴系是船舶的主要动力……
  • 新编摩托车故障检修精选280例

    新编摩托车故障检修精选280例

    本书精选目前比较流行的多款新型摩托车故障为例,详细介绍了故障的诊断思路及检查方法,分析故障产生的根源,讲解故障排除的方法,让读者分享维修实战过程,学到故障检修的经验与技巧。
热门推荐
  • 超级优等生:优等生最高效的学习方法(超值金版)

    超级优等生:优等生最高效的学习方法(超值金版)

    所以,不会调控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活动造成的。由于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我们学习不仅要学习知识,实质上是这些学生不会学习,还要学会学习。实际上,越到高年级,我们身边那些轻易取得骄人成绩的超级优等生,进而厌烦学习,没有学懂,无不使用了科学有效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很多学生对学习没有信心。知识越多,他们就越来越难,不感兴趣,一门课程一门课程地垮下去,表面上看来是学生没有领会知识,最后导致对学习完全丧失信心,没有学会,成绩差,厌恶学习,不会运用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逃避学习
  • 心灵鸡汤精粹版10

    心灵鸡汤精粹版10

    或许在我们这一代,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少有人走的路》这样,给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
  • 我的丈夫是豆丁

    我的丈夫是豆丁

    爱情是什么?是命运赐予女人的万劫不复,是怯懦者遁世的垫脚石,是权谋着悬于胸前炫耀的勋章,是开在我心上的一朵金莲,它跌落尘埃,堕入地狱,在我心深处并蒂莲理,随我尝尽孽缘苦果,看一段人世浮华……
  • 大产品

    大产品

    小米凭什么开创“小米模式”,火箭般一飞冲天?特斯拉凭什么接班苹果出任最新版“创新大神”,尽享万人追捧?余额宝凭什么一夜间震动整个中国金融业?“大产品”,一个时代的新物种,未来商业社会的统治者,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产物,正在重构整个商业社会。在这个百年难遇的快速迭代式革新的时代,如何适应大产品创新的节奏?如何掌控“大产品”的魔力?如何把握“大产品”的创造、运营秘诀?如何用“大产品”思维改善旧有的营销和管理理念?本书通过一个个翔实的案例,在阐释“大产品”增长空间、“大产品”运作思维、“大产品”破坏力的同时,对中国未来商业的大趋势进行了详尽的全景式解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雷雷更健康:弃妾要转正

    雷雷更健康:弃妾要转正

    “给我一纸休书,从此两不相欠!”这个,是她唯一的要求。“不,生,你是卫家人的。死,你是卫家的鬼!”看不得她的决然离去,就算是相互折磨,他也要留下她。木紫晗穿越成为了卫家人人厌恶的小妾,走不了,留不下,在痛苦中受尽折磨。大夫人人前温柔,背后阴狠。老夫人残忍霸道,眼中只有自己是对的。小姑子冷酷可怕,心机用尽。连自己的相公也是阴郁可怕,变脸比翻书还快,让她难以适应。既然不能走,那她就要当家,要弃妾转正,要是有的人都听她的。
  • 奥运励志故事

    奥运励志故事

    细细地品,从一滴汗水到一滴泪水。是什么让我们记下奥运冠军们光芒四射的名字?他们的身后有多少无法细列的困难被战胜,无法想象的寂寞被忍受? 阅读它,赶紧阅读它—— 你总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奥运偶像。 你总能读到你无法获知的激情人生。
  • 中国古代宦官传

    中国古代宦官传

    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宫中专用宦官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制度。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特有产物。历史上多次发生宦官专权、干预朝政,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有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宦官传》本书讲述了“秦朝宦官赵高、东汉宦官张让、唐代宦官李辅国”等等一些宦官的故事。
  • 好性格影响孩子的一生

    好性格影响孩子的一生

    曾经有两个全国最大的调查机构,调查过老百姓最关心什么问题?得出的是同样的结果——教育孩子问题。所以说,教育既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又是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教育工作中,基础的基础是幼儿教育。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早期教育对人一生的深刻影响,已经得到人们相当普遍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