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900000010

第10章 科技赈灾的内涵与层次 (5)

灾后重建必须有科学理念加以指导。针对住房选址问题,2008年5月2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技术导则》(简称《导则》),为了保证安全和居民生活方便,《导则》在规划选址部分首先明确"应避开地震断裂带、滑坡、崩塌、泥石流、河洪、山洪等自然灾害及次生灾害影响的地段;并应避开水源保护区、水库泄洪区、濒险水库下游地段"。为确保灾区建筑垃圾处理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及时清运、妥善处理地震灾区建筑垃圾,在清理建筑垃圾过程中保护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避免疾病传播和有毒有害物质扩散,促进建筑垃圾在灾后重建中的资源化利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制定并发布了《地震灾区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导则(试行)》。针对可能出现的环境隐患,环境保护部先后发出《灾后废墟清理及废物管理指南(试行)》、《关于做好地震灾区过渡性安置区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地震灾区过渡性安置区环境保护技术指南(暂行)》、《地震灾区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技术指南(暂行)》等,以切实的指导性方案保障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

与此同时,为推动灾区的科学重建,成都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于2008年6月转发了成都市科技局组织相关人员和专家制定的《成都市地震灾后应急恢复与重建农村科技行动方案(2008-2010年)》(成指[2008]77号)。该方案根据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等县(市)农业生产受灾情况和灾后恢复与重建的实际需要,从灾后农业生产恢复重建技术示范推广、灾后恢复重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和构建灾后恢复重建科技服务体系等3个方面提出了实施计划和目标,目的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灾区农业生产恢复与重建。该案的要点摘录如下。

(一)工作思路

根据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等县(市)农业生产受灾情况和灾后恢复与重建实际需要,突出地震灾区优势农业产业恢复与重建,通过省市县联动、产学研结合,示范推广适宜灾后生态环境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恢复重建科技产品,构建恢复重建科技服务体系,建立灾后农民集中居住区科技示范点和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为灾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生活安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工作目标

到2010年,实现以下目标:实施灾后恢复重建科技项目不少于50个,示范推广灾区恢复重建农业新品种20~30个,农村实用技术10~20项,建立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5~10个;建立灾后农民集中居住区科技示范点2个,构建恢复重建科技服务体系3~5套。

(三)工作重点

1.抓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重建技术示范推广

(1)震毁耕地整治及快速培肥

以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沿龙门山脉的区域为重点,在整理震毁耕地、恢复灾区耕地数量和调查震毁耕地土壤肥力的基础上,示范推广补氮增钾平衡施肥技术和秸秆还田、栽培先锋绿肥植物等快速提升耕地肥力技术。开展灾区震毁耕地主要作物的专用肥料管理配方及施肥技术示范,选择建立震毁耕地快速培肥技术集成示范点2~3个。

(2)种植业

粮食作物 在灾区重点示范推广成单30号、科玉3号与8号等玉米品种,徐薯22川薯34等甘薯品种,中薯5号、川芋5号等抗逆丰产马铃薯品种。示范推广玉米山区适水种植与覆盖保墒技术等配套技术。

猕猴桃 在都江堰、彭州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猕猴桃恢复重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示范推广灾后猕猴桃树体恢复、商品化处理等技术。

优势特色蔬菜(食用菌) 在彭州、都江堰、崇州、大邑等重灾区,重点示范推广受损菌袋简易快速修复和愈合等技术,集成和应用食用菌快速育繁等技术。开展速生蔬菜新品种引进、快速育苗等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茶叶 重点示范推广受损茶园更新复壮、茶树良种苗木快速繁育等应急恢复技术。

川芎 在彭州、都江堰,重点示范推广应用生根剂,缩短川芎成苗时间,提高成苗率等。

(3)养殖业

冷水鱼 在龙门山脉的都江堰、彭州等区域重点开展冷水鱼繁育及养殖基地恢复重建,示范推广冷水鱼快速繁育及成鱼规模化健康养殖集成技术。

畜禽 以灾区生猪和兔产业恢复重建为重点,示范推广尸体无害化处理、动物疫苗免疫、重大疾病防控等适用技术,形成生猪、兔规模化养殖及加工、贮运应急技术,促进灾区农户养殖设施迅速修复和饲养数量快速恢复和增长。

2.抓好灾后恢复重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1)建立受损农业产业恢复科技示范基地。建立龙门山脉猕猴桃灾后恢复重建科技示范带、现代冷水鱼科技示范基地,建立生猪健康养殖科技示范基地、兔养殖加工科技示范基地、鸭循环养殖科技示范基地、蔬菜标准生产及加工科技示范基地、食用菌标准栽培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好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综合科技示范基地、茶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

(2)建立地震灾后新农村科技试点。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生活、生产和生态恢复重建为主线,按照示范先进实用技术,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城郊现代农业和生态美好家园的思路,在彭州市通济镇新黄村、都江堰虹口镇高原村建立地震灾后新农村建设科技试点。

3.构建灾后恢复重建科技服务体系

(1)组建灾后农业恢复重建专家服务队伍。专家服务队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各领域涉农专家组成,为灾区农业生产恢复重建规划建设、重大项目实施、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2)开展灾区农民科技培训服务。在灾区各区(市)县建立星火科技培训基地(学校),结合拟恢复发展的优势农业重点产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村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

(3)积极引导灾区各区(市)县开展特色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信息化等各具特色的科技服务试点示范。

目前,该行动方案进展顺利。彭州市通济镇新黄村地震灾后新农村建设科技试点项目和都江堰市虹口乡高原村地震灾后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项目已成功启动。

彭州市通济镇新黄村地震灾后新农村建设科技试点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联合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彭州市通济镇新黄村和彭州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开展。彭州市(通济、龙门山镇等)是"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也是四川省马铃薯等的主产区和重要的种薯生产区。据估计,大地震造成四川省马铃薯受灾15万亩,计18万吨,相关科研系统损失534万元,共计价值2.1亿元人民币。其中彭州市马铃薯受灾17 310亩,绝收2 773亩;通济镇新黄村等的马铃薯受灾1 415亩。马铃薯具有丰富的营养且增产潜力大,既可作粮、蔬、饲,又是加工和工业的原料,附加值大、产业链长。

在我国气候生态独特且具有重要意义的西南混作区,马铃薯是城乡、山区和民族地区(彝、羌、藏)人民的口粮和经济作物,因此,恢复与重建灾区马铃薯生产和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本项目通过系列关键技术研究将马铃薯等专用新品种的筛选、脱毒种薯的组培快繁、温网室和基地配合的优质种薯繁育体系、大田生产、产地和企业的各类加工这条马铃薯产业链通过长效创新机制有机紧密地连接起来,健全脱毒种薯良种繁育体系,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综合防治体系,在二季作区、一季作区、间套作区、秋冬作区形成一套高产、高效、省工、省肥、节水等规范化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提高产区马铃薯产量。还通过科研和企业的结合来实现并促进马铃薯产业化发展。

具体到马铃薯的相关方面主要包括:①在彭州市以通济镇新黄村为核心建立100亩原种生产种薯基地,在相邻区域建立繁育体系和基地3 100亩,繁育、生产原种薯50万粒、500亩一级和2 500亩二级种薯,分别达到现有国家种薯脱毒标准(GB 18133);为本区和周边地区提供充足高质量生产用种薯,满足大田生产,带动200户1 000个农民每亩增产200元以上;②大田示范区5 000亩,每亩平均增产20%;③建立和推广薯类(马铃薯、甘薯)产地分散性小规模农户水平的淀粉初加工技术与设备小型加工示范点1个;④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和示范农户500人次,发放培训手册5 000份。马蹄莲方面,通过对培养基质、移栽方式和适期的研究,提高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建立繁育体系、提供优质种源进行试验示范。具体为:①在新黄村建立彩色马蹄莲优质原种球繁育基地10亩,建立彩色马蹄莲组培快繁生产种球的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1套;②繁殖试管苗20万苗,生产原种球20万粒;③大田生产种球示范区40亩,亩产种球1.5万粒,生产原种球60万粒;④盆花栽培20亩,亩产盆花5 000盆。

为落实科学重建方案,成都市科技局出台了《推进灾后重建科技工作计划》,要点摘录如下。

(一)积极协助灾区做好灾后住房重建工作

灾后住房重建工作,是当前灾后重建工作的首要任务。为协助灾区建设规划科学、经济适用的抗震住房,加快住房重建,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协助灾区科学编制灾后住房重建规划。加强规划协调工作,促进灾后住房重建规划进一步符合当地发展规划,强化与当地特色产业和生态环境的恢复发展相结合,突出发展的可持续性。

2.积极为灾区提供经济适用的低成本抗震住宅建设科技成果。为减轻住房重建的经济负担,提高住房抗震能力,引导灾区采用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建设经济适用的低成本抗震住宅,组织相关科研院所和专家研究和编制《农村低成本抗震住宅建筑设计图集与技术指南》,印刷成图册和挂图并及时推荐给灾区,同时组织专家到灾区乡镇开展建筑设计技术讲解、宣传,推广新的科技成果运用。

(二)深化实施《成都市地震灾后应急恢复与重建农村科技行动方案(2008-2010年)》

帮助灾区特色产业的尽快恢复和发展,示范推广适宜灾后生态环境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恢复重建科技产品,构建恢复重建科技服务体系,建立灾后集中居住区科技示范点和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为灾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生活安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进一步推进抗震救灾科技专项工作。加快组织已启动的灾后重建项目,认真实施"彭州市通济镇新黄村地震灾后新农村建设科技试点"、"都江堰市虹口乡高原村地震灾后恢复与重建新农村科技试点示范"等项目的实施。

2.做好2009年灾后重建科技专项项目的组织工作。结合灾区灾后产业发展规划,围绕特色产业恢复和发展需求,组织和凝练一批重大项目。

3.积极争取国家、省灾后恢复重建政策和项目支持。抓好部、省、市在都江堰、彭州共同实施的恢复重建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对接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省科技厅等重点工作计划及重大工作部署,落实一批灾后恢复重建科技项目。

(三)认真做好对口联系邛崃市临济镇灾后重建工作 (1)

按照全市统一分工,成都市科技局对口联系邛崃市临济镇。加强调研工作,帮助临济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确定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推荐农村低成本抗震住宅建筑设计图集与技术,推广新的建筑科技成果,并一个点一个点地给予指导。

延伸阅读

刘延东同志听取震后新农村建设科技试点方案汇报

(科技部门户网站,2008年5月30日)

2008年5月2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到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视察灾后新农村恢复重建科技试点工作。陪同一起前往的科技部万钢部长介绍了科技抗震救灾的有关情况,有关专家汇报了震后新农村科技试点方案。刘延东同志表示:科技部和四川省科技厅在积极投入抗震救灾的同时,及早启动灾后新农村恢复重建科技试点工作,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拿出了方案,很令人感动;试点方案首先考虑人民生活,同时从高起点规划生产和生态的恢复和重建,这种思路也很赞同;从规划方案中人们能够看到希望,只有看到了希望,才会实现希望。

同类推荐
  • 密码之谜

    密码之谜

    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干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
  •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无小事,事事抓落实。一切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责任是安全的最好屏障,安全是员工的最大福利。安全第一,警钟长鸣。唯有立足岗位,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做到防微杜渐,强化安全责任落实,才能让平安、幸福、和谐永驻身边。
  • 古代水利工程

    古代水利工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水利工程》水利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命脉。几千年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智慧善良的中国人民同江河湖海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修建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京抗大运河等。这些水利工程不仅规模巨大,而且设计水平也非常高,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不仅给当时的人们带来益处,而且泽被后世,影响深远。
  • 电力知识

    电力知识

    本书对电力技术、生产建设和技术经济等知识,以及当代世界高新技术发展和电力科技的新发展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知识面宽、通俗易懂,可作为技术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了解电力科技知识和高新技术知识的“入门”读物。供学习参考。,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职工和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技素质,更好地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特编写出版《电力知识》一书
热门推荐
  • 草尖上的漫步

    草尖上的漫步

    涌现众多可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是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而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学精品,就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积极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不断创新创作方法,切实端正创作态度,始终牢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自觉地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博大的情怀、深邃的眼光、丰沛的想象,去探究、体悟和展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对时代精神本质做出更为深远的探索与表达,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思想给予积极而敏锐的发现和回应。创作出更多的内涵丰厚而思想独到的文学精品,是时代和人民的召唤,也是江西作家的神圣职责。
  • 豆田篱下:糟糠不下堂

    豆田篱下:糟糠不下堂

    现代建筑女强人一朝穿越成为绑在喜堂上成亲的农家妇女。公婆嫌弃,小姑找茬,弟媳陷害,当地经济不发达,日子过得苦巴巴……她就不信了,有现代人的知识和技能,还怕搞不定婆媳关系过不上好日子!她用职场经验妥妥收拾了婆婆和小姑,又雄心壮志要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奔小康,红红火火开始了在古代的事业,意外获得的一枚藏有古井的手镯更让她如鱼得水春风得意!
  • 西施前传:朕只爱你

    西施前传:朕只爱你

    施夷光,历史系大一学生,为应付考试临时抱佛脚,半夜爬起啃书啃到春秋末年夫差自刎身亡时,困急睡着,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一名叫施无殇的胖女孩,半夜梦醒出现的杀人黑影,自称蠡哥哥的远方客人,青楼不惜以十斛东海珍珠博美人一笑的飘逸公子,还有那与自己穿越前名字容貌皆一样的美女,每个人都似乎有着秘密,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时空,每走一步都心惊胆颤,当她步步为营走到权利顶峰时,是爱情的开始还是死亡的临近……穿越千年的历史,是为与你同心结发,还是仰望苍穹指点江山。二十年经略天下,二十年风云叱咤,只为那亘古传说在眉目间描画。
  • 我读.5

    我读.5

    《我读5》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所选的题材范围颇广,比如《自由》《巨流河》《寻找家园》《寻路中国》《容忍与自由》《消逝的燕京》《隐居·在旅馆》《隐私不保的年代》……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 重点怀疑对象

    重点怀疑对象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盛世萌婚:老婆,乖一点

    盛世萌婚:老婆,乖一点

    “先生,结婚便宜,我请你可好?”第N次求婚被拒,她一怒之下,以非常手段把他搞定。殊不知,对方完全的腹黑、阴险、狡诈……从她此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斗不过,她逃总可以吧?收拾行李打包走人,却被抓个现成!“不是结婚便宜吗?走,登记、度蜜月去!”
  • 对话周有光

    对话周有光

    是什么样的家世、教育、交游背景铸就了周有光的生命底色?他是如何描述他心目中优秀学者?周有光与张允和如何成就七十年的爱情与婚姻传奇?是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让周有光渡尽劫灰?109岁的老人有何长寿与养生秘诀?汉语拼音与语文如何在周有光的笔下变得有用且有趣?周有光晚年在思考哪些问题?而这些思考为什么让他声誉渐隆?
  • 仿生试验

    仿生试验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陌上花开缓缓行

    陌上花开缓缓行

    人世韶光,何其忽然?人生际遇,何其偶然!与其独自向隅,击磐敲钟,以生的快乐作修束,去叩问佛祖苍天,谋求来世幸福,不如好好的活在当下,珍惜所得,珍惜拥有,感受现实和现世的欢乐。入山参禅,出山归凡,如此,则幸福无处不在。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