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800000010

第10章 中国知识分子电视媒介化历程 (4)

有"知"还不如无"知"!当然,这种现象进入21世纪以后有所改善,但是相对于西方国家以大学教授为代表的高级知识分子,我国的知识分子在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上都还远远落后于国外同行。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中陷入贫困状态,在物质利益决定人的经济地位的年代,这种自尊心的伤害是很大的。其次,首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之中,道德的毁败现象是异常明显的。由于竞争规则的不健全,形成了坑蒙拐骗反倒易于致富的畸形现象。庄子当年诅咒的"无耻者富,多信者显"成了一种时尚。知识分子的价值人格观念是如此的颓弱无力,他们感到空前的精神压力。如何在这种环境下维持心理平衡呢?虽然不断有学者指出,脑力劳动越来越成为最高生产力,成为财富和文明的源泉和动力,但是,长期以来的"脑体倒挂"现象易造成社会以及知识分子本身对于知识分子价值的怀疑和误解,寻求富足与期望实行自我价值的心理交融,便使得知识分子更强烈地希望开拓新的生财之道。他们发出了"要过堂堂正正生活,不在寒酸屈辱中度日"的声音。

2.知识分子的"过劳死"现象影响青年知识分子人生轨迹

"过劳死"源于日语,反映了日本人对工作的狂热性格。它是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淤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如果从该词语本身的生成而言,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工作的热爱和献身精神。在最近几年的中国,其正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是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知识分子"过劳死"问题就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关于知识分子过劳死问题,在1982年中年专家蒋筑英和罗健夫因积劳成疾与世长辞后,就曾在知识界乃至社会各阶层引发强烈震动。据2004年《新闻周刊》报道:"在中国,新近公布的一组数据表明,知识分子平均比常人要早死10年,历史偶尔出现的英才早逝现象到今日竟趋于普遍。"我国"英年早逝"的悲剧大都发生在45~55岁年龄段的中年知识分子之中。过劳死和亚健康已经成为这一代人的两大共性问题。可以说,他们是累倒的一代。上海社科院最新公布的"知识分子健康调查"显示,在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北京,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从十年前的58.9岁降到调查时期的53.4岁,比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1964年)时北京人均寿命75.85岁低了20岁。

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主要表现为超负荷的脑力劳动和不堪重负的经济、精神负担,出现了一部分英年早逝的现象,使知识分子毅然走出圣洁的科学、教育殿堂,考虑过去不愿或很少考虑的经济问题;先行南飞的"孔雀"或"麻雀"以及出国的、跳槽的、炒股的等等,给知识分子树立了改变穷酸面貌的"样板";所有这一切,使知识分子们从"君子固穷"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开始向钱靠拢,对易于生财的知识趋之若鹜。不可否认,知识分子的"过劳死"一方面展示了他们对于社会、国家的奉献,体现了对于知识不断求索的态度和意愿;另一方面,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能不说与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是有联系的。国际国内的相关文献表明,人的健康状况除了先天原因以外,与其自身健康意识、饮食结构、生活方式、收入水平、医疗条件密切相关,这些因素的不同导致了死亡水平在各类人口中的差异。尤其在"脑体倒挂"严重的时期,部分学者"过劳死"的警钟敲响之时,也促使一批青年知识分子重新思考前途和人生,世俗化的治学、处世态度便应运而生了,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文人下海热潮的涌起。

3.文人下海、教授兼职热等现象加速了知识分子电视化步伐

第二节 电视媒介化转型的内因解析 (2)

"知识分子对市场的态度从来都是不友好的: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市场总是一个充斥着粗俗市民气和卑鄙动机的地方。"但是,20世纪90年代初,当社会流传起"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穷教授傻博士"时,知识分子"君子固穷"的思想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下海"本是戏曲界的语言,指"票友"转为职业演员。在90年代初,该词特指某人从其他行业转入商界的行为。所谓文人下海,通常是指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工作的知识分子,离开原来的岗位去经商。80年代初,《伤痕》的作者卢新华赴美经商,可谓是文人下海的先行者。至90年代初,这种现象已经开始普及。当时,火爆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创始者们,便是清华、北大、中科院的科研人员,既挣钱又不丢专业。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10所高校35岁以下的教师,有40%从事第二职业。《走下圣坛的中国知识分子》一书这样形容当时的情况:"上海滩,去年(1992年)上半年新批准开业的'头脑公司'多达200余家,目前已有近千家。

这些公司大多是博士、教授、研究员等坐镇'中军帐';据天津市科委统计,几年来,该市从教授、专家摇身一变成企业家的已有1500多人。至于走在市场经济前列的广东,教授们早已泡在了商品经济的海洋里。......北京某大学法律系一位副教授,同时在3家公司任常年法律顾问。几年下来,他叹息中带着自得道:'活了40多年,到今天才混出个人样。'一位快退休的老教师,暑期为企业推销文化产品,利用他几位当头头的学生关系,产品一下子推了出去,两袖清风的老教师拿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报酬,一万多元推销费。老教师乐得走路也不稳了。......教师,一直被视为相当清苦的职业。在广州,如今不少教师已懒得去领学校里的那份工资。业余时间当家庭教师,替个体户餐厅酒吧装潢设计,兼任一家或两家乡镇企业的工程师或技术顾问......"

文人下海和教授兼职都可谓是知识分子在适应商品经济过程中或无奈、或自动的人生轨迹调整。知识分子在经商和兼职中当然一般是以自身专业为起点,所以在一些与文化市场联系紧密的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分子,则最可能把媒体作为经商和兼职的对象。率先出现的是知识分子与出版社的联盟,被称作"出版经纪人",他们根据社会热点、公众趣味,敏锐选题,及时组织人编写,以最快速度推出。从策划、选题、出版、发行,形成一个高效的出版网络,经济效益远非"官办"大出版社可比。与出版经纪人不谋而合的是自由撰稿人的出现。从"易经"、"八卦"到"社会热点透析",要什么就可以写什么,"全能"、"高产"给自由撰稿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吸引更多文人加入此行列。继歌星、影星个体户之后,文化个体户也在壮大。王朔作为代表人物,创了当时电视连续剧本每集1万元、电影剧本每部100万的纪录。以王朔为首的中国首家民间影视创作机构--"海马影视创作室"也在1992年出现。

曾经以小说《绿化树》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威震中国文坛、蜚声海内外的著名作家张贤亮,随着文坛的沉寂,已好几年没有引起读者的关注了。1993年初,张贤亮的露面再一次引起了社会的轰动。不过他这一次不是带着一部新的作品以作家的身份出现,而是带着一份广告和一份宣言书,以一个商人的身份出现。他向社会发出了一份《文化型商人宣言》,号召并鼓动作家和文人们下海参与经济建设,在经济舞台上手拉手地"卡拉OK",发出中国文人下海经商的强有力呼声:"我们要实践!我们要下海!"一时间,他成了中国下海文人的旗手,国内外舆论机构纷纷报道,他又一次引起了国人的震惊。现在,他不再唱《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而是高唱"文人的一半是商人"。大量文化型商人的出现,为知识分子与大众媒体联合做了勇敢的先锋。而他们的成功,例如王朔的作品在影视媒体中大红大紫,也带动了后进者对媒体的趋之若鹜。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知识分子主动抑或被动、自愿抑或半推半就地与电视媒体的联盟也成顺势而为了。

二、人文知识分子的边缘化

按照美国学者古德纳的定义,知识分子分为两类,即兴趣基本上是"技术性"的技术知识分子和兴趣主要在批判、解放、解释并通常具有政治性的人文知识分子。此处立论与古德纳类似,也将知识分子分为两类,即科技知识分子和人文知识分子,不过,这里更多的是从知识分子所从事的职业和所研究的领域划分的。人文知识分子主要指从事人文学科的知识分子,当然他们通常也是将兴趣主要放在批判、解释的知识分子。所谓的"边缘化",主要指社会的认可程度。

从史前时代直至现代的漫长历史时期,人文知识分子始终是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社会力量,对社会的政治变迁、经济运行、价值体系等有着巨大的影响。尤其在从前现代至现代的社会转型期,人文知识分子由于其强烈的批判性和前卫性而成为整个社会瞩目的焦点,占据了社会的中心位置。但是,进入后现代之后,这一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尽管社会依然需要人文知识分子,但其重要性却不及以前了。中国传统的士大夫(或"士")今天叫做知识分子。但这不仅是名称的改变,而是实质的改变。这一改变其实便是知识分子从中心向边缘移动。如果一概而论地认为中国知识分子在逐渐边缘化,就无法认识到知识分子现象的全貌。对于知识分子边缘化应该区分来看待,"与近现代以来西方知识分子观念演变走向相同,尽管科技专家型知识分子已获得了确定而显赫的社会位置,但'什么人是知识分子'却反倒因此而越发成为一个尖锐重大的悬疑;因此,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自我定位的困境成为现代人类普遍性困境的组成部分,它把人文知识分子更加明确而醒目地推向问题的中心"。

新中国成立以后,一度否定传统文化,"国学"被冷落,用马克思主义代替了一切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受到限制。为了搞经济建设,国家培养了大量工程技术人员和自然科学研究人员,人文知识分子的比重缩小了。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人文知识分子总是挨整的对象,在"文化大革命"中不少人饱受摧残。应当客观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从一种文化理想与社会理想转变为某一时期的强制性意识形态后,也就垄断了人文价值观念。"十月革命"后,斯大林更加僵化了这一趋势。后来毛泽东反复强调区分文科知识分子与理工科知识分子,明确贬抑前者而将后者主要视为技术工具。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到人文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中心位置。我们在中国的社会变革实践中,可以不断看到人文知识分子的这种作用与影响。比如,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两个最重要的时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与80年代初期的改革开放,而在这两次社会变迁中,人文知识分子都起到了急先锋的作用。

同类推荐
  • 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最抒情的中外散文

    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最抒情的中外散文

    本书编入了中外百余篇抒情散文,或优美动人,或朴实真挚,或意味深长,如日暮黄昏的天空中升起的袅袅炊烟,让你在掩卷之际,不禁回味咀嚼。这些抒情散文从平常生活、旅途见闻等方面作为切入点,以精简准确的心灵咖啡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散文之后都回眸和感悟,灵魂被陶醉,思维被熏陶,文学修养也更上一层楼。
  • 温柔的挣扎

    温柔的挣扎

    每个人都处在某种生活状态中,这种状态既包含着物质的拥有,更显示着精神的姿势。因为身在此山中,我们自己往往很难用一个词来描绘这种由诸多元素合成的状态。但旁人,或许因为与你存在着距离,反而能清晰地穿透你的言行,对你的生存状态作出一言以蔽之的、综合性和概括性极强的评价。“温柔的挣扎”这个语汇就出自我一位文友的描述,“温柔”与“挣扎”这两个情感指向迥然有别、行为姿态截然不同的词,居然能如此浪漫而又理性地、轻柔而又有力地统一于同一个话语环境中,不由让我怦然心动,我认同它作为我生存状态的语言形态了。
  • 解密北京大案

    解密北京大案

    从《名幻杂志》为一鹤同志做责编大概有十个年头了罢。这其间,一鹤的法制纪实作品名声越来越大。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他关于某演艺圈名人案件的报导,文坛中太多起承转合,波诡云橘了。而一鹤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由一个青涩的山东汉子,引起湖北与广东两家大刊编辑的争抢,成长为深具洞察力的法坛卫士。以致他不得不承诺为放弃的一家另写两篇稿子才算平息。人类灵魂工程师,自有其独特的理想与追求
  •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也涉及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本书收录了胡适离开中国大陆至离世前(1950—1962)十二年间的日记。这样的内容,胡适的日记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记录,极具研究价值,反映了胡适在文学、历史、哲学、语言文字学等学术领域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可资借鉴。选编的大部分内容。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学问之广博、治学之严谨、方法之科学
  • 德古拉之吻

    德古拉之吻

    本书以日记的形式,勾勒出一段不为人知的诡秘往事。一场交易,让英俊、高贵的德古拉伯爵来到伦敦。他的出现引起了乔纳森·哈克的注意,他意识到在德古拉伯爵怪异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他竟然是个拥有不死之身的吸血鬼……此时的伦敦陷入了黑暗之中,到处充斥着迷失、噩梦与鲜血。陨灭或者重生,复苏还是沉睡,用跳动的心换来永生,你可愿意?
热门推荐
  • 爱情塔罗转起来

    爱情塔罗转起来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这么一个人,遥远的爱着。这辈子也许都无法在一起,也许都没有说过几句话,也没有一起吃饭看电影,可是就是这个遥远的人支撑了青春里最重要,最灿烂的那些日子。以至于让以后的我们,想起来,没有遗憾后悔,只是暖暖的回忆。
  • 狂女休夫,狼性邪王的毒妃

    狂女休夫,狼性邪王的毒妃

    新文已开,亲们点击上面可看传闻她阴险狡诈、虚伪做作、为了嫁人挤走别人的心头肉;又传闻她是大夏国最失败的正妃,被婆婆欺凌、被侧妃算计、表妹使绊,就连王府的狗见了她也不放过,最终因为大闹家祠被夫君一脚踹死!再次睁眼,已换成挟了两世记忆的特工女将,一过来就接了这么个烂摊子,苏浅眉抚额,于是乎,斗侧妃、斗老妃、斗表妹,斗天斗地顺便还——斗恶狗!就是一颗棋子也要活的有尊严!什么?你青梅远嫁,旧爱进宫?关本小姐什么鸟事?!挽清誉,树形象,查冤案,休邪王,临街花楼选夫,苏浅眉将绣球意外仍进猪筐,对面耶律濬扑哧冷笑:“原来你喜欢猪……”【花絮一】“本小姐不是你的王妃,她已经死了,被你踹死了!”处处被限制监视,苏浅眉怒了,也不管穿越普不普及,直接扔给他事实。“哦?那你是谁?”耶律濬倾城俊颜一脸莫测。“反正不是你王妃就对了!你节哀顺变不要太难过……”至于本尊是谁,你用不着管了!“来人,命医正速速前来给王妃把脉!她怕是患了痴傻之症,再不治,恐她连夫君爹娘都不认识了。”某女满脸黑线:你才痴傻,你全家痴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解放运城(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运城(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运城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传统女生VS特工王子

    传统女生VS特工王子

    他,从天而降,一袭黑衣,翩翩如谪神降临救她于水深火热之中……此去经年,当年的黑衣大侠无数个在眼前出现,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救她一命的黑衣大侠?……夏纤纤说:“我喜欢穿黑色长衬衫的男生,有一种特别的神秘的责任感。”于是,封子扬从此清一色的黑衣。
  • 嫁值千金

    嫁值千金

    穿后又重生,拥有两世记忆的她再度回到徐家,正听闻到“自己”的死讯……她不再是天之骄女,而是变成人人厌烦的拖油瓶。她的前身正在蒙受不白之冤,死不瞑目。她的今生面临着生存考验,前景堪忧。生母的死因,生父的身份,一个个谜团的揭开,又将她的命运推向何处?总之,这是一个倒搭千金也没人要的草根,如何成长到一嫁值千金的故事!——————已完结《红绣添香》、《重生之云绮》、《重生幸福攻略》,坑品有保证,大家放心看吧。
  • 唐僧带队有一招

    唐僧带队有一招

    唐僧师父慈悲为怀,一路解救众生,无论是弟子们,还是路人,都认为他是当然的救星,加入他的事业。众人皆知唐僧心软,但不知唐僧的心也很硬。唐僧一定要去西天取经,这不是心硬又是什么?唐僧是佛家,孔子是儒家,二人境界相通,都能“循循然善诱人”,使人“欲罢不能”。这是一种极高的管理境界。孙悟空等人也一直不得不追随唐僧,陪他西游,一直到取回真经。
  • 富有的鸭太太

    富有的鸭太太

    本书包含两个故事:富有的鸭太太很有钱,吃得太多却不羞于承认,最后她怎么样了呢?两只狗请了一群朋友参加派对,结果宴会上发生了很多意外……
  • 首席灰姑娘

    首席灰姑娘

    偶然的碰撞让原本天差地别的两个人相遇,命运的玩笑让他们选择了错误的开始。他的靠近温暖了她冰凉的生活,然而注定只是擦肩而过的邂逅。初恋情人的归来会给她的生活带来转机吗,他的深情是辜负还是接受?拨开云雾终于认识了自己的真心,却无力靠近。使尽手段,花招用尽,最终只是他们生命里的跳梁小丑?迷茫的她到底情归何处,是执着爱慕的校友,是深情难改的初恋,还是飘忽不定的情人?你的深情我许生以报!如果爱情只是发生在我们生命中的偶然事件,那么我很庆幸,你我的生命中幸运地发生了这次偶然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