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500000005

第5章 中古汉语无系词判断句 (1)

引言

主谓相续式的无系词判断句是上古汉语判断句所采用的主要句式,到了中古时期这种句式虽然受到了新生系词句的冲击,但仍然在使用,反映到书面文献中还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先看我们对中古《论衡》《太平经》《修&中》《世说新语》《周氏冥通记》《贤愚经》等六部专书:可以看出,中古时期无系词句在中土文献中所占比重还相当高,前期占百分之八九十,后期还占百分之三四十。不过在汉译佛经中其所占百分比比较低,《修&中》中占34.7%,到了后期的《贤愚经》中只占到了12.4%,汉译佛经更多地使用了新式判断句。从前期到后期,无系词句在各类文献中所占百分比有了明显的下降,中土文献下降了四十多个百分点,汉译佛经下降了二十多个百分点。虽然无系词判断句从中古前期到中古后期在判断句中所占比重有了大幅下降,但它在中古汉语判断句中仍是不可忽视的,值得我们去考察研讨。

下面从结构形式、构成成分、语义关系等三方面具体讨论中古无系词判断句的使用。

一、无系词判断句的结构形式

(一)基本结构形式分类

根据判断句主语、谓语及其后语气词的有无,中古汉语无系词判断句分为六种形式:

第一,"......,......也"式。这是主谓相续,谓语后用语气词煞尾的无系词句。如:

(1)周公,武王之弟也。(《论衡·气寿》)

(2)天,父也;地,母也。(《太平经》卷36/46)

(3)吾非神也。(《修行本起经》卷下,3/468b)

(4)亮曰:"此必辛佐治也。"(《世说新语·方正》)

(5)此冯真人也。(《周氏冥通记》卷二)

(6)掬中水多非海水也。(《贤愚经》卷一,4/354c)

有时句末语气词不用"也"字,而用"乎"、"邪"、"耶"、"矣"、"哉"、"耳"等,或几个语气词连用,在作出论断的基础上,增加了疑问、感叹、限止等语气。如:

(7)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论衡·命禄》)

(8)舜之与尧,俱帝者也。(《论衡·书虚》)

(9)黄石审老父,老父审黄石耶?(《论衡·纪妖》)

(10)天君觉知,乃道其意,是不勉邪哉?(《太平经》卷114/198)

(11)此三贤者,皆败德之人耳!(《世说新语·识鉴》)

(12)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世说新语·德行》)

(13)想此十余月中,训谕何限,惜乎弗问,此师之咎矣。(《周氏冥通记》卷一)

第二,"......者,......也"式。这是主语后用语气词"者"字提顿,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煞尾的无系词句判断句中有两个"者",一是结构助词"者"(有人看作代词),它附于谓词性成分后,组成"VP+者"结构,整个结构作为体词性成分出现在句中,如:"杀人者,病也。"(《论衡·订鬼》)这个"者"字去掉后会改变语义,是转指的"者"。二是语气词"者",这是自指的"者",它不提取句法成分,"者"的有无并不影响原来语义。它可以附于体词性成分后面,如:"宋丁公者,宋人也。"(《论衡·书虚》)也可以附于谓词性成分后面,如:"民乱国危者,无道之所为也。"(《论衡·治期》)对判断句结构形式进行分类时,依据的是语气词"者",上面《书虚》《治期》例是"......者,......也"式判断句,而《订鬼》例是"......,......也"式判断句。如:

(14)今雨者,水也。(《论衡·顺鼓》)

(15)是者,子之私也。(《太平经》卷66/102)

(16)迦夷卫者,三千日月万二千天地之中央也。(《修行本起经》卷上,3/463b)

(17)桓郎者,桓范也。(《世说新语·贤媛》)

(18)若披罩紫盖,游适偃房者,神仙之渐也。(《周氏冥通记》卷二)

(19)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颜氏家训·兄弟》)

主语后的"者"字,谓语后的"也"字也可以为其他语气词代替。如:

(20)鬼之见也,人之妖也。(《论衡·订鬼》)

(21)若是者,乃"遇"耳。(《论衡·逢遇》)

(22)世俗言龙神而升天者,妄矣。(《论衡·龙虚》)

(23)所以言复重者,乃恐其固固有失之者。(《太平经》卷117/208)

(24)尔时大王摩诃罗檀那者,岂异人乎?今我父王阅头檀是。(《贤愚经》卷一,4/353b)

(25)气之害人者,太阳之气为毒者也。(《论衡·论死》)

(26)真人所疑者,何等也哉?(《太平经》卷48/65)

例(20)主语后用"也"字提顿,例(21)~(24)谓语后分别用"耳"、"矣"、"者"、"乎",例(25)是句末"者"、"也"连用,例(26)是句末"也"、"哉"连用。

第三,"......者,......"式。这是主语后用"者"字提顿,谓语后不用语气词的无系词句。如:

(27)死者,生之效。(《论衡·道虚》)

(28)泉者,地之血。(《太平经》卷45/61)

(29)所以者何?(《中本起经》卷上,4/148b)

(30)陈婴者,东阳人。(《世说新语·贤媛》)

(31)佛者何人?(《贤愚经》卷十三,4/441a)

(32)太者,元始之极。(《周氏冥通记》卷二)

(33)夫文字者,坟籍根本。(《颜氏家训·勉学》)

第四,"......,......"式。这是主语和谓语后都不用任何语气词的无系词句。如:

(34)扶桑,东方[之]地。(《论衡·说日》)

(35)帝王治得天心,非一贤臣之功。(《太平经》卷43/59)

(36)此女福人。(《中本起经》卷下,4/161c)

(37)王郎,逸少之子。(《世说新语·贤媛》)

(38)易迁,女仙宫。(《周氏冥通记》卷四)

(39)我,摩诃斯那。(《贤愚经》卷四,4/375c)

(40)玙璠,鲁人宝玉。(《颜氏家训·音辞》)

第五,"......也"式。这是主语省略,谓语后附语气词的无系词句。如:

(41)四海之外,有乘龙蛇之人。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由此言之,马蛇之类也。(《论衡·龙虚》)

(42)过此而下者,不可用也,误人之草也。(《太平经》卷50/70)

(43)太子问曰:"此为何等?"其仆答言:"病人也。"(《修行本起经》卷下,3/466c)

(44)客有问元方:"府君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世说新语·言语》)

(45)尔宿世已生周家,君之余嗣也。(《周氏冥通记》卷二)

(46)今是精进立行之时,非懈怠时也。(《贤愚经》卷一,4/352a)

(47)又有臧逢世,臧严之子也。(《颜氏家训·风操》)

有时主语是在对话中省略,如例(43)、(44);有时是在行文中承上文省略了,如例(41)、(42)、(45)、(46)、(47)这两种省略形式有所不同,对话中省略,句子是语气相对完整的单句。叙述中承上省略,一般是复句中后面的分句,语气不完整。本书着眼点是单句或分句层面的判断句,因此作一类处理。此类句式有时不用"也"字煞尾,而使用其他语气词。如:

(48)瓶沙问言:"将非悉达乎?"(《修行本起经》卷下,3/468b)

(49)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世说新语·方正》)

(50)复问:"非我邪?"(《世说新语·识鉴》)

(51)须臾,复梦见二人,乃赵丞前所使黄元平者。(《周氏冥通记》卷二)

(52)如来世尊,独为彼师,非我师耶?(《贤愚经》卷五,4/381b)

以上各例句末语气词分别使用"乎"、"哉"、"邪"、"者"、"耶"。

第六,"......"式。这是主语省略,谓语后不用任何语气词的无系词句。如:

(53)外有仕宦之名,内乃度世之人。(《论衡·道虚》)

(54)子为天地问疑,吾主为天谈,非子之私也,俱共公事,何须谢哉?(《太平经》卷118/209)

(55)答曰:"实忍辱人。"(《中本起经》卷上,4/148c)

(56)此儿宿命罪行使然,非父母过。(《中本起经》卷上,4/153a)

(57)景王曰:"皋繇何如人?"对曰:"古之懿士。"(《世说新语·排调》)

(58)祖文朗,举秀才,宋江夏王国左常侍。(《周氏冥通记》卷一)

(59)其夫答曰:"非卿所知。"(《贤愚经》卷一,4/356b)

(60)有子曰庭,西朝中书舍人。(《颜氏家训·杂艺》)

总之,中古汉语无系词判断句继承了上古汉语判断句的6类基本句式,其中"......,......也"这种形式直到东汉前期在判断句中一直充当主角,"也"字一度被视为判断句的一个标志。但是这种情况到了中古后期有了改变,无系词句逐渐摆脱了句末语气词"也"字,事实上在口语性较强的汉末佛经中,"......,......也"式就丧失了主要句式的地位。另外,"......者,......也"式被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是无系词句的典型句式,但是事实上,此式在无系词句中所占百分比从上古时期就一直不是很高根据解植永《〈左传〉〈史记〉判断句比较研究》的统计,《左传》中占1.2%,《史记》中占18.9%,远远不能与"......,......也"式相提并论。中古六部专书中,我们注意到《太平经》中"......者,......也"式使用较多,达到了28%的百分比,但这是该书的语言风格特点,《太平经》的作者偏好使用"者"、"也"呼应的形式《太平经》一书,主语后偏好使用"者"字提顿。

(二)几种结构形式的讨论

1."......,Adv......也"式。这是谓语前面有副词作修饰语的判断句,句中副词的使用,可以帮助加强判断语气,同时丰富了句子的语意表达。有谓语修饰语判断句是与无谓语修饰语判断句相对而言的,与前面的分类着眼点不同,并行不悖。下面列举部分用例:

(61)次公问之,乃其旁里人巫家子也。(《论衡·骨相》)

(62)此即召信之符也。(《太平经》卷39/51)

(63)此则真人衣。(《修行本起经》卷下,3/469a)

(64)乐辞约而旨达,皆此类。(《世说新语·文学》)

(65)凡虫鸟,非所敢希。(《周氏冥通记》卷三)

(66)此亦劳度差作。(《贤愚经》卷十,4/420c)

以上各例依次使用副词"乃"、"即"、"则"、"皆"、"非"、"亦"。

何亚南(2001)指出,"者"和修饰判断谓语的副词("非"字除外)等不在同一句中共现是先秦判断句的一条规则。何检索《周易》《尚书》《仪礼》《诗经》《左传》《论语》《孟子》,只在《左传》中检得1处例外:

(67)六官者,皆桓族也。(《左传·成公十五年》)

先秦"者"与副词等不共现的规则入汉后被打破。何亚南(2001)考察"者"与副词共现之例,《战国策》可靠用例二例,《史记》四例,《三国志》七例,《三国志注》九例。与"者"共现的副词,《战国策》一个,《史记》三个,《三国志》及裴注八个。根据这样的结果,何认为至《三国志》及裴注时代,"者"与副词等不共现的规则基本失去约束力。

我们考察发现"者"与副词共现现象在汉代最为多见,至《三国志》及裴注时代其出现频率已经大为降低。《史记》一书何亚南(2001)揭举了4例:

(68)汉者,亦金之散气。(《天官书》)

(69)故此二子者,皆圣人也。(《老子韩非列传》)

(70)夫齐者,固寡人之雠。(《苏秦列传》)

(71)陈余者,亦大梁人也。(《张耳陈余列传》)

我们翻检《史记》发现这样的用例并不少见,兹补12例:

(72)秦破韩、魏,扑师武,北取赵蔺、离石者,皆白起也。(《周本纪》)

(73)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项羽本纪》)

(74)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高祖本纪》)

(75)右十一人者,皆唐虞之际名有功德臣也。(《陈杞世家》)

(76)王子比干者,亦纣之亲戚也。(《宋微子世家》)

(77)世以鲍焦为无从颂而死者,皆非也。(《鲁仲连邹阳列传》)

(78)夫贤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责之术者也。(《李斯列传》)

(79)田文言曰:"今此三君者,皆丞相也。"(《张丞相列传》)

(80)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郦生陆贾列传》)

(81)本言都秦地者娄敬,"娄"者乃"刘"也。(《刘敬叔孙通列传》)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五卷)

    悦读MOOK(第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王学泰自选集:江湖旧梦

    王学泰自选集:江湖旧梦

    这本书浓缩了作者几十年的研究心血,在字里行间中折射出了作者对于“游民文化”“江湖文化”牵动中国社会变迁的密切关注和深刻思索,让读者在“游民文化”和“江湖文化”中发现另一个中国。
  • 另类少年是从哪里来的

    另类少年是从哪里来的

    关于另类孩子的情况,其实并不是我们国家才有,几乎全世界每个国家都有,落后的非洲国家情况会更严重些,而发达的西方国家特别像美国的情况同样严重。读完本书的人,得出结论会同我一样,即:那些为追求个人享乐而无情地抛弃自己的孩子的人,他们是否多多少少受了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时代医生

    时代医生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大魔头

    大魔头

    玩召唤,炼阴魂,血祭万鬼幡。且看雷动从一个无名小辈,加入邪宗后,一步一步从一个普通少年成长为惊天大魔头,纵横于天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 此去经年:我们回忆里再相爱

    此去经年:我们回忆里再相爱

    命运的捉弄,使得她爱上了一个本是和她无缘的人,她始终都在为他付出,希望自己能够将他改变,但他始终对她都是冷漠的,最终,她成功了,但是他们却已是不可能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首席男神求娶

    首席男神求娶

    她,奉子成婚。婚礼却在他的一手策划下变成一场闹剧。世人眼中的和平离婚,她也做好准备结束这段感情。可为毛离婚后他却不准她搬出他们同居的房子?还要‘离’婚后同居?尼玛,就算男神你长的帅也不带这么得寸进尺的!【真宠文】【伪小虐】【暖宠萌爱无极限~灰狼套牢小红帽】“听说你一直喜欢我这张纯天然的俊脸?”“……”“还一直说要偷生一个跟我一样完美的儿子?”“……”“既然这次是女儿……就不想再试一次?”“……”世有暖爱千百种,一遇男神倾终生!
  •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是杜书瀛先生关于李渔最新最全的一部专著。他借鉴中国古典文论中特有的“评点”的形式,研究李渔30余年,对清代戏曲家、理论家李渔两部重要著作《闲情偶寄》和《窥词管见》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校勘、注释和评点。他对李渔研究的理论内涵的发现和阐述,多有超群出众处,自1982年推出《论李渔的戏剧美学》开始,《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作者杜书瀛,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李渔研究的专著,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李渔研究专家、行家、大家
  • 花枝招展(贰)

    花枝招展(贰)

    车子等在美容店的门口,何小眠唯一的能耐就是随时能找到免费的司机,这些男人或者没有一个看过她的小说,否则就不会用那么露骨的眼神盯着她的脖子往下看了。何小眠能让人看到的就是花枝招展,媚艳夺目,她似乎唯一需要的也就是男人对她身体的垂涎……
  • 终极圣尊

    终极圣尊

    因果新书《重为大圣》圣者,无上之终极存在!尊者,巅峰之主上。且看段天如何成就终极圣尊的无上存在!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继承者归位:错爱冷艳二小姐

    继承者归位:错爱冷艳二小姐

    一场篡夺财团继承权的明争暗斗,他百般提防却已然错爱,最后只好拱手相让守护多年的那份财产,连带自己的心一起奉上。“还不走?”她签完财产交接文件后,冷冷的问道。“走不了了。”他抽出夹在里面的结婚协议书,眼中带着狡邪,厚颜无耻的贴上她,“你已经在我的卖身契上签字了!老婆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