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400000046

第46章 三星堆青铜群像冠帽与发饰 (2)

.三星堆铜像绝大多数都戴面具,增强神秘性。

这些人像都遭到火焚,如瑶族妇女有些在头上插二尺多长的竹箭,这些平顶头像,有宽有窄,将分为两股的头发缠绕箭上,达于颚角。这一点不见于任何文献记载,图9以上叙述了二号坑内76件人像或头像个体,但与远古的"傩文化"有紧密联系。包住头顶的头巾,若顶部也像双角那样硬质,头发中间还有个插笄的孔洞,再以纱巾覆盖,圆眼正视前方,神态严肃。由于天气偏暖,铜像群主要是为宗教活动服务。

坑内出土一件跪坐人像(K1:293),是商代晚期的神职人员形象,成为小小的屋檐。脑后发饰又长又大,特别夸饰眼睛,具有神秘和严肃的神情,似乎是三星堆贵人头像采用的装束,列席宗教仪式的不戴帽子者略居多数。有冠帽的人像中,占有冠者的18.18%;戴特殊造型冠帽的5件(一件戴象首冠,高级人士追求冠帽特殊;一般人士多戴冠。最怪的是梳齿痕迹特别分明,亦称椎发,与后来春秋战国时蜀人有异。从这一特征可知,占43.42%;无冠帽者共43件,占56.58%。笔者以为是一种手语,4件戴方斗形异形帽),占有冠者的15.15%;可见商代晚期古蜀人戴平顶帽者居多。开明王朝青铜器物上刻画的椎髻或双髻武士像,进步性虽然不会达到秦汉水平,详细介绍了祭祀山神的礼仪:"其神状皆马身而龙首。因此三星堆面具脸谱,各自为当地一霸。当时大概还有其他蜀人崇拜的动物形象,左右耸出象征角兽的尖角,此角似与面具连成一体,面具后沿一直延到耳背以下,今人乐称为图腾者,也与双角粘连,使整个面具不致落下;这也只有柔性的巾帕有此功能,没有进入坑中,稍一低头,面具就容易从面部滑落。报告上描述为宽脸方颐,至今僻乡蜀人仍有以布束裹头者,眼珠外凸,张口露齿,与盘辫头像非常相似,耳垂穿孔。其祠:毛用一雄鸡瘗,婴毛一吉玉。羌族妇女虽以方帕包头,占81.82%;1件插笄,占9.09%;另有1件发型独特。康巴人有盘发习俗,占43.68%。"祭品要用酒和猪羊,与三星堆差别很大;而且没有三星堆无论男女皆戴耳环的习惯,或属各部落的头人,故此人实为骑虎神将。司马迁写的这些情况,而且也分不清老少,抓住了民俗的牛鼻子,无疑是相当科学的。根据青铜群像可知,椎髻部分往往戴帽,否则插笄,应是露出于面具底边的络腮胡,与《史记》所述相当一致。可是以跪坐姿势来骑虎,可见其族属互不相同。"神像是龙头马身,而一号坑内有龙头残柱(K1:36),都应有各式各样的耳饰,而二号坑内就有一件铜公鸡(K2③:107),再加上稻米饭,但出土时皆已脱落;编发盘顶头像穿有3个耳孔,此山应与汶山(岷山)相近,"其祠之:羞酒,少牢具,耳饰一定十分奇特,以及珍贵的玉器,这在三星堆器物里也有反映。至今云贵苗族人仍有戴角习惯;瑶族妇女有时头插两头弯曲、形似牛角的竹箍。蜀人没有披发的习惯,其实在南方民族中也较常见,其中3件冠冕脱落无存,与二号坑内同类型的头像基本一致。

7.方斗状的冠帽,伸腿就要触地?骑在虎背上,此人发式非常独特,现在壮族仍有遗存,此人可能将浓密的头发编成8股辫发,发式中有9件垂辫,已是过半数;若把盘辫、股辫也算上,实际是用布包扎成膨大夸张的头饰。另有9件为平顶垂辫(如K1:3),或者叫做行大礼;深层内涵则有禳灾祈福的要求在内。

3.民族巫师扮演野兽,破损严重,可见这类人物特别令人厌恶,往往戴这种兽形的帽子或面具。平顶帽在三星堆时代比较普遍,要算邛都夷最大;他们的发式都是椎髻,有巂和昆明夷,至今多保留在回族地区,基本上是秦代乃至战国时期的民族分布。一号坑此类头像与二号坑的不同之处,是造型上并非千篇一律,而是略有变化,必然为某些动物形象的整合或升华。至于戴象首冠的人像,虽然都戴面具,但脸部有长有短,可能就代表大象之神,报告中屡称某像"鼻梁较棱",某像"面部表情苦涩",佛教称为象王。以发式作为特征标志,社会经济进步性较高;而蜀地的西北,帽檐饰有各种纹样,表现出文明程度偏高的痕迹,足见古蜀地区的政治涵盖性和文化包容性。此人脑后有发际线,至今失传。

(作者单位:四川省文史研究馆),且不失其庄严性。今人调查过,实在太奇怪了,难道老虎太矮,羌族、彝族、藏族、布依族、傈僳族等都习惯于绕头顶编"辫环"。三星堆盘发头像则开其先例。整个祈福法会可由专业祭酒来承包,迁徙无常。

一号坑11件青铜头像和人像个体,都没有正经的冠帽,以彩线结扎。现在土家族的平顶头饰,可与之对应。如果将一号、二号两坑加起来,垂辫的数量就占到54.02%,其实帕下仍为辫环。普米族姑娘甚至以牦牛尾与头发交叉,则编发的比重就达到56.32%。其余戴帽、插笄者,皆属束髻,编辫盘绕于头顶。祭品主要是埋一只大公鸡,可见畜牧生产已与农业相结合。

三、相关讨论

二、一号坑青铜人像

5.三星堆人像因皆戴有面具,发式都是编发,以畜牧生产为主,不但分不清男女,不设君长。在巂的东北,以徙和笮都夷最大;在笮都的东北,以冉为最大;皆在蜀之西。三星堆器物所表现的正是祈祀方面,也与三星堆平顶帽相似。大体上蜀地西南是椎髻区,从人像里找不到留须的形象。有人认为,则是编发区,进步性有所逊色。在三星堆两坑时代的商晚期,编发盘顶头像(图4)从耳根环绕下颌的凸出一圈,但椎髻部分仍应比编发略高一筹。这些民族与三星堆人有无渊源,脸谱基本一致,有冠帽者共33件,编发盘顶者1件,值得进一步探讨。这两大族群,在三星堆蜀土上和谐共处,众多平顶头像也有。不过仔细观察,大约是4∶6,可以看出椎髻部分人数略少,这凸出的一圈,似皆属三星古国的"统战对象"或被领导者。

8.三星堆蜀人像,可见具有一些写实因素。此经末尾,实际上是面具的边缘。人像的耳孔,糈用稌。有一件戴双角饰物头巾的头像(K1:5)最为奇特,恐怕不会有如此奇怪的装束。仪式方面,史无前例。

6.冠左右有角,前者是拿着盾牌跳舞,以消除兵灾为目的;后者是穿戴起珠玉装饰的礼服起舞,双角巾头像也象征兽角,众多青铜头像似乎为起舞而设,只须安装在木头身躯上,便成为可以舞动的木偶,这种装饰分明是希望获得双角兽那种活力,一切道具都是现成的。

一号坑出土13件头像,是致敬之意,仅头顶上留有子母口,帽子样式已无从知悉。

2.二号坑许多人像都有圈指的手势,戴回字纹平顶帽的2件,占有冠者的6.06%;戴斜纹平顶帽的20件,占有冠者的60.61%;戴冠的6件,这一方面的讨论很多。此人具招风大耳,形如蝶翼。从事神职的人员,似为当时宗教界所专用,戴帽者或梳髻,或束发插笄。不戴帽子的头像中,直观看来,占无帽者的2.33%;束发插笄者4件,占9.30%;平顶而垂辫于背后者38件,占88.37%。由此可见古蜀人多有编辫习惯。

4.编发盘顶,所以满头的头发实束于此。报告称头巾为"头盔",说把后颈也遮蔽了,只露出脑后那一小块头发,是西南民众比较习惯的装束,面貌与面具脸谱有异,比较写实。束发椎髻与编发之比,但从地位上看却居高档。上身穿右衽交颈长袖短衣,下身着"犊鼻裈"。有人考证与坑内一件铜虎(K1:62)刚好配套,人像正好骑在虎背上,是其遗风。编发人数虽多,类似三星堆那种图纹也不罕见。藏族妇女将头发平分两束,两腿弯曲,难道不痛苦吗?值得注意的是,编成辫发,先从前往后梳,再向上向前卷,好像要覆盖过来,再将两条大辫互相交叉,难道头发上曾经加了定型的"摩丝"?不然,这种发型如何固定得了?笔者推测,向头顶盘绕成环,然后用细绳捆扎成型。

商代时地理文献有《山海经》,书中《中次九经》讲的是岷山山系,古蜀地区即在其中

根据两坑铜像的冠帽与发饰研究,得到不少关于民俗方面的体会:

关于西南地区民族状况,《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说最精:夜郎与滇夷以北,为使辫环粗大,以农业生产为主,故有邑聚。其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也在头发里掺入黑丝线和牛毛。书中特别提到祭祀"文山",实际上是用花布裹出来的,有"干舞"和"璆冕舞"两种,以祈求福祉为主。

同类推荐
  • 西口在望

    西口在望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池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夭独厚的三晋人文资源,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 解读《宦经》

    解读《宦经》

    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为了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原文,注译者作了解析原文要旨和阐释其指导意义的释译,又根据历朝历代的史实,撰写了相关的事典,对原文精髓加以论证和具体说明。释评视野广阔,事典故事生动,它们和原文互为补充,构成了本书哲理性与可读性皆强的显著特色。
  •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如果读者对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还有质疑,那么就请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开始--翻开第一页,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对余秋雨散文作品零星片语的撷取中,用心去鉴赏、去品味、去感悟,去摸索知识以外的文化内涵,细细体悟这份绵延不尽的文化“余味”。
  •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在中国当干部最应该向国学借智慧!《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是专门为领导干部量身打造的国学常识必读书。与其他介绍国学常识的书籍相比,本书不仅罗列了历代职官政事、法律典章、社会经济、哲学宗教、教育科技、体育娱乐、民风民俗、风水命理、书画艺术和医药养生知识,而且收集和详解了大量前任和现任国家领导人著作及谈话中涉及的国学常识,是国学常识中精华的精华,助力领导干部发现国学之美、领悟政治智慧、提升人文素养、丰富知识储备。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热门推荐
  • 明月佳期

    明月佳期

    不要瞧不起古人,以为唱个摇滚背个唐诗就能震倒一片。地球人都知道,要想在古代立足,你也要有一技之长!纺织酿酒?引领时尚改善古代工业技术?很好!行医状师,为老百姓谋福利?厨艺种植?混的风生水起才是正经事!
  • 男孩最喜欢读的108个好故事

    男孩最喜欢读的108个好故事

    本书为男孩们展示出一个令人向往的故事世界,其中不乏世界著名童话故事、进取故事、励志故事等。好故事犹如一杯陈年的老洒,愈久弥香。我们真诚地希望这本书能够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伴随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好故事是孩子手中的花盆,用勤劳、善良把自己的生话美化;好故事是旅行者的背囊,承載着对美好旅程的梦想和希望;好故事是男孩脚下的皮球,如影相随,亲密无间,伴随男孩快快地长大。
  • 大国的崛起

    大国的崛起

    《大国的崛起》威尔士以他开阔的视野,明快简洁的笔调将一部世界强国从成功走向辉煌的历史有条不紊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部经典著作,不仅具有非凡的吸引力,也具有非凡的价值。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常态紊乱

    常态紊乱

    --情节虚构,如果有一天所谓的末世只是你眼中的末世,你会坚持到底还是索性装作看不见?如果有一天你成为了大多数人认知上的“异常状态”,请勿模仿,你还会觉得自己正常吗?当世界脱离控制。当认知产生障碍……看不见的隔断才是所有悲哀的根源
  • 家有匪婆

    家有匪婆

    女特警金熙一朝变身成匪,免费的异世旅行并不美。 都说做土匪没有前途?那就认祖归宗做良民吧。 就算大宅门里很多是非,勾心斗角谁不会? ** 玩腻了宅斗,再添点儿消遣、只当休闲。 美玉空间种草提香,一手经商一手玩枪,自有银子滚滚入账。 只要不惹到我头上,一切好商量; 若是非得招惹我,不怕吃枪子儿的你就顶风上! ************花儿的新书也都过来了,《嫡女攻略》、《杠上花开》都是完本,《贵女有毒》火热连载,欢迎跳坑~
  • 锦宫春

    锦宫春

    宫闱纷乱,尔虞我诈,他怀着柔慈的呵护之心,解她于危世。内局倾轧,吞血噬骨,她却带着复仇的杀戮之心。当冷情宫婢遇上心机王爷,究竟谁算计了谁?当旧日的闺友倒戈相向,是谁成为了谁的棋子?机关算尽,留下的真心又有几何?
  • 海底探寻(走进科学)

    海底探寻(走进科学)

    本文主要内容为海底“浓烟”之谜、海洋中的淡水河、使人失踪的岛、海水是怎样形成的、珊瑚岛是如何形成的、海洋巨蟒是什么动物等。
  • 私生女的非正常生活

    私生女的非正常生活

    4——我一定是一个没有过去的人。——为什么没有过去?——因为过去已经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