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5900000006

第6章 隐藏之谜——青铜器之谜 (1)

青铜器是三星堆文明中的大宗器物,种类繁多,造型奇特,最有视觉冲击力。所以也是三星堆青铜文化最有看点的器物,有关的谜也最多。

请稍微按捺一下好奇心,让我先稍稍介绍一下三星堆青铜器的简单情况。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基本出自两个器物坑,即发掘报告中提到的“一号祭祀坑”“二号祭祀坑”。共出有900多件,分为六大类:第一类为人物,大小不一,从几厘米到262厘米;分为站姿、跪姿和跽坐。第二类为动植物,有高达400厘米的神树,也有仅几厘米的奇异动物造型。第三类为容器,有不同形式的尊、罍、彝等礼器。第四类为地方兵器和相应的青铜挂饰。第五类为眼形器,有圆眼形、三角形、棱形;有单件,也有组合件。第六类为铜瑗,分为方孔铜瑗和圆孔铜瑗。

这些青铜器,其造型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既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又饱含了神秘的宗教色彩。

好了,现在可以来接着探谜了。

第33谜

他是一位将军吗?

小立人像(K2②:392-2),虽然已经残了,没有了头颅,但他的神态却是站立着的,有一股凛然威风之气。他双臂粗大结实,似有万钧之力;两腿粗壮有力,稳如磐石;虎背蜂腰的倒三角体形,无不充溢着力量之美。

他身着厚重的铠甲,双手握着什么(有人认为是玉璋),也许是握着领兵的兵符(令牌)?他的身份是将军呢,还是一位古蜀国的军事首领?

第34谜

他是一位旗手吗?

小立人像(K2③:296-1),虽然头脚均残,但着装却相当华丽,而且身姿也很特别。他双手斜举,似握着什么。从他的姿势看,是手握大象牙还是手握仪仗标杆?或许,他就是古蜀国军队的旗手?

第35谜

他是一个小巫师吗?

小跪坐人像(K2③:296-3),他头上是盘着编好的头发,双手捧着什么。根据他与持璋小跪人(K2③:325)的着装和跪姿情形相似来看,他也应该是手持玉璋。玉璋是一种祭祀山川自然的祭器,手握玉璋的人,应该是与祭祀有关的。那么,他是一个跟随着大巫师听从使唤的小巫师吗?

第36谜

他是一位参与部族议事会的官吏吗?

小跽坐人像(K2③:7),其头戴冠帽、身着规范装束,跽坐姿势(即将屁股坐在两只脚跟上),均显示出他正在某种场合,参加着某种重要的会议。与此相似的小跽坐人像还有几个,如正规跽坐(K2③:5)和单腿跽坐(K2③:4),他们的着装完全统一,姿势也相似,应该视为被执政者规范的群体。被执政者规范的群体,从国家层面来看,应该是军队、官吏和权力机构。那么这些小跽坐人像,会是军官,是国王仆从,还是政府官吏?

第37谜

他是一个侍者?还是侍女?

顶尊跪坐人像(K2③:48),上身两乳露出,下着短裙,是男还是女?从人像的脸部来看,下颌较圆润,估计是女性的概率大。她(他)头顶铜尊,并用两手扶住尊。尊是一种酒器或作盛贮器,头顶铜尊,应该是在宴会中的侍者行为。但她(他)跪在铜座上,是等候别人来取用铜尊中的酒,还是古蜀国的一种宴会形式?

第38谜

他是武士?还是行刑者?

铜跽坐人像(K1:293),他的头发梳成奇怪而又独特的高发髻式样,这表明他的身份比较特殊,那他是一个什么身份的人呢?

从上身着右衽交领服,下身着类似日本相扑力士的缠腰束裆装束,双手抚膝跽坐的姿态来看,他似乎是个武士。但从他两眼圆睁,龇牙咧嘴的凶狠神态来看,他又像是一个惯常使用暴力的行刑者。

第39谜

铜人面像为什么有的额上有方孔,有的则无?

三星堆祭祀坑中出土的铜人面像,有的在额上凿有方孔,如K2②:128,K2②:33,K2②:60;有的额头上却无方孔,如K2②:331,K2②:111,K2②:119,K2②:153,K2②:57等。有的铜人面像还可以清晰地看见已经画好了方孔凿痕,但最终却没有凿成,如K2②:293,K2②:57。

这种现象说明什么呢?铜人面像额头凿方孔,是为了便于悬挂,还是代表开了“天眼”?或者是“纵目”的象征呢?

第40谜

平顶冠铜人头像是什么身份?

代表什么部族?

三星堆祭祀坑中出土的铜人头像,大多数为平顶冠铜人头像,他们的头较大,人物形象威严肃穆,而且有的还露出编发,如K2②:154,与三星堆的青铜大立人的发饰是一样的;而且多与贵重金属相关联,他们本身是用青铜铸造,有的还贴有黄金面具,有的头中还贮藏有铜瑗、金虎箔饰、玉琮等贵重物品,如K1:11;他们的眉眼还涂上装饰性的黑彩,如K2②:47、48、51——无疑,他们是贵族身份。

很显然,他们肯定是三星堆古蜀国的执政阶层。

根据他们的发型和头饰,在三星堆古蜀国执政者中占有多数,且地位显赫的情况来看,他们极有可能是蚕丛氏部族。古史记载,蜀先称王者,是蚕丛。

他们真是蚕丛氏吗?

第41谜

平顶回字纹冠铜人头像是什么身份?

铜人头像(K2②:90)与一般的平顶冠帽者不同的是,他的平顶冠帽上有回字纹装饰,显得更加华丽。如果说,凡戴有平顶冠帽者为蚕丛氏贵族的话,那么,他就极有可能是蚕丛氏贵族中的首领。

他真是古蜀国中的贵族首领吗?抑或是国王或储君吗?

第42谜

圆顶铜人头像是什么身份?代表什么部族?

三星堆祭祀坑中出土的青铜人头像,在数量上居于第二位的是圆顶铜人头像,如K2②:58,K2②:137,K2②:214,K2②:63等。他们与平顶冠帽贵族的显著区别在于冠帽与发饰:头戴圆形冠帽而非平顶冠帽,头发不是编发,而是采用了束发髻的形式。

他们用青铜铸造,有的贴有黄金面具,发饰复杂——显然,他们也是贵族身份,与平顶冠帽贵族是平起平坐的。只是他们在人数上明显不敌平顶冠帽者,所以,他们代表的应该是三星堆古蜀国中的另一个大部族(在执政人数上居第二位的鱼凫氏)。

问题是,他们真是鱼凫部族中的贵族吗?

第43谜

圆顶双角形头盔人头像是什么身份?

圆顶铜人头像里有一个很独特的类型,仅只有一例,即他虽是圆顶,但又有双角形头盔(K1:5),显然他属于圆顶铜人头像(从他圆顶帽和后脑上脱落的束发髻来看),但又有地位上的差别。那他是什么身份呢?

从他头戴护脑和耳的头盔来看,可能与战争等军事行动有关。他的圆顶冠帽,说明他是鱼凫贵族中的军事首领?抑或是整个三星堆古国的军事首领?

第44谜

盘发辫铜人头像是什么身份?代表什么部族?

典型的盘发辫铜人头像,只有一例,即K2②:83。实际上,有几个头顶缺失发饰的铜人头像,也应该属于这一类型,如K1:2、K1:6,他们头顶应该是盘发辫,套在头顶上,有的还有小孔,可能是除套上发辫后再用销钉固定。

他们的发饰与平顶编发者不同,也与圆顶束发髻者不同。他们能够被青铜铸造成头像,能够与平顶者、圆顶者平起平坐,显然他们也是三星堆古蜀国中的贵族。不过,在三星堆古蜀国中,他们在执政人数中不够多,地位好像也不够显赫(没有贴黄金面具的);他们的体质特征更多的是体现出蒙古人种的华南支系特征。据此看来,他们似乎应该是古史传说中的柏灌氏,即在三星堆古国中虽属执政阶层,但不居于主导地位(至少可以确定商代晚期的古蜀国是这样)。

这样判断合符历史真相吗?

第45谜

铜龙柱形器是用来干什么的?

铜龙柱形器(K1:36),中空,从其形状看,应该是套在木棍上或圆竹上。三星堆古蜀人用龙形附着在柱上,显然是想给它添加神力,使它具有某种神性。

它是大巫师作法呼风唤雨的神器,还是大巫师的权力象征?或者是国王、酋邦之长的用器?

第46谜

铜蛇有什么作用?

铜蛇(K2③:87,K2③:11,K2③:113)的造型准确,而且很奇特:它们都是“臣”字眼(商代西周器物的典型特征),身上有华丽的纹饰,如回纹、棱形纹、鸟纹等;身上还有圈状提环,方便悬挂或展示。

显然,铜蛇并非一般装饰物,它应该与龙一样,具有某种神性。在三星堆人眼中,铜蛇是“小龙”吗?它有“神判”的作用吗?它是三星堆古蜀人的守护神吗?

第47谜

卷尾铜兽也是神兽吗?

卷尾铜兽(K2③:193-10),神态高傲,两眼前视,睥睨一切;它的尾巴非同一般,兽尾上下两分,如拖刀,如钩镰,颇有威慑力。

它是四不像:头上长有角,但嘴有利齿,足似蹄,尾似狐狗。这种怪异的野兽,是当时三星堆古蜀人心中的神兽吗?

第48谜

铜水牛头为什么要长前刺的中角?

三星堆祭祀坑中出土有一些铜水牛头像,如K2③:193-8,K2③:193-9,K2③:193-10,K2③:193-11,它们无一例外地在头上长有中角,这很奇怪,水牛怎么会长出类似犀牛的角来呢?

同类推荐
  • 中国帝王后妃陵墓之谜

    中国帝王后妃陵墓之谜

    本书以文献资料为依据,以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为佐证,综合前人研究,对历代帝王陵墓的体制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和盛衰演变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介绍,力图将本书写成融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历史知识读本。
  •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黄仁宇先生可谓是近世纪以来史学界的一大异数,他的“大历史观”“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从而高瞻远瞩地考察中国历史,在史学界影响深远。
  • 九幽记

    九幽记

    大明武宗年间,宦官刘瑾专权,设内行厂。东厂头领、西厂头领与锦衣卫指挥皆与刘瑾互通声息,以致大明天下首次出现厂卫合势,特务遍布天下,官吏军民非法死者数千,人们视宦官如虎狼,见锦衣卫如鹰犬。故事,要从当时一个市井少年身上说起。一个得罪了内行厂的平凡少年,即将因此而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 两宋烟雨三百年

    两宋烟雨三百年

    本稿讲述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前世今生,他出身将门,弱冠入伍,在乱世中几经挫折,最终定鼎江山,黄袍加身,结束了五代混乱纷争的局面。该稿充满权谋和霸术,既有乱世的政治博弈,也有古代官场的尔虞我诈,还有争权夺利的不择手段,完整展现了五代、宋初的政治情景和天下形势,以及王朝的兴衰更迭,统治者的利益博弈。它是一幅乱世浮世绘。
  • 隋走危机(下)

    隋走危机(下)

    内忧外患,君病臣叛——揭秘隋朝走向灭亡的历史之路。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
热门推荐
  • 国王皇后的故事

    国王皇后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把世界各国许多童话名篇佳作装在一个美丽的花篮里,让它熠熠闪烁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人茁壮成长,使孩子们梦幻般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 妃卿莫属,王爷太腹黑

    妃卿莫属,王爷太腹黑

    她,是千年药毒世家第一传人,天纵奇才,药毒双修,机智聪颖,偶尔犯二。一朝穿越,竟被绑上花轿代姐出嫁,刚进喜堂,一纸休书猛然砸到脸上,上书龙飞凤舞八个大字。早已换了灵魂的凌阳侯府三小姐不堪欺负,愤而撕碎休书,当场要求全城百姓见证休夫,一时之间,轰动全京城。**他,是帝国的绝色王爷,妖娆,冷漠,绝代风华!这女人胆大包天,竟敢当众唱“狐狸叫”,还给他送加长版苏菲?胆子肥的有点意思!那他就陪她好好玩玩,妖魅的眸中浮上诡谋……**传说,大乾朝摄政王铁血冷酷,威震天下。传说,大乾朝摄政王权倾朝野,手握重权,连皇帝也要忌惮。传说,大乾朝摄政王容颜绝世,勾一勾唇,连天上神女也为之倾心。……然而,就是这么个神祗谪仙般的男子,却突然宣布要娶那个凤家庶出的废物三小姐为妃,直教所有人都含恨扼腕,为他所不值!只有凤惊鸾咬着小手帕,眼泪汪汪含恨望天,不值的明明就是她好么!……简介无能,内容绝对精彩(*__*)嘻嘻……推荐好友文《妃休不可,独宠腹黑太子妃》http://m.pgsk.com/a/776527/《世子坏坏,独宠农门妻》http://m.pgsk.com/a/817565/
  • 30岁前女人应该悟透的幸福智慧

    30岁前女人应该悟透的幸福智慧

    教会女人幸福秘诀,幸福无法“零存整取”,不要把所有的幸福"储存"起来,尝便了所有的苦再一次性享受幸福。
  • 火炮之库

    火炮之库

    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末世女僵尸的脱线生活

    末世女僵尸的脱线生活

    小到替小区里几个捣蛋鬼收拾下掉落的残躯,能文能武,实乃新世纪高级复合型人才。而我就是僵尸女……--情节虚构,我的工作大到检查地盘里有没有新的丧尸闯入,请勿模仿
  •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1)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浅岛夏不宁

    浅岛夏不宁

    浅岛有无尽《深海》,浅岛再也没有《后来》。《浅岛夏不宁》是一篇网络小说,后出版成书,由气质才女蓝碎碎以深情谱就。“花火”记忆中最肆意疯狂的青春岁月,挚爱乃劫不复,放纵迷失归途,她心里装着的那个少年早已物是人非。
  • 末世之变种崛起

    末世之变种崛起

    末世格局大变,当丧尸不再是唯一威胁……生化病毒,丧尸侵袭,死亡遍布。更有人形的怪物,就潜伏在你的身后!
  • 出国英语对答如流

    出国英语对答如流

    内容涉及出国过程中的各种典型场景,从出入境、住宿、交通、用餐、购物、娱乐、出国求学、境外旅游、出国参展和商务出行等方面来展现出国过程中的各种真实情景,语言简洁明快,易学好记,实用性强。格式分为互动问答、高频精句、场景会话、金词放送和精彩片段等部分,结构清晰,设计活泼,突出场景,实用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