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5300000009

第9章 从灵活多样的抒情议论看作者心声的传达(2)

二、含蓄婉转地吐露心声

(一)借人物之口或民间谚语来间接表达作者对有关人、事、物的看法

或赞美,或尖锐讽刺鞭挞,虽含蓄婉转,但仍可清晰见出作者的情意如卷一写永宁寺佛塔,在正面描述后,借西域名僧菩提达摩之眼之口来盛赞佛塔之壮、北魏佛教之盛。达摩"起自荒裔,来游中土。见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歌咏赞叹,实是神功。自云:年一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阎浮所无也。极物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无,合掌连日"。这种借人物之口来含蓄婉转的间接抒发,在《洛阳伽蓝记》中还有不少。

如卷一瑶光寺。这里殿房林立,到处栽植珍木香草,本是皇亲国戚的淑女出家修行的一方净土,但"永安三年中尔朱兆入洛阳,纵兵大掠,时有秀容胡骑数十人,入瑶光寺淫秽,自此后颇获讥讪。京师语曰:洛阳男儿急作髻,瑶光寺尼夺作婿"。借京师民间谚语尖锐讽刺尼姑的淫荡不轨。

同卷昭仪尼寺为宦官们所立,作者叙述其历史背景:"太后临朝,阍寺专宠,宦者之家,积金满堂。是以萧忻云:高轩斗升者,尽是阉官之嫠妇;胡马鸣珂者,莫不黄门之养息也。"借萧氏名言十分锋利地讽刺了朝政的弊端。

又如高阳王寺。写上层社会之奢侈富丽,也折射出元魏王朝社会的繁荣,正如《魏书·食货志》所云:"自魏德既广,西域东夷,贡其珍物,充于王府。又于南垂,立互市以致南货,羽毛齿革之属,无远不至。神龟、正光之际,府藏盈溢,灵太后曾令公卿已下,任力负物而取之。"先大段铺叙高阳王元雍生活之奢华,"贵极人臣,富兼山海。居止第宅,匹于帝宫。白殿丹楹,窈窕连亘,飞簷反宇,周通。僮仆六千,妓女五百,隋珠照日,罗衣从风,自汉、晋以来,诸王豪侈未之有也。出则鸣驺御道,文物成行,铙吹响发,笳声哀转。入则歌姬舞女,击筑吹笙,丝管迭奏,连宵尽日。其竹林鱼池,侔于禁苑,芳草如积,珍木连阴。雍嗜口味,厚自奉养,一食必以数万钱为限。海陆珍羞,方丈于前"。然后对比写同样富足却吝啬无比的李崇"亦富倾天下,僮仆千人。而性多俭吝,恶衣麤食。亦常无肉,止有韭茹、韭葅。崇客李元佑语人云:李令公一食十八种。人问其故,元祐曰:二九一十八。闻者大笑,世人即以此为讥骂"。这样就写出了两类富贵者的典型形象,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对李崇入木三分的讽刺。

尤其著名的是,景兴尼寺牵出一个神秘人物赵逸,借他之口一针见血地讽刺了中国历史著作中的弊端,充满了作者对史学的独立理性思考和尖锐批判。"自永嘉已来二百余年,建国称王者十有六君,吾皆游其都邑,目见其事。国灭之后,观其史书,皆非实录,莫不推过于人,引善自向。苻生虽好勇嗜酒,亦仁而不杀。观其治典,未为凶暴。及详其史,天下之恶皆归焉。苻坚自是贤主,贼君取位,妄书生恶,凡诸史官,皆是类也。人皆贵远贱近,以为信然。当今之人,亦生愚死智,惑已甚矣","生时中庸之人耳,及其死也,碑文墓志,莫不穷天地之大德,尽生民之能事,为君共尧舜连衡,为臣与伊皋等迹。牧民之官,浮虎慕其清尘;执法之吏,埋轮谢其梗直。所谓生为盗跖,死为夷齐,妄言伤正,华辞损实",结果"当时构文之士,惭逸此言"。由于历史文献上关于杨衒之的记载十分稀少,而且不乏传闻,可靠性不高,了解杨衒之最可靠、最珍贵的还是《洛阳伽蓝记》。《洛阳伽蓝记》在历史、地理、宗教、文化与文化交流、民俗、社会等学科上取得瞩目成就,这与他有卓越的理性眼光、博大的人文关怀、丰富的情蕴、高超的文学修养都分不开。

(二)借叙写佛教中灵异的人、事、物、场景气氛来间接抒发

如公元534年2月,永宁寺佛塔"为火所烧。帝登凌云台望火,遣南阳王宝炬、录尚书长孙稚将羽林一千救赴火所,莫不悲惜,垂泪而去。火初从第八级中平旦大发,当时雷雨晦冥,杂下霰雪,百姓道俗,咸来观火。悲哀之声,振动京邑。时有三比丘,赴火而死。火经三月不灭。有火入地寻柱,周年犹有烟气......至七月中,平阳王为侍中斛斯椿所侠,奔于长安。十月而京师迁邺"。叙述永宁寺佛塔焚毁,写众人悲戚无比,尤其写三比丘赴火而死的悲壮,场面浩大,气氛哀伤悲凄。紧接着写北魏的分裂,写出佛教与王朝曾经的繁盛不再,佛教在北魏几乎充当了国教的重要地位,永宁寺扮演了皇家国寺的角色,所以永宁寺及其佛塔就不光是佛教鼎盛的象征,而且也是北魏国力、文化鼎盛的象征,它的毁灭在时人也在作者心目中造成了强烈的震撼冲击,何况作者自己曾经满怀崇敬之情去登临过、去瞻仰过呢!作者情意十分深沉厚重,定然是百感交集,感怀不已,但是作者的主观情意并没有直接抒发,而是像一个高明的画家、一个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只是娓娓叙述,但读者确能触摸感受到字里行间蕴藏的情蕴,是为间接抒发。

在《洛阳伽蓝记》中,把佛教灵异的人、事、物与北魏王朝大事往往结合在一起,一笔兼写教内教外之事,这样周全地顾及了宗教和社会两方面,十分深刻地契合了北魏社会文化的时代特色,其文化史意义堪与《魏书》专辟《释老志》相提并论,都共同反映了特定时代所特有的社会文化。佛教灵异的人、事、物往往显得十分怪诞荒唐,不合情理,但却能够深刻揭示出社会的动荡无序,人心的恐慌和不安,显示北魏王朝确已走向衰败,灭亡已不可避免。这一写法作者往往先铺叙佛教灵异的人、事、物,在结尾处再结合社会的剧变,可见作者的终极关怀仍在人世间。

如卷二平等寺记:"寺门外有金像一躯......相好端严,常有神验,国之吉凶,先炳祥异。孝昌三年十二月中,此像面有悲容,两目垂泪,遍体皆湿,时人号曰佛汗。京师士女空市里往而观之。有一比丘,以净绵拭其泪,须臾之间,绵湿都尽。更换以它绵,俄然复湿。如此三日乃止。明年四月,尔朱荣入洛阳,诛戮百官,死亡涂地。永安二年三月,此像复汗,京邑士庶复往观之。五月,北海王入洛,庄帝北巡。七月,北海王大败,所将江淮子弟五千,尽被俘虏,无一得还。永安三年七月,此像悲泣如初。每经神验,朝野惶惧,禁人不听观之。至十二月,尔朱兆入洛阳,擒庄帝,帝崩于晋阳。在京宫殿空虚,百日无主。"写佛像悲戚流泪,细致写比丘擦拭。每次佛汗,人间就有巨大变故,社会就不宁,人心就不安。三次佛汗,人间就有四次巨大变故。依次写下来,元魏衰败就一次次加剧,人心就一次次动荡,作者的沉痛就一次次加深,而且作者还要一次次把沉痛压住,像油画需反复点染,含而不露去打动读者。

后面还记到新建佛寺的佛像"无故自动,低头复举,竟日乃止。帝躬来礼拜,怪其诡异。中书舍人卢景宣曰:石立社移,上古有此,陛下何怪也?帝乃还宫。七月中,帝为侍中斛斯椿所挟,奔于长安。至十月终,而京师迁邺焉"。

卷四记永明寺有:"夹纻像一躯,相好端严......永安二年中,此像每夜行绕其坐,四面脚迹,隐地成文。于是士庶异之,咸来观瞩。由是发心者,亦复无量。永熙三年秋,忽然自去,莫知所之。其年冬,而京师迁邺。"总之,《洛阳伽蓝记》卷一、二、四多次出现"京师迁邺"一句,集中展现元魏从定都洛阳到元魏一分为二、迁都邺城与长安的历史。"京师迁邺"反复出现,类似事件用相同相似句式来写,往往都是感叹句,而且常常放在结尾处。如果说元魏洛都史是悲怆的命运交响曲,"京师迁邺"就是交响曲里反复出现的音符。在全曲中反复出现,一再打动读者,这也是别一种重章叠句。

同类推荐
  • 大明王朝2

    大明王朝2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
  • 帝国如梦魇般淹没

    帝国如梦魇般淹没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止转动,变迁的是时代,更迭的是王朝,唯有那兴衰得失的历史规律亘古不变,在每一个王朝身上重复上演。本书从历史上的25个王朝出发,深入探讨王朝兴衰的原因,揭示朝代更迭的秘密,向读者全方位展示各个帝国从崛起到淹没的历程。
  • 极简中国史

    极简中国史

    最简洁、最通俗、最幽默、最精辟!极简方式解读三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翻开血泪斑斑的历史画卷看一看,你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中华民族跨越千年,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今天的文明社会,王朝与政权的覆灭和更迭,带来的不仅仅是杀戮,还有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一次次进步和融合,在这个同化的过程中,中华文明有过冲突、矛盾、甚至残杀,但国家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

    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

    一个四岁的顽皮幼童突然被这个世界上唯一宠爱他的母亲抛弃。失去母爱庇护的帅望,带着自己沉重不堪的身世之谜时刻行走在生与死的边沿。他的童年过早地结束了,四岁,就结束了。从此开始的人生里,太多的疼痛、折磨甚至阴谋考验着他的善良和机智,他不断面临各种选择,在巨大的痛苦里挣扎的帅望,还能不能保持他天性的纯良和真诚呢?
热门推荐
  • 探险记系列4

    探险记系列4

    青藏高原、雅鲁藏布大峡谷、安第斯山……浩瀚宇宙,我们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神秘所在的探险,依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 中国地理全知道

    中国地理全知道

    我们抛开枯燥的说教,浓缩中国地理之精华,为读者营造了中国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的良好氛围,相信定能使您在快速纵览华夏山川,了解丰富地理知识的同时,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精神感受。说到中国地理,一定会想到中国的地大物博,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蕴藏了多少物宝天华:中华名山、自然保护区、河流湖泊、国家地质公园、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存等无不囊括其中。内容丰富、语言简练、资料权威,使读者在短时间内有效掌握国家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轻松阅读,从而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 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阿坝阿来

    阿坝阿来

    该书是《尘埃落定》的作者阿来的短篇小说集。它以四川阿坝为背景,带着藏族的风土人情,讲述了一个个成长性的小故事。其中还包括一幅阿坝的旅行线路图,相信您可以带着这本书有机会用心灵,甚至用脚步亲自行走在阿坝的天空下,至美的景色、至情的感受、奇异的文字。跟阿来的其它长篇和短篇集不同的是,这部以《阿坝阿来》命名的小说集是以阿来的出生地四川阿坝为全部背景,凸显出他有别于其他汉语写作者的“文学田地”。鲜明的藏族风物人情,“成长性”的内在轨迹,甚至包括一幅阿坝地图,以及到阿坝的旅行线路图,都使这部独特的短篇小说集更像是阿来引领着喜欢他的读者所作的一次从自然到心灵的奇特旅行。
  •  特工红颜:倾城帝王妃

    特工红颜:倾城帝王妃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她对敌人总是带着森冷的眸子,她有时杀人不见血,有时却痴傻地笑,作为一流的杀手,她离奇穿越,卷入纷乱的帝王斗争,她倾城之貌,使得男人为她流血丧命,但她只爱自己喜欢的人。她救了帅气男人,他是工程师,IQ超群,帅气+无厘头+时而很男人+平时气人。只是没有想到穿越后的事情,竟然改变了她的一切……
  • 穿越之古代情缘

    穿越之古代情缘

    彬儿是一个刚刚失业的女子,一场车祸把她带到古代。在这里她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奇遇也结识了她冷漠无情指腹为婚的楚健君:英俊潇洒的王爷杨晨:神医李希,还有……她究竟会选择谁?
  • 穿越之庶妃大翻身

    穿越之庶妃大翻身

    前世的她被人背叛,重生来到了古代。却被逼代姐出嫁。这个男人在迎娶她的同时,下令诛灭她家九族。于是在这个前门办婚事,后门办丧事的府中,她被人抬上轿,成为了这个暴君的弃妃。
  • 让你学会与人沟通的168个故事

    让你学会与人沟通的168个故事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有感动才会产生影响,有影响才会激励人奋发上进,如春雨滋润心田,似和风拂过面颊,真善美的碰撞,善良与纯洁的交汇,不一样的故事,同样深刻的感动和震撼,让彷徨的心灵获得慰籍,让充满激情的心灵再次燃烧……愿精彩的故事、优美的语言、新颖的版式、漂亮的配图带给你最与众不同的感受与感动!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凯迪克图画书经典全集

    凯迪克图画书经典全集

    《凯迪克图画书经典全集》所有的题材都由凯迪克亲自挑选,古老的经典童谣、18世纪著名作家的作品加上作者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完美呈现每一部作品里,广受小朋友的喜爱。本书精选凯迪克最经典的10本图画书合为一本。期待您和您的孩子在如诗似画的阅读中,享受到无尽的阅读乐趣,领会到故事中值得深思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