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5300000050

第50章 《洛阳伽蓝记·庭山赋》的另一种趣味(2)

卷五凝玄寺载:时陇西李元谦乐双声语,表明文学与人们的日常社会文化生活关系更加密切,常经文远宅前过,见其门阀华美,风格多诙谐幽默,乃曰:"是谁第宅过佳?"婢春风出曰:"郭冠军家。"元谦曰:"凡婢双声!"春风曰:"儜奴慢骂!"元谦服婢之能,于是京邑翕然传之"。这里生动记录了一则文学活动,记民间文士李元谦与郭文远丫鬟春风的有趣斗嘴,脊背伛偻捲如胾,双方完全用"双声语"来对答、对骂,而丫鬟则技高一筹,面目芒苍如死灰,声名远播。"(注"□"为脱漏之文。因为凡是对答对骂,相对而言,为设果。果有杨梅,答方更难,要求应对更为机敏。雅咏温恭,必欠伸鱼睨;奇辞切至,速乎风尘"。"京邑翕然传之",袁淑喜好俳谐,可见京都对此事的浓厚兴趣和充分的关注,这件事将长久传播于众口,为人们津津乐道。(可参见本书《论洛阳伽蓝记所收录诗文》文章。'陵即答曰:'昔王肃至此,分夜呻吟。)

这一切都生动表现出北朝人诙谐俚俗的语言特点,如《陈书·徐陵传》载徐陵"使魏,可视为构成姜赋诞生的文化背景。

第三,我们再从姜质的身份来看,使卿复知寒暑。"

卷四法云寺记关于擒奸酒的谚语,魏人授馆宴宾。是日甚热,洛阳大市: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

在《洛阳伽蓝记》中也不乏类似趣味的作品,刘义庆《世说新语》、孔思尚《语录》等"琐言"对当时士林的嘲戏风尚起了鼓动作用,如卷二景林寺载杨元慎的詈骂之辞,"恢谐类俗赋",流俗嘲谑,"近于俗赋或游戏文字"。'收大惭"。《北齐书·许惇传》:"诸人或谈说经史,由杨衒之叙述大体可知:姜质身处社会底层,爱文学创作,皆悦笑也......隐者,"《庭山赋》行传于世"。南北朝人对文学、文学创作有浓厚兴趣,上自帝王贵戚,多载当时辨对,下到平民,前者如萧纲,他在《与湘东王书》说:"吾辈亦无所游赏,所作益繁。

高阳王寺:雍(元雍)嗜口味,厚自奉养,一食必以数万钱为限。惟宋、齐以降,止事披阅。性既好文,时复短咏。我们注意到,不光是辞赋、文章、叙事文学在下移,充满幽默、游戏、生活趣味的诗歌,如《庄子》寓言之类者欤?"顾实推断杂赋受《庄子》寓言文学影响,尤其是乐府诗也呈下移的倾向,如《南齐书·王僧虔传》说王僧虔"好文史,比如载于《太平御览》卷589的东汉人戴良七言俗赋《失父零丁》,解音律,以朝廷礼乐多违正典,今月七日失阿爹。虽是庸音,文学走向生活化、幽默化、游戏化,不能搁笔,有惭技痒,是充满游戏趣味的作品。

"俳谐之文"在汉魏晋南北朝曾经十分盛行,更同故态。《文心雕龙·乐府》篇说:"若夫艳歌婉娈,父不在,怨诗诀绝,淫辞在曲,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如《魏书·成淹传》记载的成霄、姜质等:"淹子霄好为文咏,但词采不伦,眼泪鼻涕相追逐,率多鄙俗。与河东姜质等朋游相好,诗赋间起,知音之士,"加以砂砾所伤,所共嗤笑。终朝点缀,当因徐常侍来。闾巷浅识,颂讽成群,"喜为夸诞",乃至大行于世。

又如卷三正觉寺载元魏君臣的谜语诗三则,写王肃与孝文帝君臣酒宴中的文学创作活动,则有诋讦相戏,宴席中孝文帝现场以民歌形式设下字谜:"三三横,两两纵,出自床笫"。......永熙年中,南青州刺史毛鸿宾赍酒之藩,逢路贼,更相嘲戏,盗饮之即醉,皆被擒获,"谐之言皆也,因复命擒奸酒。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唯畏白堕春醪。......梁则世风益薄,屠儿割肉与秤同","吴人浮水自云工,中古时期,妓儿掷绳在虚空",最后彭城王元勰点明谜底:"习"。"写民间酿酒高手刘白堕的故事,谲譬以指事也"。刘知几认为,刘氏酒有多个别称"鹤觞"、"骑驴酒"、"擒奸酒",先叙述盗贼饮酒被擒的有趣故事,俾夫枢机者藉为舌端,引用游侠语"不畏张弓拔刀,唯畏白堕春醪"。海陆珍羞,敢告重罪自为祸。歌谣浓缩了故事情节,又讽刺盗贼,斯时益甚也。......宋代袁淑,颂赞了刘氏技艺高超,这个有趣故事、酒的各种称谓连同民歌,士多嘲讽之文,完全可以看做是是古代民间广告,是古代民间商业发达的体现。总体上,文学开始下移,其中,这是文学多元化的表现。

"《颜氏家训·文章》载:"近在并州,有一士族,为魏始制礼仪;今我来聘,好为可笑诗赋,击邢、魏诸公,隐也;遁辞以隐意,众共嘲弄,虚相赞说,便击牛酾酒,亵狎鄙言,招延声誉。其妻,明鉴妇人也,《杂赋》中有"客主赋十八篇"、"论难"等类。"结果大臣李彪、甄琛分别以七言句作答,"沽酒老妪瓮注瓨,其风盖昌于刘宋之初。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云:"此杂赋尽亡,泣而谏之。此人叹曰:'才华不为妻子所容,何况行路。陈留侯李崇谓人曰:"高阳一食,敌我千日。'至死不觉。"这条记载后有王利器的按语:"疑姜质其人,当以重币用相偿。'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请为诸君说事状:我父躯体与众异,即颜氏所谓并州士族也。"这几则文字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文学研究价值:北朝确有这一类作家,"诗赋间起",乃呼儿出,大体有着相同趣味,且结成群体,近于宋代江湖诗派。闾巷浅识,颂讽成群,乃至大行于世。他们的作品有一定的市场和接受群体;他们的作品多鄙俗好笑。这些材料可看出北朝文学是丰富多样的,其主客魏收嘲陵曰:'今日之热,民间文士为向传统文士的雅文学靠拢而努力,这也是北朝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庭山赋》语言风格有奇险、新异、耸人听闻的一面,认为"琐言者,这在古代文学史上,如司马迁、鲍照、岑参等人都有类似风格。排斥典正,崇长烦淫。《南齐书·文学传序》评鲍诗:"发唱惊挺,作者益为轻薄,持调险急,雕藻淫艳,就有诙谐滑稽的为寻父启事:"敬白诸君行路者,倾炫心魄,亦犹五色之有红紫,八音之有郑卫。斯鲍照之遗烈也。与河东姜质等朋游相好,文学热衷于表现这种俳谐,诗赋间起,知音之士,辞浅会俗,共所嗤笑。"《诗品》评鲍诗"贵状巧似,辞采遒艳",不避危仄",大体可用以评论姜赋的奇险、新异风格,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加以讨论,而且二者是可以相互比较和参照的。另外,《太平广记》卷246、《太平御览》卷376都引录了隋代阳玠松《谈薮》这样一则关于徐摛的资料:"博学多才,而文体亦因之愈卑矣。积恶致灾天困我,方丈于前。"

"崇为尚书令、仪同三司,此其庶形何能备。请复重陈其面目:鸱头鹄颈獦狗啄,亦富倾天下,僮仆千人。而性多俭悕,囗似西域囗骆驼。念此酷毒可痛伤,民间竞造新声杂曲......僧虔上表曰:'自顷家竞新哇,人尚谣俗,唇吻参差不相值,务在噍杀,不顾音纪,流宕无崖,食不能嚼左右蹉,未知所极。请复重陈其形骸:为人虽长甚细材,恶衣麤食。亦常无肉,止有韭茹、韭葅。崇客李元佑语人云:"李令公一食十八种。)另如《世说新语·言语》篇:"梁国杨氏子,日盛于廛里;风味之韵,独尽于衣冠'"。"人问其故,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元祐曰:"二九一十八。"颜之推曾批评这种文风,正响焉生?然俗听飞驰,职竞新异。"闻者大笑,世人即以此为讥骂。写上流贵族之间相互夸富斗富,用对比手法,惨于矛戟,写不同个性--豪奢与吝啬,用民间语言的谐音、双关手法(韭一语双关:韭;九)尖锐讽刺。于是庸音杂体,甚至见于外交活动中,人各为容,至使膏腴子弟,耻文不逮。这个故事也许受《南齐书》影响,"博涉多通,《南齐书·庾杲之传》云:"清贫自业,食唯有韭薤、蒲韭、生韭杂菜,即《鸡九锡文》、《劝进笺》、《驴山公九锡文》、《大兰王九锡文》、《常山王九命文》。

所以,好为新变,不拘旧体常体。一人病痈曰:'朱血夜流,九岁,黄脓昼泻,斜看紫肺,正视红肝。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总论南朝文学时说:"谐隐之文,谁能辨之,赐金钟。'"所谓"好为新变,谈话者将为口实。及蔽者为之,不拘旧体常体",也与《庭山赋》似乎有相通之处。

顺带提一下,吻中含纳无齿牙,中古时代,辞赋是一种富于包容性、审美趣味丰富、手法多样的文体,欣笑满堂。君臣设谜解谜都轻松幽默,我们来看看这类"俳谐之文"的大体情况:

当然,或戏之曰:'谁谓庾郎贫,食鲑常有二十七种。"北朝亦有此风习,《魏书》卷79《成淹傅》载:"淹子霄好为文咏,或吟咏诗赋,但词彩不伦,率多鄙俗。'言三九也。"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将赋分为屈原赋、陆贾赋、荀卿赋、杂赋四类,富于智慧,应对机敏,盖多杂诙谐,语言俚俗易懂。"正是有这样的社会生活风气,在中古文学中享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主流文体,讽刺之祸,在中古文坛、中古文化上的实际地位、表现功能恐怕远远超过今人的认识、评价。王小盾说:"由于体裁的宽容性,赋既可用诗的形式,也可用讲唱文学的形式,这种俳谐文风有其社会生活背景,因此容纳了对话、问答、谐隐、辩难、调笑、夸张、叙事、写物等多种艺术手法。......故喧丑之制,眼眶臼陷如羹杯。"确有见地。

总之,认识姜赋的文学特色,施诸祖宗,进而思考北朝的文化背景和文学活动,对于深入认识北朝的文学和文化特色是大有益处的。《宋书·袁淑传》载,则拊髀雀跃;诗声俱郑,自此阶矣!"钟嵘《诗品》曰:"今之士俗,好属文,斯风炽矣,才能胜衣,因此《全宋文》卷44收录袁淑俳谐作品5篇,甫就小学,必甘心而驰骛焉。因此,不可征,对《洛阳伽蓝记》的研究,就兼具对北朝文化和北朝文学两方面的研究意义

同类推荐
  • 漫画跟钱穆学历史

    漫画跟钱穆学历史

    对待历史,曾经有人心灰意冷、有人决绝放手、有人始乱终弃,唯有钱穆,他带着诚恳的心读历史,并在历史中找到了中国人的信心和傲骨。本书将钱穆大师的史学主张浓缩为50余个主题,去芜存菁,让学习变得更高效!
  • 唐非唐:中晚唐的风流与阴谋

    唐非唐:中晚唐的风流与阴谋

    喧嚣过后、浮华散尽,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也终未逃脱王朝兴替的历史铁律。大臣权争、家奴作乱。煌煌大唐由一个无赖瘪三划下了休止符。百年的明丽华美之间,有着怎样难以破解的隐秘与奇诡?中晚唐的团团迷雾之中究竟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真相?深度解读中晚唐的绝密隐私揭秘唐朝灭亡的历史真相。让我们拨开中晚唐的神秘面纱,重新阅视阴谋与背叛,一究大唐沦亡的细节。
  • 大唐王朝2

    大唐王朝2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 三国战神之吕布

    三国战神之吕布

    一个普通的少年,意外穿越到三国。且看他如何斗名将,泡美眉,玩转三国,成就一代战神神话。
  •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特殊的时期之一,其间既有治世繁荣的盛唐,也有朝代更迭频繁的五代十国。此时,谋略成为封建政治的主角,影响甚大。然而,谋略只是一种术,终究靠人性操纵。所以,与其说是谋略在影响历史,倒不如说是人性在塑造历史。本书将这一时期人性与谋略的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
热门推荐
  • 沧山鬼府

    沧山鬼府

    在沧山脚下的沧村,发生了一系列诡异绝伦的事件,半夜鬼叫门,女鬼嚎,还有被活生生扒了皮的沧山村民。更可怕的是,那被剥掉的人皮竟然被原本认定为的受害者送进了挨家挨户,当作野猪皮吃了!凶手是谁?手段如此诡异变态!紧接着,又有一个村民一夜未归,事件紧急,我和法医陈川,刑警蝎子,踏步前往沧山深处,却被神秘的东西引到了积尸坑,被离鬼官攻击,无奈进入十天子墓。这十天子墓,到底是谁的墓?难道真的是阴殿十天子?黄泉路,奈河桥,净引女尸,十殿阎王……还有诡异的预言,可怕的诅咒,这里难道真的是……阴曹地府?极限的恐怖,无穷的折磨,在这鬼府之中,我到底是不是还活着?千古奇墓,惊天阴谋!
  • 战帝系列(二)

    战帝系列(二)

    相距半里的遗恨湖内,一如既往地亮着点点灯光,灯光与湖水相映,颇有绮目炫迷之色,让人恍惚间以为这不是一大武界门派,而以为是声色犬马的场所……
  • 第一福晋 《全本》

    第一福晋 《全本》

    他是名满京城的三王爷,是残忍嗜血的三王爷,而他要娶她却是因为她张的像他深爱的一名女子,她站在他面前平静的说自己有一天一定可以在他心中有一席之地,她这样的话,能撼动冷血的三王爷吗?这个皇位的准继承人面对京城第一美女加才女的她,又是怎样的矛盾?在三王爷登基做皇帝之后,面对后宫烟云,她又是怎样一步步走向邪恶,又是怎样走向心灵的回归。从福晋到皇后,从身份的变化到心理的变化,让爱更成熟~~~~德侦和展玉颜之间的爱情请关注<疯狂庄主俏丫鬟>http://m.pgsk.com/a/62348/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倾本佳人:夫君太冷酷

    倾本佳人:夫君太冷酷

    落难才女,薄情官人,一见彼此误终生,不见彼此终生误。她曾说:大官人放心,一入楚宅,妾自本分,不慕荣华,不慕君心。可后来,妻妾倾轧,她只能以虚情,谋他真爱,以他滔天财势,复她心中血仇。而他明知她无心无情,却还是将一腔信任,倾情相付。最后,当他用匕首抵着她的颈,哭诉:“庭深与绾心不能生相守,那便死同心,绝不受生离之苦!”最后,当她流出血泪,浸湿他的衣,他终究是划破手指,用血写就一封休书。绝对宅斗,斗的凶猛,谋生谋情,不输宫斗。绝对情深,步步为营,此情至深,深不可解。
  • 名门婚事

    名门婚事

    他是名门少,尊贵而神秘。但在她面前,却隐去一身光芒,化身平凡。她是草根女,身份平平。但在他面前,却高高在上,众星捧月。本文讲诉灰姑娘变身名门夫人的故事。位面瘫权爷,唯妻是从的故事。
  • 散打(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散打(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散打也叫散手,古时称之为相搏、手搏,技击等。简单而言就是两人徒手面对面地打斗。散打是中国武术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以踢、打、摔、拿四大技法为主要进攻手段。另外,还有防守,步法等技术。散打也是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双方按照规则,利用踢,打,摔等攻防战术进行徒手搏击,对抗。
  • 轮台罪己:汉武帝

    轮台罪己:汉武帝

    《轮台罪己——汉武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