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5300000029

第29章 《洛阳伽蓝记》的时间叙述(3)

(二)巧妙借前代遗物遗迹叙述时间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对前代历史文化遗物遗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巧妙地借前代遗物遗迹叙述时间的流变。纵观中国历史文化,其回顾性很强,正如美籍华裔女学者孙康宜在《新的文学史可能吗》所说,中国文学史"其实是对过去的持续不断的重写。如果你看意大利、德国、法国的文学史,你会发现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学史这样注重互文性,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学史这么注重过去,而且还不断地改写,这几乎是闻所未闻的。所以,我们在耶鲁开会的时候,Linda Bree、Marshall Brown他们都感到非常惊奇,没有想到中国人是这个样子的。中国文化太可爱了。这也可能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没有办法被灭亡的原因吧?因为她的过去永远在被改写,永远无法忘记她的过去"。所以,中国文学中怀古、咏古文学一直十分盛行,人们在怀古、咏古作品中寻求与古老过去的联系,从而更加明白自己在当下的处境,孟子说的"尚友古人",就颇耐人回味。

下面我们先从这些历史文化遗物遗迹的历时角度看看洛都的历史是多么久远,再分类看看这些前代历史文化遗物遗迹是多么丰富!

1.历时--时间先后的叙事功能

首先,大致将洛阳各个历史链条完整连接起来,漫长历史,动态背景,历史演进脉络完整;其次,赋予北魏都洛以合法性、正统性、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力,北魏亦在华夏历史文化的创造力上毫不亚于前代,北魏史也是中华历史璀璨的一章。

凝玄寺记"洛阳城东北有上商里,殷之顽民所居处也",将我们从北魏带到久远的商朝。

景林寺记"太仓南有翟泉,周回三里,即《春秋》所谓王子虎、晋狐偃盟于翟泉也。水犹澄清,洞底明静。鳞甲潜藏,辨其鱼鳖......柰林南有石碑一所,魏明帝所立也。题云苗茨之碑"。从先秦到三国西晋、到当代北魏时期,时光流逝,朝代更替,这里依旧"水犹澄清,洞底明静",让人油然而生沧桑感和对历史的亲切缅怀等情意。

景宁寺附近有苏秦冢,"众僧常见秦出入此冢,车马羽仪,若今宰相也";大统寺附近有苏秦旧宅"每于夜见赤光行于堂前,如此者非一。向光明所掘地丈余,得黄金百斤,铭云:'苏秦家金,得者为吾造功德。'显略遂造招福寺。人谓此地是苏秦旧宅。当时元乂秉政,闻其得金,就略索之,以二十斤与之"。苏秦是战国时洛阳人,一生富于传奇色彩,想来在洛都苏秦的遗物遗迹定然不少,他也会是洛都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寺在西阳门外三里御道南。帝梦金神,长丈六,项背日月光明,胡人号曰佛。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经像焉。时白马负经而来,因以为名"。白马寺作为中土佛寺祖庭,作者把我们带回到东汉。

法云寺借"皇女台、土山鱼池",把人带回到东汉,去结识著名的、曾经飞扬跋扈的大将军梁冀,体会《汉书》描述的"采土筑山,十里九坂,以象二崤"景观。

报德寺"开阳门御道东有汉国子学堂,堂前有三种字石经二十五碑,表里刻之,写《春秋》、《尚书》二部,作篆、科斗、隶三种字,汉右中郎将蔡邕笔之遗迹也。犹有十八碑,余皆残毁。复有石碑四十八枚,亦表里隶书,写《周易》、《尚书》、《公羊》、《礼记》四部。又赞学碑一所,并在堂前。魏文帝作《典论》六碑,至太和十七年,犹有四存。高祖题为劝学里"。作者像一个历史老人,娓娓讲述中国文化史、学术史、文献学史上著名的"三体石经"、"熹平石经"等的变迁。

修梵寺附近有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董卓旧宅,"里南北皆有池,卓之所造。今犹有水,冬夏不竭"。北魏时这里是洛都"贵里",众多达官显贵居住于此,"皆高门华屋,斋馆敞丽。楸槐荫途,桐杨夹植"。更为神奇的是,"掘此地者,辄得金玉宝玩之物。邢峦家尝掘得丹砂及钱数十万,铭云:'董太师之物。'后梦卓夜中随峦索此物,峦不与之,经年,峦遂卒矣"。东汉末竟然与北魏借遗物、怪诞之梦发生关联,古今就这样串联起来,这件诡谲之事一定会是当时洛都大事,被人们津津乐道。

秦太上君寺附近是晖文里,"里内有太保崔光、太傅李延寔、冀州刺史李韶、秘书监郑道昭等四宅。并丰堂崛起,高门洞开。赵逸云:'晖文里是晋马道里,延寔宅是蜀主刘禅宅,延寔宅东有修和宅,是吴主孙皓宅,李韶宅是晋司空张华宅'"。这里一一指明这些宅院的前生今世。地还是那块地,宅院依旧华丽,"丰堂崛起,高门洞开",但宅主人换了,在历史长河中,人物如走马灯式地永在变换,"你方唱罢我登场",对历史、人生的喟叹自然就在其中了。所以《洛阳伽蓝记》充满了沧海桑田之感,哪怕写一座建筑、一个遗迹甚至是一个小小的物品,我们都能体味作者所融入的感慨。

瑶光寺附近"有西游园,园中有凌云台,即是魏文帝所筑者。瑶光寺北有承明门,有金墉城,即魏氏所筑。晋永康中,惠帝幽于金墉城。东有洛阳小城,永嘉中所筑"。借台、城就让我们走过三国魏、西晋,直到北魏。

崇真寺记东石桥,"桥南有魏朝时马市,刑嵇康之所也",魏昌尼寺又记,"中朝牛马市处也,刑嵇康之所"。崇真寺、魏昌尼寺两寺相邻,叙述也紧挨在一起,但两次都出现"马市、刑嵇康之所",表明作者对名士嵇康的崇敬缅怀,对嵇康有深厚感情,当然还可能表明北魏洛都人对嵇康其人其事有浓厚的兴趣。

昭仪寺有池,"隐士赵逸云:'此地是晋侍中石崇家池,池南有绿珠楼。'于是学徒始寤,经过者,想见绿珠之容也"。一句淡淡的"经过者,想见绿珠之容也",表现洛都人对西晋石崇尤其是美丽的绿珠浓厚的兴致,往事不曾远逝,绿珠的美丽似乎就在眼前。

宝光寺是西晋四十二寺唯一保存下来的佛寺,虽然浴堂已毁,井已被填,但这里依旧"园池平衍,果菜葱青,莫不叹息焉"。从西晋到北魏,物是人非,让人有悠悠不尽的感慨。

卷五宋云、惠生等西行西域、天竺取经,两次写到异域的中国文物,将中华遗物遗迹放在异国他乡,让人有不尽的感慨,尤其在异国他乡的宋云、惠生看来,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至左末城。城中图佛与菩萨,乃无胡貌,访古老,云是吕光伐胡所作"。写十六国时吕光伐胡制作的佛像、菩萨像。至捍么城"有金像一躯,举高丈六,仪容超绝,相好炳然,面恒东立,不肯西顾......后人于此像边造丈六像及诸像塔,乃至数千,悬彩幡盖,亦有万计。魏国之幡过半矣。幡上隶书,多云太和十九年、景明二年、延昌二年。唯有一幡,观其年号,是姚兴时幡"。供奉佛祖的经幡,只有一幡是十六国姚兴时的,其余全是北魏的,这样就从十六国写到北魏当代。

卷五有三次提到"佛法当灭"。南北朝时,有佛教"末法"即佛教末世之说,人们忧虑在不久的将来,佛教会被毁灭:至佛沙伏城......城北一里有白象宫,寺内佛事,皆是石像,庄严极丽,头数甚多,通身金箔,眩耀人目。寺前系白象树,此寺之兴,实由兹焉。花叶似枣,季冬始熟。父老传云:"此树灭,佛法亦灭。"寺内图太子夫妻以男女乞婆罗门像,胡人见之,莫不悲泣。

雀离浮图自作以来,三经天火所烧,国王修之,还复如故。父老云:"此浮图天火七烧,佛法当灭。"

《道荣传》云:"至那迦罗阿国......窟北有山,山下有六佛手作浮图,高十丈。云此浮图陷入地,佛法当灭。并为七塔,七塔南石铭,云如来手书,胡字分明,于今可识焉。"写佛教预言:白象树一旦毁灭,佛法亦灭;雀离浮图已"三经天火所烧",如果天火七烧,佛法当灭;"此浮图陷入地,佛法当灭"。借佛教预言,把时间指向不久的将来,写出佛教徒以及亲近佛教者对将来佛法毁灭的惶惑、迷离、恐惧、忧虑,饱含宗教情意。所以这几条记录就把时间指向不久的将来,从而完成了《洛阳伽蓝记》时间的叙述。从中国商代到北魏当代,从天竺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创立史到佛教广泛传播的流传史,再到担忧佛法毁灭的将来,构成了完整的时间叙述,涵盖昔、今、将来,时间维度大大延伸,给人们更为广大的思维和想象空间。

这样依时间顺序,从先秦写到北魏当代,为历时性叙述,从而构筑起历史遗迹长廊,让历史遗迹的时间链条完整。

2.分类梳理前代遗迹遗物的内涵

《洛阳伽蓝记》记述的前代遗迹遗物十分丰富,涵盖经济、文学、文化、政治、历史掌故,军事、古都、交通、文化交流等等方面的遗迹遗物,当然有的遗迹存在兼类、跨类情况。

经济遗迹:"永明寺,长分桥西,有千金堰。计其水利,日益千金,因以为名。昔都水使者陈勰所造,令备夫一千,岁恒修之。"千金堰为西晋时的水利工程,造福百姓,"计其水利,日益千金",朝廷重视,每年派专人维护。

文学遗迹:"昭仪寺有池,......后隐士赵逸云:此地是晋侍中石崇家池,池南有绿珠楼。于是学徒始寤,经过者,想见绿珠之容也。"西晋著名文学家、一代富豪石崇的"家池"、"绿珠楼","经过者,想见绿珠之容也"作为文学遗迹,会让人在读石崇诗文时,有亲切感,也有历史的想象与怅惘。

文化遗迹:"报德寺,开阳门御道东有汉国子学堂,堂前有三种字石经二十五碑,表里刻之,写《春秋》、《尚书》二部,作篆、科斗、隶三种字,汉右中郎将蔡邕笔之遗迹也。犹有十八碑,余皆残毁。复有石碑四十八枚,亦表里隶书,写《周易》、《尚书》、《公羊》、《礼记》四部。又赞学碑一所,并在堂前。魏文帝作《典论》六碑,至太和十七年,犹有四存。高祖题为劝学里。"娓娓叙述著名的三体石经等文化遗物的古今流变,让人觉得古今是连续的,华夏历史文化是绵绵不绝的,鲜卑族的汉化是真切而可以触摸的。

政治遗迹:"瑶光寺北有承明门,有金墉城,即魏氏所筑。晋永康中,惠帝幽于金墉城。"曹魏筑的金墉城,西晋时曾是昏君晋惠帝被囚禁之处。

历史掌故遗迹:景林寺记"景阳山南,有百果园。果列作林,林各有堂。有仙人枣,长五寸,把之两头俱出,核细如针,霜降乃熟,食之甚美。俗传云出昆仑山,一曰西王母枣。又有仙人桃,其色赤,表里照彻,得霜即熟。亦出昆仑山,一曰王母桃也"。描述枣、桃两种名物、名产,相传出自昆仑,引出古老神话典故、人物典故--西王母。

军事遗迹:禅虚寺写北魏阅武场,"岁终农隙,甲士习战,千乘万骑,常在于此",引出"中朝时,宣武场在大夏门东北,今为光风园,苜蓿生焉"。西晋练兵之地,在北魏,早已面目全非,"苜蓿生焉"。

古都遗迹:"瑶光寺,千秋门内道北有西游园,园中有凌云台,即是魏文帝所筑者。"魏文帝修筑的皇家园林、凌云台依然高耸。

交通遗迹:永明寺"出阊阖门城外七里长分桥。中朝时以谷水浚急,注于城下,多坏民家,立石桥以限之,长则分流入洛,故名曰长分桥。或云晋河间王在长安遣张方征长沙王,营军于此,因为张方桥也。未知孰是。今民间讹语,号为张夫人桥。朝士送迎,多在此处"。西晋长分桥(也叫张方桥、张夫人桥),既是交通遗迹,也可能还是水利工程遗迹;"朝士送迎,多在此处",朝士在这座桥上送往迎来,自然会有相聚之乐与分别之愁,自然会吟诵诗文相互赠送,所以这座桥很有可能也是文学场所、文学作品创作与传播之地。研究古典文学,我们应多关注这类场所、空间,重视对文学空间的研究。

文化交流遗迹:卷五捍么城,"后人于此像边造丈六像及诸像塔,乃至数千,悬彩幡盖,亦有万计。魏国之幡过半矣。幡上隶书,多云太和十九年、景明二年、延昌二年。唯有一幡,观其年号,是姚兴时幡"。宋云一行在遥远的异国他乡,见到了熟悉亲切的祖国文物、汉字,借幡连接起古与今,借幡含蓄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和怀念,北魏之幡见证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见证了中国人对异域文化宗教的孜孜以求,小小的幡凝聚了丰富的情韵和绵远的历史文化积淀。

宗教遗迹遗物,又称佛教圣物圣迹(详见《〈洛阳伽蓝记〉的咏物文学》):卷五"王城南一百余里,有如来昔在摩休国剥皮为纸,拆骨为笔处。阿育王起塔笼之,举高十丈。拆骨之处,髓流着石,观其脂色,肥腻若新"。集中描述佛祖释迦牟尼遗留下来的佛教圣物圣迹--"剥皮为纸,拆骨为笔处",细腻写"拆骨之处,髓流着石,观其脂色,肥腻若新"。用朴素的文句,唤起宗教徒不尽的虔诚、敬仰,真切细腻,似乎历历在目。

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中写到的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遗物遗迹,富于历史沧桑感,暗地里写出了时间的变化,岁月成为了最伟大的导演,这些遗物遗迹厚重深沉,凝聚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文人学者的情韵,包含了普通民众在内的国人对历史的那份好奇与兴致。我们知道,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今天,了解自己,了解未来,这样历史文化就得以延续,得以发展。冯友兰曾经有一个很好的看法,即对人类的一切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先要"顺着说",了解她,亲近她,然后才谈得上"接着说",去创造开拓。

同类推荐
  • 一寸河山一寸血4

    一寸河山一寸血4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4册,主要讲述了1938年到1941年,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历史。
  • 史记一日一得

    史记一日一得

    翻开历史,你会发现,我们的许多故事其实古人早已演绎过!甚至同样的故事我们依然在演绎,依然那么投入,那么有激情。路是人走出来的,开始的时候无疑布满荆棘坎坷,也正因此,我们从没嘲笑过前车之覆,我们鄙夷的是重蹈覆辙!人生不能彩排,你想让你的人生少走一些弯路吗?你想让你的人生演绎得更加精彩吗?亲爱的朋友们,面对着喧嚣的世界,你不妨暂停脚步,倾听一下来自历史的声音;汲取一下司马迁在《史记》中所给予我们的人生智慧!也许,你的人生从此就别有了一番洞天!
  • 清代嫁妆研究

    清代嫁妆研究

    中国传统社会,嫁妆于婚姻意义重大。首先,它在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无论家庭贫富,人们都会尽力为女儿筹办嫁妆;其次,嫁妆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婚姻的缔结,丰厚的嫁妆往往使女性在婚姻市场上得到更高身价;再次,嫁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如助长了整个社会的奢靡之风、导致婚后的奁产纠纷等。
  • 南宋浮生记

    南宋浮生记

    本文以古代历史为背景的穿越类作品,主角谷永宁是21世纪的现代人,在江边的一家修理厂里和一群人发生争执时,被人推到了江里,意外穿越到了宋朝。利用21世界的技术,他生产出了皇上需要的浸水不会模糊的纸,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技术。走上军队生活,利用火药技术,发明了各式火器,缴叛贼、杀敌寇,成为著名的抗金大将,名垂青史。
  • 长江传

    长江传

    融地理、历史、人物、文化于一炉,直面历史和现实,在大地的背景上所作的饱含忧患的刻画,从徘徊流水的序曲到奔流入海的尾声,于仪态万方中教人沉思冥想。书中既有长江百年水患的详尽钩沉,又有绿色中国的蓝图创意,一部关于长江的美丽凄楚、动人心弦的传记。一如徐刚以往的风格,时而大开大合、大起大落;时而细致入微、鞭辟入里。作者远溯亿万年前由东向西流出的古长江的初始形态,独特的语境洋溢在字里行间,大地完整性的思考给出了作者铭心刻骨的警醒之言:我们正走在一条离开物质财富越来越近、离开江河大地越来越远的不归路上
热门推荐
  • 恶女重生

    恶女重生

    人生最奇妙的就是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天之骄女的高干二代,苏诺,骄纵,叛逆,没有什么她不敢做的,一次次失望累积下来让所有疼爱她的人寒了心。以至于锒铛入狱的时候,竟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她,甚至她的亲人。在她深刻体会到什么叫人情冷暖,什么叫人不为己,在她心灰意冷的时候,她最厌恶的人帮了她。却不想没有等到法律的制裁,她买醉丢了性命,死之前,她才发现,她欠那个人太多了,如果有来世,他要什么她都赔给他。【重生后】“方之航,你喜欢什么?”苏诺眼睛眨巴眨巴套话。“诺诺。”某只冷面资深腹黑如是说。“方之航,你最想要什么?”苏诺眼睛再眨巴眨巴继续问。“诺诺。”某只答案依旧。“方之航,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永远不变,只要诺诺。”“那好吧,方之航,从今以后,本小姐就交给你了。”某女一秒钟变女王,只剩得意。方之航看着眼前的人只有宠溺,他要的从来只有苏诺而已。宠文,准CP,1V1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王爷下油锅:浴火狂妃

    腹黑王爷下油锅:浴火狂妃

    大胤国风流成性的七皇子成婚,婚撵内绑着当红花魁云纤纤,新娘却不知所踪,只余浓墨狂书:“七殿下床技高超,贱妾不才,不敢领教,献上尤物一枚,仅以此谢罪。”往来宾客皆目瞪口呆,唯有高堂之上左拥右抱的七皇子依旧淡然,捏着手中书信,双瞳幽深似海,嘴角却微微敛起一抹宠溺的笑。◆◆◆◆◆◆叶蓝荞,大胤首富之女,儿时流落青楼,登台接客之日被父亲寻回,从此嫡母欺辱、姊妹打压。她敛去光芒,只求安心度日,却不料因家族宝藏卷入皇室联姻,对象还是恶名远播的七皇子!本以为投其所好,献上美人就可以逃过一劫,却不想还是误入了恶魔的眼。◆◆◆◆◆◆轩辕谌,大胤国七皇子,因风流纨绔,百花丛中笑,人称花谌。母后被害,宁贵妃执掌后宫,朝中权臣结党营私,奸臣当道,为保皇族基业,他敛去风华,荒唐度日,只盼有朝一日怒指风云,重掌江山!原以为他早已足够淡然,可以小心翼翼地收起所有喜怒哀乐,偏偏有那么一个女人,像上瘾毒药,总叫他欲罢不能。天下女人皆赞叹他的俊美,迷恋他的多情,唯有她,占了他正妃的头衔,心里头却时时惦念着别的男人……嫁他之前,她逃婚、献花魁;嫁他之后,她殷勤为他纳妾,自己却跟外面的男人藕断丝连,甚至还要休夫!终于有那么一夜,他醉酒而归,摸索着她紧闭的房门,一脚踹开了门锁,将她温香软玉般的身子摁在怀里,压上床榻,猩红着眸子怒斥道:“叶蓝荞!你别太过分!你是本王的妃!伺候本王是你的荣耀!”
  • 灭世劫之公主无泪

    灭世劫之公主无泪

    她是被驱逐的公主,带着毁灭性的恨意归来,自以为操纵了所有人的命运,最终却发现自己自始至终都只是他手中的一颗棋子;他是法术强大的国师,爱她护她,终究却是她所有悲剧的来源;一场复仇之旅掀起的灭世之劫,绝世姿容下掩藏的悲凉。是爱还是恨?
  • 卅街档案馆

    卅街档案馆

    一场熊熊烈火,使卅街档案馆的绝密卷宗重见天日。1946年,在平息了国民党及残余日本关东军发动的暴乱之后,报信的火麟食盒被人劫走。从此,神秘事件接连涌现:狐仙堂的诡异符咒,被撕碎的刀疤人,庞大的地下要塞,以及被屠杀的剃发黑斤人……究竟食盒里隐藏着什么秘密,使得与食盒有关的人全都离奇身亡?几十年前的谜案缘何与现代人的人生际遇紧密相连?
  • 犯罪心理性本善

    犯罪心理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文沫,女,30岁,从事犯罪心理学研究12年,现任国家安全局犯罪心理研究室副主任,与地方刑警一起,将披着人皮的恶魔一一绳之于法。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孩子的言行往往会无意识地模仿自己心中的偶像。英杰的故事能让孩子在感受英杰精神、培养不畏艰险的勇敢精神的同时,激励他们树立顽强面对困难的信心。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应该听听英杰的故事,从小了解英杰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让善良、勇敢、真诚、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优秀品格和崇高精神浸润孩子的心灵,让他们从小领会做人的道理,不断完善自己,学英杰精神.走英杰道路,创英杰业绩。
  • 魔女逆天之绝色愿术师

    魔女逆天之绝色愿术师

    “你有愿吗?”男子的声音冰冷嗜血,像是询问他人,又像是自言自语。玖幽站在原地,小心翼翼地护紧怀里的婴儿,瞬间激发身体里仅剩的愿力,通体散发出淡蓝色的光辉,满脸戒备地看着五米开外的男子。男子慵懒地坐在一只巨型的九尾雪狐背上,一头紫色长发于风中不断翻飞,脸戴一张银白色月牙面具,一双妖魅的紫瞳跃过玖幽,望向玖幽身后仍在燃烧的幻城,眉头微蹙,像是在思索着什么。半晌后,男……
  • 重生之怡生幸福

    重生之怡生幸福

    唐一将洗干净的大米放入电饭煲,从冰柜里拿出一块羊肉切成片,剁了些香菜,打算涮碗羊肉。自从接受了这个身体,她还没有接触过肉腥。恐慌不安到现在的平静。既来之则安之,她决定要好好的活下去,快乐的生活。上辈子的唐怡出生在农村,父母的意外死亡使她不得不撑起这个家。为了供弟弟上学,她毅然到城市里谋生,脏活累活都干过,可是确从没有放弃过。弟弟学业有成,她终于可以享受生活了。可就是因为这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