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5300000025

第25章 《洛阳伽蓝记》的空间叙述(3)

以上为空间性叙述,用辞赋多方铺陈的手法,静态地、多方描摹永宁寺,具体细致展现了永宁寺佛教建筑群的构成,展现了其华贵的地位与庄严华丽的建筑风格,展现了北魏王朝国力与佛事之盛。

那么,后面插入与佛寺相关的三件王朝大事,依时间顺序,动态、历时性叙述王朝大事,就是时间叙述,写尘俗世界里的人事,历时性详尽叙述事件经过,情节曲折,矛盾错综复杂,写了上自天子、文武百官,下到平民百姓的人物众生相。

永宁寺一节完全可看作是全书的浓缩、代表,永宁寺是洛都佛寺的标杆,有了这个标杆,后文就简略写,所以写永宁寺表面看似乎冗长,其实叙述精炼,十分高明,前面详细"写"是为了后面"少写"甚至"不写",比如,卷一瑶光寺"有五层浮图一所,去地五十丈。仙掌凌虚,铎垂云表,作工之妙,埒美永宁";卷二秦太上君"中有五层浮图一所,修剎入云,高门向街,佛事庄饰,等于永宁";卷三景明寺"太后始造七层浮图一所,去地百仞。......妆饰华丽,侔于永宁",三座佛寺都是以永宁作为参照,一笔带过。

关于永宁寺的相关史料比较丰富,记永宁寺的如:《魏书·释老志》:"肃宗熙平中,于城内太社西起永宁寺,灵太后亲率百寮,表基立刹。佛图九层高四十余丈。其诸费用不可胜计。"又《魏书·灵皇后胡氏传》:"寻幸永宁寺,亲建刹于九级之基,僧尼士女赴者数万人。"《水经注·谷水》:"永宁寺,熙平中始制也,作九层浮图。浮图下基方十四丈,自金露槃下至地四十九丈,取法代都七级而又高广之。虽二京之盛,五都之富,利刹灵图未有若斯之构。......其地是曹爽故宅。经始之日,于寺院西南隅得爽窟室,下入土可丈许。地壁悉累方石砌之。石作细密,都无所毁。其石悉入法用。"记该寺主持兴建者为郭安兴、綦母怀文。《魏书·艺术传》:"世宗、肃宗时,豫州人柳俭,殿中将军关文备、郭安兴并机巧。洛中永宁寺制九层浮图,安兴为匠也。"《续高僧传》三十三勒那漫提传:"时信州刺史綦母怀文巧思多知,天情博艺,每国家营宫室器械,无所不关。利益公私,一时之最。又敕令修理永宁寺。"(20世纪对永宁寺的考古发掘成果,参见罗宗真《魏晋南北朝考古》。)

3.各卷之间的过渡,相关部分的前后呼应、补充、详略等

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十分注重作品的整体性。《文心雕龙》就多次论及,《镕裁》称"首尾圆合,条贯统序";《章句》称"外文绮交,内义脉注。跗萼相衔,首尾一体";《附会》称"首尾周密,表里一体"、"首尾相援"、"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等;白居易认为好的诗,要"根情、苗言、华声、实义";钱锺书在《谈艺录·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中总结到,"把文章通盘的人化或生命化"。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是这样首尾圆合周密,就像一个完整而又鲜活的生命体。

(1)前后呼应

永宁寺条下,由于记录了三件王朝大事,叙事原本就很宏大,篇幅原本就够多的了,所以记庄帝杀死尔朱荣,着墨不多,仅寥寥数句而已:"(永安三年)九月二十五日,诈言产太子。荣、穆并入朝,庄帝手刃荣于明光殿。"同一事件又见于卷四城西宣忠寺条:"永安末,庄帝谋杀尔朱荣,恐事不果,请计于徽。徽曰:'以生太子为辞,荣必入朝,因以毙之。'庄帝曰﹕'后怀孕未十月,今始九月,可尔已不?'徽曰﹕'妇人产子,有延月者,有少月者,不足为怪。'帝纳其谋。遂唱生太子。遣徽驰诏,至太原王第,告云'皇储诞育',值荣与上党王天穆博戏,徽脱荣帽,欢舞盘旋。徽素大度量,喜怒不形于色,兼内外欢叫,荣遂信之,与穆并入朝。庄帝闻荣来,不觉失色。中书舍人温子升曰﹕'陛下色变!'帝连索酒饮之,然后行事。"宣忠寺条就详细写庄帝杀死尔朱荣的经过,读来很有戏剧性,对永宁寺叙事是大大的丰富了。

前后叙述详略不同,侧重不同,所以读来不雷同,都津津有味,这里显然很好地吸取了司马迁《史记》"互见法",这需要作者胸有大局,能够统筹安排,精心构思。

(2)前后反复,一唱三叹

洛阳城内永宁寺:永熙三年二月,浮图为火所烧。......火从第八级中平旦大发,当时雷雨晦冥,杂下霰雪,百姓道俗,咸来观火,悲哀之声,振动京邑。时有三比丘赴火而死。火经三月不灭。有火入地灵柱,周年犹有烟气。其年五月中,有人从东莱郡来,云:见浮图于海中,光明照耀,俨然如新,海上之民,咸皆见之;俄然雾起,浮图遂隐。至七月中,平阳王为侍中斛斯椿所挟,奔于长安。十月而京师迁邺。城东平等寺:寺门外有石象,无故自动,低头复举,竟日乃止。帝躬来礼拜,怪其诡异。中书舍人卢景宣曰:"石立社移,上古有此,陛下何怪也?"帝乃还宫。

七月中,帝为侍中斛斯椿所挟,奔于长安。至十月终,而京师迁邺焉。城西永明寺:晖(孟仲晖)遂造人中夹纻像一躯,相好端严,希世所有。置皓(元景皓)前厅须弥宝座。永安二年中,此像每夜行绕其座,四面脚迹,隐地成文。于是士庶异之,咸来观瞩。由是发心者,亦复无量。永熙三年秋,忽然自去,莫知所之。其年冬而京师迁邺。以上引文都先写神异诡谲之事,记录"祥异",都结以一句"京师迁邺"直贯全书,形成一唱三叹,指向北魏王朝毁灭、北魏洛都的毁灭,当然这是整部《洛阳伽蓝记》最重要的事件,也使全书罩上一层浓厚的悲怆意味,作者对王朝灭亡、洛都残败的悲情潜藏于字里行间。

(3)前后关联

卷一永宁寺、平等寺写佛寺的同时,也用大量篇幅兼写王朝政治历史大事,这些政治历史大事足以影响到王朝的兴衰。

景宁寺借元慎两个回合驳斥陈庆之,淋漓尽致展现南北政治、社会、文化的对峙与冲突,元慎为北魏政治、文化正统地位而争论,当然南北政权的政治、文化纷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双方在正面接触、交流,虽然在杨衒之的笔下,更多的是元慎的"独白",并没有让二人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而结尾处说,陈庆之"羽仪服式,悉如魏法。江表士庶,竞相模楷,褒衣博带,被及秣陵",显然是夸大之词,并不符合当时实际。

正觉寺先借一南一北两个女子写诗这一文学对话,展现了南、北文化交流,明显表现出南朝民歌深得北方人士的喜爱;后面大段叙述北魏孝文帝君臣宴请南朝来的王肃,在社交、宴饮中暗地表现南北文化、政治、生活风习的不同与竞争。

洛阳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与华夏文化交流之中心、南北文化交流之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之中心,在卷三的龙华寺就深刻体现了这一点,集中写中外文化交流的话题。

"龙华寺东有四夷馆--即金陵、燕然、扶桑、崦嵫馆,道西有四夷里--归正、归德、慕化、慕义里。"

四夷馆、四夷里专为接待、安置南朝、四方少数民族和外国来北魏的人,这些设置系统完善,富于政治、外交、文化交流色彩,意在宣示北魏国力。四夷馆的命名是有考究的,《资治通鉴》卷149胡三省的注释:"四馆皆因四方之地为名。金陵在江南,燕然在漠北,扶桑在东,日所出,崦嵫在西,日所入。"

吴人即南朝人处金陵馆,三年后赐宅归正里。

北夷处燕然馆,赐宅归德里。(顺带写北夷酋长遣子入侍者的居住习俗:"常秋来春去,避中国之热,时人谓之雁臣。")

东夷处扶桑馆,赐宅慕化里。

西夷处崦嵫馆,赐宅慕义里。

龙华寺附记的四夷馆就成为富于国际化、异域色彩的区域。

"自葱岭已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所谓尽天地之区已。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不可胜数。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门巷修整,阊阖填列。青槐荫陌,绿树垂庭。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类似叙述也见于《魏书·食货志》。洛阳"自魏德既广,西域东夷贡其珍物,充于王府。又于南垂立互市,以致南货,羽毛齿革之属,无远不至"。顺带提一下,相对南朝而言,北朝的历史、文化、学术都比较注重国计民生,关怀社会现实,《魏书》是南北朝正史中唯一设《食货志》的。后面集中写来自异域的象狮,借此写中外文化交流包括物品交流的趣事。

卷四继续中外文化交流的话题。

法云寺由西域乌场国胡沙门昙摩罗所立,"摩罗聪慧利根,学穷释氏。至中国,即晓魏言隶书","佛殿僧房,皆为胡饰","京师沙门好胡法者,皆就摩罗受持之。戒行真苦,难可揄扬。秘咒神验,阎浮所无。咒枯树能生枝叶,咒人变为驴马,见之莫不忻怖。西域所赍舍利骨及佛牙经像,皆在此寺"。西域佛寺的建筑风格、喜欢西域佛法者、厉行持戒者、各种西域幻术都相聚于此,完全就是地道的西域佛寺,是异国文化的"输入"。

而融觉寺则是中土佛教向外国的"输出"。中国僧人昙谟最善于禅学,深得天竺国胡沙门菩提流支、西域沙门的称道,尊称昙谟最为"菩萨"、"东方圣人",并将昙谟最的佛学著作翻译为西域语言,流传西域,这是中外佛学交流的佳话。

永明寺作为皇家佛寺,专门接待异国僧侣,代表王朝对佛教、对中外文化交往的策略、姿态、形象,所以也是国家佛寺之一。

北魏佛寺的多元性,佛寺各个层次兼有,各类僧人齐备,可见出在南北朝时期佛教渗入中土文化、社会生活之广、之深、之细,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发展迅猛。"时佛法经像,盛于洛阳,异国沙门,咸来辐辏,负锡持经,适兹乐土。世宗故立此寺以憩之。房庑连亘,一千余间,庭列修竹,簷拂高松,奇花异草,骈阗阶砌。百国沙门,三千余人。"域外僧侣主动到中土传教布道,仅仅一个集中接待国外僧侣的佛寺,永明寺就有房屋千余间,接待百国沙门三千余人,确实可以想见其规模之大,北魏国力之盛,文化之开放。这些僧房"庭列修竹,簷拂高松,奇花异草,骈阗阶砌",富于园林之美,无疑是人间之佛国净土。后面接着写道:"西域远者,乃至大秦国......率奉佛教,好生恶杀。"集中介绍西方大秦国经济、社会生活和风俗,由远到近,备写南方诸国的居住、富饶、民俗、交通、佛教信仰等等,"歌营国-句稚国-典孙国-扶南国-林邑国-萧衍国-北魏",把人们的视野牵向遥远的国度,激起并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以上部分着眼于中外佛教交流、文化交流,为卷五之"序曲",开启另一个主题。永明寺可谓是卷五的浓缩,卷五是这段文字的展开扩大,为写西行的开头留一个伏笔,让读者有心理准备,为引出后文,是"启下"。

永明寺结尾叙述: 时有奉朝请孟仲晖者,武威人也。父宾,金城太守。晖志性聪明,学兼释氏,四谛之义,穷其旨归。恒来造第,与沙门论议,时号为玄宗先生。晖遂造人中夹纻像一躯,相好端严,希世所有。置皓前厅,须弥宝坐。永安二年中,此像每夜行绕其坐,四面脚迹,隐地成文。于是士庶异之,咸来观瞩。由是发心者,亦复无量。永熙三年秋,忽然自去,莫知所之。其年冬,而京师迁邺。武定五年,晖为洛州开府长史,重加采访,寥无影迹。京师迁邺,北魏灭亡,再次奏响北魏灭亡的挽歌,余韵悠悠。从佛门的灵异写到人世的更替衰亡。结合第五卷,应该说正面直接集中表现北魏洛都就到此结束,所以,作者不忘在结尾时用最后一次鼓槌,敲响北魏灭亡挽歌的最后一个音符。写来简明,似乎毫不经意地戛然而止,却给读者留下不尽感慨、回味;是为"结上",哀悼北魏洛都佛教、王朝兴亡命运至此结束。

卷五是一个象征,在全书空间封闭结构中,开启一个敞开式结构,面向西域、印度,把笔触伸向更为广大、遥远、色彩更为斑斓的域外天地。下卷开头写城北,篇幅短小,显然只是一个引子、一个开场白,为的是引出出使西域、印度这一正文;也是在体例上保持完整、整齐,前后呼应,在形式与内容上保持完整;结尾的概说,既是回到正题、言归正传,对洛都作一概括,也是对全书作一了结,是全书之大结穴。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战火纷飞的武乡

    战火纷飞的武乡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与武乡民众一道,在武乡这片土地上,团结合作、共同抗敌,先后与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6368次,歼敌28830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可以说武乡的山山岭岭上都有过激烈的战斗,沟沟洼洼里都有着烈士的忠骨。该书主要收集整理了发生在我县境内一些重大战役战斗,以展示武乡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用小米加步枪打出红色江山的光荣历史。
  • 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

    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黄老学说与独尊儒术、建立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一代雄主的功过是非等内容。
  • 龙武华夏

    龙武华夏

    话说明世宗嘉靖皇帝统治期间,日寇席卷中原,使得中土之地生灵涂炭,而嘉靖皇帝却始终沉溺在温室之中,而在边关的戚继光却率领着自己的戚家军与日寇血战,成为了当时史上抗倭第一大英雄。然而日寇席卷中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戚继光还很小的时候,中原大地上的江湖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是在一个让人感到飘飘欲仙的地方,这里被人们称之为世外桃源。
热门推荐
  • 混世奸妃:皇妃太无耻

    混世奸妃:皇妃太无耻

    “我要你心甘情愿当我的皇妃。”“心甘情愿?北宫玥你滚远点,你不一定被后宫多少女人用过了,我嫌你脏。”谁不知道后宫是一个暗害、争斗的地方,她脑抽了才跳进去。北宫皇帝不怒反笑,“要怎样你才肯入宫?”“我不会跟其他女人共侍一夫,除非老娘独宠后宫!”(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低碳执行手册

    低碳执行手册

    从哥本哈根到达沃斯;从政治博弈到全球经济利益竞争;从开车到走路;从坐电梯到爬楼梯……“低碳革命”的号角已经吹响。低碳不是口号,也不是降低工作效率,更不是弄虚作假。低碳是一种工作习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待资源的爱惜和敬畏之情。
  • 浅冬

    浅冬

    我们游走在悬崖的边缘,观看着彼岸的花朵。灵魂随着冬日的冷风飘移着,无边无际。我们在爱情与友情的缝隙中寻找着出口。黑暗中带着些许的温暖。这个冬天,我们渴望爱情。你丫的也会相亲?我一脸怪异的看着米苏。别提了,老娘烦躁着呢!米苏那绝美的一张小脸此时让我想起了非洲母狮。红色小吉普停在会展中心前口,我心想,这是一个绝妙的相亲地点……我们都爱上了不该爱的人。那一瞬间的火花在夜空中乍现。诡异而美丽……
  • 千年的约定

    千年的约定

    她不是我要等的人,而真正等我的人却一直就在我身旁,只是,我没有发现。当我明白这一切的时候,却已来不及说爱你。下一世,我们是否真的可以在一起了?在一起看细水长流……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娘亲十一岁

    娘亲十一岁

    某天,黎家堡中突然蹦出一大一小!她说她是堡主的一夜情人,他说他是堡主的儿子!于是从那天起,安宁的黎家堡就被她搞的鸡飞狗跳,人仰马翻!***林笑是典型的现代色女,不小心的穿越之后竟发现自己成了一个五岁男孩的妈咪!“娘亲,娘亲!”眼前这个胖嘟嘟的小孩子不停的摇晃着她,粉嫩湿润的唇瓣一张一合,乌溜溜的大眼睛水雾蒙蒙,真是可爱极了!!但可爱的背后,却是对这个傻傻娘亲志在必得的决心!直到有一天,小小的儿子被人抓走,母子分离。许多年后,当十六岁的他名绝江湖时,却总有一个十一岁的小女孩出来挡他的路!这个十一岁孩子的长相怎么和娘亲那么相像?“你叫什么名字?”他问。“林小小!”她噘着调皮的小嘴儿答道。无论这个孩子是不是娘亲,他都要定了她!可为何她的身边总有那么多男人?☆★本文惊喜多多,轻松搞笑,美男多又多!希望亲们捧场~!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O(∩_∩)O~琪的书友团群号:61690245喜欢娘亲的朋友可以进来与琪交流哟~☆★☆★☆★☆★☆★☆★☆★☆★☆★☆★☆★☆★☆★☆★☆另外推荐几部超好看的文文:推荐师傅君子颜《掠心女王爷》推荐师姐甜蜜小妮子《妹妹新娘》孑羽遗风《宫舞醉》筱静梦《玩弄冷情总裁》萷丫《绝色狐狸老公》萷丫强大新文《晕,生了一群狐狸宝宝!》星期七《五岁小福晋》毅力《总裁小小妻》琪琪的小窝http://m.pgsk.com圈子,大家没事转转哈~会员香凌紫洁亲亲给琪做的超漂亮的视频,请各位去看看哈第一个,是Q版的:第二个,是琪自己做的:http://m.pgsk.com/deux_m.pgsk.com支持本文的方法如下:一、最上方“会员中心”四字,免费进行新会员注册。二、注册成功后,登陆,点简介下面“放入书架”收藏。三、点“投票推荐”就可以给琪投票了,普通会员每日可投三票,VIP会员一票抵三票。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娶师为夫》新文:《无敌宠爱》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钻石恋人:国民老公的小新娘

    钻石恋人:国民老公的小新娘

    一个人是一场暗恋,两个人是一场热恋,三个人却是一场不悲不喜的开始。她说,这辈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爱自己的丈夫,有可爱的孩子们;他说,我以为我会孤单的过一辈子,直到遇见她,我想陪着她一起走到老,两个人坐在躺椅上,牵着手看着日出一起离开;他说,我从一出生就是多余的那个,所以我一直按照是多余的那个生活着,直到遇见她,我想站在她身边的人是我,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给她所有我能给的,包括我的生命,若没有她,一切就没有意义,那样我也会追随她而去,这就是我对她的爱。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是最后她关于爱的选择。
  • 邪魅王子的淘气公主

    邪魅王子的淘气公主

    谁说只有男子才能强吻!哼,今天我蓝紫韵就要坏了这个习俗。哈~~~这个猎物不错。嘿嘿!搞定。什么?结婚?不就亲了下嘛,至于吗?靠!结婚也就算了,反正他长的还不错。可他类,竟然在我这个女友面前玩劈腿!萧楚谦,你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