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于今江西乐平,成色淡雅。成化青花用平等青料,呈色蓝中泛灰青,清澈而明晰。《江西大志·陶书》记:"旧陂塘青产于本府乐平一方,嘉靖中,乐平格杀,遂塞。"与进口的"苏泥勃青"青花釉料之一。又称苏泥麻青、苏勃泥青、苏泥勃青等,简称"苏料"。明代永乐年间,郑和(1371-1433)七次下西洋,从伊斯兰地区带回一批"苏麻离青"料。明万历十九年(1591)《事物绀珠·永乐宣德窑》记载:"二窑皆内府烧造,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苏麻离青属低锰高铁类钴料,青花成色浓重青翠。因为苏麻离青含铁高而含锰量低,在适当的火候烧造下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还会出现银黑色结晶斑,即"铁锈斑痕",俗称"锡光"。明成化以后,逐渐为回青等代替。混合使用,烧成后的青花瓷器成色稳定,温润淡雅。弘治时期因御器厂时而停烧,传世的青花瓷器以盘、碗为多,其器形、纹饰与成化时期的风格几乎相同。正德时期采用瑞州"石子青"青花釉料之一。亦称"无名子",产于江西。《瑞州府志》记:"上高县天则岗有无名子,景德镇用以绘画瓷器。
"《正字通》又记:"卢陵新建产黑赭石。磨水画瓷坯,初无色,烧之成天蓝。景德镇取诸婺源,名画烧青,一曰无名子。"明正德时烧制的浓中带灰的青花器,使用的釉料就是石子青。料烧制青花瓷器,成色浅淡灰蓝,稳定匀净,有的还带有铁锈斑。后又用云南产"回青"青花釉料之一。产于云南。明正德时已经出现,嘉靖时成为当时青花的标志。宋应星《天工开物·回青》记:"回青乃西域大青,美者亦名佛头青。"王世懋《窥天外乘》记:"回青者,出外国。正德间,大铛镇云南,得之,以炼石为伪宝。其价,初倍黄金,已知其可烧窑器,用之果佳。"回青多与石子青配合使用,配制时因二者比例不同而呈色各异。料,成色鲜艳浓重。正德后期开始烧造花觚、葫芦瓶、烛台、炉、罐、绣墩等大型器物,各式文具的造型新颖,但烧造工艺却日趋粗糙。民窑烧造的釉上红彩和红绿彩瓷器开始盛行,虽然胎质较厚,但实用的器形以及百姓熟悉的装饰使之受到欢迎。嘉靖、隆庆、万历时期烧造的青花瓷器数量最多,其釉料以"回青"料为主,色泽以浓艳泛紫为基调。嘉靖年间的青花瓷器的造型、品种更加多样,大件器物的器形多为正方形和六角、八角方形。
其时还盛行描金彩瓷器,制作时"用烧成白胎,上全黄,过色窑。如矾红过炉火,贴金二道,过炉火二次,余色不上全黄"。隆庆时的青花瓷器制作精细,色泽鲜艳,器物的外形除圆形外多为菱形、梅花花瓣形、方胜形以及长方、六方、多方、银锭等样式。万历早期的青花瓷器风格与此前大致相同,后采用了成色蓝中泛灰的"浙料"青花釉料之一。又名"浙青",系产自浙江金华、衢州、江山、绍兴等地的青料,当地人称其"土钴"。据文献记载,景德镇从明代万历时期开始至清乾隆时期的官窑青花瓷器多采用浙料。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说:"凡画碗青料,总一味无名异。""凡饶镇所用,以衢、信两郡山中者为上料,名曰浙料。上高诸邑者为中,丰城诸处者为下也。",图案显得清丽幽雅。这一时期生产的彩瓷"龙凤花草各肖形容,五彩玲珑务极华丽"。天启、崇祯时期的青花瓷器多出自民窑,官窑的产量明显减少。烧造工艺参差不齐,精细者胎薄体轻,图案精细如宋画白描;粗糙者胎重质粗,多以涂染手法绘出纹饰,图案色调灰暗。另外,在江西的乐平、吉安,云南的玉溪,广东的博罗、揭阳、澄迈、东兴,福建的德化、屏南以及浙江的江山等地亦生产青花瓷器。
由于青花瓷器和彩瓷等品种的盛行以及人们审美趣味的改变,明代中期以后,在宋代曾经盛极一时的陶瓷品种仅剩下龙泉青瓷、德化白瓷、宜兴紫砂和珐华器等品种依然还在生产。明代初期,龙泉窑所出青瓷基本沿袭了元代的制瓷工艺,瓶、盘等器的形体硕大,造型厚重。中期以后生产的龙泉青瓷工艺失之粗糙,釉色浑浊而釉层透明。其装饰方法以堆贴、釉下刻花、划花为主,图案面积较大,作品具有独特风味。德化窑所出白瓷制品胎与釉结合紧密,釉色莹润,"洁白可爱",质量上乘,"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适实用"。
还有仿制古代尊、鼎、炉等造型的器具,装饰手法以圆雕、浮雕、堆贴和刻花为主。宜兴的紫砂器最早出现于宋代,明代中期以后因饮茶习俗的需要而风行,"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以本山上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紫砂壶制作技艺成为专门技术,名工辈出。在当时,还生产一种带釉的陶器,成品与宋代钧窑瓷器相近,却"皆宜兴砂土为骨,釉水微似,制有佳者,但不耐用",有天青、天蓝、云荳、月白等色,品种有盆、奁、盂、尊、钫等。珐华器是明代中期以后由晋南及其周边地区的民间瓷窑生产的一种特殊产品,陶胎色釉,以鲜艳夺目的蓝、紫和绿为底色,间以黄、白等色的花纹,从而产生了特殊的装饰效果,品种以花瓶、香炉以及动物造型等小件器物为多。
传统的制瓷工艺技术发展到清代,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以景德镇为代表的官窑瓷器生产体系,集聚了一大批掌握着制瓷关键技术的优秀工匠,在国家的强力支撑下,各类瓷器产品的品种以及质量和数量均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而各地民窑的瓷器亦更加丰富多彩。清代瓷器中生产数量最多的依然是青花瓷器,"一号动累百千"。又以康熙民窑的出品最为典型,青花的色调青翠艳丽,图案层次分明,笔韵含蓄,线条生动,"亦可独步本朝矣"。同是康熙时烧制的五彩瓷器,以其胎骨轻薄、釉色莹润、色彩柔和而闻名。将珐琅料绘在瓷胎上烘烧而成珐琅彩瓷器,是皇室独享的高级产品。制作时,先在景德镇烧成瓷胎,再运到北京交造办处用珐琅作釉彩烧成。
新创的观音瓶、棒槌瓶、金钟杯、凤尾尊、马蹄尊等样式受到欢迎。雍正、乾隆时烧制的粉彩瓷器,色调温润,鲜艳洁净。乾隆时期烧造了相当数量的鼻烟壶、鸟食罐以及仿象牙、仿玉器、仿漆器等小件器物。广州当地的商人将进口色料绘在由景德镇运来的素烧白瓷胎上,又以金线勾边,然后再入窑焙烧,烧成后的瓷器风格华丽,曾远销国外,人称"广彩"。佛山的石湾窑仿制宋代钧窑瓷器,其产品被叫做"广均"。在他处烧造的仿宋代汝、官、哥、定等名窑的瓷器几可乱真,而豇豆红、胭脂水、珊瑚红、豆绿、翠绿、鹦鹉绿、天蓝、祭蓝、冬青、蟹壳青和茶叶末等单色釉瓷器亦有较好的成绩。清代瓷器的装饰手法较多,题材极为丰富,瓷器上的图案多取自然物造型,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表达多方面的吉祥寓意内容。
三、明清服饰流变
明朝立国之初,在服饰制度方面承继了秦汉以来的汉民族服饰文化传统,在唐、宋时期流行的幞头、圆领袍衫、皂靴等服饰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服饰制度。明代的服饰制度等级分明,尤其是民间的服饰在样式、色彩等方面有许多禁忌,直到万历时期之后才有所改变。
明代官员的服装有朝服、祭服、公服、常服和燕服之分,其样式、尺寸、材质和色彩以及着用佩饰、场合亦有着严格的规定,官员的"服色所尚,于赤为宜"。补子是明代官服的主要特征,直接绣于官服前胸部位。一至九品的文武官员补子的图案纹饰是不同的,"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踇,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獬廌。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另外,从官员的冠梁数量以及革带的材质等处也能看出其品级。
在明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下,百姓的服装样式日趋丰富,主要有袍、裙、短衣、罩甲、巾帽等。百姓的衣服面料以棉、麻为主,士人虽然可以用绫、绸、绢等丝质面料做衣服,也只限于青、白两种颜色。男装的一般装束为头扎皂布巾,上身穿青布袄、紫花布衣,下身着白衣裤、蓝布裙,脚穿白布袜、青布鞋。士人的着装以方巾圆领为主,穿斜领、大襟、宽袖的袍服,头戴儒巾,并用白绫、白绢衬出衣领,以区别于仆役;庶民、杂役的日常服装以青布长衣为主;农夫的服装有衫、裙、裤等,头上戴皂布巾。妇女的服装样式繁多,有衫、褙子、袄、霞帔、比甲和裙子等。常见的民家妇女礼服多为紫衣粗布,但不能使用金绣作装饰。妇女常服的上衣多为三领窄袖,衣长三尺有余,露裙两三寸。
褙子是常见的服饰,上面的装饰纹样多为对称的图案,前襟用纽扣取代了过去的带结,民家妇女为直领小袖对襟的样式,以区别于贵族的合领大袖对襟。霞帔是一种用彩带连缀金玉坠子的饰物,原为贵族妇女的饰物,后被民家妇女在婚嫁、祝寿时佩戴。比甲是一种无袖无领的对襟衣,在明代中期非常流行,穿着者以年轻的女性为主。还有一种水田衣,是用各色碎布拼缝连缀成的花衣。妇女的下裳以裙装为主,明代初年面料的色彩较为浅淡,崇祯之后逐渐演变为素白色,并在裙裾边缘加装花边,显得清新淡雅。明代初年的妇女裙宽为六幅,到明末时已演变为八至十幅。襦裙的变化还体现在裙褶的处理上,有将整块缎料用手工折出细密褶纹的"百褶裙",也有折成二十四褶大褶纹的飘逸的"玉裙"。有一种彩条裙,由镶以金线的条缎相连而成,并在各色条缎上绣出花鸟纹样,行走时彩条飘舞,取名为"凤尾裙"。此外,明代女装的色彩也有规定,禁用大红、黄、鸦青等色,只允许使用紫、绿、桃红等色。
清王朝初建,即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顺治九年(1652)颁布了钦定《服色肩舆条例》,废除了明代的冠冕衣裳制度,建立了以满族八旗服饰为基础的服饰制度。后在汉族民众的强烈抵制下,采纳前朝遗臣的"十不从"相传为明朝遗臣、人称"从明从贼又从清,三朝元老大忠臣"的兵部右侍郎的金之俊(?-1670)提出,即"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儒从僧道不从,娼从而优伶不从,仕宦从婚姻不从,国号从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建议,对民间服饰的规定作了变通,从而缓和了民族矛盾。清代的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参见柯劭忞等《清史稿·志七十八·舆服二·文武官冠服》。
第二节 精致与繁缛:明清时期的民间造物艺术 (3)
,官服的主要样式为长袍、马褂、马蹄袖箭衣、紧袜、长筒靴,军政人员戴的纬帽有暖帽、凉帽之分,"顶子"因品级高低而颜色、质料各异,帽后拖一束被叫作"花翎"的孔雀翎毛,以"眼"(羽毛上的圆斑)多者为贵。官服的补子直接绣在补褂上,前胸和后背各缀一片,图案内容与明朝的大致相同。只是官员的补子是方补,而贝子亲王的补子则为圆补。官员的蟒袍有青色和蓝色两种,根据蟒数可区别文武官员的级别,三品以上的为五爪九蟒,四至六品的为四爪八蟒,七品以下的为四爪五蟒。百姓男服主要有袍、褂、袄、衫和宽裆长裤等,上装多为窄袖筒身,用纽扣系衣襟。常见的马褂有对襟、大襟和长袖、短袖之分;马甲也有大襟、对襟、琵琶襟之分。一般男子头戴瓜皮帽,脚穿白布袜、黑布鞋,腰带上挂有荷包、钱袋、扇套、香囊、小刀等各种物品,既实用又具装饰性。劳动者的穿着多为短衫长裤,上身罩马甲,腿上系绑带,以方便出力干活。
清代早期的女装有汉满之分。满族妇女的旗装亦以长袍和马甲为主,衣衫窄而长,无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上有盘扣为饰,袖口似马蹄,缝制镶滚工艺精致,且多饰有刺绣。满族妇女的鞋底衬有约五寸高的木块,上宽下圆,俗称"花盆底"或"马蹄底",鞋面多用绸缎制作,并饰有刺绣。汉族妇女的服装基本保留了明代的样式,乾隆之后才逐渐吸收了一些满族女装的要素,但仍以宽大飘逸为特色。常见的上衣有兜肚、小袄、大袄、坎肩、披风以及云肩等,下裳有凤尾裙、鱼鳞裙等长裙,所用面料以丝、棉质地为主,服饰面料的装饰既有印染工艺的,也有采用刺绣的。到乾隆、嘉庆之后,满、汉女装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其风格样式已经基本上融为一体。
到了清代光绪年间,随着各地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同地区的服饰逐步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江、浙之服饰,不仅大异于北,即在南方,亦为特殊。"其时,"男子衣皆尚窄,袍衫之长可覆足,马褂背心之短不及脐,凡有袖,取足容臂而已"。而"妇女妆饰,以苏州为最时"。河南等地的"男女衣服,喜用青、蓝两色土布,洋布极少,绸缎更稀。孩童则红衣为多,甚至上下通红,名曰十二红。妇女则衣长袖大,裤必扎腿,然不着裙"。陕西"汉中风俗尚白,男女皆以白布裹头,或用黄绢,而加白帕其上,或谓为诸葛武侯戴孝"。而各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依然保留着各自的民族特色。
四、织造业与缂丝、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