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2300000008

第8章 李密之死

远在江都的宇文化及杀了杨广之后,拥立杨浩为帝,自任大丞相。顺应大多数人的要求,率领十多万部下回归故土,首先进入的便是李密的地盘。

这头李密和洛阳城里的王世充打得是不亦乐乎,正呲牙对峙呢,不防宇文化及在自己屁股后面放了把火。虽说在手下徐世勣(即小说中的徐茂公,后来的名将李世勣)等人的努力下把火给扑灭了,暂时击退了宇文化及军,但这烧坏了的裤子一时又补不起来。

李密前头军旗猎猎,锣鼓喧天,风光无限,后头屁股上却是一阵凉似一阵,实在是顾得了头顾不了腚,更担心两头夹击。那会儿李密真是相当狼狈,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天无绝人之路,帐下小卒来报:洛阳通直散骑常侍盖琮前来拜见魏公。

他来干什么?嗯,探探口风再说。有请!

满脸堆笑的盖琮快步走进大帐,宾主相见,寒暄几句后直奔主题。

盖琮开门见山:魏公现在前有洛阳难以攻下,宇文化及那边也不是省油的灯。想必魏公也正为此事担忧,不过在下倒有一个主意,不知魏公意下如何?

李密一声轻笑:鄙人不才,虽然现在前有狼后有虎,可我这么多兄弟也不是吃白饭的。况且宇文化及已被我部打退,算不上多大的问题。盖大人多虑了吧?

盖琮依旧语气平缓:贵军获胜,我等已知矣。不过宇文化及那十几万人都是先帝(杨广)的护卫亲军,都是百里挑一的勇士,非同小可。退一步讲,即便魏公的手下不输给他们,倘若我们出兵夹击,只怕胜负难料呵。

李密这回大笑了:胜败兵家常事,纵然战败,有死而已,大丈夫岂是贪生怕死之辈!

盖琮也笑了:魏公果然是人中豪杰,佩服佩服。不过,大丈夫立于当世,当建不世之勋,遇险境能屈能伸。倘若逞一时血气之勇,不过一莽夫耳,百年之后,史籍上默默无闻。这样的死法,有何意义?

李密收住了自己的笑容:大人有话不妨直说。

盖琮:虽然你我双方征战多时,然而天下大乱,群雄纷争,砍杀之事在所难免,算不得有何深仇大恨。而宇文化及则不然,此人弑君作乱,拥立伪帝,实在大逆不道,罪无可赦。魏公原本在大隋为官,被杨逆玄感所蒙蔽,以致身不由己,落寇草莽。但当今皇上乃宽厚之人,深爱魏公之才华,只恨不得共事。只要魏公愿意归顺大隋,凭着魏公的才能和这么多部下,还怕不能建立大功?出将入相只是迟早的事!

李密:你且容我想想……

其实也没什么好想的,李密的痛处早已被盖琮说中,只是嘴上死撑罢了。

短暂的思考过后,李密上疏杨侗,请求归降,表示愿意讨伐宇文化及赎罪。随即被封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赐爵魏国公。

这官职听着够大,实是个虚衔,因为没有给他补充一兵一卒。洛阳方面的用意,是让他和宇文化及拼个两败俱伤(若干年后,宋江也是这么被人利用的,可怜还心满意足,以为总算是报效朝廷了)所谓驱虎吞狼之计。不管是谁胜谁败,隋军再收拾剩下的残局,都会大大省力。

7月,已被改编为政府军的李密部队与宇文化及部队在童山大战,战况空前激烈,李密也被流箭射中,几乎没命。幸亏猛将兄秦琼秦叔宝竭力抵抗,率领人马奋力反击,终于再次击退了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没占到多大便宜,于是驻扎下来,四处搜刮粮食,打算长期作战。

征粮手段很黄很暴力,不肯交和交不出来的都是二话不说抓过来就打,到处鸡飞狗跳,连他自己任命的官员都忍受不了。东郡副留守王轨原本负责看护宇文化及留下来的辎重行李,维持后方平安,可是宇文化及的征粮队对官员和百姓一律平等,没粮食就打,王轨也无法承受征粮队的横征暴敛,决心弃暗投明,派许敬宗(这个当时不起眼的小人物后来可是大大的出息了,看过《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同学一定记忆深刻)晋见李密,表示投降。李密欣然接受,给宇文化及的屁股上也狠狠放了把复仇之火。

听到后院失火,自个的行李全部变成李密的了,宇文化及不由大为恐慌。粮也不征了,仗也不打了,思前想后,带着人马往北逃窜,打算北漂发展。

可是北漂不能保证一定有前途,洛阳城也是花花世界,宇文化及见过世面不稀罕,他的手下可大多是穷苦出身,思念故土,不想再东奔西跑,于是不少人就直接投降了李密。转眼间,宇文化及的十几万手下逃的只剩下两万多残兵败将。

了解到宇文化及的等级一下子从一方诸侯堕落成山大王,李密也就放下心来,在留下一支防守部队后返回洛阳,打算继续他的招安生涯。

洛阳城内就如何处理李密问题上,因意见不一致分为两派势力:一派以内史令元文都为首,主张安抚李密,收为己用;另一派以郑国公王世充为首,认为李密狡诈且颇有城府,不可招安,应尽快除去。

这时,李密击退宇文化及的消息传来,众大悦”唯独王世充闷闷不乐。他对部下说:元文都那帮人不过会动动嘴皮子,摇摇笔杆子,将来必被李密所擒。况且李密和我们打了这么多年,积怨太深,一旦他日他功成名就,我们成为他的手下,必定死得很难看!

大伙儿一听,是这个理啊,朝廷招安李密也不能拿我们的身家性命开玩笑吧。于是群情激愤,都愿意跟着王世充走,指望着靠他指一条生路。王世充呢,也正好借这个机会扩充自己的势力,培植了大批亲信。

这些对于元文都等人来说,却是个威胁,很大的威胁。

正如王世充所分析的,元文都等人没有足够的武力作为后盾,而王世充多年征战,嫡系很多,且牢牢掌握着军权。在这个乱世,有枪就有权,就可以控制朝政。

为了自己的利益,元文都等人准备除掉王世充。

杨侗见元文都提出的招安建议取得了良好效果,大为高兴,准备提拔元文都为御史大夫。在这个问题上,王世充表示坚决反对:当初我们说好,左右仆射、尚书令和御史大夫这样的高位,需要留给建立大功勋的人。现在每个人都想捞个大官当当,莫非当初的誓言是放屁么?大家不一心一意地守好城池,光复河山,却总想着法儿往上爬,怎么能经营好现在的基业?

这番话义正词严,何况王世充又是军权在手,一言不敢说九鼎,也是掷地有声,杨侗只能作罢,不再提及这事。

杨侗可以不管,元文都可是恨死了王世充。他准备在宫殿内埋伏甲士,趁王世充上朝之际直接把他干掉。

政变这种事,知情人越少越好,且知情人必须都是自己的心腹。

如果有人担心不能成功,那么一般会有以下几种选择:

1.大家就此罢手,当这事压根就没有过;

2.继续完善计划,以保证万无一失;

3.为求自保,向对方告密;

元文都的派系中,有位叫段达的仁兄,官居纳言。他因担心不能成功,最终选择了告密。

得到消息后,王世充连夜起兵,攻入皇城,控制了皇宫。

剩下的又是老一套:用自己人代替了宫中卫士,拎着刀向皇帝表忠心,哭诉自己的迫不得已和政敌的恶毒,最后大权独揽。

先起杀心的元文都同志被前心腹段达捆住,送给了王世充,其余手下都被处死。胜利者王世充成为了尚书左仆射、总督内外诸军事,大权独揽。

回归途中的李密得知城中生变,不由倒吸了一口气。

和王世充打了这么多年,李密深知他残忍凶狠,害怕此行有去无回。与其把身家性命交给别人处置,不如带着手下开仓放粮,二次造反,再一次向洛阳发起进攻。

洛阳城中粮食缺乏,每天都有几百人出城投降。而李密也有自己的烦恼,那就是粮食太多,衣服和军械装备不够。

王世充也看出了这一点,于是便派人前来交涉,要求用衣服装备来和李密换粮食,大家各取所需,等准备好了再光明正大地干一仗。

对于王世充的这项提议,李密先是不同意,可手下几个心腹却在不停地劝说李密接受。为啥呢?很简单,那几个人暗中吃了回扣。李密经不住天天被人劝,稀里糊涂就同意了,结果,不再缺粮的洛阳城几乎没有人再出来投降了,李密后悔的直拿脑袋撞墙。

李密的部队在人数上虽还有不少,但经过与宇文化及的大战,主力元气大伤。王世充这面军队准备充足,现下粮食也不短缺,没了后顾之忧。于是趁着李密没有严密防备,先派一支骑兵埋伏在李密军驻扎地附近的山谷中,随后发动了进攻。

为进一步鼓舞士气,打击对手,王世充积极调动了各方资源。巫婆神汉都相继粉墨登场,有的从正方角度,说:我乃周公姬旦是也,特来帮助你们讨伐李密。有的则从反方角度,说:周公和玉帝、阎王、如来等等有命,赶快去攻击李密,必有大功;否则,大家都要得瘟疫!别说,大家还真信,对这场战争的前景一致看好,士气高涨。

每次看到这一段,我就仿佛看见一段无厘头的场景:本该是整齐划一的军营中,几个披头散发的男男女女口吐白沫,念念有词,疯疯癫癫地说说跳跳抖抖,围观的士兵们则一脸虔诚地看着“大仙”们,嘴里跟着哼哼唧唧。

除了借力于超自然领域,王世充还不知从哪找来了一个长得很像李密的家伙。战斗打响后不久,就把那人捆成个粽子在阵前押过,很快军中便传开:已经抓住李密了!

由于古代通讯手段的落后,李密军短期内无法辨别消息的真假,更挡不住感觉老天都站在我这边的隋军,大败。溃不成军的李密只好带领残部回到洛口。

人心散了的队伍是不好带的,大家都觉得前途暗淡,李密也是束手无策。万般无奈之下,猛然想到同姓同宗的李渊与自己关系倒还不错,而且亲戚刘文静也能帮着说上话,于是带着愿意前往的部下西入潼关。

进入李渊的地盘后,长安方面不断派出使节欢迎和接待,态度极为热情。

李密大喜,认为此去必定大有可为,而且他一直认为自己在东都吸引了隋军大量的兵力,直接给李渊起兵提供了帮助,功劳大大的,这回进京肯定能捞个宰相之类的官职当当。

不料进了城之后,李渊只封了他个光禄勋(负责宫廷饮食,算是皇家大酒店总经理)上柱国(过去曾是个大官,但现在只是个荣誉职位,没有实权)邢国公。另赏美女(美丑有待进一步考证)一人——李渊的表妹、大唐独孤公主。

虽然物质待遇还算优厚,但唐政府的官员们普遍认为李密不过是走投无路才来投奔,与丧家犬无异,因此大多对其表示轻蔑,更有甚者,一些高官直接向他索贿。李密只能打破牙齿往嘴里吞,心情十分郁闷。

没过多久,李渊听说李密原先的部下大都不肯归附王世充,觉得可以收为己用,准备派李密前去招抚,收为己用。了解这个情况后,李密也合计了一下,打算收拢完旧部后有可能的话便自立山头,不再回来了。于是,便拍胸脯保证说绝对不辜负皇上期望,定要生擒那王世充。

自古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可惜李渊没能做到这一点。

李密走后,李渊听信了他人进言,又开始担心他背叛,下令速召他回京。圣旨到时,李密刚走到桃林县。由于本来心里就不那么纯洁,担心自己的小算盘已被看破,回去便要砍头,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逮捕传令使者,突袭桃林县。

要说李密到底是个人才,攻城手段十分高明:他先是派人去通报县令,说自己是奉旨到此,现在皇上急招我回京,但身边带着一干小老婆和丫头,希望能让她们进城休息休息。

估计县太爷也是一边嘲笑李密的好色,一边羡慕他的艳福,一边漫不经心地就同意了。嗬,李密的小老婆和丫头还真是不少,足足数千个女人半遮半掩地就进了城。这边县太爷还没回过味来呢,那边一声令下,刚刚那几千个娇滴滴的女人顷刻间变成了几千条大汉,从裙子下面抽出兵器便四处杀人。

占据县城后,李密继续引兵东进,准备前往伊州,与旧部张善会合,再进一步召唤昔日旧部。唐政府行军总管盛彦师识破了李密的意图,抢先在他的必经之路熊耳山设下埋伏,措手不及的李密被斩杀于乱军之中。就此一位曾经呼风唤雨的人物就此谢幕。

对于李密,史书最后给了他十六个字的评价:乌阳既升,爝火不息。狂哉李密,始乱终逆。

李密有见识,有才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从他的经历看,应该不是一个甘愿在唐朝安安分分做顺民的人。旧唐书》用了一个“狂”字来概括他,十分精炼。书中责怪李密不能为大唐尽心尽责,反而思图叛逆,是自寻死路。但从后来的情况来看,其他被唐政府消灭的势力中,只有像秦琼、尉迟敬德等非政治领袖的将领才得以善终,其他首领级人物,不是战死就是被活捉后砍头。李密的做法,也很难去评价是非。毕竟当时的唐政府根基尚不牢固,又不是什么“正统”最终鹿死谁手还很难见分晓。

同类推荐
  • 明朝遗民的大清岁月

    明朝遗民的大清岁月

    历史上,每一新旧朝代的更替,都会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和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有以新朝为“天命人旧”而顶礼膜拜者;有为旧朝尽忠殉难死节者;也有藏身于残山剩水之间,拒不合作者。他们头上顶着“义愤”、“责任”、“建设”,同时也在心中存着故朝归来的期待,但等到的却永远是泪尽胡尘里。他们,就是一群最可怜的帝国遗孤。被故朝抛弃,又不融于新朝的遗民们。
  • 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

    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

    《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将明朝皇帝从头至尾一一道来,叙其登皇位的惊险历程,谈其面对家事国事的决断犹疑,论其治国经邦的成败得失。最终口王现出来的是一部风云起伏的大明王朝朱氏家族史。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皇朝,也是唯一一个自南向北以南方军队击败北方游牧民族而统一天下的皇朝。在朱家统治的时期,它写就了无数的辉煌,也留下来了无数的骂名。品味朱氏家族近三百年统治史上的光明与黑暗、荣耀与创痛、自由与专制、兴盛与凋敝。纵观明朝的朱家皇帝,皆有近乎病态偏执性格,莫不多疑刻薄,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太祖的多疑刻薄、威祖的狠毒无情、宪宗的滥用私人、武宗的狂妄自大、神宗的偏激逆反、崇祯的目4愎自用等等,不仅皇帝如此,大臣们也是如此,这个偏执者家族写下了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一个琢磨不透的明朝。《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为您讲述了一个统治家族的光明与黑暗、荣耀与创痛、自由与专制、兴隆与凋敝。
  • 极品奸商

    极品奸商

    一次莫名其妙的穿越,让他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他凭借着自己前世的本领,在另一个历史的洪流中留下自己浓重的笔墨。商场、战场、官场、情场,都是他纵横的舞台。日出东方,唯我不败……风姿冠绝的花魁、学富五车的才女、武功高绝的女侠、不落凡尘的仙子,或是纵横沙场的女将,谁会落入他的爱情陷阱?他无耻、他下流、他手段卑鄙让人瞠目结舌。可为何,这样的一个小人,却用他的肩膀,抗起了华夏的脊梁?
  • 帝王遗嘱:破解皇权的更替密码

    帝王遗嘱:破解皇权的更替密码

    皇权的传递做起来相当复杂,但说起来却相当简单。我们今天就是来说这事的,因为帝制时代早已经过去,谁也没有能力再来做了。本书所选取的遗诏,皆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气的帝王的政治遗嘱。他们就是那些“围棋高手”。或是开国帝王,或是中兴之主,或是乱世枭雄,或是太平天子。而他们对自己身后江山的合理或是不合理规划,直接造成了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的发生。
  • 汉室邪皇

    汉室邪皇

    周林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到汉代,并且附身在皇裔刘询的身上。他遇见了刘彻附体的黑龙,奸诈的刘彻妄图利用周林作为自己的棋子,能够再重新品味站在权力至高点的滋味。而至尊魔王李少方却一心想和刘彻决战到底,他身后有着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太子刘据(刘询爷爷)。这无疑是一场惨烈的战争。
热门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秦始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前207年;汉包括西汉和东汉,始于公元前206年,止于公元220年。秦始皇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秦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初步形成,国家统一、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和力度加强。汉王朝是政治一元化的大一统国家,不同于政治多元的诸侯列国。西汉武帝时,汉王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进入政治、经济的全盛时期。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奖励儒术,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儒学成为学术思想主流的时代,是主导中国文化的最大力量。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
  • 武破九荒

    武破九荒

    真灵大陆,天骄当世,妖孽横行。出身卑微的少年萧叶,得远古传承,从此武极天下,横推万敌。无敌的战场,天才血如海,妖孽骨成山,萧叶步步前行,登临绝巅,一路打到世上无人敢称尊。吾辈武者,当宁折不屈,杀伐决断,快意恩仇,镇杀世间一切敌!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三界美人谋

    三界美人谋

    他是无数佳人立誓非君不嫁的第一公子,却夜夜不能安枕,只因梦太惊心;她是神界最受尊敬的女神,曾在从不敢接受的爱人面前发誓,会杀了娶她之人;无奈,已是夜不能寐,偏偏又真的遇到无数次在梦中,令他心神俱裂的她;千年前的誓言,也在知道他就是天定之人时,不知何去何从;造化,前世,今生,纠纠缠缠,他还是他,她也逃不出他的心;三界,痴心,守候,流年辗转,美人依旧,劫错难知;万万年的相思入骨,转世轮回之后,还有谁在等候?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混混校草暗恋乖乖女

    混混校草暗恋乖乖女

    人人都说欧阳校草冷酷、绝情,对女生不屑一顾,她却道欧阳校草是个大色狼。他竟然把她推倒在学校的主席台上强吻她。并且吻完一次又一次。还被很多同学看到了!怎么办?她恨死他了……欧阳辰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林希儿是普普通通的小女生。他暗恋她,想尽办法接近她。而她却浑然不知,以为他只是想欺负她。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无上狂尊

    无上狂尊

    陆青阳,魂穿异世,带着游戏中医师技能穿越神州,化身儒门书生,挑战儒门礼法和道德,征战异世各路天才强者,以医师技能为辅,争霸天下,成就一代雄主
  • 爱上你吃定你

    爱上你吃定你

    她与他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却在他们的订婚宴上成了落跑新娘。她在最狼狈的时候遇见他,情愫慢慢滋生,却发现爱是一场阴谋。爱与不爱,何去何从,她,究竟情归何处?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天定风华之懦弱世子妃

    天定风华之懦弱世子妃

    她是白府唯一的嫡女白茉尘,空顶着天朝第一美女的头衔,却是懦弱、草包、无能的代名词;百花会,未婚夫当场悔婚,惊怒之下,万念俱灰跌落荷花池;一命呜呼。她出身于中医世家,亦是商界传奇,年纪轻轻便叱咤商界,翻云覆雨;话说商场如战场,一着不慎,便生死殒命。当商界奇才成了懦弱嫡女,又将会有怎样的人生?……小剧场:(一)纳兰锦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思想。但是曾经悔婚的未婚夫又找了回来:“白茉尘,我可以许你正妻之位,你要想清楚了?否则后悔都晚了。”某女深思:“不用想”某男激动:“你答应了”某女一脸真诚:“别人之蜜糖,我之砒霜。”某男暴走:“你,……”顿了顿又道:“若是在死和我之间让你选呢?”某女:“那我宁愿去死”同时腹谤:“笑话,好不容易出手的残次品,概不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