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2300000007

第7章 隋亡唐继

报完私仇,开始打理公务。11月15日,代王杨侑在大兴殿登基,是为恭帝,改年号义宁,尊祖父杨广为太上皇。17日,杨侑授予李渊假黄钺(可自由使用杀人专用铜斧,也就是说李渊可以随便以皇帝的名义下命令杀人了)使持节(代表皇帝授予全权,可以便宜行事,先斩后奏)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全国各战区最高司令官,但能不能指挥全国军队还得看自个的本事)尚书令(基本可以视同为大隋公司的CEO)大丞相(这个不用解释吧)封唐王。紧接着又下诏:全国一切军政事务、官员任命、法律制定和功过赏罚,全都由丞相府决定,只有祭祀天地和祖先的事情,才需向皇帝报告。唐王李渊封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秦公,任京兆尹,李元吉为齐公。

到了第二年,进一步准许李渊剑履上殿(不脱木屐,佩剑上殿)赞拜不名(礼宾官宣读某人奏事时不称姓名,只称官职,以示尊重)

得,到了这个时候,瞎子都看得出来如今皇帝姓什么了。此时的李渊在想起曹操、司马昭等人时一定得意非凡:想不到我也有今天!看来这个过程也不过尔尔嘛。

西京大兴城里发生的天翻地覆很快就传到了远在江都的隋炀帝杨广的耳朵里。这位主儿见大局已定,无力回天,倒也豁达——得,都这样了,还不如什么都不想了,趁还没见上帝之前充分享受人生吧。

于是乎,他每天不是和一千多妃嫔一起饮酒寻欢作乐,就是带领一帮大臣们游山玩水,倒也忙的是不亦乐乎。

俗话说,为大事者不拘小节。但这绝不是说做什么事都可以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杨广死前的最后一个重大决定再次暴露了他作为领导者的不合格,也正是这一决定直接加快了他到达自己人生旅途终点的速度。

杨广心知收复中原已基本无望,索性就决定留在江南,做个割据政权,并下令在南京(时称丹阳郡)兴筑宫殿。当时跟随杨广南巡的大部分官员和护卫军都是关中人,思乡心切,眼看回家无望便纷纷开始逃亡。

在这件事情上,杨广同志却是表现得异常果断——他不是考虑如何安抚士兵,而是十分简单粗暴地下达了杀无赦令。这直接导致他的整个护卫队陷入了人心惶惶——逃亡——诛杀——愈加惶恐不安——更多逃亡的恶性循环中。在LIVE OR NOT LIVE的生死抉择中,为了那已经几乎看不见希望的未来,几名高级军官为求自保,决定联合起来发动政变。

大业十四年(618年)3月,突然出动的政变军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有效抵抗,顺利冲进了皇宫,活捉了杨广,少数誓死效忠他的反抗者也都被一一处决。

然而,当决定推选出新的带头大哥的时候,那几位主导政变的军官却又纷纷谦让起来,觉得自己出身不够显赫、官职过于卑微,无法堪当大任。大家你推我让的结果是将许公、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推向了历史舞台的中央。

知道政变后宇文化及的反应是:脸色大变,浑身冷汗。政变成功,军官们派人来迎接他入皇城时,宇文化及居然已是吓得抖成一团,只会一个劲说:罪过!罪过!这不禁让我们感叹历史的惊人相似——20世纪武昌起义成功后,并未参与起义的黎元洪也因“德高望重”而被推上了都督的宝座。黎都督的反应居然也是身体蜷缩,连连摆手请求:莫害我!莫害我!。

阿弥陀佛,无论罪过不罪过,事情是做下了,这种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买卖,最忌讳的就是反应迟钝,斩草不除根。

于是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彻底清除杨广一党。

首先被杀的是杨广最小也是最疼爱的儿子。目睹爱子的惨死,杨广万念俱灰。他提出希望能留个全尸,也算是死得体面些。负责行刑的官兵们哪有功夫去为他调配毒酒,大刀砍他娘的才痛快。不过念在主仆一场,人家临死前的遗愿总要给点面子的,所以最终选择了绞刑——用丝巾把他勒死在了刑场。

兔死狗烹,接下来肯定就是有组织的灭门。隋朝所有的皇族,凡是能抓到的不分男女老幼一律处死,只有杨广的侄儿秦王杨浩因和宇文化及私交甚密才得以逃脱一死。

杨广一生,先是平定江南的南陈,为隋朝一统天下立下大功,又装出善良老实的摸样,骗取了父母的信任,取代哥哥成为了太子,接着又急不可耐地弑父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本来当时隋朝国富兵强,正是蒸蒸日上的好时代,杨广也有足够的才干来光宗耀祖。可是他最关心的不是巩固政权和社会的安宁稳定,却为了虚荣心和狂妄自大而不停地开建规模浩大的工程,不顾民众死活地对外征战。最终,天下大乱,父亲一手开创的大隋王朝轰然倒塌,满门被诛,自己也最终惨死在自己的护卫军手中。

没有人同情杨广,因为他没有同情过任何人;没有军队前来勤王,因为皇帝让自己的军队都觉得跟着这个混蛋没有出路。杨广这一生,前期表现很成功,实际为人很失败,做皇帝极其失败,就连运气都很差——在隋朝的基础上,一个光耀万邦、流芳千载的大唐帝国迅速崛起,强烈的对比之下杨广只能做一个千夫所指的暴君,一个各种书籍上记载的彻头彻尾的亡国之君。他的死,只恨太晚!

杨广的死讯传到东京洛阳和西京大兴后直接导致了两个新生政权的诞生。

留守洛阳的越王杨侗于5月24日宣布登基称帝,改年号皇泰。西京大兴的动静则更大一些:杨广3月被杀,4月唐王李渊在得知消息后痛哭流涕,悔恨自己因路途遥远没能救下表兄弟杨广的命。显然这又是一次李渊的精彩表演,因为到了5月14日,恭帝杨侑就谦逊地把宝座禅让给了这位一脸忠贞和鼻涕眼泪的大丞相、唐王。

即位后李渊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武德。大唐王朝正式诞生。

李渊虽然说是从唐王升级为唐皇帝,但实际能管辖到的地盘并没有变大,各地仍有不少割据一方的其他势力。唐政府的主要对手包括:正在洛阳交战的魏公李密和郑公王世充、占据金城(兰州)一带自称大秦皇帝的薛举、还有以河北山东一带为根据地的夏王窦建德。

当然,其他还有一些阿猫阿狗也纷纷趁乱称孤道寡,鉴于没有折腾出什么响儿来,就不一一絮叨了。

李渊做了皇帝,对手们自然是要表示表示的。不久,自称大秦皇帝的薛举便开始攻击唐政府的所属州县。

李渊便把李世民叫来:儿啊,朕封你为秦王,可还有个人自称大秦皇帝,明摆不给你我面子。朕倒没啥,老头子一个了,可是你不一样了,丢不起这人儿啊。本来朕当去把他们给灭了,无奈政务缠身,一直没腾出功夫,现在那驴不日的东西居然自己找上门来了,你就替朕去搞定他们吧!

李世民领旨后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前线。见对方来势汹汹且人多势众,他便采取了深挖沟、高筑墙的方式应对,死守不战。

也是天意要让唐军败这一仗。自古中国皇帝多了去了,奇闻逸事不断,可这一次,一只蚊子粉墨登场,它与李世民的一次零距离接触让身强力壮的秦王染上了疟疾。这疟疾折磨得秦王是忽冷忽热,不停打摆子,根本没法指挥军队。于是他只好把指挥权交给刘文静和殷开山,向他们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并提出了持久战——薛举孤军深入,后勤保障无力,不能持久,利在速战速决,我们防守严密,供应充足,利在固守,等待对方疲惫缺粮后出击,方能取胜。所以无论对方如何挑衅,千万不可出击,等孤王痊愈,自当为你们破敌。

李世民说这番话本意应该是担心两人打不好仗,安抚他们情绪的。哪知这两文人口头上虽然是频频点头称是,出门后却概不认账,认为绝不能示弱,长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

于是两人开始擅自调动部队列阵,把李世民的持久战理论抛到了九霄云外。

薛举得到情报后大喜,暗中派遣一支部队前往唐军阵后,准备偷袭。

7月9日,骁勇的西北军对毫无防备的唐军展开了前后夹击。在浅水原,措手不及的唐军遭到重创,过半数的士兵被杀,大将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阵亡。主力尽失的李世民只好率军返回长安,直接责任人刘文静等被革职。

这是自李渊太原起兵以来,唐军第一次遭受如此重大的损失,一时间人心惶惶。

胜利的薛举得意洋洋,派人收集战死的唐军尸体,筑成“京观”

所谓“京观”是用死人的尸体和骷髅搭成的高台,中国两晋南北朝时较为多见,基本上都是用战败方的尸体作为建筑材料,以其强烈的血腥恐怖感和视觉冲击来炫耀武功。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昏暗的天空中,数只乌鸦在盘旋,地上暗红色的血液凝结在一起,破烂不堪的军旗和武器盔甲散落一地,一座高台孤零零地矗立在荒原上,仔细一看,原来是骷髅堆就。那一个个空洞的眼眶直直的瞪视着前方,未完全腐烂的肌肉组织还在往外渗着血,惨白的骨头横七竖八地交织在一起,仿佛这些骨骸的主人正要拼命从尸体堆中往外爬,这时,几声凄厉的狼嚎从远处的树林里悠悠传来……

“京观”既宣扬了胜利者的武功,也代表着失败者的耻辱。

薛举本打算乘唐军大败进一步进攻关中,不料人算不如天算,生了场病,直接就挂掉了。儿子薛仁果即位后忙于巩固权力,对关中的进攻也暂时停止了。

不久,休整之后的唐军在李世民的带领下再次回到浅水原,与同样率军前来的秦帝薛仁果对峙。

李世民这次安下营帐后,并没有立刻进行军事部署,而是吩咐各军紧守营寨,自己则挑选了数千名精兵来到了原先的战场旁。

物非人是,再次来到这里,看到的只有高耸的栅栏。

士兵们沉默着望着自己的统帅。李世民眼望着远方,长出一口气后打破了沉默:金秋十月,正是收获时节,漫山遍野的果子挂在枝头,正是一派秋高气爽的景象。可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什么?!

队伍里仍然没有人说话,但已传来些被压抑着的抽泣声。

“来人!推倒栅栏!

“啪!啪!栅栏纷纷倒地。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尸骨!是自己弟兄的尸骨!

“难道我们就任他们白白地躺在这儿吗?大家说,我们该怎么做?!

“干掉秦兵!杀了薛仁果!愤怒的最强音从胸膛中迸发了出来!

双方的战略几乎是上一次的翻版:秦将宗罗睺不断挑战,李世民紧闭营门。

面对着战友尸体做成的“京观”将士们悲痛难当,纷纷向李世民请战,誓言报仇,得到的却是这样的答复:胆敢请求攻击者,斩首!

两个多月后,秦军粮食耗尽,求战心切,加上唐军一直避免正面冲突,被秦军看做缩头乌龟,更是骄傲自满,认为唐军不过如此。

兵法云:骄兵必败。例子不胜枚举。

经过观察,李世民认为对方已经有所懈怠,而自己一方的求战欲望空前高涨,战斗时机已到。

他派出行军总管梁实另驻一营为诱饵,早就等得不耐烦的宗罗睺出动所有人马猛烈进攻,梁实奋勇作战,双方打了几天,依旧僵持不下。

秦军连续发动猛烈的攻击却没有效果,开始疲惫。李世民抓住这个时机,乘夜命令右武侯大将军庞玉在浅水原列阵,向秦军发动攻击。

宗罗睺毕竟也是一员宿将,对此倒并不惊慌,分出部分兵力与庞玉交战,双方再次杀得难解难分。战场上,不断地有人倒下,但双方都在咬牙坚持。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骠悍的凉州军逐渐开始占据上风,唐军越来越被动。宗罗睺眼看着胜利在望,不由得脸上露出了微笑。

哼哼,虽然你李世民大名鼎鼎,却也不过如此。这次,我要消灭你的主力,乘胜攻取长安!

突然,一支天兵从秦军的北面杀了过来。宗罗睺惊呆了:这是怎么回事?

可是,他的所有部队已经和唐军混战在一起,再也没有后备力量能够前去迎击这支生力军。

这支部队的人数并不多,只有几千人——正是李世民和他挑选的那几千名精锐。

秦王李世民率领几十名骑兵一马当先,整支部队不论是兵是官,都是眼睛血红,牙关紧闭。这些唐军士兵如同地狱里冒出的恶魔,不要命的反复冲锋,见人就砍,杀声震天。有最高长官以身作则,带着必死的决心和复仇的怒火,唐军无不以一当十。

面对着这样的对手,秦军终于败下阵来,全军崩溃,被杀数千人。其他人四散而逃。

李世民准备带领骑兵追击败军,老舅舅窦轨劝他小心埋伏,不如先巩固战果。

李世民跨上战马,遥望着远方一抖马鞭,回答很坚决:现在我军势如破竹,一切问题将迎刃而解,舅父不必多说!

当晚,唐军包围了薛仁果所在的高樜城,士气高涨,军容严整。城里守军吃了白天的大亏,对李世民大为恐惧,夜间争相溜出来向唐军投降。眼看就要成光杆司令的薛仁果束手无策,只好出城投降。

薛家的大秦帝国覆灭,消灭他们的人,正是大唐的秦王李世民!

11月,李世民凯旋回京。

李渊下令将薛仁果斩首,对有功将士大加封赏。顺便任命刘文静为民部尚书,殷开山也恢复了爵位(无语,到底是元老啊,就这样翻身了)

西面老李家的地盘又扩大了,东面的另一位老李可是比较倒霉。

同类推荐
  • 大秦帝国风云录

    大秦帝国风云录

    主人公穿越了,重生了,成了大秦帝国王族的一员,但让他极度失望的是,他这个王族成员是一个流配边疆的罪人,他将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 武家栋梁

    武家栋梁

    武家起于微末,栋梁崩于战国,当荒谬的武士道大行其道,谁还记得当初源氏的誓言。当羽柴秀吉还在为找干爹而苦恼,德川家康开始自称河内源氏的时候,他们永远不会明白什么才是武家栋梁。八幡宫前深深荒草中,隐藏着武家数百年的荣耀,吉良家的少年,却被迫踏上追赶时代的步伐,走上一条与历史截然不同的道路。下克上、背叛者的下场只有灭亡,一切幻想将在滚滚铁骑下化为灰烬,源氏栋梁家将在白旗下浴火重生。(主角不是萝莉控)
  • 武侯称霸记

    武侯称霸记

    诸葛武侯苦修奇门神功,正当关键时刻,却被司马懿破坏,虽未被打下地狱,却荒唐转世成黑老大!令他更惊讶的是好多历史上的高手都还活于世上……美女随行,豪杰尽归,武侯逍遥至极,经过一番苦修和恶战,终于站在了世界的巅峰。
  •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

    这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千百年来,各代学者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议论纷纷,各执一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将各代学者的不同观点汇总起来详加介绍,可视为一种学术上的总结。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对一些学者的相同观点和相反观点兼收并蓄。不同学者手中掌握的材料,有的重复,有的有出入,有的截然相反,但都言之有据,值得重视。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选取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二十余篇,展现了英杰为人称道的英雄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崇高精神。故事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同时配有精美的插图,更具趣味性和可读性,适宜小读者阅读。希望这本小书能受到小读者的喜爱,让孩子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得到启迪和收获。
热门推荐
  • 这是我的答案

    这是我的答案

    本书展现了一对E时代男女纯粹而彻底的情感世界。习惯于慢吞吞做事而又有着细腻感情世界的处女座大学生丁一书在台北诚品书店闲晃时巧遇了他心目中的完美女孩筱柔,一头飘逸如云的秀发、温柔得令人心动的声音……而对筱柔的坎坷情史和对爱情的伤心质疑,一书用温情和行动给了她真心答案。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淡定的人生不焦虑

    淡定的人生不焦虑

    淡定的心态能够帮助人们坦然地面对眼前的一切困难,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不会再为一些无谓的事情变得焦虑不安。淡定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气度,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一个淡定的人,一定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是一个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诱惑,能够控制自我欲望的人。淡定其实也是一种心情,是一种自我感受到的愉快心情。在这忙碌的世界里,生活的焦虑、工作的压力、家庭的担忧常常让我们变得苦恼与烦躁。欲望无止境,欲壑终难填,一味追名逐利之人是难以拥有幸福的。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
  • 琴弦丫头:我的绝色王子

    琴弦丫头:我的绝色王子

    杜宇辰那因为疲惫而呈死灰色的眼突然亮了起来,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了琴,琴的面板光滑细致,弧度打磨和漆面都很精致,乌木的手感也恰到好处,算是上...
  • 谚语荟萃

    谚语荟萃

    集经典谚语于一家,给你不一样的谚语体验。既是增长知识的必备宝典,又是方便的谚语工具书。
  • 被禁锢的头脑

    被禁锢的头脑

    本书是198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米沃什写于1950年代初的经典作品,对于二战前后波兰以及波罗的海三国人的处境做了精彩的描述与反省。米沃什的许多真知灼见放到现今的语境下,其阐释力度依然强劲,甚至更富潜力与空间。中文世界对本书期盼不已,中文版从波兰文直接译出,同时汇集了德文版、英文版序,并请著名批评家崔卫平女士作导读,可谓善本。
  • 幽冥雪晴

    幽冥雪晴

    缘渡:“女施主,贫僧见你面若桃花,定当有桃花运啊。”薛芝晴:“擦——什么?桃花运?我看是桃花劫才对!”场景一:缘渡:“······”场景二:薛芝晴:“谢天谢地,因偶遇僧人缘渡,缘渡那家伙总算干了件好事——没那么扫把了。”一会过后——薛芝晴忍不住咆哮:“这该死的缘渡老头,以后就算是相信太阳会打西面出来,也不再相信他会不扫把!哼!”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身红色的嫁衣,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校草何洛晨的穷追不舍,幽冥邪少的拼死守护,简介:她本是个平凡的高中生,梦中的凄美少年······一个她一无所知的世界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秘密?当真相大白的那一刻,她爱与不爱,何须别人刻意成全······场景七:天帝:“你可知尘儿为何会落入凡尘?”薛芝晴(狠狠给了他一记白眼,这都不知道,白痴!:“因为他名字就叫落尘啊!”天帝:“······”
  • 废材逆天:兽妃倾天下

    废材逆天:兽妃倾天下

    一朝穿越,异世重生,谜团滚滚袭来,到底是阴谋还是巧合,到底是命中注定还是被人安排。在成为强者的复仇之路,简单而困难,却又惊心动魄,每次毙命的危险关头却又化险为夷。她最幸运的事就是在这场艰险的道路上遇见了他,是他的出现给了她无限的动力,黑暗神殿?无情殿?这两大的势力不过是给她练手罢了。有他的相伴,契约兽的相随,朋友的陪伴,这些都是她的幸运所在。一次次在死亡边缘徘徊,却从来没有放弃的念头,这就是她——云轻羽。[作者第一次写文,诸多不好望包含。群号:392112094输入你喜欢的人物名字方可通过审核]
  • 穿越时空朕的皇后不一般

    穿越时空朕的皇后不一般

    21世纪的国际化杀手组织的头牌杀手伊苏,因一次意外的任务而魂穿了,魂穿之后她变成了将军府内的一个不受宠的四小姐,而她用自己的本事赢得了大家的称赞,一个小小的身体里变了一个主人之后,将会演变着怎样不平凡的故事呢?他,大祁王朝的主宰者,拥有天下的一切,却在一个不好的地方,遇见了不平凡的她,一眼望去,殊不知这九生九世的爱恋纠缠是上天注定了的,但这一次他们将会演变着怎样的人生?是悲?是喜?敬请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