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9200000015

第15章 博弈论的诡计 (2)

比如,有些脾气很暴的人走在大街上,如果被陌生人踩了脚会立即对对方怒目而视,而换做是平时很熟悉的人,则一笑了之。实际上,对陌生人发火就因为这是一种“不重复”,而对熟人微笑则因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重复”。

重复博弈中,每次博弈的条件、规则和内容都是相同的。但涉及博弈,由于有一个长期利益的存在,因此各博弈方在当前阶段的博弈中要考虑到不能引起其他博弈方在后面阶段的对抗、报复或恶性竞争,即不能像在一次性静态博弈中那样毫不顾及其他博弈方的利益。

有时, 一方做出一种合作的姿态, 可能使其他博弈方在今后阶段采取合作的态度,从而实现共同的长期利益。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是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的状态。帕累托最优只是个中理想标准中的“最低标准”。

也就是说,一种状态如果尚未达到帕累托最优,那么它一定是不理想的,因为还存在改进的余地,可以在不损害任何人的前提下使某一些人的福利得到提高。

4.三个枪手的对决,谁是最后的赢家--枪手博弈

《三国演义》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袁绍大军被曹操击败之后,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投奔了乌桓。为了清除后患,曹操决定进攻乌桓。于是,走投无路的袁氏兄弟转而投向了辽东太守公孙康。面对穷途末路的袁氏两兄弟,气势高涨的曹军诸将都向曹操请命,进军辽东,一鼓作气捉拿二袁。但老谋深算的曹操没有听取诸将的意见,选择了按兵不动。

数日过后,公孙康派人将袁尚、袁熙的头颅送到曹操帐中,这一举动让很多人都感到分外震惊。此时,曹操将郭嘉的遗书拿出来让大家传看。

原来,郭嘉劝曹操不要急于进攻辽东,因为公孙康一直害怕被袁氏吞并,现在袁氏兄弟去投奔他,必然会引起其怀疑。而如果曹操前去讨伐,袁氏和公孙康自然会联合起来对抗曹军,曹军的胜算不高。但若按兵不动,静待公孙康与袁氏双方的厮杀,最终得利的是曹军。

郭嘉的一场“坐山观虎斗”,最终让曹操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枪手博弈就是在面对不止一个敌人或对手时,为了避免自己的进攻和竞争促成对手们联合起来对抗自己,而采取的一种静止不动,静待时机的行为方式。为了获得自己所希望的结果,在这场博弈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注意,不可操之过急。

曹操听从郭嘉的建议,面对多个对手时选择静待的方式,“坐山观虎斗”,最终让自己在不费吹灰之力的情况下,少了一个与自己为敌的竞争对手。实际上,曹操的做法与枪手博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但话说回来,曹操及手下部将,身居统治者之位,他们的谋略属于帝王的心术或王道,大多无法从真正意义上避免其阴暗的一面。那么现代的博弈则讲究的是策略。博弈论的目的就在于巧妙的策略,这里讲究的策略,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了解了二者的区分,让我们一同来看看枪手博弈的模型。

有三个不共戴天的枪手某天在街头遭遇,三人同时拔枪开火,假设枪手甲的命中率为90%,枪手乙的命中率为60%,枪手丙的命中率为40%,三人都是非常理性的人。那么,在第一阵枪响之后,谁活下来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回答这样的问题前需要好生思量。通常,人们都会认为甲的枪法好,活下来的可能性会大一些。但经过一番紧密的推理,却是枪法最差的丙活下来的机会最大。

一场激烈的枪战,枪手甲一定会对枪手乙先开枪,因为乙对甲的威胁要比丙对甲威胁大得多。甲应该首先干掉乙,这是甲的策略。

同理,枪手乙的最佳策略是先朝甲开枪。一旦甲被干掉,则乙和丙进行对决,乙的获胜率会提高很多。

枪手丙的最佳策略也是先向甲开枪,乙的枪法比甲要差一些,先把甲干掉再对抗乙,丙的存活率要更大一些。

通过概率统计三个枪手在作出抉择后的存活率,枪法最差的丙的存活率最大,而另外两人的存活概率远远低于丙。

由此可见,在关系复杂的多人博弈中,一位参与者最后能否胜出,不仅仅取决于自身的实力,更重要的是各方实力的对比关系以及各方的策略。

纵观西方的政治竞选活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关枪手博弈的影子。在多个竞争对手竞争的局势中,往往实力顶尖者都会在实力稍差的竞选者的反复攻击下,狼狈不堪额败下阵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此,对于竞争者来说,等到其他人彼此争斗并且退出竞选的时候自己再登场亮相,局势对自己反而更有利。一个在其他参与者眼中,没有任何威胁程度的参与者,如果采取最佳策略,更容易在较强对手们的相互残杀下“脱颖而出”。

在多方博弈中,只要我们能够采取属于自己的最优策略,那么,无论对手如何行动,都会有出人意料的结果青睐我们!

博弈的基本构成要素:

[1]参与人:又称为局中人,是指选择自己的行为以使效用最大化的决策主体;

[2]行动:是指参与人在博弈的某个时间点的决策变量。

[3]信息:参与人有关博弈的知识,特别是有关“自然”的选择、其他参与人的特征和行动的知识。信息集是指参与人在特定的时刻有关变量值的知识。

[4]策略:是指参与人在给定信息情况下的行动规则,它规定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行动。

[5]支付: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策略集合中参与人得到的确定的效用水平或指参与人得到的期望效用水平。

[6]结果:主要是指均衡策略组合、均衡行动组合、均衡支付组合等。

[7]均衡:是指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集合。

5.争吵为什么不增加自己的收益--谈判博弈

这里有一对兄弟打猎的故事。

一天,很想吃野味的兄弟二人,在一番精心准备过后,扛着猎枪一同来到山上打猎。在通向山里的小路上,他们遇到了一只离群的大雁。于是两个人同时搭箭准备射雁。

箭在弦上,眼看二人的箭将同时发出,哥哥突然说话了:“把雁射下来后我们煮着吃吧。”

“家鹅煮着好吃,但是大雁还是烤着吃香。我们把大雁烤了吃吧。”听了哥哥的话,弟弟有点不服气,着急的争辩说。

于是,兄弟两人因为这个问题开始了争吵,但意见始终没得到统一。这时来了一个打柴的村夫,听到他们的争吵,他说:“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办啊,把大雁分成两半,一半来蒸,一半来煮就行了。”

听了村夫的话,豁然开朗的两兄弟停止了争吵。可再次拉弓,却发现天上的大雁早已经没了踪影。

一场争吵,兄弟二人将到手的大雁放走了,这真有点应了那句“煮熟的鸭子飞走了”的谚语。其实,兄弟二人完全可以在打下大雁之后再慢慢商议怎么处理大雁。可偏偏在剑拔弩张的一瞬间,看到眼前既得的利益,他们落入了“幻想”的陷阱。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的收益并不是恒定的。往往在我们谋划如何分配收益的时候,我们的收益可能在不断缩水。如果用博弈理论来解释,这里就涉及谈判博弈理论。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博弈的基本模型。

假设桌子上有一块蛋糕,甲和乙都很想马上吃到蛋糕,但两个人在蛋糕的分配方式上展开了争吵。而在他们争吵的过程中,蛋糕一直在不停融化。假设每经历一轮谈判,蛋糕就会缩小同样大小。这时,讨价还价的第一轮由甲提出分蛋糕的方法,乙接受则谈判成功,若乙不接受则进入第二轮谈判。第二轮由乙提出分蛋糕的方法,甲接受则成功,不接受则蛋糕完全融化。

在这个过程中,甲刚开始提出的方法非常重要。如果甲所提出的方法乙不能接受的话,蛋糕就会融化一半,即使第二轮谈判成功了,也有可能不如第一轮的收益大。因此,经过仔细考虑,明智的甲决定在第一阶段的初始方法中,选择一定不会超过二分之一蛋糕的方法,而同样明智的乙也会同意甲的要求。

日常的经济生活中,讨价还价的问题不光出现在日常的商品买卖中,即使在国际贸易乃至重大政治谈判中都一样有所体现。而分蛋糕的故事在众多领域都有很广泛的应用,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商界、国际政坛,有关各方经常需要讨价还价或者评判总收益如何分配,这个总收益其实就是一块大“蛋糕”。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收益缩水的方式非常复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讨价还价的整个谈判过程不可能无限延长,因为谈判本身是需要成本的。如果谈判的双方都为收获一个对自己更有利的结果,而始终坚持不愿妥协,那么他们得到的好处往往要超过谈判的代价。谈判的时间越长,蛋糕缩水就越厉害。为此,双方真正僵持的时间不会太长。因而,具有这种成本的博弈,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谈判者整体来说,应该尽量缩短谈判过程,减少耗费的成本。

在商业谈判中,通常是卖家首先提出一个价码,而后买家决定自己能否接受。如果不接受,他可以给出自己能接受的一个价格,或者等待卖家自己调整价码。但如果这场谈判就脱时不决,那么卖家会丧失许多出卖更多商品的机会,而买家也会失去使用新产品的机会。谈判让买卖双方都损失了很多机会,但他们彼此依旧在不断的讨价还价中僵持,这是因为博弈的双方在利益上是对立的,即一方效用的增加都会损害另一方的利益。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他们都希望达成某种协议。如此,双方需要在达成协议的底线和争取较优的结果中进行权衡。

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许多急于买一件东西的人总会付高一些的价钱购买所需物品;而急切想将商品推销出去的人,往往习惯以较低的价格将自己的东西卖出。鉴于此,许多有经验的人,在逛商场、买东西时,往往表现出一幅不紧不慢,不急不躁的态度,即使内心再喜欢的东西,也不会在卖者面前表现出来。其实,这些做法都与博弈论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在谈判的多阶段博弈是双数阶段时,第二个开价者具有“后动优势”。

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相对,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零和博弈的结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整个社会的利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一分。

6.算命先生为什么能够“未卜先知”--策略欺骗

有一个算命先生在当地因为占卜吉凶和推演因果很灵验被很多人奉为神灵下凡。为了得到神灵的庇护,很多人前来求卦时都会给他很高的算命费用。转眼间,又到了进京赶考的时节,这一天,有三个书生来到算命先生面前,请求他帮忙算上一卦。

一直在闭目养神的算命先生明白了他们的来意,眼睛都没睁,只伸出了一个手指在空中晃了一下,一个字都没说。这一下,三个书生彻底懵了。

“先生,我们三个到底谁能考中?”定了定神,一个书生急切地问道。但是,算命先生还是像刚才一样,伸出手指,一言不发。三个书生考虑到可能是天机不可泄露,算命先生不便说明,于是怀揣着疑惑走了。

这时,一直跟着算命先生的一个小童好奇地问他:“先生,他们三人谁能中举呢?”

“不管是否中举,或者能中举几个,我都说到了。”算命先生胸有成竹地说:“一只手指可以表示他们中的一个人中举,也可以表示只有一个不中举,还可以表示三个人一齐中举,当然也可以表示一个人都不中举。”

小童恍然大悟。

在上面的故事中,算命先生一个手势将书生们应考的四种结局都概括了。由此可见,并不是算命先生有什么未卜先知的神通,而是巧妙地应用了我们今天在博弈论里谈到的策略欺骗。

策略欺骗的基础,当博弈的参与者对自身和对方的优势、劣势都了如指掌之后,往往会想方设法地对自己掌握的信息加以利用,并把弱点作为突破对方防线的重点。如此,策略欺骗的基础形成。

同类推荐
  • 经济知识全知道

    经济知识全知道

    在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追求快、新、奇的生活方式。多数人都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一些晦涩的经济理论、经济术语,但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早已渗透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现象也随处可见,经济学的力量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无法想象的影响力。《经济知识全知道》把那些实用的经济学常识用一种简洁、有趣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你在娱乐中尽情领略经济学的魅力。
  • 懂经济学的男人更成功

    懂经济学的男人更成功

    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的变化,对于男人来说,经济学已经是一门必修课。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经济学,本书以案例与论述相结合的形式,对我们身边的经济学现象进行解说和阐述,完全剔除经济学中枯燥的数学和函数,通过有趣易懂的故事和现象来讲述其中的经济学原理,以浅显易懂语言讲述,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掌握经济学常识。
  •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这是一部战略主义作品。本书以世界经济视野为基础,从“大经济”的角度,全书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中国之问”一气呵成,几乎涵盖了中国经济基本面、政治与经济的决定关系、经济国防、崛起模式等几大方面差不多所有关系到中国发展前途的战略性问题。读者从每一节中都能感受到强烈的中国发展脉搏:世界处在什么时代?持续三十多年的中国奇迹是否面临拐点?世界留给中国的战略机遇期还有多久?中国是持续崛起还是走向崩盘?哈耶克主义是拯救中国的良方吗?广东模式和重庆模式谁更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大政府”是通往奴役之路,还是幸福之路?中国如何才能在世界大格局中实现突围?
  • 最神奇的经济学定律

    最神奇的经济学定律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从事着怎样的职业,生活在怎样的人生状态里,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然,也总有针对各种问题总结出的原理或定律。本书介绍了80个神奇的定律,从生活化的场景出发,从经济学家的视角分类解读,力图为读者呈现浅显易懂的经济学定律。
  • 趣味经济学

    趣味经济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热门推荐
  • 沃伦·巴菲特全传

    沃伦·巴菲特全传

    重点讲述巴菲特怎样成长为一代“股王”的传奇一生;也通过他人眼中的巴菲特,细致阐述他在投资经营中的魅力。阅读《股王之道——沃伦·巴菲特全传》,相信正在股市迷茫的你,本书从“巴菲特的风采”、“巴菲特投资传奇”、“追踪巴菲特投资思维轨迹”、“股神的现在进行时”四个部分着手,会有很大的收获,收获巴菲特的投资股票经,提高自己在股票市场的必胜信心
  • 细香

    细香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妖兽年代纪1

    妖兽年代纪1

    一直暗潮汹涌的妖兽界,终于因为君王流月淳的神秘失踪而爆发了危机。路颜和寂星等人踏上了救王之途,在途中连连遇险,也让路颜的女神力量得以觉醒。终于,他们历尽万难找到了失踪君王的下落,也成功救回了流月淳。然而就在此刻,王城里的四大长老却联手发动了叛乱,打算夺权争位……
  • 错嫁王爷

    错嫁王爷

    我穿了,我竟然真的穿了,还直接被架着去拜堂,新郎却是一只猪?!老天,我竟然沦为猪的新娘,不要开这样的玩笑吧?半夜醒来,猪相公却摇身一变成为绝世冷美男,这……这是怎么回事?
  • 后宫惊华:妖娆太子妃

    后宫惊华:妖娆太子妃

    她是他交易中的棋子,他是她命中的恶魔。她从面容丑陋到美若天仙,一路真心对他,却最终只是为他换取他情报的筹码,夜晚她乔装任人欺凌的娇娃,把酒言欢,曲意逢迎,却在死亡的边缘,被他冷漠地推入深渊!为了娘和弟弟,她哀求他高抬贵手。他不屑:“你算什么?不过是一个任人欺压的无耻女人!”“就算是无耻的女人,也会有死亡的权利!”她手中软刃一挥,一道血痕清晰惊悚,血色妖娆下她美艳如花!十年欢宠,十年仇怨,他疯了一般地找她,她却如同一抹幽灵,总是在他到来前,悄然离去!
  • 犯罪心理档案(第2季)

    犯罪心理档案(第2季)

    善与恶的殊死角逐背后,也囊括了所有人性的丑陋,充满着绝望、怨恨、嫉妒、贪婪、傲慢。公安厅最隐秘最不可告人的档案完全揭露,你将深入犯罪现场,每一起凶案都让人头皮发麻,直面最令人恐惧、最沉重难解的人性之恶!一连串神秘莫测的死亡,一系列最诡异的犯罪手法。真凶一直躲在我们背后黑暗的角落,与我们同眠共餐。人与恶魔之间,一部书囊括了几乎所有犯罪元素,其实只隔着一步的距离。天黑了,请不要闭眼!
  • 细香

    细香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亲爱的敌人

    亲爱的敌人

    《亲爱的敌人》以父女情感为主线,描述单亲家庭中父女之间所发生的感人故事。是穆仰天与童云一见钟情结为伴侣,生下美丽的“天使”穆童。在一次交通事故中童云去世,突如其来的打击使父女俩人产生隔阂、误会。穆童以各种坏招阻碍女性对父亲的接近,父亲因为爱女儿和怀念妻子放弃了一次次择偶的机会,俩人成为“亲爱的敌人”。但当穆仰天患脑癌不久于人世时,父亲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女儿操办一切,而女儿突然长大挑起照顾父亲的重担,二人的心真正走到了一起。
  • 料事如神

    料事如神

    温暖千万人的成功智慧书!人生励志必备书! 无论寒冬暖春,信心都是力量之源。信心来自我们的内心,来自对自己和他人的肯定与信任,来自对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清醒认识,来自勇往直前的勇气、胆识和锐气。 信心是廉价的,谁都可以有;信心也是无价的,只有你的信心才能解救困境中的自己!
  • 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

    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

    ,在本书中,从1685到1897年以12位巨匠的故事为入口。系统讲述了古典音乐最辉煌的岁月。在这本小书里,古典音乐不再正襟危坐,田艺苗以她“穿T-shirt听古典音乐”的态度,从最经典的、大家最熟悉的音乐和音乐家写起从巴赫(m.pgsk.com)到勃拉姆斯(Brahms),听古典音乐也可以穿T-shi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