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9200000015

第15章 博弈论的诡计 (2)

比如,有些脾气很暴的人走在大街上,如果被陌生人踩了脚会立即对对方怒目而视,而换做是平时很熟悉的人,则一笑了之。实际上,对陌生人发火就因为这是一种“不重复”,而对熟人微笑则因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重复”。

重复博弈中,每次博弈的条件、规则和内容都是相同的。但涉及博弈,由于有一个长期利益的存在,因此各博弈方在当前阶段的博弈中要考虑到不能引起其他博弈方在后面阶段的对抗、报复或恶性竞争,即不能像在一次性静态博弈中那样毫不顾及其他博弈方的利益。

有时, 一方做出一种合作的姿态, 可能使其他博弈方在今后阶段采取合作的态度,从而实现共同的长期利益。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是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的状态。帕累托最优只是个中理想标准中的“最低标准”。

也就是说,一种状态如果尚未达到帕累托最优,那么它一定是不理想的,因为还存在改进的余地,可以在不损害任何人的前提下使某一些人的福利得到提高。

4.三个枪手的对决,谁是最后的赢家--枪手博弈

《三国演义》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袁绍大军被曹操击败之后,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投奔了乌桓。为了清除后患,曹操决定进攻乌桓。于是,走投无路的袁氏兄弟转而投向了辽东太守公孙康。面对穷途末路的袁氏两兄弟,气势高涨的曹军诸将都向曹操请命,进军辽东,一鼓作气捉拿二袁。但老谋深算的曹操没有听取诸将的意见,选择了按兵不动。

数日过后,公孙康派人将袁尚、袁熙的头颅送到曹操帐中,这一举动让很多人都感到分外震惊。此时,曹操将郭嘉的遗书拿出来让大家传看。

原来,郭嘉劝曹操不要急于进攻辽东,因为公孙康一直害怕被袁氏吞并,现在袁氏兄弟去投奔他,必然会引起其怀疑。而如果曹操前去讨伐,袁氏和公孙康自然会联合起来对抗曹军,曹军的胜算不高。但若按兵不动,静待公孙康与袁氏双方的厮杀,最终得利的是曹军。

郭嘉的一场“坐山观虎斗”,最终让曹操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枪手博弈就是在面对不止一个敌人或对手时,为了避免自己的进攻和竞争促成对手们联合起来对抗自己,而采取的一种静止不动,静待时机的行为方式。为了获得自己所希望的结果,在这场博弈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注意,不可操之过急。

曹操听从郭嘉的建议,面对多个对手时选择静待的方式,“坐山观虎斗”,最终让自己在不费吹灰之力的情况下,少了一个与自己为敌的竞争对手。实际上,曹操的做法与枪手博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但话说回来,曹操及手下部将,身居统治者之位,他们的谋略属于帝王的心术或王道,大多无法从真正意义上避免其阴暗的一面。那么现代的博弈则讲究的是策略。博弈论的目的就在于巧妙的策略,这里讲究的策略,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了解了二者的区分,让我们一同来看看枪手博弈的模型。

有三个不共戴天的枪手某天在街头遭遇,三人同时拔枪开火,假设枪手甲的命中率为90%,枪手乙的命中率为60%,枪手丙的命中率为40%,三人都是非常理性的人。那么,在第一阵枪响之后,谁活下来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回答这样的问题前需要好生思量。通常,人们都会认为甲的枪法好,活下来的可能性会大一些。但经过一番紧密的推理,却是枪法最差的丙活下来的机会最大。

一场激烈的枪战,枪手甲一定会对枪手乙先开枪,因为乙对甲的威胁要比丙对甲威胁大得多。甲应该首先干掉乙,这是甲的策略。

同理,枪手乙的最佳策略是先朝甲开枪。一旦甲被干掉,则乙和丙进行对决,乙的获胜率会提高很多。

枪手丙的最佳策略也是先向甲开枪,乙的枪法比甲要差一些,先把甲干掉再对抗乙,丙的存活率要更大一些。

通过概率统计三个枪手在作出抉择后的存活率,枪法最差的丙的存活率最大,而另外两人的存活概率远远低于丙。

由此可见,在关系复杂的多人博弈中,一位参与者最后能否胜出,不仅仅取决于自身的实力,更重要的是各方实力的对比关系以及各方的策略。

纵观西方的政治竞选活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关枪手博弈的影子。在多个竞争对手竞争的局势中,往往实力顶尖者都会在实力稍差的竞选者的反复攻击下,狼狈不堪额败下阵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此,对于竞争者来说,等到其他人彼此争斗并且退出竞选的时候自己再登场亮相,局势对自己反而更有利。一个在其他参与者眼中,没有任何威胁程度的参与者,如果采取最佳策略,更容易在较强对手们的相互残杀下“脱颖而出”。

在多方博弈中,只要我们能够采取属于自己的最优策略,那么,无论对手如何行动,都会有出人意料的结果青睐我们!

博弈的基本构成要素:

[1]参与人:又称为局中人,是指选择自己的行为以使效用最大化的决策主体;

[2]行动:是指参与人在博弈的某个时间点的决策变量。

[3]信息:参与人有关博弈的知识,特别是有关“自然”的选择、其他参与人的特征和行动的知识。信息集是指参与人在特定的时刻有关变量值的知识。

[4]策略:是指参与人在给定信息情况下的行动规则,它规定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行动。

[5]支付: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策略集合中参与人得到的确定的效用水平或指参与人得到的期望效用水平。

[6]结果:主要是指均衡策略组合、均衡行动组合、均衡支付组合等。

[7]均衡:是指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集合。

5.争吵为什么不增加自己的收益--谈判博弈

这里有一对兄弟打猎的故事。

一天,很想吃野味的兄弟二人,在一番精心准备过后,扛着猎枪一同来到山上打猎。在通向山里的小路上,他们遇到了一只离群的大雁。于是两个人同时搭箭准备射雁。

箭在弦上,眼看二人的箭将同时发出,哥哥突然说话了:“把雁射下来后我们煮着吃吧。”

“家鹅煮着好吃,但是大雁还是烤着吃香。我们把大雁烤了吃吧。”听了哥哥的话,弟弟有点不服气,着急的争辩说。

于是,兄弟两人因为这个问题开始了争吵,但意见始终没得到统一。这时来了一个打柴的村夫,听到他们的争吵,他说:“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办啊,把大雁分成两半,一半来蒸,一半来煮就行了。”

听了村夫的话,豁然开朗的两兄弟停止了争吵。可再次拉弓,却发现天上的大雁早已经没了踪影。

一场争吵,兄弟二人将到手的大雁放走了,这真有点应了那句“煮熟的鸭子飞走了”的谚语。其实,兄弟二人完全可以在打下大雁之后再慢慢商议怎么处理大雁。可偏偏在剑拔弩张的一瞬间,看到眼前既得的利益,他们落入了“幻想”的陷阱。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的收益并不是恒定的。往往在我们谋划如何分配收益的时候,我们的收益可能在不断缩水。如果用博弈理论来解释,这里就涉及谈判博弈理论。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博弈的基本模型。

假设桌子上有一块蛋糕,甲和乙都很想马上吃到蛋糕,但两个人在蛋糕的分配方式上展开了争吵。而在他们争吵的过程中,蛋糕一直在不停融化。假设每经历一轮谈判,蛋糕就会缩小同样大小。这时,讨价还价的第一轮由甲提出分蛋糕的方法,乙接受则谈判成功,若乙不接受则进入第二轮谈判。第二轮由乙提出分蛋糕的方法,甲接受则成功,不接受则蛋糕完全融化。

在这个过程中,甲刚开始提出的方法非常重要。如果甲所提出的方法乙不能接受的话,蛋糕就会融化一半,即使第二轮谈判成功了,也有可能不如第一轮的收益大。因此,经过仔细考虑,明智的甲决定在第一阶段的初始方法中,选择一定不会超过二分之一蛋糕的方法,而同样明智的乙也会同意甲的要求。

日常的经济生活中,讨价还价的问题不光出现在日常的商品买卖中,即使在国际贸易乃至重大政治谈判中都一样有所体现。而分蛋糕的故事在众多领域都有很广泛的应用,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商界、国际政坛,有关各方经常需要讨价还价或者评判总收益如何分配,这个总收益其实就是一块大“蛋糕”。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收益缩水的方式非常复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讨价还价的整个谈判过程不可能无限延长,因为谈判本身是需要成本的。如果谈判的双方都为收获一个对自己更有利的结果,而始终坚持不愿妥协,那么他们得到的好处往往要超过谈判的代价。谈判的时间越长,蛋糕缩水就越厉害。为此,双方真正僵持的时间不会太长。因而,具有这种成本的博弈,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谈判者整体来说,应该尽量缩短谈判过程,减少耗费的成本。

在商业谈判中,通常是卖家首先提出一个价码,而后买家决定自己能否接受。如果不接受,他可以给出自己能接受的一个价格,或者等待卖家自己调整价码。但如果这场谈判就脱时不决,那么卖家会丧失许多出卖更多商品的机会,而买家也会失去使用新产品的机会。谈判让买卖双方都损失了很多机会,但他们彼此依旧在不断的讨价还价中僵持,这是因为博弈的双方在利益上是对立的,即一方效用的增加都会损害另一方的利益。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他们都希望达成某种协议。如此,双方需要在达成协议的底线和争取较优的结果中进行权衡。

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许多急于买一件东西的人总会付高一些的价钱购买所需物品;而急切想将商品推销出去的人,往往习惯以较低的价格将自己的东西卖出。鉴于此,许多有经验的人,在逛商场、买东西时,往往表现出一幅不紧不慢,不急不躁的态度,即使内心再喜欢的东西,也不会在卖者面前表现出来。其实,这些做法都与博弈论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在谈判的多阶段博弈是双数阶段时,第二个开价者具有“后动优势”。

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相对,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零和博弈的结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整个社会的利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一分。

6.算命先生为什么能够“未卜先知”--策略欺骗

有一个算命先生在当地因为占卜吉凶和推演因果很灵验被很多人奉为神灵下凡。为了得到神灵的庇护,很多人前来求卦时都会给他很高的算命费用。转眼间,又到了进京赶考的时节,这一天,有三个书生来到算命先生面前,请求他帮忙算上一卦。

一直在闭目养神的算命先生明白了他们的来意,眼睛都没睁,只伸出了一个手指在空中晃了一下,一个字都没说。这一下,三个书生彻底懵了。

“先生,我们三个到底谁能考中?”定了定神,一个书生急切地问道。但是,算命先生还是像刚才一样,伸出手指,一言不发。三个书生考虑到可能是天机不可泄露,算命先生不便说明,于是怀揣着疑惑走了。

这时,一直跟着算命先生的一个小童好奇地问他:“先生,他们三人谁能中举呢?”

“不管是否中举,或者能中举几个,我都说到了。”算命先生胸有成竹地说:“一只手指可以表示他们中的一个人中举,也可以表示只有一个不中举,还可以表示三个人一齐中举,当然也可以表示一个人都不中举。”

小童恍然大悟。

在上面的故事中,算命先生一个手势将书生们应考的四种结局都概括了。由此可见,并不是算命先生有什么未卜先知的神通,而是巧妙地应用了我们今天在博弈论里谈到的策略欺骗。

策略欺骗的基础,当博弈的参与者对自身和对方的优势、劣势都了如指掌之后,往往会想方设法地对自己掌握的信息加以利用,并把弱点作为突破对方防线的重点。如此,策略欺骗的基础形成。

同类推荐
  • 资本的逻辑:应对风险的黄金定律

    资本的逻辑:应对风险的黄金定律

    经济萧条是否是经济转型时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呢?过去35年来经济所获得的空前发展,为这一疑问奠定了基础。在转型时期,生产交换的方法和工具会发生变化,并增加有效的产品及设备;然而,新环境的适应也会造成混乱和损失。研究所谓的危机和萧条的周期,并调查这些纷乱的发生是否的确有其规律性,是一份不无裨益的工作。
  • 教室外的经济学

    教室外的经济学

    这本书,能帮你在需要决策时做出更好的选择,教你如何在经济上做一个精明聪慧的人。
  •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前,你的经济条件由你的父母决定。而等到18岁以后,贫穷还是富有,就由你自己负责了。《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不只是为年轻人编写的,它同样适用于所有的不分年龄段的经济学“门外汉”,以及作为大学里经济系相关专业的预科教材书,它起着开启经济学“大门”的作用。《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的重点不在于要求你能掌握那些深奥的理论或者学会使用数学、图表之类的工具分析经济问题,而是在于逐步引导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现实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并做出决策。“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换句话说,就是“用合理的方式去思考”。
  • 石油效应:全球石油危机的背后

    石油效应:全球石油危机的背后

    石油,被人们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今天,石油已经像血液一样维系着社会生活的运转、经济的发展甚至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英国石油专家彼得·R·奥得尔曾这样论断:无论按什么标准而言,石油工业都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行业,它可能是唯一牵涉到世界每一个国家的一种国际性行业。近几年,石油价格飞涨,石油价格的涨落与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军事和外交紧密联在一起,演绎了一出出惊心动魄的故事,牵动着世界的神经。这不得不引起世人对石油的关注。当今世界,石油危机时代,如何规避投资风险?未来中国会与其它国家因石油爆发战争吗?如何让你的公司安危渡过石油危机?国家未来可能出台哪些石油政策?
  • 简单学之资本密码

    简单学之资本密码

    本书是作者在投资、生活、学习、研究、创业过程中领悟并自创、集生活与投资为一体的一门哲学类书籍。是一本能透析生活、市场、人文等世间所有一切规律的书箱。是一本不得不看的书籍,无论你是哪个行业、哪个年龄阶段,都适合阅读,通过对生活常理、资本市场进行分析解读,能让你更近一步的了解世界与未来,了解世间的一切演变规律,让你看清未来,进而把握未来。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七界邪神

    七界邪神

    天地初开,阴阳混沌,清浊自开,演化天地。与此同时,天地间诞生着一柄神兵利器,与天地同生,掌管天地间一切秩序。此剑名曰:灭!当天地间出现无法遏制的逆天妖魔霍乱天地时,此剑便会出现,一剑斩出,天地万物,无物不灭!甚至当天地不公之时,此剑还能够改天换序,维护天地公正!
  • 穿越喜马拉雅山的信鸽

    穿越喜马拉雅山的信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尔各答市的人都忙着训练鸽子,希望所养的鸽子能被选为传信鸽。小男孩也一心想把花颈鸽训练成信鸽王。它曾冲向老鹰,去救自己的同伴,也曾在暴风雨中迷航;还曾在战场上穿越枪林弹雨……不幸的是花颈鸽在执行一次重要任务时受伤,从此意志消沉……它还能飞上蓝天吗?
  • “野心”比信心更重要

    “野心”比信心更重要

    做人要有点野性、野心来自信心、敢想才能有所为、追求最高的目标、感谢每一次挫折、用野心激发潜能、管好自己的情绪、做生活中的强者、人生立业要趁早、精神力量无限大等
  • 卑微的枯竭

    卑微的枯竭

    【新书《肥女翻身:我的王妃是大佬》已开坑,欢迎大家踊跃入坑!双强,轻松文!】 母亲对我的态度,让我发现了我的亲生父亲。那时候,李顾瑜就是我的港湾。我自以为是的给母亲顶罪,她却逍遥的渡过我难熬的三年。我出来后,那个女人对我完全不在乎,只在乎那个名义上的哥哥!我不喜欢他,我想要逃离他,甚至忘记那些人。他却死死的不放过我。那天,他说,我甘愿做一颗小草,在你心中慢慢成长,直至枯竭。我需要对你们摇尾乞怜博得同情,还是在别人的心里真真正正的成为了那个最后卑微的人……还是……
  • 读懂投资理财学的第一本书

    读懂投资理财学的第一本书

    投资理财不是富人的专利,而是一套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和掌握的方法与技术。投资理财不是投机取巧,不是碰运气,而是一种恒心、一种智慧,一种和时间赛跑、战胜自我的毅力,是每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都可以掌握的一门学问、一门艺术。《读懂投资理财学的第一本书》将投资理财要点、方式、策略、风险——呈现在读者面前,既介绍了储蓄、债券、基金、炒股、保险、黄金、期货、外汇这些传统的投资方式,也讲授了收藏、房产投资这类新兴的投资手段。概念介绍穿插提示建议,理论讲解融合案例分析,知识性、实用性、操作性兼备,是中国家庭理财必备之书。最实战、最高效的投资理财战术,最实用、最体贴的理财枕边书,刷新你的财富思维,提高你的大脑财商!
  • 豪门仇爱:娇妻尤不得

    豪门仇爱:娇妻尤不得

    一场豪门婚姻困住三个人,隐形的枷锁是谁给她套住的?挣扎着手中的枷锁,一不小心卷进了家族的纷争中,残酷的豪门用的是精致装裱,然而那陈腐的过去却也逐渐露出原本的面貌,声势浩大的豪门恩仇确然由来已久。一切尘埃落定,曾经爱的还爱吗?曾经恨的还会恨吗?那些诺言,又能信吗?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傲世毒妃:凤弑天下

    傲世毒妃:凤弑天下

    一场阴谋,她断命悬崖,再次睁眼,她已不是原来的她!昔日的废物破茧而出,风云变色,威慑天下!她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天才神医,一朝穿越,竟成了废物!就算被测出是天赋值为0又如何,但凭一双妙手也能闯荡天涯,扬名立万。他是一个强大而冷酷的男人,身份尊贵,令人难以企及,可这样的他,却将一个世人认定的废物放在心上,成了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他立于山川五岳之巅,向世人宣告:席诺影是我至爱的妻!
  • 为她准备的好躯壳

    为她准备的好躯壳

    民国三十五年盛夏,上海市郊发生了一起卧轨自杀事件。第二天的上海小姐选美大赛,热门女选手陈海默神秘失踪。与陈海默有一面之缘的上海黄浦警官王克飞顶住名门旺族的压力,私下一探究竟。不曾想,却掀起了一个完美年轻女子背后叵测黑暗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