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如果认为自己的意见比领导的正确,就直接向领导提出来,他们满以为领导会接受他的意见。但事实往往与他们相像的正好相反,领导拒绝了他的意见,于是他们就开始抱怨这个领导过于独断、自私和蛮横。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这些性格特征,只是没表现出来而已。当自己的意见被下属否定时,领导一定会产生一种不满意,觉得很没有面子,从而失去客观的立场,那么拒绝下属的意见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这位年轻的经理却成功地使领导接受了他的意见。为什么他能够成功?因为他采用了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
在职场中注意说话的方式,会使你游刃有余地活动在这个大舞台上。
威尔逊是美国几家连锁店的老板,每周都会举行一次经理会议。一年夏天,由于市场疲软,几家连锁店的业绩连续几个星期都在下降,威尔逊打算对这些经理进行批评。但是,他并不打算直接对他们进行批评,这样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在会议一开始的时候,威尔逊极力赞扬了这些经理,肯定他们为公司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市场这么疲软的状态下,都只是稍微降低了公司的利润。
本来打算为自己争辩的经理们对威尔逊的赞扬十分受用,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视,心情自然就开始开朗起来,一个个都精神焕发。等威尔逊的话音一落,马上就有一位经理站起来发言。他对自己经营的店面的业绩下降对自己展开了批评,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他向威尔逊表示,他打算在下一阶段推行一些新的政策,力求使业绩能够回升。其他的连锁店经理也纷纷地表示了自己的意见和决心,这种热烈的场面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威尔逊作为连锁店的老板,完全具有绝对的权威。但是他却明白用强迫的方式不一定能够达到他的目的,因此就用了另外一种说话的方式。事实证明,这种方式的确取得了成功。
与下属沟通有技巧
态度要诚恳。
尊重你的下属。
巧妙驾驭你的下属。
如果你是一个领导,那么就不得不与你的下属--那些职位低于你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可以说,沟通艺术是领导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只有掌握了沟通艺术,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遗憾的是,很多领导与下属之间出现了沟通问题,不仅对个人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并且也阻碍了工作的顺利进行。该如何有效地和下属进行沟通?
[1]下达指令清晰明确
很多领导喜欢长篇大论,在说完某件事情后,下属们完全不明白他想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意思。这是因为领导者在下属的心目中已经建立起了某种权威的地位,他们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作为重要信息传达到下属的大脑里了。正因为接受的信息过多,而忽略了领导想要表达的重要信息。我并不想说明这完全是领导者的责任,但是至少他应该承担大部分的责任。
清晰、明确地下达指令,这是对领导者的基本要求。用简洁、有力的话去表达你的意思,让它们有效地传达到下属的脑海中去。尽量让你的指令没有歧义,也达到了下属能够理解的水平,你应该考虑的不光是你想要表达什么,而应该包括听的人接受了什么。不要让自己的话漫无边际,只有等下属完全明白了你的意思了,你才可以这么做--但是你的确不应该长篇大论,因为下属有他们自己的工作去做,他们不是来听你高谈阔论的。
不要朝令夕改,让你的指令都出自你成熟的想法。许多领导者有许多新奇的想法,他们是高效率的“点子”生产机。他们很喜欢否定一个小时前的指令,而用新的指令去代替它。这让下属十分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去做,因为他们往往同时得到几个相互矛盾的指令。
[2]指导鼓励下属改正错误
当下属做错了一件事情,或者没有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领导当然应该对其进行批评和训导。关键问题在于,你的出发点是想解决问题。
保持平静的态度。不要给下属造成一种正在被审判的感觉,只需要营造一种平和、认真的沟通气氛。只有在这样的情绪和气氛当中,你们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对事不对人。在你进行批评和训导的时候,应该让他觉得你并不针对他本人,而是针对具体的事情进行的批评。你应该平静地指出问题所在,并且以各种行为暗示对方,你的出发点只是为了使工作做得更好,而不是图一时之快。
公正地指出下属所犯的错误和应该负的责任。任何一个错误都不应该由某一个人造成,并且,你的下属当然也不希望会造成这样的错误。不要给他一种罪不可恕的感觉,指出他只是造成这个错误的一分子,并且依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客观地指出他应该承担的责任。
对其进行鼓励。不要忘记鼓励犯了错误的人,他们可能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急需别人给予他肯定。当然,也不要忘记指导他对错误进行改正。
[3]成功地与下属进行谈心
及时了解下属的想法和意见,是防患于未然的一个重要方法,这是一种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沟通方式。要做到成功地与下属谈心,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确定目标。确立你谈话的具体目标,明确谈话的主题,具体列出你可能和对方交换、传达或获取的信息,然后安排好谈话的时间和地点--我认为不应该确定时间和地点。
了解下属。彻底了解你谈话的对象,要从下属的角度出发,考虑这场谈话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谈话对他产生的影响。
引导谈话。将谈话方向引导到你的预定目标上去。当然,你可能也会收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4]巧妙地传达指令
让下属服从自己的每一个指令,这是领导极为希望的事情。拿着大棒轻轻地走路,这个外交政策在让下属服从你的时候正好能够适用。在你“轻轻走路”的时候,如果你能够找出别人需要什么,然后告诉对方你能够满足对方,那么你就成功地控制了你的下属。
你可以在这一阶段采取以下三种方式满足对方的需求。
称赞对方。称赞这一古老的方法依旧实用。告诉对方干得十分出色,你实在很需要他,这样他就会听从你的命令。
让对方明白这工作对他很有作用。了解他的需求,告诉他这项命令正是能够满足他的需求的,这样他会很自然地为你效命。
给他实际好处。告诉他如果他能够干得出色,就将得到很多实际的好处。这一方法很实用,但是你需要付出点东西,而上面两种方式不需要你付出什么。
如果你在第一阶段遭到了失败,不用灰心:不要忘记你是领导。把你的大棒在他面前挥一挥,这样他可能会听命于你。不过,你最好尽量少地使用这种方法。
[5]巧妙地拒绝下属
当下属向你提出某个你不能满足的要求,或者提出某项你不同意的计划的时候,不要直接地拒绝他,你应该学会拒绝的技巧。
对事不对人。让他明白这是公司的制度或者他的计划的确不行,对任何人你都会拒绝。不过,你最好尽量少地以公司地制度来作为借口--如果他的确是那种可以通融的人才,不妨放他一马。如果正好相反,则告诉他你拒绝他的理由。
换一种方案。为了使他容易理解一些,建议他换一种方案。比如,如果他想调整工作时间,但是现在公司却处在紧张的状态下的话,告诉他如果有同事愿意跟他调换的话,你可以同意他的要求。
拖延时间。这是一种不得已的办法,它可以帮助你暂渡难关。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对方还是会旧事重提。不过,那时候也许你有更加巧妙的借口。
巧妙地指正别人的错误
哈佛成功金句:如果你想要更受人欢迎,尽量多赞美,少
批评。
在指正别人错误的时候,不要损害对方的自尊心。
指正错误的目的是让他接受并改正错误,从而对工作产生
积极的效果。
不要指责别人的错误,因为这样做的话,别人不但不会承认错误,而且会对你产生反感心理。当别人做错了事情或者说错了话的时候,你应该采用委婉的方式指出来。
在职场中,你仍然需要,甚至更加应该这么做。如果说亲人、朋友犯了错误,你直截了当地指了出来,他可能因为了解你,或跟你比较亲密而接受你的意见。但在职场中,情况变得十分复杂。你和对方仅仅是工作上的关系,如果你直截了当地指了出来,更加可能引起你们之间的误会。
在职场中指正别人的错误,其重点应该放在领导和下属之间关系的处理上,因为领导和下属之间的关系非常特殊。不论你是否承认,领导在职场中享有权威的地位,更加应该得到别人的尊敬。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在你指正你的领导或者下属的错误的时候,可以采用下列一些方法。
[1]暗示法
暗示法即用一种行为或语言向对方暗示对方的错误。我在前面也已经说过了暗示在一般人际关系中的运用,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方法。
美国一家百货公司的总经理约翰·艾德伦喜欢经常到自己的商场去巡视。一次,他看到一位顾客站在柜台面前看电视机,但却没有一个服务员过来招呼她。那些服务员很忙吗?不是的,她们正在不远处的地方有说有笑地闲聊,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个顾客。艾德伦对这种情况十分不满意,想要纠正这种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但他为了保全服务员的面子,所以运用了暗示的技巧。他自己走到那位顾客面前,为她介绍各种电视机的特点。最后,那位顾客买下了一台电视机,艾德伦让服务员把它包好,然后一言不发地走了。
艾德伦自始至终都没有批评服务员。但是,这些服务员看到了这些情况,认识到了自己不负责的态度,所以以后也认真负起责来了。
[2]提醒法
用一种随便的方式去提醒对方犯了错误。在一般的交流之中--由于不是很多--对领导说的每一句话,下属都会仔细地聆听,而那些注重下属的领导也会如此。在说话的过程中,尽量用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去提醒对方犯了错误,这样就给了对方一个反思的空间。
“我听人说,你最近心情不是很好,因此在工作上出了一些小小的问题。”一位领导在下班后走出公司的时候,对他的下属说。这位下属说:“是的。不过我不应该把我的情绪带到工作上来的。”如果这位领导非常正式地把下属叫到办公室,对他说同样的话,这句话的效果一定会大大不同。
那些聪明的人是不需要对方强调自己的错误的,他们都会从提醒中得到一些重要的信息。而那些看起来并不怎么聪明的人,即使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效果也不会很好。当然,如果对方犯的错误的确很大,已经给或者将要给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则应该用严肃和认真的口气提出来。
[3]先肯定后否定
虽然这种方法十分老套,但却十分管用,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心理的平衡作用。用赞扬拉近你和对方的心理距离,从而能够创造一个十分和谐和融洽的谈话环境,这样对方就不容易因为你指正他的错误而对你产生抗拒。
“你一直干得很出色……”以这样的方式开头,让对方知道自己的错误是一时不慎造成的,而他并不是一直以来都如此。另外,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告诉了对方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态度:你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而否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