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8100000009

第9章 随师学禅 (2)

虚云答:“正在等饭熟呢。”

揭开锅盖一看,当日所煮的芋薯上,霉已经半寸高了。由此估算,他进入禅定,至少已有半个月。

1895年,虚云在江苏扬州高旻寺参加“禅七”(禅门专修,以七天为一期,称为禅七)。他在禅堂中精勤进功,不分昼夜。一天晚上,禅坐之后,稍微休息时,他睁开眼睛一看,“忽然发现大光明如同白昼,屋里屋外,透明无隔。禅堂之外,其他同参者正在如厕,远处运河中的正在行驶的船以及两岸的树木,都看得一清两楚”。(见《虚云和尚年谱》)

其后,他继续用功,精进不辍。腊月,第八个禅七的第三晚,六支香之后开静时,护持禅七的僧人照例来为各位坐禅者送开水。一不小心,开水溅到虚云手上,茶杯堕地破碎。犹如佛陀当年于菩提树下,睹星悟道。茶杯破碎的声音,唤醒了虚云,当下他顿断疑根,庆快平生,如从梦醒。

当即,他诵出一首偈子:

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

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随后,又说:

烫着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

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1907年,为重修云南鸡足山诸寺,虚云远赴南洋各地募化。在泰国募化时,他再次进入禅定,一坐九日,轰动一时。

1911年以后,虚云老和尚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被佛教界誉为“以一身而系五宗法脉”的禅宗大德。

1951年,虚云老和尚在广东云门寺主持传戒。

净慧法师因了解虚云老和尚的事迹,仰慕老和尚的风范,便前往云门寺,依止老和尚受具足戒。至1959年老和尚在江西云居山茅棚示寂之间,春秋十易,净慧法师或亲炙教益于老和尚的尘拂棒喝之下,或随侍巾瓶跟老和尚奔波于燕山楚水之间。

虚云老和尚对净慧法师期许有加,作诗《示净慧禅人》五首,此处选录其中两首。

大法迥然绝古今,毫端独露本来真,

风行草偃寻常事,普泽人天作雨霖。

妙宗开化佛悲怀,道济苍生法界宽,

净戒严持崇圣德,慧命相传般若灯。

1952年4月27日,应武汉、北京等地的众多弟子邀请,虚云老和尚离开云门,北上至武昌,住三佛寺,因沿途劳顿,卧病在床一月有余。虚云老和尚在武昌三佛寺卧病期间,净慧法师从云门寺赶到三佛寺,侍奉汤药。

虚云老和尚病愈后,前往北京,净慧法师“随侍巾瓶,躬逢其盛,并以此因缘,朝礼五台山及大同云冈诸胜迹,至年底始奉命与法云兄一同返粤”。(见净慧法师《虚云和尚行业记》)

1954年和1955年,净慧法师两度到江西云居山亲近虚云老和尚,“亲见诸方衲子瓶钵遥临,打地抛砖,重建梵刹;烟蓑雨笠,开耕南亩。青畴绿亩,绕禅舍于烟霞;宝殿金身,树法幢于云端。更有幸者,虚老中兴云居首次传戒,即得躬逢胜会,并受命司第三引礼之职。承老人耳提面命,言传身教,得以不辱师命,勉效微劳”。(见净慧法师《虚云和尚行业记》)

晚年,虚云老和尚被推举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1959年,虚云老和尚于云居山示寂,世寿一百二十岁。虚云老和尚是尊崇赵州老和尚的。他与赵州禅师面貌长得很像,禅风也相近,两人皆住世一百二十岁。因此,佛教界有虚云老和尚是“赵州再来”之说。

示寂前,虚云老和尚曾写下:“吾死后,化身毕,请各位将吾骨灰碾成细末,以油、面粉共骨灰和好,做成丸果,请送放河中以供水族结缘,满吾所愿感谢不尽。还债人:虚云顶礼。”(见《虚云和尚年谱》)

禅者之风,洒脱无我,不泥不滞,毫发毕现。

三、生活禅开题

担任《法音》主编期间,净慧法师了解了佛教与社会相适应的新情况,更开阔了他的视野。驻锡赵州柏林禅寺后,净慧法师根据佛陀“普度”的本怀,近依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的思想,创办《禅》刊,接引众生;弘扬以“平常心、本分事”著称的赵州禅师的禅风,并于1991年提出了日后闻名遐迩的“生活禅”理念。

在《生活禅开题》中,净慧法师更为明了地教会现代人如何体悟、步入生活禅的世界。

在生活中修行

经常有信徒向我提问:我们应该怎样把学佛、修行落实到实处?我说:应该把学佛、修行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生活中落实修行。

学佛的目的就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世间,有许多迷惑的问题要求得到解决,所以要学佛法;修行的目的就是因为我们生活中有种种烦恼、种种痛苦要求得到解脱,所以要修行。离开了每个人具体的生活环境,不断除每个人当下的无明烦恼,学佛、修行都会脱离实际,无的放矢。所以我经常强调,我们学佛、修行的人必须把佛法净化人生(利乐有情)、净化社会(庄严国土)的精神,完整地落实在生活中,落实在工作中,落实在做人的分分秒秒中;要使佛法的精神具体化,要使自己的思想言行与自己的信仰原则融为一体,实现法的人格化,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我们每个佛弟子能够如是学,如是修,自行化他,令未信者信,已信者增长,就能够使正法住世,佛日增辉,法轮常转。我们之所以要提倡生活禅,其原因即在于此。

禅天禅地

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禅的风采。提倡生活禅的目的在于将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熔铸以后产生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禅宗精神,还其灵动活泼的天机。在人间的现实生活中运用禅的方法,解除现代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惑、烦恼和心理障碍,使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社会生活更祥和,从而使我们趋向智慧的人生,圆满的人生。

生活的内容是多彩多姿的,禅的内容同样是极为丰富圆满的,而禅与生活(或生活与禅)又是密不可分的。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既反映了二者的实在性,同时也展现了二者的超越性;而人们面对生活进行禅的体验所介入的对象又是无所不包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只有从多角度透视禅的普遍性,才能真正认同生活禅这一法门的如实性和可行性。从自然现象来说,满目青山是禅;茫茫大地是禅;浩浩长江是禅,潺潺流水是禅;青青翠竹是禅;郁郁黄花是禅;满天星斗是禅,皓月当空是禅;骄阳似火是禅,好风徐来是禅;皑皑白雪是禅,细雪无声是禅。从社会生活来说,信任是禅,关怀是禅,平衡是禅,适度是禅。

……

运水搬柴

我们的生活充满着禅意和禅机,所谓“神通及妙用,运水与搬柴”。但大多数人由于自我封闭,意识不到他本身具有体验禅的潜能,这就叫做“百姓日用而不知”。我们不妨拈两则古人以日常生活为契机而说禅、悟禅和行禅的公案,应该有助于加深对生活禅的理解。

晚唐时期有一位龙潭和尚,他的师父是天皇道悟禅师。他在师父身边待了很长时间,天天侍候师父。他觉得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师父并没有给他指示禅机心要。有一天,龙潭和尚向师父发问道:“某自到来,不蒙指示心要。”他师父却说:“自汝到来,吾未尝不指示心要。”龙潭问:“何处指示?”师父说:“汝擎茶来,吾为汝接;汝行食来,吾为汝受;汝和南时,吾便低首,何处不指示心要?”龙潭听了师父的开导,低头良久不语。师父说:“见则直下便见,拟思即差。”龙潭在师父逼拶的这一瞬间,不容思量卜度,当下心开意解,悟道见性了。于是他又进一步请教师父:“如何保任?”师父说:“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无别胜解。”

这则公案清楚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作为禅者的生活,它处处都流露着禅机,学人只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处处都可以领悟到禅机,处处都可以实证禅的境界。同样重要的是,这则公案还告诉我们悟后的保任功夫是“但尽凡心,无别胜解”。

在生活中体验禅的关键所在是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所谓“平常心是道”。

……

满天星斗

生活中的禅是如此灵动和现成,自然界又何尝不是呢?如果满天星斗不是禅,释迦牟尼佛就不可能因睹明星而觉悟成佛;如果潺潺流水不是禅,洞山良介禅师就不可能因过小溪睹水中影而打破疑团;如果郁郁黄花不是禅,灵云禅师也不可能因见桃花而开悟。大自然到处都呈现着禅的空灵与恬静,悠远与超越,真实与现成,所以陶渊明能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绝唱,苏东坡能留下“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的禅苑清音。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汪洋大海中,深含禅意的佳篇名句俯拾皆是。像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宋代一位比丘尼的悟道诗:“尽目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拾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特别是苏东坡的《琴诗》,直接就是老僧谈禅,空灵绝妙:“若言琴上有琴音,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天公造物,缘灭缘生,无处不呈现着禅的生命。昔有座主问南阳慧忠国师:“古德曰:‘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有人不许,是邪说;亦有人信,言不可思议。不知若何?”师曰:“此盖是普贤、文殊大人之境界,非诸凡小而信受。皆与大乘了义经意合。故《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翠竹既不出于法界,岂非法身乎?又《摩诃般若经》曰:‘色无边故,般若无边。’黄花既不越于色,岂非般般若乎?此深远之言,不省者难为措意。”在禅者的心目中宇宙是完整的,精神与物质是一体的。所以禅者认为“何处青山不道场”,四时美景充满禅机:“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着禅意与禅境,我们每个人本来都应该生活得非常轻松愉快、潇洒自在,但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这种感受,相反地,都觉得生活很累,很累。是什么原因呢?实在是我们的“闲事”太多太多了,所以才觉得“人间”没有“好时节”。如果我们从生活中找回禅的精神(其实它从来没有离开过生活),让生活与禅打成一片、融为一体,我们的生活便如诗如画,恬适安祥了。

(引自净慧法师《柏林禅话》)

1993年起,柏林禅寺开始创办每年一届的“生活禅夏令营”。十余载耕耘之后,生活禅的理念,深深地根植于大众生活之中。

生活禅的概念大概是在1991年提出来的,1993年举办第一届生活禅夏令营的时候,才正式推出这样一个理念。当时我们非常地谨慎,怕这样一个理念提出来遭到教内外人士的反对,那我们就吃不消了。但是由于生活禅这个理念没有违背佛法的精神,没有违背禅宗的精神,恰恰是在这样一个关键问题上体现了佛法的精神,体现了禅的精神,因此能够得到教内外人士的关心重视,也给予了很大的同情和支持。所以生活禅夏令营一直坚持每年一届,而且影响似乎是一年比一年在扩大。

每次夏令营结束,净慧老和尚总要一片婆心地叮咛:

同类推荐
  • 古兰经故事

    古兰经故事

    每一位天仙都负责一项专门的工作:吉布利里天仙是真主专门派往先知们那儿的使者;伊斯拉非来天仙专门负责末日来临时对人们进行清算;米卡伊来天仙专门负责宇宙万物;阿兹拉伊来天仙是专门负责掌管死者灵魂的。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禅”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彻人的心性;“禅”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的心路。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学着放下自欺、自怨、自慢和自我枷锁,然后才能海阔天空地任意翱翔;禅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练习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再粉碎自我。《一日一禅(超值金版)》所撷取的佛学故事,篇篇隽永,字字珠玑,每个故事就是一道顿悟的光芒,一汪沁心的泉水,一把理解现实人生的钥匙。以禅养性,以禅修身。旨在帮助你借助禅这面镜子,照亮自己的心境,借助禅这盏明灯,清净自己的心灵,明心见性,去掉自心的污染,以此和谐性情,舒适身心,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
热门推荐
  • 如何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如何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常言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如果说社会是一张网,那么交织点就是由人组成的,我们把它称之为人脉,贵人就是人脉中承上启下的交织点。没有贵人,你的“网”就无法伸展,没有贵人帮助,一个人将难有大的作为。本书立足于历史和现实,放眼未来,为你在寻找贵人的征途中答难解疑,指点迷津,希望对你踏上成功的人生之旅有所帮助。
  • 憨妃好有种:王,给本宫跪下

    憨妃好有种:王,给本宫跪下

    老天,她是有多倒霉,竟然被来自古代的前世女鬼缠身,要她穿越回去改命重生?只是,为嘛让她一穿越就惹来了大麻烦,居然压坏了太子的命根子!皇上大发雷霆的要斩了她,皇后好心求情,结果却是要她带着那个病怏怏的太子四处求医问药,直到太子身体复原,能够肩负起传宗接代的责任,否则她就等着上刀山下油锅!好吧好吧,好死不如赖活着,反正她一个弱女子插翅难飞皇后的掌心,只是皇后你也不用背后放冷箭吧…等等,太子,你干嘛呢?就算你要试试看你那方面的能力恢复了没有,也不用半夜三更爬上我的床,拿我开刀吧!停停停,再动手,别怪姐不客气,直接让你当太监!什么,什么,你说你不怕!汗,亲亲大叔,救命!太子要吃人了……
  • 遇见亿万分之一的你

    遇见亿万分之一的你

    白小陌从未谈过一场保质期能过十二个月的恋爱。去德国旅行之前,男友人间蒸发,白小陌不顾男闺蜜贾少辰的劝阻,决定独自前往德国,不料机缘巧合认识与前男友名字(拼音)相同的男人萧锐。两人在短暂的旅途中,你争我吵,闹出不少笑话。半个月之后,白小陌阴差阳错地进了公司新部门,总部派来直接管理该部门的副总裁竟就是萧锐。两个“冤家”开始腹黑PK小九九。公司总裁于伟与萧锐之间早有罅隙,想要挤兑走萧锐。萧锐深谙职场,与白小陌两人反倒在打闹中做成了卫生巾项目。赢项目的同时,萧锐发现项目后帮助自己的贵人竟然就是白小陌口中的“打工仔”男闺蜜贾少辰。贾少辰担心自己会患上家族疾病,随时可能失忆,一直暗恋白小陌却不敢说出口,更不敢告诉白小陌自己的身份。然而,命运却将三人联系在一起。贾少辰身为新地百货集团少帅与董事洪建国正面交战,而于伟也在借洪建国,要整垮萧锐。因之前项目得了口碑的萧锐不想深陷桃色风波,白小陌却在这场掀起的风波中与萧锐相爱,两人更是携手应对于伟与洪建国策划的更大阴谋。贾少辰渐渐发现自己离白小陌越来越远,怅然若失之际,竟被白小陌发现先前人间蒸发的男友们都是收了钱后离开的自己。而始作俑者竟然是贾少辰,同时,贾少辰的身份也终于暴露。虽然此事背后实际另有他人,但看到白小陌深爱萧锐,贾少辰决意藏起自己的爱情。
  • 求雨

    求雨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魔道凡

    魔道凡

    一介凡人入仙途,且看他如何笑傲风云……冥冥中似乎真的存在一种诡异的力量,推动命轮,掌控世间一切。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蚂蚁王国大冒险(牛吹吹科学童话)

    蚂蚁王国大冒险(牛吹吹科学童话)

    但竟然被称为世界上力气最大的动物!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跟随《动物时报》的记者牛吹吹一起去探究蚂蚁王国的秘密吧!,蚂蚁的个头很小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