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8100000027

第27章 内心的月亮 (2)

“我不懂书法,想是看了,也不知好在何处。”

明海法师笑了一笑,没再说什么。

我仔细地把今天前前后后的事想了半天,终是叹了口气。

明海法师又轻轻一笑,“还在悔么?你再悔下去,就是错过了太阳,又要错过星星月亮了。人总是想东想西,把眼前的好景错过。”

我听得瞠目结舌如金刚;他低眉安静如菩萨。

我不知道,这有缘不识张中行老先生的际遇,是不是正在告诉我一个显明的禅理。

四、梦与墙

我在居住的小寮外,贴了一张纸,上面写有“啐啄庐”三字。

当然,啐啄是比喻。

以我自己的理解,好比一只小鸡处在蛋壳里,一片混沌。蛋壳不是长住的地方,待久了,不出小鸡,就出“毛蛋”。人活世上,成毛蛋,不是好事。

小鸡要出到外边来,拥有自己的世界,就得自己由里向外、一下一下地啐蛋壳。

如果有老母鸡帮忙,在外边啄,更好。

这里有个说法。啐的,此时,力尚不足,久啐不出,岌岌危矣。啄的,要观时,早了,小鸡先天尚亏,出来也长不了;晚了,小鸡被蛋壳卡住,生机将尽矣。

所以,最好是如禅门公案所说的“啐啄同机”。

我为学子,正如混混沌沌中的小鸡;身边的禅师净慧老和尚法眼圆明,处事行云流水,道取天真自然,处人蔼然,亦不拘泥,于世出世间,无碍地闪烁智慧的光芒,所以正好比作老母鸡。

庐名啐啄,比喻当然好。

在柏林禅寺期间,我对净慧法师的了解与日俱增。

在我眼中,这位老和尚既拥有文殊菩萨一样的智慧,又拥有观音菩萨一样的慈悲。他仿佛有着常人看不到的非凡的力量,有他在,似乎一切麻烦都会迎刃而解。哪怕看到的是他的背影,恐慌、迷惑、悲伤等不安的负面情绪也会自然而然地消失。

有一个月的时间,晚上入睡之后,我即梦见自己赶往一个工地。那里灯火通明,但是没有其他的人。那里准备着和好的沙子、水泥,摆放着砖块,地上用白石灰画好了示范线。到那里之后,我先不停地搬砖,把砖放到白色示范线外。然后,用铁锨把沙子、水泥端过来。之后,我拿起瓦刀,舀起水泥,一块砖一块砖地砌墙。

不知道身在何处,不知道为什么要砌这堵墙,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这堵墙垒完。

每天晚上都如此,就像交接班一样,睡着了,人就赶到那个工地去了,还是那一套程序,搬砖,然后端来沙子水泥,不停地砌墙。

干着干着,满身冒汗,想坐下来歇会儿,却又感觉不能停下来。

终于累得往地上一坐,不想起来了。这时,人已经把盖在身上的被子踢开,醒过来了。

于是,再也睡不着。眯着眼,想不透这是怎么回事。过不了一会儿,晨板钟鼓就响了。

砌墙虽然只是一个梦,醒来后,两只胳膊、两条腿却又酸又软。

有一次,砌墙时,感觉不小心被砖砸了左手的拇指一下。醒来一看,左手的拇指甲上,竟然有一道淤血。

一日清晨,早课要结束之前,我和其他几位行堂,提前退出来,换上衣服,扎上围裙,到斋堂去摆放碗筷。

碗筷摆好后不久,几个行堂端着菜盆、饭盆,默不作声,静候诸位法师进入斋堂。

净慧法师先于僧众们进了斋堂。他在狮子座上,正襟危坐,静静地看着我们摆放碗筷。

那一天,摆碗筷时,左手拇指的淤血让我一下子想起了砌墙的梦。

是梦,是真?

我抱着一摞碗,一幕一幕地回味梦里的事,人呆呆地站在斋堂里。忽然,坐在狮子座上的净慧法师说了一句:“怎么这堵墙还没垒起来?”

我猛地惊醒。

禅师的目光盯向窗外,自言自语。窗外,建筑工人们运砖的运砖、砌墙的砌墙,正干得热火朝天。

也许是净慧法师洞悉了我的内心,也许这只是一个巧合。

但此刻,净慧法师确实唤醒了梦中的我。

继续摆碗,我的内心里充满感激。

这天晚上,我安然入睡,没有再踏进那片灯火通明的工地,没有再做砌墙的梦。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做过砌墙的梦。

第二天,在净慧法师进入斋堂之前,摆放碗筷时,我朝着空空的狮子座顶礼三拜。

五、水清月自现

在柏林禅寺时,我近距离地观察明海法师。

他的眼睛细长,和他对视时,心情会很平和。在待人接物上,他总能让人感觉如沐春风。我感觉,眼前的他,就是从日本动画片中走出来的“聪明的一休”。

那时,明海法师因病住院。我曾随几位法师去探望他,当时,他正坐在病榻上看书。一见我们去,他欲起身下床。带队的法师快步上前,摁住明海法师的肩膀,说:“你不要动。”

聊了一阵,其他的法师外出办事。我留下来,陪着明海法师。

我问:“你们当了和尚,怎么还会生病呢?”

在我的印象中,出家的僧人飘逸如云,他们应该远离了种种病苦。

明海法师一听,扑哧一声笑了,他说:“生老病死,人生多苦。和尚也是人,当然也会生病啊。”

“和尚生病,会不会让人觉得学禅没有用?”

“佛陀讲‘诸行无常’。一切都在变化。和尚生病,证明佛法平等,无论是谁,都处在无常之中。”

明海法师出家前,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他说:“接触佛教是一个偶然的机缘。”

有一次,他读到《弘一大师传》,内心出现了一些转变。

“当时,一下子明白了,人生应该着意的地方在哪里,应该用力的地方在哪里。内心中出现了某些转变。那时候,没想到我会出家。但是,我一下子知道了,人生应该用力在人格上、在心地上、在自己所能够掌握的事情上。对外在的环境人有时无法把握,但是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塑造自己的人格、内心、德行。我看了《弘一大师传》之后,就得到这样一个启发。”

他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名叫刘毅(后在藏地出家为僧,法号戒圆)。刘毅比他高五届,当时,在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工作。刘毅经常到广济寺去,认识净慧法师,并且经常向他介绍广济寺。

“我对刘毅说,你带我去广济寺看看吧。

“刘毅说,好啊。我们第一次去广济寺时,是1990年冬天。当时,师父(净慧法师)感冒了,我没见到他。后来又去了几次,终于见到了我们的师父。”

1991年的冬天,净慧法师跟他介绍,赵州有一个寺院,要打禅七。他一听说禅七,就很上劲。那时,他在学生宿舍里,一打坐就可以坐一个多小时。那时,他已经能够感受到坐禅的快乐。坐禅带来的清凉,使他对世间的五欲,不再留恋。他感觉到,在身心里面,有更加强大、更加真实、不依赖于外在条件的快乐。

听说有禅七,他想,正好利用禅七来校勘自己的禅定功夫。

他对净慧法师说:“师父,我去。”

那年寒假,他没有回老家和父母过年,而是跟随净慧法师来到赵州。

“那时,柏林禅寺前面只有一个赵州塔,后面有一些五六十年代修的很陈旧的砖瓦房,再后面是个很大的垃圾坑。师父就用这些砖瓦房,作佛堂、作餐厅、作宿舍。参加禅七的人,就住在那些砖瓦房里面。

“那时,这里非常荒凉,冬天一刮风,满院子都是风沙。从喧闹的北京来,北京有各种信息、各种噪音、各种景象,分散着他的注意力。在北京,我感觉不到有什么吸引我的东西。在赵州,虽然物质条件很差,但是这里的僧人,那种精神面貌、精神状态,却非常让我震撼。这一切,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

忽然,他想在这里出家为僧。

跟父母商量出家的事,父母坚决不同意。他只好作罢。

1992年,柏林禅寺的普光明殿落成时,他来参加落成法会。

净慧法师拉着他的手,在寺院里经行时,对他说:“你看,大殿修好了,可是,现在僧人少,无法弘法啊。”

触景生情,他觉得不能再等了,决定先出家再说。

我问他:“当时决定出家,不怕父母反对?”

“释迦牟尼出家,根本没有跟父母商量。”

他出家后,父母从远方找到赵州来,一见他身着僧衣光着头,一下子哭了起来。他劝父母,“不要哭,你们看,我在这里,一切都挺好的。”

父母问,你为什么选择这条路啊?是不是在北京受了委屈?

“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在北京工作,在单位,工作成绩也是优秀的,有什么委屈受?

“不管我怎样解释,父母坚决不听,他们要我跟他们走,还俗去。

“我是不会还俗的。母亲拉住我的手往外走。我说,如果你要拉我这只手,我就把它砍下来给你。母亲一听松手了,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母亲在寺院里哭闹,父亲陪着她在一旁抹眼泪。”

明海法师怕因此搅扰了寺院里其他僧人的修行,于是给净慧法师写了一封辞别信,欲从此过云水生涯,另觅适合自己的寺院。

不料此信为其母亲看到。她见明海法师出家之心坚若磐石,也只好随顺他了。

明海法师说:“我知道,他们反对我出家,不是反对佛教,是出于对我的慈爱。如果父母知道我的选择真正对我有好处,他们一定会支持我坚定不移地去做,因为我的父母是真正爱我的。”

后来,明海法师的父母、弟弟、妹妹一家人,在他的感召下,都成为佛教徒。尤其他的母亲,原来识字不多,发心向佛之后,她刻苦参学,如今已经能够读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等经典,并积极参加法会。

那一天,我向明海法师请教了读佛经遇到的一些问题,他一一为我解答。

我问他,你为什么要学佛?

他说,我学佛是有妄想的,那就是成佛。

他问我,你呢?

我的愿望是能够把文章写好,成为一位好作家。读《金刚经》时,为其博大精深的义理所折服,从而对佛法产生了兴趣。

明海法师说,你这个缘挺好的。你可以把佛经看作世界上最美的文学作品之一,学习佛经,可以提高你写作时运用语言的能力。

他背诵了《心经》中的一段“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你看,‘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八个字,多么简洁,多么丰富。古人在翻译佛经时,讲求的是信、达、雅。在如今的时代,要写出伟大的作品,也离不开信、达、雅。”

同类推荐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地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里,让禅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诉人们处世的智慧,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放下心灵的枷锁,回归宁静的自在世界。
热门推荐
  • 残王霸道,侧妃超大牌!

    残王霸道,侧妃超大牌!

    她是和亲的公主,却被皇帝转送给残疾王爷,成为天下间最大的笑话。她是现代无父无母的孤儿,为了生存,学就了一身的刁蛮泼辣。当她成为她,柔弱公主变身野蛮狂妃,横空出世,强势崛起。敢当面骂她?撩起袖子打得你满地找牙!敢背后暗算?趁你洗澡之时拆了你家房子,叫你以后再没脸见人。敢雇凶杀她?实在对不起,不怕流氓会武功,就怕流氓懂技术,现代的防暴技术用到古代,杀手只有求爷爷告奶奶的份。王府上下,很快就被她收得服服帖帖。该杀的杀,该打出王府的打出王府。中间顺便把王爷夫君也给修理了,治好了王爷的残疾。*皇后来找她的麻烦,想置她于死地。她联合贵妃,扳倒皇后。东窗事发,皇帝要砍她脑袋,王爷相公揭竿而起,为她谋权篡位,册封她为皇后,六宫独宠。被牵扯通敌叛国,一道圣旨,贬入冷宫——“皇上,不好了,皇后娘娘把姚贵妃的脸划花了!”有太监匆匆来报。批阅奏章的某男头也没抬一下:“冷宫无聊,由她消遣去吧。”“皇上,不好了,皇后娘娘在冷宫遇刺。”“退朝!”某人丢下一朝大臣,疾步赶往后宫。从此人人都道:冷宫里住着个最受宠的皇后。
  • 画堂娇

    画堂娇

    父母莫名生死,胞姐意外坠亡。重生时,只余年幼胞弟相依为命。寄人篱下,牛鬼蛇神缠绕,又该如何自处。低调生活,只求护着幼弟安稳长大。待日后羽翼渐丰,欠下来的债,定要你们一一偿还!
  • 明朝五好家庭

    明朝五好家庭

    小两口穿越到明朝过好日子。种地,读读书,再生几个孩子,快活似神仙,逍遥又自在。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森林里的怪歌

    森林里的怪歌

    倒霉蛋听说七仙山上有一种启明草能治娘的眼睛,耐人寻味。战胜了花蘑菇精、天牛怪等一个又一个的妖魔鬼怪。是青少年朋友闲暇时最好的读物。一路上历经坎坷,治好了母亲的眼睛。故事整篇贯穿着惊险刺激,在芦花仙姑、大馋鬼、鼠五爷和狼三等仙人的帮助下,但仍逃脱不了被人追杀厄运……他娘被施魔法变成个双目失明的瞎子。,重重磨难。最后,倒霉蛋儿虽然他和娘生活的十分艰辛,找到了那颗神奇的启明草,他一个人冒险来到处处是陷阱的神秘的七仙山上采药
  • 花间一枝禅

    花间一枝禅

    禅宗固然是中国佛教的,中国佛学的特色,但从释迦牟尼所创立的整个佛学的体系而言,它的基本宗旨,与最高的目的,并非因与中国文化融会以后,就根本推翻了释迦佛教的主旨,只是在教授法的方式,与表达最高真谛的言辞与方法
  • 冒牌失宠妃

    冒牌失宠妃

    只是胡乱地许了个愿,居然就真的灵魂穿越,附身到了那位弱不禁风的失宠王妃的身体里。这样的烂桥段,她看了不下N遍,有朝一日,竟让她真的碰到。原想好好地在那不可一世的王爷面前表现表现的,没料想,那人竟不是怜香惜玉之辈。那么,他,如何才能接受那位改头换面、焕然一新、行为举止迥异于前的王妃?她,如何才能让那高高在上的封建专制大沙猪放下身段全心全意倾心于她?既然是那么有发展潜力的失宠穿越,那就让她在王府好好发展吧!本文已经完结
  • 狩魔师

    狩魔师

    他,昔日武当派第一人,因爱穿越梦道大陆,拥有回龙血脉,斩仇敌、屠魔人、笑傲天下无人匹敌。三十六尊魔神很强!他们给我端鞋都不配。狩魔圣殿势力惊天!那是以前,老子穿越后,在我面前他们屁都不敢放。且看段浪如何驰骋梦道大陆,打破三重门的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