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8100000023

第23章 放下烦恼的包袱 (3)

珠宝、项链、黄金、白银、土地、名誉、权利、资产……这些都是外在的财富。内在的财富是经由佛陀的指导,我们得以放下烦恼的包袱。

佛陀告诉我们:“外在的财富并不真正属于我们,它非常容易失去,被偷窃、掠夺及其他的苦难所损毁,更有甚者,外在的财富带有潜在的伤害性,与我们为敌,给我们带来灾难。内在的财富不会对人造成伤害,不会让人哭泣,也不会让人笑出来,因为哭与笑不能和解脱的智慧相比。”

五、积累财富的方法:布施波罗蜜

回顾柏林禅寺中兴过程,净慧老和尚说:

“杨钊居士和杨勋居士捐助建楼净资一半以上,万佛楼能如期顺利落成,杨氏昆仲功居第一。”

那么,杨钊、杨勋兄弟是做什么的?他们为什么如此积极地赞助佛教事业的发展呢?

杨钊是香港旭日集团的董事长;杨勋是旭日集团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真维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

香港旭日集团创建于1974年,是一家以香港为中心的多元化跨国企业集团,经营产业有服装产销、房地产、金融等,在香港地区及内地纺织服装行业有较大影响。

杨勋先生和他的几位兄弟不仅是事业有成的实业家,而且是精进勇猛、有师承、有修学的佛教徒。每年他们都要在大江南北、在海内外做大量护持寺院、救济贫困、奉献社会的功德慈善事业。

杨勋先生及众多信众为柏林禅寺中兴捐资捐物的行为,名为布施。

“布施”即是把自己拥有的收获与他人共同分享。布施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财物。最为理想的僧俗关系是在家人施财,出家人施法。把佛法给更多的人,称为法布施,也是布施的一种。僧人得到布施,衣食住行有了保障,不应再存杂念,要努力修行,将修得的佛法施予在家人。

佛教的发展一直与信众的布施紧密相连。

佛教史上的第一座寺院是印度的竹林精舍。当年,摩揭陀国国王频婆娑罗王征得佛陀的同意,计划在国都王舍城近郊修建一座寺院。恰巧,迦兰陀长者有一合适的竹园。经协商,长者愉快地献出竹园,与国王共同修建了竹林精舍。

将竹园精舍献给佛陀之日,佛陀对频婆娑罗王与迦兰陀长者说:“布施乃大德。”

竹林精舍落成之日,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佛陀借此机会告诫人们:“布施可消除贪婪,培育慈悲之心。”

当年,前来聆听佛法的人中间有不少家境贫寒、无力布施的人。

佛陀安慰他们,没有金钱、财物没有关系,只要能发自内心地赞扬布施者的善举,有一颗与布施者相同的敬佛之心,也能积累功德,所谓“随喜善”、“随喜功德”。

《杂宝藏经》中详细地讲述了“无财七施”。

七施包括:以自己身体成全他人的“舍身施”;耐心听对方发牢骚,施以同情的“心虑施”;待人和颜悦色的“和颜施”;目光慈祥的“慈眼施”;循循善诱的“爱语施”及诸如雨天施伞于人的“房舍施”;乘车途中为老人让座的“床坐施”。

偶逢雨天,一些带有雨具的人会为自己有先见之明而沾沾自喜,进而指责未带雨具的人马马虎虎。这种态度与布施所必需的精神境界格格不入。布施并不是有目的地主动为旁人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心中种下一颗慈悲的种子。

面对伸出双手,向行人乞讨的乞丐,你作何感想?如果能为自己工作顺利、妻儿老小健康而欣慰,掏出一些钱分给他们,你一定会因此获得一份快乐。

有时,对别人微笑一下,也是布施,因为你给了对方一份好心情。

布施要求三轮清净,即布施者与受施者的心灵及布施之物均应清净。佛经中有一则《布施偈》,对此做了概括:“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今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

三轮清净也要求受施者的清净之心。对他人的援助,受施者如果不思感激,只是抱着“乐善好施者大有人在”的念头暗自得意,施舍则有害无益。帮助好逸恶劳的人,只能使他们依赖旁人、投机懒怠的恶习更加顽固。

布施不是给予,是恳请对方接受。布施波罗蜜远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并非是给别人些什么即大功告成。因此,即使受益者在接受大量施舍后无任何感激之情,布施者也不应动怒。“我的布施微不足道,请帮我积累功德,收下吧!”以这种心情布施,方才符合三轮清净的原则。

在菩萨六波罗蜜中,布施排在第一。

其他的五波罗蜜依顺序为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智慧波罗蜜与布施有密切关系。无论布施的形式如何,一旦唤醒对方的依赖心,则布施有害无益。而如何判断布施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智慧波罗蜜的修习水平。

比如,坛子里有个别人赠送的苹果。手伸进去紧紧抓住不放,自然拔不出手。松开苹果,则可顺利拔出。贪得无厌,举止失当,自然受折磨,举止得体,放开苹果,表面似乎有些损失,但实际上获得的是一种解脱。智慧波罗蜜的修习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获得这种判断力。

六波罗蜜是个整体,缺一不可。布施也绝非单纯的给予,有时一毛不拔反而是更有价值的布施与慈悲。譬如对孩子的物质欲望,无限制的满足不如恰当控制。

佛经里说,我们常常因为贪恋而放不下一切,这就是烦恼的根源。因此,日常生活中,有了困难、烦恼,不妨问问自己,反观自照:“我究竟执著了什么?我究竟在贪恋什么?”

佛经中说,常行布施,能够帮助我们走出执著,放下贪恋,从而截断任何烦恼的缠缚。因此,布施者应抱着喜悦、感激之情布施。这样的布施可以帮助我们消除内心的贪欲。

人喜欢把自己拥有的,紧紧攥在手掌心里,紧紧的,不松开。可是,你怎么可以攥住包容着你的世界呢?你拥有的,不过是手掌心里那一点儿。如果松开手,你手掌里是空的,但整个世界都在等候你去拥有。

财富的获得也是一样。

六、佛有灵,还是无灵?

一天,一位学禅的人来到净慧老和尚跟前。

他说:“师父,今天早上来柏林禅寺前,我在家上了三支香。到汽车站,没赶上第一辆车。也好,随缘吧,我就等第二辆车。行至半路,发现早开出来的那辆车出了车祸。”

来者兴高采烈地加以概括:“真是有佛菩萨保佑。烧了三支香,就这么灵,出车祸的那辆车,没让我赶上。”

净慧老和尚说:“不要有这样的想法。”

来者一愣。

老和尚顿了一顿,说:“真正的禅者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要有替他人承担痛苦的慈悲和勇气,不要幸灾乐祸。”

如今寺院香火旺盛,礼佛的人越来越多。多数礼佛的人,求佛保佑,消灾降福,却不知道诸佛菩萨大慈大悲、普度的伟大人格,不知道辩证的、无神的、博大的、无私的、顽强自信的、圆满的人格力量才能给人以光明正道。

在寺院内外,经常看到在脖子上挂着佛菩萨、手腕上挂着念珠的人。也许他们认为身上佩带佛像,手腕上挂有念珠,就能够得到佛陀的保佑,诸事顺意,远离烦恼。如果事物没有向他期望的方向发展,这人也许就要抱怨佛无灵了。

要转烦恼为智慧,不能把愿望寄托到挂在脖子上的佛像上。因为如果我们的心中有所执著的话,即便在家里、办公室里摆满佛像,烦恼也不会减少。

抗战期间,丰子恺先生的旧居缘缘堂被日寇的燃烧弹焚毁了。有人作诗凭吊,其中写道:“见语缘缘堂亦毁,众生浩劫佛无灵。”缘缘堂烧了是“佛无灵”之故。这句话让丰子恺先生听了有些反感。他不是指摘作诗的人思想不对,实在是慨叹一般人对于“佛”的误解。

丰子恺先生在《佛无灵》中写道:

信佛为求人生幸福、我绝不反对。但是,只求自己一人一家的幸福而不顾他人,我瞧他不起。得了些小便宜就津津乐道,引为佛佑(抗战期中,靠念佛而得平安逃难者,时有所闻);受了些小损失就怨天尤人,叹“佛无灵”,真是“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他们平日都吃素、放生、念佛、诵经。但他们吃一天素,希望得到比吃十天鱼肉更大的报酬。他们放一条蛇,希望活一百岁。他们念佛诵经,希望个个字变成金钱。这些人从佛堂里散出来,说的都是果报:某人长年吃素,邻家都烧光了,他家毫无损失。某人念“金刚经”,强盗洗劫时独不抢他的。某人无子,信佛后一索得男。某人痔疮发,念了“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痔疮立刻断根……此外没有一句真正关于佛法的话。这完全是同佛做买卖,靠佛图利,吃佛饭。这真是所谓:“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我也曾吃素。但我认为吃素吃荤真是小事,无关大体。我曾作《护生画集》,劝人戒杀。但我的护生之旨是护心(其义见该书马序),不杀蚂蚁非为爱惜蚂蚁之命,乃为爱护自己的心,使勿养成残忍。顽童无端一脚踏死群蚁,此心放大起来,就可以坐了飞机拿炸弹来轰炸市区。故残忍心不可不戒。因为所惜非动物本身,故用“仁术”来掩耳盗铃,是无伤的。我所谓吃荤吃素无关大体,意思就在于此。浅见的人,执著小体,斤斤计较:洋蜡烛用兽脂做,故不宜点;猫要吃老鼠,故不宜养;没有雄鸡交合而生的蛋可以吃得……这样地钻进牛角尖里去,真是可笑。若不顾小失大,能以爱物之心爱人,原也无妨,让他们钻进牛角尖里去碰钉子吧。但这些人往往自私自利,有我无人;又往往以此做买卖,以此图利,靠此吃饭,亵渎佛法,非常可恶。这些人简直是一种疯子,一种惹人讨嫌的人。所以我瞧他们不起,我懊悔自己吃素,我不屑与他们为伍。

真是信佛,应该理解佛陀四大皆空之义,而屏除私利;应该体会佛陀的物我一体,广大慈悲之心,而护爱群生。至少,也应知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之道。爱物并非爱惜物的本身,乃是爱人的一种基本练习。不然,就是“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的齐宣王。上述这些人,对物则惺惺爱惜,对人间痛痒无关,已经是循流忘源,见小失大,本末颠倒的了。再加之于自己唯利是图,这真是此间一等愚痴的人,不应该称为佛徒,应该称之为“反佛徒”。

因为这种人世间很多,所以我的老姑母看见我的房子被烧了,要说“佛无灵”的话,所以某君要把这话收入诗中。这种人大概是认为我曾经吃素,曾经作《护生画集》,这是一笔大本钱;拿这笔大本钱同佛做买卖所获的利,至少应该是别人的房子都烧了而我的房子毫无损失。便宜一点,应该是我不必逃避,而敌人的炸弹会避开我;或竟是我做汉奸发财,再添造几间新房子和妻子享用,正规军都不得罪我。今我没有得到这些利益,只落得家破人亡(流亡也),全家十口飘零在五千里外,在他们看来,这笔生意大蚀其本!这个佛太不讲公平交易,安得不骂“无灵”?

我也来同佛做买卖吧。但我的生意经和他们不同:我以为我这次买卖并不蚀本,且大得其利,佛毕竟是有灵的。人生求利益,谋幸福,无非为了要活,为了“生”。但我们还要求比“生”更贵重的一种东西,就是古人所谓“所欲有甚于生者”。这东西是什么?平日难于说定,现在很容易说出,就是“不做亡国奴”,就是“抗敌救国”。与其不得这东西而生,宁愿得这东西而死。因为这东西比“生”更为贵重。现在佛已把这宗最贵重的货物交付我了。我这买卖岂非大得其利?房子不过是“生”的一种附饰而已,我得了比“生”更贵的货物,失了“生”的一件小小的附饰,有什么可惜呢?我便宜了!佛毕竟是有灵的。

同类推荐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 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教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本书通过选取道家最为经典的故事.呈现丰富的道家智慧,揭示人生的种种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问里更新为人处事观念.助你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热门推荐
  • 末世之守护

    末世之守护

    一堆智商高达百分百的诡异植物,一只求爱求抚摸的丧尸,叶缦仰头45°忧伤的望天,她得到的还是随身空间么,口胡,那压根就是植物大战僵尸转换器好不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弑魔

    弑魔

    问世间何为魔。为所欲为者为魔。为仇,杀!杀千人,杀万人,杀到到尸山骨海,血雨腥风为情,杀!神挡杀神,佛挡灭佛,魔挡屠魔,为心爱之人可以杀遍天下人为义,杀!欲杀吾。
  • 御妖成奴:第一神兽魔妃

    御妖成奴:第一神兽魔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顶级的金牌杀手,却因妹妹的妒忌陷害穿越到古境之边的神武大陆。某天她发现了一个惊天的大阴谋,原来她是天帝的私生女,冲破重重困难收服五大神兽,仰仗着魔尊对她的宠爱,为所欲为。旁人的嫉妒,她不理会。旁人的陷害,她当玩游戏,见招拆招。月黑风高的夜,他把轻抬起她的下巴,魅惑的说:“爱妃,现在暖床送儿子哦!”“儿子么?我不稀罕,我稀罕女儿,所以,我还是去找别人滚床单好了。”某女挥挥手,想要逃离,却被他一把拉入怀里,狠狠的吻。看来他平时真的太宠她了,才会让她如此张狂,烛火熄灭,长夜漫漫,让他来教教这女人该如何全心全意的爱一个人。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大慈寺虽然经历了千多年的发展,但一直没有一部完整像样的寺志,因此其寺庙诸多情形付诸阙如。一座寺庙的历史,没有很好的实物档案和地下文物相互印证,没有较为完备的寺志,那么要说清该寺庙的历史是比较困难的。由远及近,作者顺着历史的光环娓娓而谈,述说着一座寺庙的兴衰。于成都而言,大慈寺今天的地位十分重要,身处城市之心,人文厚重,就像一叶肺片一样,左边是文化新闻区,右边是现代商业区。所以被称之为“古蜀之肺”。这,也正是作者在此书中,游刃有余的表达关键所在。
  • 盗墓新娘

    盗墓新娘

    就在踏进墓室的第一步时,石门轰然封闭,地面剧烈地震动起来。千钧一发,潮生拉起蓝漓一个箭步冲到了八卦图前,蓝光闪烁,迅疾地打入卦像里。周围平静下来,突然,一声诡异空灵的笑声划破静谧的空气……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大唐仙凡传

    大唐仙凡传

    轩衣。生身父亲乃是魔界一带赫赫有名的魔圣。千年之前的一场仙魔大战,改变轩衣的命运,只得由仙广子抱给不周山的不周老者领养。千年之间,弹指一瞬即过,不周老者就让他下界,寻得了救命恩人牡丹花神,却又能解开生身父亲魔衣是否死在冥海的谜团……
  • 引领青少年地理发现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引领青少年地理发现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