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8100000014

第14章 舌尖上的禅 (1)

一、禅悦为食

吃饭与学禅,在我看来,是沾不上边的两件事。怎么现在,就变成一回事了?

净慧老和尚说:“能否从吃饭体验到禅,关键在于我们的心是否能够觉照自己当下的一举一动。如果去掉吃饭时的‘百种须索’,不去分别取舍,那么吃饭不但是滋养色身,也是用心修行之处。”

明海法师说:“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反过来想,我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这么多年,依然没有成佛,看来是因为我不会吃饭。可问题是,我一直在吃饭啊。吃饭是人人都会的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事,它与成佛有什么关系,跟深奥的禅有什么关系?

第一次坐在柏林禅寺的斋堂用餐,我心里充满敬畏。

斋堂里,一排排枣红色的条桌上,摆着一对对的大白瓷碗,一只碗里盛着白白的米饭,另一只碗里盛着一些菜。筷子枕在一张餐巾纸上,横放在靠近条凳的这一侧,筷子尾在右手边。桌凳很普通,但整齐、干净。

斋堂,是寺内僧众用餐之地,在柏林禅寺客堂所在的会贤楼的背后,又称“香积楼”。

香积一词,出自《维摩经》的“香积佛品”,本是众香世界的佛名。该经中讲,众香世界里有一尊佛,名叫香积佛。那个佛国,楼阁建筑、土地、花园等,都散发着香气。饭食时,香积佛用香钵盛满香饭,供养大众。

柏林禅寺的斋堂、厨房,以香积楼命名,大概取喻香积世界里供养众生的香饭吧。

柏林禅寺的斋堂,能容纳近千人一同进餐。

斋堂有三个门,中间的门,僧众排队进出,两侧的门为来寺院修禅的在家男众、女众进出。早课结束之后,云板响起,我跟随上早课的僧众,来斋堂吃饭。在禅门中,吃饭称为“过堂”。进得门来,人们鱼贯而行,依序走到座位前,向前方问讯后,入座。由于起得早,此时的我,有些饿了。在条凳上坐稳之后,就伸出手拿筷子想吃。然而,左右的人都在安静静地坐着,我便把伸出的手收了回来。

僧众就座后不久,有僧人敲打引磬,领众诵经。

此时,所有准备进餐的人,都合掌于胸前。我左右的人都会念,我不会念,只能跟着大家合起掌来静听。隐约听出,僧众们念诵的是“供养诸佛和诸尊菩萨”。原来,在吃饭前,僧人们在提醒自己,面对充饥养身的食物,不能忘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齐诵一声“阿弥陀佛”之后,大家开始进餐。我看到,身边的人先将菜碗移近自己,拿起筷子,再端起粥碗。我也依葫芦画瓢,学着做。

进餐期间,不停地有僧人端着菜盆、饭盆,或提着粥桶,沿着桌子间的夹道巡视着。这些在进餐期间为他人提供服务的人,禅门称为“行堂”。如果你想加菜,不用说话,也无须举手,只要把菜碗推到桌边,行堂者看到,就走过来,给你盛菜。如果想再添些粥,就将粥碗推至桌边,等行堂者来添粥。

在寺院里吃饭,不能剩。添饭添菜时,如果吃不了一整碗,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用筷子在碗中比划一下自己的需要量是多大。

在饭店酒席前,人们已经习惯了推杯换盏,吆三喝四,言谈嬉笑。在寺院斋堂进餐时,要保持安静,学会静默地进食,同时注意,进餐时,要挺直腰板,不能趴在餐桌上。

整个用餐过程,没有人说话。我吃好了,不知道这碗与筷子应该怎样处理,也不知道是否可以起身到外面去。又没办法向其他人询问,正自焦急间,朝前后左右瞄了一眼,坐在后桌的人有些已经吃好了,但他们都坐着不动。看来,我也只能静静地坐着。

在陌生的环境中,遇到自己不了解的情况,不知道怎么处理时,可以慢下来,观察身边的人怎么做。

坐在我右边的人吃饭慢些,现在,他也吃好了。我看到他将两个用过的空碗摞在一起,推至条桌的边缘处,筷子顺在碗的右边。原来,用过餐的碗要这样放。我赶紧学着做,把眼前散乱的碗筷如法处置。

整个斋堂,像个大教室,中间靠后的地方高出地面,像个讲坛。方丈明海法师在那里巍然端坐,两侧的僧人和在家信众都面向他对坐。

我看到,明海法师用餐已毕,他静静地稳坐法坛。后来,他环顾左右,可能是看到大家几乎都吃完了,他将斜倚在钵上的筷子平放到桌面上。

领诵经文的法师,看到明海法师把筷子放平,马上敲击引磬,领众诵经。

饭后诵经时,即便没有吃完,也要停下碗筷,双手合掌,与大众一起诵经。

此后,众人起立,依僧人先、信众后的次序,合掌离开斋堂。

说实话,这顿饭,吃得有些胆战心惊,然而,事后想来,又觉意趣盎然。

翻阅佛经,我发现,吃饭这件事,在禅门不是件小事,而且是禅修用功处。《华严经》“净行品”中说:“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维摩经》“方便品”中说:“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法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则说,学法与修禅,都是人的精神食粮,能资益人身。

禅者的食物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喜食,一种是禅悦食。法喜食,指人闻法欢喜,增长善根,资益慧命,如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禅悦食,指人修习禅定,得寂静之乐,心身怡悦,安乐自在。

禅无处不在。一颗觉照的心,能够借由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禅境相契合。学会吃饭,学会以禅悦为食,我们的生活会因为有禅而充满欢喜。

这份禅悦,就在我们的舌尖上。

二、食存五观

据说,当年佛陀曾教诫弟子《食存五观》。即于饭食时,需作五种观想。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首先,应想这份食物的来处,它凝聚了无数人的辛勤劳动,才成为你的盘中餐,因而要珍惜它;其次,衡量今天自己的修行,是否对得起这份饮食,否则应该怀惭愧心受食;第三,对美味饮食也不应生起贪心,不要暴饮暴食,要有节制地食用;第四,就像病人为治病而吃药一样,不应挑剔饮食的好坏;第五,为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顺利地进行修行,我们才接受这份食物。

佛陀的这一番话,使人对佛门的“吃饭教育”肃然起敬,当然也不必怀疑其教育效果。在斋堂中,我亲眼见到,一位僧人将他人散落在餐桌上的饭粒,习惯性地捡起放进嘴里……

坐在长条凳子上,用一生中从未有过的郑重对待碗中食物,我从内心里惊叹,“原来,饭可以这样吃!”

“吃饭时,僧人们念诵的是什么经文呢?”我向寺中僧人询问,才知道,早餐、午餐时,僧众们饭前念诵的是《二时临斋仪》。

“为什么要念这些经文呢?”我又问。他耐心地告诉我,一是供养十方常住三宝,二是希望天下所有众生都有饭吃。他顺便告诉我:“如果你想详细地了解,可以到佛经流通处去请一本《佛教念诵集》,那里面记载得很详细。”

我请购了一本《佛教念诵集》,找到了《二时临斋仪》。原来,早餐时,僧众们念的是“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午餐时,僧众们念的是“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法界有情,普同供养”,就是祈祷天底下所有的生命都有饭吃。

吃饭既是一件庄严的佛事,又是习禅的入手处,也是礼敬佛陀的仪式。因此,进餐时,要带着一颗感恩的心。

现代医学研究和大量临床资料表明,胃溃疡、神经性厌食、糖尿病、胆结石、高血压和精神病等多种疾病,与人们忽视就餐时的心理卫生有关。

反观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会有所体会:心情不佳时,饭量会相应减少,甚至没胃口,什么都不想吃;这样持续几天,身体的反应就显现出来了,人会感觉无力、疲乏、虚弱。这是因为,不愉快的情绪,通过大脑作用于消化腺,减弱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加重了消化器官的负担,同时造成胃肠蠕动失调,导致食道、胃和肠的括约肌强烈收缩。

我们是否以感恩之心面对饮食呢?

早饭:一家人胡乱地吃几口,匆匆忙忙地赶去上学或上班。

午饭:各自在单位或学校匆忙用餐。

晚饭:一家人终于有时间聚在一起,平静地进食,却又常常被电视里的动画片或新闻打扰,注意力全都集中于荧屏。这时,血液集中到大脑皮层,影响消化道的供血,而且食物的色、香、味对有关神经中枢的刺激被抑制,感觉不到自己正在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又怎能生发一丝一毫的感恩之情?

食物反映出我们与地球的关系。每粒米、每片绿叶,都蕴涵着阳光、大地的生命力。通过观察食物所展示的丰富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一片金黄的面包片,看到一片金黄的阳光;从一片小小的绿叶,感受到阳光、温暖与生机。

用餐时感恩,能够帮助我们放下烦恼,体验宁静与喜悦,回到“吃饭就是吃饭”的本来状态,回归到人与自身、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

三、由食饭而起

吃饭,是进入禅境的道路。

医学家认为,带着愤怒吃饭,满胃都是愤怒,会胀气;带着烦恼吃饭,满胃都是烦恼,会积食;如果带着欢喜吃饭,满胃都是欢喜,则有助于消化。

对于吃饭,有“吃什么”的问题,也有“怎么吃”的问题。

禅宗有一则与“赵州茶”齐名的公案--云门饼。

不管你问什么问题,唐代的云门禅师都会供养你一块饼,让你自己尝尝。这是一块甜饼。当然,你只有把它吃掉,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甜蜜。所以,你问“如何是佛”也好,问“如何是禅”也好,只从表面上做文章,是无法透彻到内里的。

禅是什么?在赵州禅师是一杯茶,在云门禅师眼里是一块饼。当然,如果不去咀嚼它,你又怎么能够有证悟的甜蜜!

禅门还有一位吃过“点心”的德山禅师。

德山禅师写了一部注解《金刚经》的《青龙疏钞》。在挑着书卷、四处讲经的路上,他饿了,见到一位卖点心的老婆婆。他想,肚子饿了,吃点点心吧。于是,他把书担子一放,“老婆婆,能否跟您化个缘,我想吃点点心。”

老婆婆一看是个和尚,便问道:“法师,您从哪里来?”

“我从四川来。”

“你挑的好像都是书啊。”

德山禅师自豪地告诉她,“是书,是我写的书。”

“什么内容呀?”

“是我注解《金刚经》的书。”

读过《金刚经》的人,应该对经中所说的“三心不可得”,有个印象。在经中,释迦佛告诉须菩提尊者:“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心不可得,已经过去的抓不住;未来心不可得,没有来的捉不着;现在心不可得,如果起心找现在,现在又过去了。三心不可得,最真实的,是活在当下。

一听说这位僧人能注解《金刚经》,老婆婆说:“法师,我读《金刚经》遇到一个问题,正好请教您。您如果能回答我,我拿点心供养您;如果回答不了,那就对不起了。”

德山禅师一听老婆婆这样说,微微一笑,他蛮有把握地说:“请问吧。”

“你要吃点心。佛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要的是哪个心?”

德山禅师一听愣住了。

他只好饿着肚子继续往前走。

你看,在禅门,能不能吃饭,哪是一件小事?

同类推荐
  • 古兰经故事

    古兰经故事

    每一位天仙都负责一项专门的工作:吉布利里天仙是真主专门派往先知们那儿的使者;伊斯拉非来天仙专门负责末日来临时对人们进行清算;米卡伊来天仙专门负责宇宙万物;阿兹拉伊来天仙是专门负责掌管死者灵魂的。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的怀疑甚至诋毁,但最终它作为圣经经典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动摇;它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是很多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史三记之马背王朝

    明史三记之马背王朝

    公元一六五八年,明代最后一个小皇帝,南明小朝廷由广西贵州退入云南,在吴三桂,卓布泰的围追下,逃往滇西边境,晋王李定国在贡山伏兵,不料大理寺卿卢桂生告密,李定国大败,高文贵等四将战死。永历帝退入缅甸,后被缅方执拿,送给吴三桂。公元一六六二年四月被吴三桂杀于昆明。时晋王李定国,巩昌郡王白文选仍率部转战滇西,闻永历死讯,李定国病故,白文选降清。李定国部将杨容将蜀王刘文秀所献的十六万两黄金藏在道人山,欲图东山再起。多年后吴三桂反清,杨容下山投吴三桂......寻朱明后人。南明王朝始建于广东,流转湖南.广西.贵州.云南.一直在马背上流亡,至永历帝死,前后近二十余年,史称“马背王朝。”
  • 红颜乱冷王追妃

    红颜乱冷王追妃

    青梅竹马的准夫君为了不娶她,偷龙转凤错配了她的姻缘。错配就错配吧,原本以为寻到了可依之人。谁料,一场浩劫改变了她的命运。几国腹黑的王爷,倾国倾世的红颜!都说红颜为祸水,那又是谁祸了红颜,毁了卿卿女子一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帝少蜜宠:萌妻有点拽

    帝少蜜宠:萌妻有点拽

    白天,她是简家二小姐,知书达理,温文尔雅,晚上,她是绝世神医,游走在黑暗的边缘,当绝世神医遭遇暗夜帝王,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射速之王:机枪

    射速之王:机枪

    本书主要是介绍机枪的军事知识,从机枪的诞生、发展、应用及其技术革新、经典战役等方面,全面介绍,给广大读者以清晰地认知。军事知识历来是青少年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异彩纷呈的武器装备模型历来是青少年最喜欢的藏品,
  • 妖火

    妖火

    他妖火转脉之心,他独获剑河九道剑意,他惹得仙宗之女倾心,他害的魔尊之女相思。九曲皓月,逆灵莫测之剑。七道剑意,九诀嗜杀。我非狂傲之人,但求立足世间,人若阻我,我必戮之。天若挡我,我必焚天!天道茫从,妖娆世间,独奏一曲鬼炎妖火乱世之曲。
  • 零售的哲学

    零售的哲学

    全球最大的便利店连锁公司创始人——铃木敏文,结合40多年零售经验,为你讲述击中消费心理的零售哲学。铃木敏文的很多创新,现在已经成为商界常识,本书把那些不可思议的零售创新娓娓道来。关于零售的一切:选址、订货、销售、物流、管理……他一次又一次地在一片反对声中创造出零售界的新纪录。翻开本书,看铃木敏文如何领导7-11冲破层层阻碍,成为世界第一的零售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