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1700000008

第8章 创 新 篇 (2)

事情远远没有结束。1996年,郭凡生宣布慧聪未来的上市目标。根据他的设想,公司上市后,慧聪内部将出现上百个有百万身价的员工。基于国内从未有过民营公司上市的情况,所以许多职工对此不以为然。大多数人只是为了给郭凡生“面子”而认购公司的内部股票。甚至直到公司上市前,还有众多持有慧聪大额股票的高层人士离职。

然而,自从郭凡生作了这个决定后,他铆足了劲要让公司上市。为此,他曾两次更换目标市场和投资银行,创下了中国上市的民营企业中花费最高、换得担保人最多、耗时最长的公司之一。

十二年后,慧聪终于上市,这个乌托邦式梦想成为现实,一百二十多名员工因持有大量股票而摇身一变为百万富翁,而他们在慧聪工作的平均年限仅有6年。至此,郭凡生终于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他说:“一个上市公司一下子创造了这么多的百万富翁是‘前无古人’的,也许有的创造了几个亿万富翁,但创造的百万富翁绝对没有这么多的。好的企业制度把笨人变聪明,把懒人变勤奋。”

郭凡生并不是埋头苦干的创业者,他更近似于股份制的狂热追随者。他的口才很好,经常参加各种公众论坛,每次演讲也必然提到股份制。他认为这是一种当之无愧的使命:“我觉得,我的最大价值就是使资本市场对知识经济的规则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接受到接受,要让知识经济的规则从知识分子的推动和挣扎变为一种大家公认的常理。”

【在京档案】

1982年,郭凡生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1992年10月,他邀请几个知交一同建立了慧聪有限公司。他持有50%的股份,因此成为公司的董事长兼任总经理。2003年12月17日,慧聪国际咨询成为国内第一家成功上市的民营企业。

陈景润:活在数学中的智者

【北京人物】

陈景润(1933~1996),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66年,他发表了《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掀开了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史上光辉的一页,这个成果也被称为“陈氏定理”。他因此而获得了中国自然科学奖的一等奖。1999年,紫金山天文台以他的名字为一颗行星命名。

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六平方米的小屋,一盏煤油灯,一张床板,一支笔,六麻袋的草稿纸,一位数学家在这样的环境下解开了世上最著名的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而他距离摘取数学皇冠顶端的明珠——“1+1”,仅有一步之遥。

这个让世界都为之惊叹的人,就是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小时候的陈景润是一个瘦弱羞怯的孩子,却对数学如痴入迷。计算数学题占据了他一天中大部分的光阴,他却从中得到了巨大的幸福感。1953年,陈景润从厦门大学的数学系毕业。他在数论系列问题中的出众表现,引起了华罗庚的注意,将他调到了中国科学院的数学研究所。

50年代初期,陈景润针对球内格点问题、高斯圆内格点问题、华林问题及塔里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重新计算,得出重要结论。60年代后期,他又投入到对筛法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中。

两百多年来,悬而未解的“哥德巴赫猜想”吸引了无数的数学家,却无一人将其摘下。早在高中时代,陈景润就听老师介绍过:数学是自然科学界的皇后,而数论是数学的皇冠,“哥德巴赫猜想”就是那皇冠上璀璨的明珠。这一番美妙的启示,成为了他一生中的奋斗目标。

为了解开“哥德巴赫猜想”,摘下这颗闪耀夺目的明珠,陈景润凭借惊人的毅力,坚持不懈地在数学的长河里摸索前进。辛勤的汗水终会得到丰美的果实。1973年,陈景润终于寻到光明的道路,他找到一条简化的证实“哥德巴赫猜想”的捷径。当他发表这一成果后,立即引起世界轰动。“1+2”被称为“陈氏定理”,人们称赞它为“光辉的顶点”。华罗庚等著名数学家高度赞扬陈景润的研究成果,世界各国知名的数学家们也纷纷撰文,称陈景润的成果是“当前世界上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最好的一个成果”。

陈景润在数学领域作出的卓越贡献,至今仍难以被后人超越。1978年及1982年,陈景润两次受邀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作最高规格的45分钟报告。

另外,陈景润还对人类密切关系、现代经济管理与数学组合以及尖端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他为此在世界各大报刊发表七十余篇科学论文,并写下《组合数学》、《数学趣味谈》等著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的一等奖、华罗庚数学奖和何梁何利基金奖等多项荣誉。

陈景润声名远播,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但他毫不骄傲。他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我只是翻过了一个小山包,真正高峰还没有攀上去,还要继续努力。”

1996年3月19日,在饱受帕金森氏综合症长达12年的折磨后,陈景润因呼吸衰竭去世,享年62岁。

【在京档案】

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53~1954年任教于北京四中,后调回厦门大学担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1956年被调至中国科学院的数学研究所。1980年成为中科院的物理学数学部委员。1978年开始培养自己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邓稼先:“两弹”是他的勋章

【北京人物】

邓稼先(1924~1986),中国“两弹”元勋,中国著名科学家,先后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当年即返回中国。他是我国核武器研究的奠基者,参与组织我国核武器的研发;他在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试验中作出巨大贡献;他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以及特等奖。由于他在我国原子弹的研究领域作出重大贡献,被人们尊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邓稼先是我国当之无愧的“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试验中,邓稼先组织进行了流体力学、爆轰物理、中子输运、状态方程等基础研究,完成了基本理论方案,并指导了核武器的模拟试验。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他又领导科研人员继续探索氢弹的原理,并于1967年亲自参与了中国首枚氢弹的研制工作。

1958年,二机部的刘杰慕名邀请邓稼先参与一项国家机密科研工作,邓稼先欣然答应。从此,曾经家喻户晓的邓稼先在各类刊物和社会活动中销声匿迹,除了戈壁沙漠和警卫森严的大院里,人们再也看不见他的身影。

邓稼先担任二机部的主任后,精心挑选了一些大学生,并准备好相关的俄文资料以及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方面终止了原来的协议,中央政府下定决心,一定要研发出中国自己的原子弹及人造卫星。

邓稼先接到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工作后,便组织人手开始投入研究中。先前,苏联专家留下了一个核爆大气压的数值,邓稼先在同事的帮助下推翻了原有的结论,从而顺利突破原子弹试验的关键性问题。

研制原子弹期间,正逢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这里的科学家虽然配有较多的粮食,却仍然缺少油水,经常得饿着肚子进行试验。邓稼先的岳父捎给他一点可怜巴巴的油票,他全都买了饼干,在工作时与同事一起分享。在这种异常艰苦的环境里,他们以饱满的精神态度日夜赶工,讨论着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邓稼先工作的地方并不仅仅是科研机构,他的足迹遍及大漠的试验场。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他始终坚持不懈地在这个秘密基地度过了八年的单身汉生活。他甚至有十五次亲自到现场领导核试验,据此得到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1964年10月,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爆炸结束后,他亲自带队进入现场采样,以确定效果。之后,他和于敏等人立即投入到氢弹的研究中,最终取得了振奋人心的消息。从原子弹到氢弹,邓稼先只花了两年零八个月,而法国花了八年、美国花了七年、苏联花了十年,这样的速度堪称世界第一!

就在他领导中国第二代核武器试验圆满成功的第二年,也就是1985年,他的癌细胞已扩散全身,无法挽救。国庆节那天,他提出的愿望是想去天安门看看。1986年7月16日,国家授予他“五一”劳动勋章。7月29日,邓稼先于北京逝世。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

【在京档案】

被清政府赞为“四体皆精、国朝第一”的大书法家和篆刻家邓石如,是邓稼先的祖先。他的父亲邓以蛰,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1946年,邓稼先在西南联合大学的物理系毕业,后进入北京大学担任助教。邓稼先用自己的一生,实现了“科技强国”的梦想和包袱,他是当之无愧的当代知识分子的榜样。

华罗庚:“活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

【北京人物】

华罗庚(1910~1985),中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矩阵几何学、自安函数论、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等众多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也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数学科学家之一。1985年6月12日,他因心脏病在东京病逝。目前,国际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研成果有“怀依—华不等式”、“华氏定理”、“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华氏算子”等。

1949年,当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时,华罗庚感到热血沸腾,他克服了重重阻力,偕同家人返回中国。途中停留香港期间,他为留美学生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希望海外留学生都能归国,为新中国效劳。1950年3月16日,华罗庚一行终于抵达北京。

华罗庚回国后在清华大学担任数学系主任。紧接着,他接受郭沫若的邀请,开始组建数学研究所。1952年7月,研究所顺利成立,他就任为所长。在以后的时间里,华罗庚潜心培养了众多数学人才,他的很多学生都成为了后来著名的数学家,如陆启铿、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龚升等。

回国不过数年,他便发表了多篇数学研究领域的论文,引起学术界的轰动。他的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1957年,他出版《数论导引》;1957年,他的《指数和的估计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首先被译成德文,后来俄文版和中文版又先后出版;1963年,他和万哲先合著的《典型群》得以出版。为了培育祖国未来的数学英才,他在北京积极发起各种中学生数学竞赛活动,并亲身参与出题、监考、阅卷环节。他还撰写许多数学通俗读物,受到了青少年的热烈欢迎。他力主在科学研究中养成学术氛围,因此学术讨论是必须的。他还建立了我国最早的计算机技术研究所。

华罗庚还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1953年,他参与科学代表团前往苏联访问。他还代表中国的数学家,参加了匈牙利的世界数学家大会。此外,他列席世界和平理事会、亚太和平会议。1958年,他与郭沫若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新德里的“在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上协调”的会议。

1958年,华罗庚就任中国科技大学的副校长,兼任应用数学系主任。除了继续数学理论研究以外,他还探索数学与实业相结合的道路。经过长时间的检验后,他认为优选法和统筹法完全可以在工农业生产中运用。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改变管理面貌。所以,他在科技大学授课的同时,还带着学生去推广统筹法和优选法。他撰写《优选法平话及其补充》、《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并带着科技大学的师生到企业工厂中去宣传“双法”的用处。“夏去江汉斗酷暑,冬往松辽傲冰霜”,他勤勉的一生足以令世人仰望。

华罗庚在数学领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归其原因,在于他真诚地热爱自己的祖国,并为此奋斗一生,成为世界闻名的杰出数学家。

【在京档案】

1930年,熊庆来在学术杂志上了解到华罗庚坎坷的自学经历和卓越的数学才华后,果断破格录取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华罗庚,让他进入清华大学。从1931年开始,华罗庚在清华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他仅用一年半的时间便完成了数学系的所有课程。此外,他还自学了英、法、德文,并在国外杂志刊发了三篇论文,被聘任为助教。新中国成立之后,华罗庚放弃了美国优渥的生活,毅然返回祖国,立志发展我国的数学科研事业。

王淦昌:两次踏到诺贝尔门槛

【北京人物】

同类推荐
  •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 、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 ……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传说,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 和无穷的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
  •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如果读者对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还有质疑,那么就请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开始--翻开第一页,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对余秋雨散文作品零星片语的撷取中,用心去鉴赏、去品味、去感悟,去摸索知识以外的文化内涵,细细体悟这份绵延不尽的文化“余味”。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谚语和歇后语是中华文化经典的部分,凝结了民间百姓生活智慧,它们以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深刻的人生道理。本书精选谚语与歇后语中的精华部分,加以点评,阐释谚语、歇后语的含义,力图揭示其包含的生存智慧,给人以警醒、鞭策、鼓励、教育,使读者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对为人处世有所裨益。
  • 泰国人

    泰国人

    本书从多个层面描述了泰国人的性格,探讨其国民性和民族性,书中还选择了一些能反映泰国人民生活和自然风貌的图片。
热门推荐
  • 莲心劫

    莲心劫

    为了追寻爱情,放弃成仙的机会,成为凡人,只为在芸芸众生中找寻自己的爱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君临

    君临

    此刀当碎虚空界,此剑当开造化权!血戮尘寰世无双,傲视三界笑红尘!
  • 豪门千金的爱情童话

    豪门千金的爱情童话

    他们是门当户对的金童玉女,是完美的天作之合,在爱情的道路上,却总是擦肩而过。那时,十二岁的她微笑着看着他,认真地说:“漠哥哥,我喜欢你。”十七岁的他冷漠地回答,“我讨厌你。”后来,二十二岁的她深情地凝视着他,“漠哥哥,我爱你。”二十七岁的他越发地冷漠,“我厌恶你。”在他和别的女人订婚那天,她偷偷开走了他公司新上市的车,只希望他能够追出来看她一眼。滋——一场车祸,无情地打碎了她少女时代的美梦,也让她告别了最爱的芭蕾。时光流转,世事变迁。“蓓蓓,回到我身边吧,给我个机会让我好好地爱你!”他从后面一把抱住她,在她耳边卑微地祈求。“可是,我已经不再爱你了。”她只是冷漠地推开了他,不再回头看他一眼。她喜欢他时,他讨厌她。她爱上他时,他厌恶她。她离开他时,他喜欢她。她忘记他时,他爱上她。他们之间,总是错过。“想我放过他,可以,但是你必须嫁给我!”他冷冷地宣誓。“不——”她歇斯底里地喊道。何时,那两颗分离的心才能重聚?一个深情霸道的完美男子,一个高贵美丽的完美女子,共同谱写一段刻骨铭心的豪门童话。虐心宠文,美男多多,男主超爱女主,喜欢的就跳坑吧!ps:本文故事情节偏童话,阅读者请自带避雷针,小说YY,请勿较真。视频地址:http://m.pgsk.com/464314931/photo/vphoto/70753/————————————————————第四卷,我的王子我做主内容简介:她,云氏集团的千金,俏皮活泼,单纯率真。他们是与她青梅竹马的双生子。一个是宛如天之骄子般温文儒雅的腹黑大哥;一个是被人忽视如影子般冷漠无情的深沉二哥。还有他,那个温柔体贴的阳光大男孩。以及博学多才的他;阳光帅气的他;浪漫妖娆的他......形形色色的王子们,究竟谁才是她最后的归宿?男主们:上官飘逸——温文儒雅。蓝飘零——冷漠深沉。皇甫思俊——温柔体贴。李瑞杰——阳光帅气。徐智渊——学识渊博。李胜基——浪漫妖娆。幻天——可爱正太。女主:云恩夕,大大咧咧的野蛮女,有点好色、有点财迷,调皮捣蛋却不失正义,暴力却不失温柔,抽风型。————————————————————————————西西的文《替宠》:筱莎的文《总裁的腹黑娇妻》:
  • 邪王强宠呆萌妻:腹黑逸王妃

    邪王强宠呆萌妻:腹黑逸王妃

    新文《独家专宠:陆少99次追妻》《隐婚甜妻:厉少,强势宠》都是宠文哦!丞相府二小姐,爹爹不疼,娘亲不爱、嫡姐庶妹发泄的对象。太子厌恶,未嫁先休。最后撞死在墙上。在睁眼,她已不是懦弱的二小姐。是来自千年以后的金牌杀手,欺我者,揍得他娘都不认识!太子退婚,没事,老娘不稀罕种马。谁爱要谁拿去。却遇见腹黑的他,他宠她、爱她!“娘子说的全是对的,就算错的也是我的错”。“娘子,就算你把天捅破,也有我在你身后帮你撑着。娘子、许你一生世一双人可好?”某妖孽笑着问到。她说:“你若不离、我定不弃。”(正文已完结,放心观看)宠文不虐!
  • 别让不懂幽默害了你

    别让不懂幽默害了你

    幽默是人的能力、意志、个性、兴趣的综合体现。幽默是社交的调料,有了幽默,社交可以让人觉得醇香扑鼻,隽永甜美。幽默是引力强大的磁石,有了幽默,个人魅力无形增值,会把一颗颗散乱的心吸入它的磁场,让别人脸上绽开欢乐的笑容。本书用精彩的理论和有趣的故事,展示幽默的力量、揭示幽默的技巧,告诉读者幽默能使批评和反驳被对方接受,幽默能使长篇大论的演讲富有感染力,幽默能使人际关系变得融洽,幽默能使生活充满乐趣,启发读者了解幽默、认识幽默,更好地掌握和使用幽默这门艺术,说幽默话做幽默人,增进沟通,改善人际,促进工作,获得优质高效的人生。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正能量的力量:拥有正能量 人生无限量

    正能量的力量:拥有正能量 人生无限量

    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是超乎你的想象的,它能使不可能变为可能、让事情出现奇迹,只要你随时保持积极正面的思维,就能让自己活在正能量的气场中,你将发现,生活处处都会发生惊奇的改变。
  • 给马云一个团队,他会怎么管?

    给马云一个团队,他会怎么管?

    这是一本直接向全中国最牛团队取经的团队管理书籍。如何带好一个团队?这让许多中高层管理者、职业经理人感到困惑!尽管有很多书籍在向我们不厌其烦地传授带团队的方法,但仍无法完全解决带团队过程中诸多潜在而未知的新问题。本书将用直接简单的语言,以“像马云一样带团队”为视角,展现阿里巴巴这支神秘的团队,向广大读者诠释马云及其团队执行力的管理之道和创新理念。本书颠覆了传统经管书说教式的、高深莫测的管理理论,以马云日常工作中如何抓团队的简单实用语录为主线,用这些企业内部的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和全新的不落俗套的幽默生动诙谐的小案例作为辅助,力图帮你解决管理团队过程中复杂棘手的问题!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