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800000004

第4章 银行票据

1.银行票据的产生

在前一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在交易履行中转让货币的要求权与转让货币本身一样有效。因此,一旦公众说服自己相信这一点,他们往往更愿意持有可转换的要求权而不会将其兑换成现金。而且持有银行票据比持有现金更便捷、更有优势。

现代银行可以说就是建立在这种习惯基础上的机构,其前身的主要业务包括:买卖稀有金属;在两国间汇寄现金;作为中介安排债务或者安全保管贵重物品;借入公众的储蓄,以自身的声誉为担保,凭借自己的判断力将借入的存款进行投资,并且投资风险由银行全部承担1。但我们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将主要关注发展成熟的现代型银行。

现代银行创造了两种对货币交付——在下文中我们称之为存款——的要求权。首先银行为个体存款人创造了针对收到的价值的要求权,银行收到的价值既可以是现金的形式,也可以是要求转移某一银行(其他银行或者该银行本身)存款的命令。公众将手持的现金或者由银行开具的支票交给某一银行,条件是由此能够获得对现金(即存款)的要求权,该要求权既可以行使,也可以转移给他人。

但是银行还有另外一种创造要求权的方法。银行自身可以购买资产,即增加投资,并且为该资产付账。至少在第一个例子中,银行可以通过创造对自身的要求权来增加投资。或者银行还可以为借款人创造一个对银行本身的要求权,作为对这一要求权的补偿,借款人要保证随后偿还债务,即银行可以贷款或者预付2。

在这两个例子中,银行都创造了存款,因为只有银行本身有权在其账目上创造存款,授权客户提取现金,或者将要求权转移给他人。除了银行创造存款的诱因性质不同外,二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营业的银行,一方面不停地为收到的现金或者保证创造存款,另一方面由于对存款的要求权的执行或者转移到其他银行而消除存款。所以,银行不停地收到现金并且支付现金,也不断地收到对其他银行的要求权和其他银行对它的要求权。

很显然,银行要想持续营业就必须使相反的业务程序能够相互抵消,也就是说,每天支付的现金量和其他银行对该银行的要求权的总和,应该同每天收到的现金量与对其他银行的要求权的总和差不多。因此,银行家遇到的实际问题就出现在管理日常工作中,即:银行每天增加的资产,不管是现金还是要求权,应该等同于其每天增加的债务和其他银行对该银行的要求权总和。

由此我们知道,银行(在安全的前提下)主动地创造存款(贷款或者投资)的速度,应该与被动地为应对收到存款人的流动现金而创造存款的速度有一个合理的关系。因为后者增加银行的储备——虽然只有一部分最终存留在银行中,而前者虽有一部分要支付给其他银行的客户,但是最终还是减少了银行的储备;事实上我们可以大胆地说,借款的客户通常都是怀着立即偿还债务的心理来借款的,而存款人却往往无此想法。

像沃尔特利弗这样具有实践经验的银行家们由此认为,对整个银行体系来说,主动权掌握在存款人手中,银行贷款的总额不得超过存款人在此之前委托给银行的存款总额。这看似是一则日常生活常识,但是经济学家们却不这样看。因此,我将努力将这本来就不应该晦涩不明的现象解释清楚3。

即使我们是站在众多银行中的一家银行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很清楚地意识到:银行被动地创造存款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银行主动地创造存款的速度。因为尽管借款人很可能会立即支付其贷款的收益,他们支付的对象很可能是同一银行的存款人。假设如此,“主动创造的存款是被动创造的存款的产物”这一现象就颠倒过来了。这从小的方面反映了整个银行体系的运行过程。如果借款人支付的对象是其他银行存款人的话,其他银行由于增加了被动创造的存款,因而增强了本身的实力,这跟借款人银行被削弱的实力是相等的;同样,如果其他银行主动创造存款的话,我们银行自身的实力也会相应增强。所以,银行被动创造的存款的一部分,即使不是其主动创造的存款的产物,也是其他银行主动创造的存款的产物。

假设某国所有的支付款都是以支票结算而不使用现金,并且该国的银行体系是封闭的,与外界没有丝毫的关系;再假设在此情形下,银行觉得没有必要持有任何现金储备,而是通过转移其他资产来结算银行间的债务。显而易见,只要各银行行动一致的话,他们就可以毫无顾虑地创造无限量的银行票据。斜体字便是表明银行体系行为的线索。银行只要主动创造存款就会减弱自己的实力,而其他银行主动创造存款的话,又会增强该银行的实力;所以如果所有的银行共同行动的话,总的说来没有哪家银行会被削弱。因此,每家银行的行为,虽然不能比其他银行多行动一步以上,都会受到整个银行体系平均行为的掌控——但是银行对该平均数的贡献可能多于或少于它在整个银行体系中的份额。坐在办公室中的银行总裁可能认为自己只是外界力量的被动工具,对外界力量没有丝毫的控制力;但是“外界力量”有可能只是他自己或者其他银行总裁,而不是存款人。

这样的货币体系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因为如果大多数银行受到某种情况的影响而同时主动地创造存款或者同时被动地创造存款的话,整个银行体系就会没有丝毫的抵抗力,并很有可能在整个体系中引起剧烈的反应。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的货币体系不至于如此糟糕,并且银行已经对其内在的不稳定性进行了检查。不过,人们仍然意识到在一定程度上某些独立银行中还是经常会出现共振动作的。并且,如果银行体系真的是封闭的话,比如说一国或者整个世界的货币都属于不可兑换纸币,由共振行为引起的不稳定倾向便具有非常重大的实际意义。

在我们上述讨论的假设条件下,我们假定所有的支付款都是以支票来结算的,并且所有的会员银行都没有义务或者必要持有现金储备。现在我们要去掉这些限制条件。如果一部分支付由现金来结算,那么银行会逐渐地持有一部分现金量,并且该现金量与银行票据数量之间存在一个差不多稳定的比例。在此情况下,总的来说,如果银行创造了更多的银行票据,就会减少银行持有的现金量,这会限制银行创造银行票据的范围,除非银行获得了支配更大数量现金的能力。

但是没有哪位银行家只会需要现金来保证银行的持续运行。即使某一银行与其他银行步调一致,每天该银行对其他银行的要求权和其他银行对它的要求权之间还是有差别的。这些每日差别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银行经营规模大小的影响(银行经营规模可以通过其存款额进行粗略的计算)。因此,为了解决在短期内不可避免地出现的微小差别,银行总是需要持有一定量的流动资源——其形式包括现金和在其他银行中的存款两种——我们称之为“储备”。银行“储备”会随着该银行的存款额上下波动,不过,在有些情况下,也会依照法律或者惯例,保持一个固定的“储备”比例。为了结算银行间的要求权,银行之间必须成立一个叫做“票据交换所”的机构,负责每天计算银行间的要求权余额。为了结算最终的差别,如有需要可以使用现金,但为了方便起见,银行通常都接受对唯一一家银行的要求权进行日常结算——有时称作“银行的银行”——通常都是中央银行或者国家银行。并且央行存款不仅可以消除票据交换所的差别,还可以兑现以便补充银行储备中的现金部分。

因此,银行首先必须谨慎地确定储备比例——有时候该比例也可以由法律来规定。我们会在第二卷中详细介绍该比例的。它可能受到存款人习惯的影响,比如说一国或者某个时期的惯例和银行客户的业务范围;还受到银行业务规模(我们通常以银行存款额进行计算)的影响。因此每家银行都会自行确定为应对其储蓄而持有的储备比例(比如说10%),不同银行的储备比例可以不尽相同,而且银行还可以在不同季节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变储备比例(法律规定要求一致的情况下除外)。一旦确定了储备比例,银行既不愿意使持有的储备高于该比例(因为这通常意味着银行要减少有利可图的业务了),也不愿意低于该比例。因此银行会根据其储备(除了日常波动外,银行的储备具有减少或者增加的倾向),通过进行大小规模不等的贷款或者投资来主动地创造存款。

现在我们了解了不仅要对各独立银行进行监控使其行动一致,而且对所有银行整体要进行监控。因为如果银行整体上创造存款的速度引起整体储备减少的话,银行的储备比率就无法满足需要,因此,银行就要被迫被动地创造存款,而当存款低于其对储备的正常比例的话,一些银行的储备比例就显得过高,因此就会促进银行主动地创造更多的存款。所以,正是储备资源的总数决定了整个银行体系的“步伐”。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还将继续探讨决定会员银行储备资源总数的因素,但现在我们先讨论一下问题的组成部分。

假设中央银行同时也是发行货币的机构,如果央行能够控制其发行货币的总数和存款总数的话,那么会员银行储备总额就处于其控制之下。在此情况下,中央银行就是整个银行体系的指挥师,并且控制整个体系的节奏。但是,中央银行创造的存款总数可能是由法律或者惯例决定的,而法律或惯例又不受央行的控制,而是由一些严格的法规规定的。最后,会员银行或许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有权增加其在央行的存款,或者从货币发行机构中提取更多的货币。此时,会员银行之间的联动不断增强,并且通过增加其储备而增强自身实力,结果便是我们很难抵制整个银行体系中内在的不稳定性。

人们对银行存款是如何创造以及由谁来创造的争辩,实际上是一个本无需争辩的事实,对此我已经做了详细的解释。毫无疑问,我们可以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述:所有的存款都是由持有存款的银行创造的。事实上银行并不受存款的限制。因为要想创造存款,存款人应该主动地将现金或者支票交付给银行。但是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单独一家银行创造存款的速度是要屈从于某些规则和限制的——该银行必须与其他银行步调一致,而且该银行的存款相对于整个体系存款的比例,与该银行的业务在整个国家银行业务中的比例是一致的,银行不得随意提高该比例。最后就是所有会员银行都熟知的“步伐”是受会员银行的储备总额控制的。

2.银行票据作为通货的主要形式

根据货币发展史的发展阶段不同,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代,国家货币和会员银行票据在构成通货总额中的比例也是变化不一的。但是现在的倾向是银行票据占据关键地位——比如说在英国和美国——差不多占通货总额的十分之九,而国家货币则占据了第二位置。

因此,如果我们假设会员银行持有所有的中央银行票据,而且公众手中所持的所有流通货币都是会员银行票据,即银行存款,我们就可以简化而不会削弱这一论题。当然简化了的论题并不代表现实真相。不过,只要公众、会员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持有的国家货币的比例保持不变,我们的假设结果几乎与现实真相相同。如果结果与现实真相不同的话,我将尽力对其进行矫正。

在美国,我们可以对活期存款——也可以称为现金存款——同在银行之外流通的、由公众持有的货币和铸币之间的比例进行比较精确的推测,如下:

美国4

因此,即使是在战后的八年中,美国的实际现金同现金与活期存款总额之间的比例也由六分之一下降到八分之一。正如我们接下来将看到的一样,活期存款的周转速度高于现金的周转速度,受此影响,前者在支付手段中变得更为重要。如果我们将定期存款也包括在内的话,我们会看到公众持有的国家货币甚至不及流通货币的十分之一。

而在英国,我们无法做出确切的推测,但是我估计在1926年至1928年期间,英国的活期存款(扣除了定期存款)可能是1,075,000,000英镑,公众手中持有的通货是250,000,000英镑,占总数的19%,或者是五分之一。如果也像美国一样,将定期存款包含在内的话,公众持有的国家货币差不多是通货的10%。

因此在英美两国——并且也逐渐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银行票据的使用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人们更容易将银行票据看作是典型的货币使用形式,把其他货币形式作为补充。相反,如果把国家货币看作是典型的货币使用形式,而把银行票据纳入其他货币形式的话,人们则会感到迷惑不解。第二种做法已与现实不符,并且会导致人们不能正确地关注现代货币最典型的特点,其关键性特征也会被看作是异常或者特殊的。

同类推荐
  • 执行力的80个黄金法则

    执行力的80个黄金法则

    什么是真正的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把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的能力。执行力的高低决定着企业和个人是否能尽快地实现自身价值。现代社会中,公司、企业的成功是团队的成功,而他们的成功与较强的执行力是分不开的。工作中,团队执行比个人执行更加重要,更加有效。任何团队中都由各类人才构成,如果这些人中的每个人执行力很高,但是不善于和其他同事配合,那么团队的执行力将十分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团队中没有合作精神。在成功的团队中,领导将团队执行能力的高低看得比团队成员是否拥有专业知识更重要,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很多工作不再是仅仅靠一两个能力超群的员工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要有团队的配合。
  • 工作在于配合

    工作在于配合

    当你去买鞋时,你需要配合店员进行试穿,才能知道鞋合不合脚;而店员也需要顾客的配合,才能使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当你去理发店理发时,也需要配合理发师,他才能做出你喜欢的发型;而理发师也需要你的配合,才能完成他的作品。当你在医院里看病时,需要你配合医生,医生才能了解你的病情,才能对症下药。在一个企业里,工作中的每个人都需要配合别人,如果没有他人的配合,那么整个工作流程就会出现问题。任何一个企业、一个团队、一个国家,都需要彼此之间的相互配合。有效的配合才能使人得到更多,真诚地与他人配合的人也才能得到更多。
  • 炒股致富心理学:沃伦巴菲特笑傲股市的28个简单法则

    炒股致富心理学:沃伦巴菲特笑傲股市的28个简单法则

    巴菲特思考的基本方式不外乎两个方面。其一,付出的买价决定投资报酬率;其二,必须先能够合理地推算企业的未来盈余。巴菲特说:“投资企业,是购买它的未来。”“你应当投资于一家甚至连傻子都可以经营的企业,因为有朝一日,可能真会有傻子这么做的。因此我喜欢那种根本不需要管理仍能赚大钱的行业,它们才是我喜欢从事的那种行业。”年轻的巴菲特想要开一家公司赚更多的钱。如果他要获取复利的好处,他知道越早开始越好。
  • 管理的戒律、经营的戒律、营销的戒律(全集)

    管理的戒律、经营的戒律、营销的戒律(全集)

    本书汇集了最经典的管理学、经营学和营销学定律,这些定律囊括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内容涵盖员管理的授权、沟通、分享,创新管理,危机管理,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等等,通俗易懂,简单实用。这些著名的思想精华和智慧,帮助读者更快抵达事业成功的彼岸。
  • 胡雪岩官商智慧全集

    胡雪岩官商智慧全集

    被誉为“旷世不遇的商贾奇人”的胡雪岩,白手起家,纵横商场江湖之间,出入朝廷庙堂之上,创建起庞大的“商业帝国”,既富且贵,当然有许多常人所不及之处。每天汲取一点他在经商、处世、做人、用人等方面的智慧,能帮助我们在职场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商场上风生水起,立于不败之地。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农家白骨精

    穿越之农家白骨精

    本文1v1她是一名普通高级白骨精,婚姻压力下早已习惯了各种打击,有着一颗强大的心脏,谁知一个人骑行旅游时遇到山体滑坡,命陨大山。她是普通农家小娘子,为了不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束缚,性格刚烈的她毅然选择投河自尽。当高级白骨精穿到某朝代不受宠的农家小娘子,一往情深的才子竹马对上指腹为婚的将军丈夫,她不畏艰难,将一切洗牌重来。不仅受得了辱骂,挨得起白眼,还任劳任怨,慢慢扛起几方家业。终于一切风生水起,幸福即将来敲门时,才发现指腹为婚的背后,有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且看农家白骨精对抗不公命运,追寻真爱,撑起家门的故事。
  • 看不见爱情的房间

    看不见爱情的房间

    我心里一慌,初相遇,条件反射地睁开眼睛,自椅子上跳起来,不想脚下一滑,摔了一个惨不忍睹。可是,眼前却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那时,我睡得正香,我并不知道,始作俑者的某男正憋笑憋到内伤。再相遇,家里正半夜上演“鬼影喧嚣”,各种奇幻场景连番上演。我愣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蒙眬中鼻端痒痒的,尖叫着夺门而逃。像有个人在对着我的面颊呵气。殊不知,家里某男正又无奈又好笑地看着我被吓得屁滚尿流。终于,某男为我打开了一个神奇的奇幻世界。我们不是一见倾心,却感觉像是认识了好几个世纪。他嘲笑我胆小不禁吓,我奴役他做我的“专属男仆”
  • 琅邪王妃

    琅邪王妃

    王府宫斗、朝堂纷争.....江山谁主沉浮?一抹红颜笑,殊死一搏,只因那年莫名心动,只盼白首不离;却不料宿命难违,猝不及防。——晋武帝病逝,美若芳华。野心凌云的帝王星,——她出生时正值傍晚,他邪魅浪荡,皇位唾手可得,倾覆天下人”,却为了一个女子自毁天下.......他为她痴迷,尝遍人间疾苦。她是江南泸水村的少女孟央,一夜白头,只因那年河畔清风,成为冒牌王妃。他是精通天文地理的江湖圣医琳青,血染中原,清高孤傲,苍白赢弱,只因老辈人的一句“迟暮残霞血,他年少有为,不问世事,为报恩身入琅邪王府,却为了一个女子江湖沉浮......他为她拼命,只因她的命掌控在枕边人手中。想活命?除非赌获他的心......想要赌获他的心?除非——先交出自己的心。他是吊儿郎当的街头混混田四,打架抢劫,诸王夺权,任意妄为,天空彩霞烧燃,他生活平静,岁月安然,谨言慎行,却为了一个女子出生入死.......他为她坚持,无畏生死,红颜妖娆,只因那年相依为命,天下大乱。他是权倾朝野的琅邪王司马睿,情根深种。步步为营,嫣然一笑。——《琅邪王妃》所要讲的,只是西晋末年的一段历史,她蕙质兰心,一个隐忍缄默的聪慧女子,一个飞蛾扑火、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他是掌控重兵的安东大将军王敦,桀骜不驯,天下战火烧,冷血狠辣。如果你喜欢,她被村里人视若不详的妖孽,请收藏,只愿得一人心;眉目如画,如果你收藏了,请耐心看下去,美人江山,姝子保证对你们负责,认认真真更文,飘萍于乱世之中,不让你们失望。他前程似锦,只想明哲保身;冰雪聪明,战功赫赫,却为了一个女子兵临城下.......他为她发狂,她终究应了那句预言,血染江山,只因那年月下昙花,倾覆天下
  • 壁花公主的恶魔军团

    壁花公主的恶魔军团

    温和的公主,冷漠的王子,缘分让他们相遇,命运让他们分开,当公主重新遇上王子,当王子再次爱上公主,命运之轮开始转动
  • 豪门贵妇

    豪门贵妇

    他真狠结婚周年提离婚,并且拿她和其他女人进行比较他无耻早晨刚刚签离婚协议,晚上就形同路人!*他意外似乎仅是一夜之间,她从一个乖巧的娃娃变成了成熟的女人他自嘲谁敢说她不真实,她的一频一笑,无不吸引着身边的男人,自己竟然以这个为理由和她离了婚——她本是豪门千金嫁人后成为豪门贵妇一夜之间却什么都没有她跟过不只一个男人她的名声如此不堪一切的起源,只因为她的第一个男人说:“我们离婚。”她是传奇的女人她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妈妈说:“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就得看他喜欢你身上什么优点,然后不断地去放大这个优点!”妈妈又说:“你是夏家的女儿,你的婚姻只有家族说了算,你的责任就是笼络住你的丈夫,维护家族利益!”他说:“我爱极了你这精致的模样,像一个乖巧的娃娃,嫁给我吧,我能给你幸福!”于是,她开始做一个精致的娃娃,十分乖巧。他又说:“你精致的令人感受不到真实。妈妈说:“我们夏家容不下离婚的丑闻,你不能离婚,否则就别再进夏家大门。”慕远说:“现在你已经一无所有,除了跟我走,还有别的出路吗?”可悲呀!一流大学毕业的博士女人,只是用来嫁入豪门的筹码,却没有公司敢收留她!表面风光的豪门,掩盖着人们所看不见的糜烂。她为何要受人摆布,为何要听从家族命令,为何随意的被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她就是要做家族丑闻,做她自己,管别人说什么?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幸福密码:改变千万人命运的幸福法则

    幸福密码:改变千万人命运的幸福法则

    《幸福密码》是一本畅销百年的励志图书。希恩用清楚易懂的文字和许多实证小故事,尤其是《圣经》中的故事,缓缓道出宇宙真理及简单实用的生活方法。《幸福密码》阐述正面的态度与肯定的思想,让人们得以主宰人生,运用心灵法则让富足自然降临,成为生命的赢家。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龙神决

    龙神决

    父母为求平安,以家中排行为名,自小呼我小七。三岁时从长辈学文,五岁神童之名遐迩,名传郡县,贯通史今。八岁得师尊收入门下学武,博通百家,精通诸般击技,十八岁感悟先天,创出十方幻灭法,超脱武学窠臼,寻找天道之极。二十岁方行走江湖,连败天下高手,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