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6500000020

第20章 读书,无须择地,无须择时

【原文】

诸位贤弟足下:

十月二十一日接九弟在长沙所发信,内途中日记六页,外药子一包。二十二接九月初二日家信,欣悉以慰。

自九弟出京后,余无日不忧虑,诚恐道路变故多端,难以臆揣。及读来书,果不出吾所料,千辛万苦,始得到家,幸哉!幸哉!郑伴之下不足恃,余早已知之矣!郁滋堂如此之好,余实不胜感激!在长沙时,曾未道及彭山屺,何也?又为祖母买皮袄,极好!极好!可以补吾之过矣!

四弟来信甚详,其发奋自励之志,溢于行间,然必欲找馆出外,此何意也?不过谓家塾离家太近,容易耽搁,不如出外较清净耳。然出外从师,则无甚耽搁,若出外教书,其耽搁更甚于家塾矣。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六弟自怨数奇 ,余亦深以为然。然屈于小试,辄发牢骚,吾窃笑其志之小,而所忧之不大也!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故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是故,顽民梗化则忧之,蛮夷猾夏则忧之,小人在位贤才否闭则忧之,匹夫匹妇不被己泽则忧之。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之所忧也。若夫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六弟屈于小试,自称数奇,余窃笑其所忧之不大也!

盖人不读书则已,亦既自名曰读书人,则必从事于《大学》。《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毫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得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也乎?朝廷以取士,亦谓其能代圣贤立言,必能明圣贤之理,行圣贤之行,可以居官莅民,整躬率物也。若以明德新民为分外事,则虽能文能诗,而于修己治人之道实茫然不讲,朝廷用此等人做官,与用牧猪奴做官何以异哉?

然则既自名为读书人,则《大学》之纲领皆己身切要之事,明矣!其条目有八,自我观之,共致功之处则仅二者而已:曰格物,曰诚意。

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物者何?即所谓本末之物也。身、心、意、知、家、国、天下,皆物也;天地万物,皆物也;日用常行之事,皆物也。格者,即物而穷其理也。如事亲定省,物也;究其所以当定省之理,即格物也。事兄随行,物也;究其所以当随行之理,即格物也。吾心,物也;究其存心之理,又博究其省察涵养以存心之理,即格物也。吾身,物也;究其敬身之理,又博究其立齐坐尸以敬身之理,即格物也。每日所看之书,句句皆物也;切己体察,穷究其理,即格物也。此致知之事也。所谓诚意者,即其所知而力行之,是不欺也。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此二者并进,下学在此,上达亦在此。

吾友吴竹如格物工夫颇深,一事一物皆求其理。倭艮峰先生则诚意工夫极严,每日有日课册,一日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皆笔之于书,书皆楷字,三月则订一本。自乙未年起,今三十本矣。盖其慎独之严,虽妄念偶动,必即时克治,而著之于书。故所读之书,句句皆切身之要药,兹将艮峰先生日课抄三页付归与诸弟看。

余自十月初一日起,亦照艮峰样,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之于册,以便触目克治,亦写楷书。冯树堂与余同日记起,亦有日课册。树堂极为虚心,爱我如兄,敬我如师,将来必有所成。余向来有无恒之弊,自此次写日课本子起,可保终身有恒矣!盖明师益友,重重夹持,能进不能退也!本欲抄余日课册付诸弟阅,因今日镜海先生来,要将本子带回去,故不及抄。十一月有折差,准抄几页付回也。

余之益友,如倭艮峰之瑟■ ,令人对之肃然;吴竹如、窦兰泉之精义,一言一事,必求至是;吴子序、邵蕙西之谈经,深思明辨;何子贞之谈字,其精妙处无一不合,其谈诗尤最符契③。子贞深喜吾诗,故吾自十月来,已作诗十八首,兹抄二页付回与诸弟阅。冯树堂、陈岱云之立志,汲汲不遑,亦良友也。镜海先生,吾虽未尝执贽请业,而心已师之矣。

吾每作书与诸弟,不觉其言之长,想诸弟或厌烦难看矣。然诸弟苟有长信与我,我实乐之,如获至宝。人固各有性情也!

余自十月初一日起,记日课,念念欲改过自新。思从前与小珊有隙,实是一朝之忿,不近人情,即欲登门谢罪。恰好初九日小珊来拜寿,是夜,余即至小珊家久谈,十三日与岱云合伙请小珊吃饭,从此欢笑如初,前隙尽释矣。

金竺虔报满用知县,现住小珊家,喉痛月余,现已全好。李笔峰在汤家如故。易莲舫要出门就馆,现亦甚用功,亦学倭艮峰者也。同乡李石梧已升陕西巡抚。两大将军皆锁拿解京治罪,拟斩监候。英夷之事业已和抚,去银二千一百万两,又各处让他码头五处。现在英夷已全退矣。两江总督牛鉴亦锁解刑部治罪。

近事大略如此,容再续书。

兄国藩手具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注释】

数奇:此处指命运不好,遇事不顺。

■:胸襟开阔的样子。

③ 符契:原本指古代的一种信物,在上面刻上文字、图形,一分为二,各执一半以作为信物。这里指契合。

【译文】:

诸位贤弟足下:

十月二十一日收到九弟在长沙寄出的信,途中记的日记六页,还有药子一包。二十二日收到九月初二日的家信,非常高兴。

自从九弟离开京城以后,我没有一天不为他忧虑,非常担心路上遇到什么意外,难以预料。等读完来信之后,果然不出我所料,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家了,幸哉!幸哉!那个姓郑的同伴,我早就觉得他不可靠!郁滋堂这么好,我实在是感激不尽!在长沙的时候,没有提及彭山屺,为什么?还为祖母买了皮袄,非常好!非常好!可以弥补一下我的不能在家尽孝的过失!

四弟的来信写得很详细,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发奋自励的志向,但是为何要去外地教书呢?说家里的私塾离家太近,让人分心,容易耽搁学业,如果去外地教书,就不会耽搁了。依我看,要是出去教书,会比在家里的私塾还要耽搁。再说,如果发奋自立,不但在家里的私塾可以读书,就是在空旷的荒野里,在人多热闹的地方,都可以读书,就算在背柴放牧的时候,也可以读书。但是如果你不发奋自立,那么不但家里的私塾不适合读书,就是清净的地方,神仙的居所,也不适合读书,何必要在乎读书的地点呢?何必要在乎读书的时间呢?你只需要问问自己立下的志向是不是真的。

六弟抱怨自己的命不好,我很认同这个观点。不过只是一次小小的考试落榜就发牢骚,我取笑他志向太小,忧患的对象也太小了!君子立志,要有为民请愿的气量,要内修圣人之心,外建霸王伟业,这样才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才称得上是天地间的完人。所以这样的人所忧虑的,是自己没有舜和周公的才能,是自己的德行没有修行好,是自己的学识没有什么成就。所以,他们忧虑民众愚昧不开化,忧虑外国侵略者狡猾难以对付,忧虑小人当道而贤才被忽略,忧虑百姓们没有得到什么恩惠。正所谓为天命感到悲伤,同情穷苦百姓,为他们感到怜悯,这才是君子应该忧虑的事情。他们不顾及自己的进退,自己家人的饥饱,也不顾及世俗的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们根本没有时间去顾及这些东西。六弟小小一次考试不中就觉得自己命不好,所以我取笑他所忧虑的东西也太小了!

如果是不读书也就算了,要是读书的话肯定要研读《大学》。《大学》纲要有三点:明德、新民、至善,这都是我们应该干的分内的事情。如果读书不能联系到自己身上,说这三个纲领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那么读书还有什么用?虽然能舞文弄墨,自诩博学儒雅,也只不过是一个识字的牧童罢了!绝不是明白事理的那种人。朝廷录用读书人,就是因为他们能代替圣贤说话,他们明白圣贤人的道理,能做出圣贤一样的行为,可以为官治民,起表率作用。如果觉得明德、新民是分外的事情,那么虽然做文章作诗,但是不懂得修身治人的道理,朝廷录用这种人做官,和用牧童去做官又有什么区别?

既然觉得自己是读书人,那么应该明白《大学》的纲领,对自己立身的事情非常明白!《大学》有八个应修的科目,依我看来,能取得功效的只有两条:一条是格物,一条是诚意。

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物是指什么?是指所有整体和局部的事物。身体、心灵、意识、知识、家庭、国家、天下,都是物;天地万物,都是物;日常的为人处世,都是物。格就是指穷究事物的本源。比如说定期去看望父母,就是物;探究为什么定期探望父母,就是格物。跟随兄长做事情,就是物;探究为什么要跟随兄长做事情,就是格物。我的心思,是物;探究为什么会有这些心思,探究它为什么会自省、观察、有涵养的原因,就是格物。我的身体,是物;探究如何保护身体的道理,又探究身体站着、坐着、躺着是如何保护身体的这些道理,就是格物。每天看的书,每一句都是物;根据自己的体会、观察,彻底找出它们的道理,就是格物。这些就是获取知识要做的事情。所谓诚意,就是根据知道的去做,诚实不欺。知道一句就按照这句说的去做,这是身体力行的事情。能够做到格物与诚意并进,下可以获取渊博的知识,上可以获得腾达的地位。

我的朋友吴竹如格物的功夫很深,任何事物都要穷究它的道理。倭艮峰先生则在诚意方面非常严格,每天都记录日课册,一天当中,有一个错误的想法,有一件做错的事情,说了什么或者沉默,都用笔记记下来,用的都是楷体字,三个月装订成一册。从乙未年起,至今已经有三十本了。因为他谨慎、严格,所以偶尔会有不好的想法也能立即克服,并且记在册子上。所以读他记载的东西,每一句都切中要害,现在我把艮峰先生所记的日课抄三页附在信后寄回去给诸位弟弟看。

我从十月初一日起,也跟着艮峰学,每一个想法、每一件事情都记在册子上,以便每次看到的时候便会提醒自己克制,我也是用楷书记录。冯树堂与我同一天开始记录,也准备了日课册。树堂非常虚心,像兄长一样照顾我,像老师一样尊敬我,将来肯定会有一番作为。我向来有缺乏恒心的毛病,从这次记录每天的言行开始,可以保证一辈子都会有恒心!那些良师益友,也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就会督促我只能进不能退!本想将我的日课册抄给诸位弟弟看一下,但是今天镜海先生来,要将本子带回去,所以来不及抄。十一月信差来的时候,肯定抄几页寄回去。

我的那些好朋友,比如倭艮峰的胸襟广阔,令人对他肃然起敬;吴竹如、窦兰泉的精益求精,一言一事,追求完美;吴子序、邵蕙西在经学方面的造诣,深思明辨;何子贞对于书法的见解非常精妙,尤其是他谈论诗的时候,与我的看法无一不合。子贞非常喜欢我的诗,所以我从十月以来,已经作了十八首诗,现在抄两页回去给诸位弟弟看。冯树堂、陈岱云志向远大,性情很急,还没有得志,他们也是我的好朋友。镜海先生,我虽然没有正式拜师,但是我在心里已经把他当做老师了。

我每次给诸位弟弟写信,不知不觉就写了一大堆,想必弟弟们感到厌烦不愿意再看了。不过弟弟们要是给我写长信,我会非常高兴,如获至宝。人的性情各有不同啊!

我从十月初一日开始记日课,总想着改过自新。回想以前与小珊有嫌隙,实在是一时之气,不近人情,非常想登门谢罪。恰好初九日小珊来拜寿,那天夜里,我到小珊家里与他长谈,十三日与岱云合伙请小珊吃饭,从此欢笑如初,尽释前嫌。

金竺虔报满用知县,现在住在小珊家中,喉咙疼了一个多月,现在已经全好了。李笔峰在汤家还和往常一样。易莲舫要去教书,现在非常用功,也在向倭艮峰学习。同乡李石梧已经升任陕西巡抚。两大将军全被押往到京城治罪,等候宣判。英国人滋扰的事情已经议和了,花去了二千一百万两银子,又在各地给他们五处码头。现在英国人已经全部退兵。两江总督牛鉴也被押往刑部治罪。

最近的事情大概就是这些,其他的等以后再说。

兄国藩手具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同类推荐
  •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徐志摩,以“情诗”闻名于世,本书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调讲述一代才子徐志摩的传奇人生。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诗人生命中不可错过的三个女人,他与她们之间又经历了怎样的感情纠葛……《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带你亲临“情圣”徐志摩的世界,解析大诗人不为人知的婚姻内幕。
  • 扳不倒的李鸿章

    扳不倒的李鸿章

    "从书中你会看到一个别样的李鸿章!他历经四代帝王,纵横官场40载,遭遇800多次弹劾,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暴,他都能从容走过,一生被弹劾,从未被扳倒!禁得起盛赞,也禁得起痛骂!看李鸿章舍小得大的官场智慧,内外逢源的驭人之道。从全新的角度去发现一个真实、智慧、隐忍的李鸿章。领略一代名臣的安身之计、为官之道,处世之法。全景式展现李鸿章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 绘画天才:毕加索

    绘画天才:毕加索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在春秋五霸中,勾践是一个最为复杂的人物。他既是一个亡国之君,又是一个中兴之君。在吴国为奴期间,他饱尝常人不能忍受之耻辱。归国后,他卧薪尝胆,把自己放在低卑的位置上去敬信群臣,集合众谋,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了强吴,旋即北上,大会诸侯于舒州,成为中原之霸主。危中求存的政治环境,造就了勾践阴阳相违的双重人格。他是一个政治家、谋略家,韬光养晦的集大成者,又是一个阴谋家。
  •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藏菩萨金乔觉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新罗国17岁的王子,在战场上带兵打仗,抵御倭寇。在登基成为国王之前,意外痛失好友,自此一蹶不振,整日游山玩水,不务正业。幸而在金刚山山顶遇无名老僧点化,浅尝佛门智慧,心有所悟,国王也不当了,转身出家,法名释地藏。
热门推荐
  • Hello!俏丫头

    Hello!俏丫头

    “我决定以身相许。”纳尼!这是什么狗血剧情?她只不过是一个穷的渣都不掉的小丫头,怎么会被这妖孽看上?并且还附赠毛爷爷!阴谋!绝对的阴谋!但是,为了毛爷爷,她认了!于是,她就像童话里的公主备受专宠!并且身边突然多出N多美男!但,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呢?
  • 幽宫记

    幽宫记

    一个是清纯又性感的绝色佳人,一个是光鲜而万众瞩目的平民王子,他们聚集在恶魔城堡,在寻找秘密宝藏的时候,他们擦出爱的火花,危险时刻他们从来没有松开过对方的手,他们感动了恶魔主妇,但是他们的爱情终究是童话,可歌可泣,永远平行在两个世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金牌猎人:盛世懒妃种鬼王

    金牌猎人:盛世懒妃种鬼王

    阴年阴日阴时出生的她,传说会克父克母克亲人,狠心的父母听信术士的鬼话将其抛弃,不料人家是阎王的干女儿,拥有通灵剪影的异能。干爹终于把她这个烫手山芋送出去了,为此,特送未来女婿饱览农书的懒虫一枚,敬请未来女婿笑纳!听说春天里把老公的种子播下去,到了秋天就能收获许多许多的老公……狗腿鬼仆的采访:“鬼主,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她:“愿得一人心,睡了一美男。”“还有呢?”“坐拥天下财,睡了一美男。”“还有呢?”“吃货米虫命,睡了一美男。”待到山花烂漫时,妖孽丛中笑。“爱妃,本王可美?”【爽文,强强,超级宠!种田养花带玄幻,跳坑吧】
  • 让我替他来爱你

    让我替他来爱你

    郝帅和夏小末一起来到伊真的墓碑前,看到墓碑上那张照片上,男孩单薄的微笑,他拉起夏小末的手,“伊真,让我来继续爱她,好吗?”照片上伊真笑的安静,如同三月的春光。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家庭控心术:这样说,老公最爱听

    家庭控心术:这样说,老公最爱听

    本书从赞美老公、和老公撒娇、巧言说服老公、巧妙与老公吵架等九个方面入手,为女人支招,教会女人如何让老公听话。
  • 培养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如何适应社会,在复杂的成长环境里生存、发展,让生命既充满阳光和雨露,也承受义务和责任,是每一个未成年人必须面对的课题。《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愿陪同青少年朋友快乐成长,打造成功的健康、理想、阳光的人生。
  • 守望夏至的距离

    守望夏至的距离

    他缓缓地,缓缓地对我说,小夕,如果我不在了,去他那里,去秦悯哲那里。然后他的手,轻轻地,轻轻地从我的脸上垂了下去。就那样,无力地,垂落了下去。有眼泪,在我的瞳孔里被放大了。我的哀伤,在整个夏季变成了很厚地灰。但我知道,我们还得走下去,走那些未知的路,还有那些未知的人生。我抬起头的时候,夜色就沉了下去。沉在了我们身后的过往里。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做事别缺好心志

    做事别缺好心志

    成功的“馅饼”往往不是伸手就能得来的。大多数人失败并非由于才智平庸,也不是因为时运不济,而是由于在事业长跑中没有保持一种健康的心志,使得自己最终无法触摸到成功的终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