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6500000019

第19章 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

然后用慢火温

【原文】

四位老弟足下:

九弟行程,计此时可以到家。自任丘发信之后,至今未接到第二封信,不胜悬悬!不知道上有甚艰险否?四弟、六弟院试,计此时应有信,而折差久不见来,实深悬望!

予身体较九弟在京时一样,总以耳鸣为苦。问之吴竹如云:“只有静养一法,非药物所能为力。”而应酬日繁,予又素性浮躁,何能着实静养?拟搬进内城住,可省一半无谓之往还,现在尚未找得。

予时时自悔,终未能洗涤自新。九弟归去之后,予定刚日 读经,柔日 读史之法,读经常懒散不沉着。读《后汉书》,现已丹笔点过八本,虽全不记忆,而较之去年读《前汉书》,领会较深。九月十一日起,同课人议每课一文一诗,即于本日申刻用白折写。予文、诗极为同课人所赞赏,然予于八股绝无实学,虽感诸君奖借之殷,实则自愧愈深也。待下次折差来,可付课文数篇回家。予居家懒做考差工夫,即借此课以磨砺考具,或亦不至临场窘迫耳。

吴竹如近日往来极密,来则作竟日之谈,所言皆身心国家大道理。渠言有窦兰泉者,云南人,见道极精当平实,窦亦深知予者,彼此现尚未拜往。竹如必要予搬进城住,盖城内镜海先生可以师事,倭艮峰先生、窦兰泉可以友事,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予思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予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偶用功亦不过优游玩索已耳,如未沸之汤,遽用慢火温之,将愈煮愈不熟矣。以是急思搬进城内,摒除一切,从事于克己之学。镜海、艮峰两先生,亦劝我急搬。而城外朋友,予亦有思常见者数人,如邵蕙西、吴子序、何子贞、陈岱云是也。

蕙西尝言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我两个颇有此风味,故每见辄长谈不舍。子序之为人,予至今不能定其品,然识见最大且精,尝教我云:“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此语正与予病相合,盖予所谓掘井多而皆不及泉者也。

何子贞与予讲字极相合,谓我真知大源,断不可暴弃。予尝谓天下万事万理,皆出于乾坤二卦。即以作字论之,纯以神行,大气鼓荡,脉络周通,潜心内转,此乾道也;结构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此坤道也。凡乾以神气言,凡坤以形质言。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即此道也。乐本于乾,礼本于坤。作字而优游自得,真力弥满者,即乐之意也;丝丝入扣,转折合法者,即礼之意也。偶与子贞言及此,子贞深以为然,谓渠生平得力,尽于此矣。陈岱云与吾处处痛痒相关,此九弟所知者也。

写至此,接得家书,知四弟、六弟未得入学,怅怅!然科名有无迟早,总由前定,丝毫不能勉强。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③;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进德之事,难以尽言,至于修业以卫身,吾请言之。

卫身莫大于谋食,农工商劳力以求食者也,士劳心以求食者也。故或食禄于朝,教授于乡,或为传食之客,或为入幕之宾,皆须计其所业,足以得食而无愧。科名者,食禄之阶也,亦须计吾所业,将来不至尸位素餐,而后得科名而无愧。食之得不得,穷通由天作主,予夺由人作主,业之精不精,则由我作主。然吾未见业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农果力耕,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雍滞,必有通时;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即终不得科名,又岂无他途可以求食者哉?然则特患业之不精耳。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艺,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鹜,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

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且书信既详,则四千里外之兄弟,不啻④晤言一室,乐何如乎?

予生平于伦常中,唯兄弟一伦,抱愧尤深!盖父亲以其所知者,尽以教我,而我不能以吾所知者,尽教诸弟,是不孝之大者也!九弟在京年余,进益无多,每一念及,无地自容。嗣后我写诸弟信,总用此格纸,弟宜存留,每年装订成册,其中好处,万不可忽略看过。诸弟写信寄我,亦须用一色格纸,以便装订。

谢果堂先生出京后,来信并诗二首。先生年已六十余,名望甚重,与予见面,辄彼此倾心,别后又拳拳不忘,想见老辈爱才之笃。兹将诗并予送诗附阅,传播里中,使共知此老为大君子也。

予有大铜尺一方,屡寻不得,九弟已带归否?频年寄黄芽白菜子,家中种之好否?在省时已买漆否?漆匠果用何人?信来并祈详示。

兄国藩手具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

【注释】

刚日:单日,奇数日。古时以干支纪日,凡天干值甲、丙、戊、庚、壬的日子称刚日。

柔日:双日,偶数日。古时以干支纪日,凡天干值乙、丁、己、辛、癸的日子称柔日。

③ 无忝所生:忝,羞辱,愧对。指不愧对一生。出自《诗·小雅·小宛》:无忝尔所生。

④ 不啻:如同。

【译文】

四位老弟足下:

估算九弟行程,这个时候应该到家了。自从在任丘寄过信之后,至今没有收到第二封信,心里十分挂念!不知道路上碰到什么困难没有?四弟与六弟参加院试,估计现在结果已经出来了,但是久等不到信差来送信,真是让人盼望!

我的身体和九弟在京城时一样,经常苦于耳鸣。问过吴竹如,他说:“只有通过静养的办法调理,不是药物能治好的。”但是应酬越来越多,我的性情又生来浮躁,怎么可能踏踏实实地静养呢?打算搬进内城去住,那样的话来回可以少走一半路,现在还没有找好住处。

我时刻都在忏悔,还是没能洗涤自新。九弟回家之后,我决定单数日读经书,偶数日读史书,读经书的时候常常懒散不沉着。读《后汉书》,现在已经朱笔圈点过八本了,虽然什么也没有记住,但是比较去年读过的《前汉书》,体会很深。从九月十一日开始,一起做功课的人商议每个人每一课都要做一篇文章、一首诗,就在今天申刻的时候写在白折上。我的文章和诗大家都很赞赏,但是我在八股文方面没有什么实学,所以感觉他们对我的夸奖有点虚,这更让我感到愧疚。等下次信差再来的时候,可以把我的文章寄几篇回去。我在家里懒得为考试作准备,只是借机会练习一下罢了,只是为了不至于临场的时候窘迫而已。

我与吴竹如最近经常往来,每次来都是一谈一整天,谈论的都是些关于国家大事的大道理。他说有一个叫窦兰泉的云南人,非常有见解,窦兰泉对我也很熟悉,尽管我们现在还没有正式交往。吴竹如要我一定要搬到城内去住,因为城内的镜海先生可以当老师,倭艮峰先生、窦兰泉可以当朋友,有老师和朋友在身支持,哪怕是懦夫也可以立志做大事。我记得朱子说过:“做学问就像是煮肉,须先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我生平至今的学问,从来没有用猛火煮过,虽然略有见识,那都是自己悟出来的,偶尔下工夫也不过是像游玩那样探索而已,好比是没有煮好的汤,如果用慢火去温,将越煮越不热。于是我想尽快搬进城内,摒除一切杂事、杂念,严格要求自己,钻研学问。镜海、艮峰两位先生,也劝我快点搬过去。但是城外的朋友,我也有一些常见面的,如邵蕙西、吴子序、何子贞和陈岱云。

蕙西尝说与周公瑾交,如饮美酒,我们两个都很有这种感觉,所以每次见面都作长谈。子序的为人,我至今不能确定地评论,但是他的见识最广最深,曾经教导我说:“用功好比是挖井,与其挖几口井,但哪一口都不出水,不如专心挖一口井,挖出水之后不就取之不尽了吗?”这句话正好与我的毛病相合,我便是挖几口井但是没挖出水的那种。

何子贞与我在书法方面非常谈得来,他说我已经知道了书法的诀窍,绝不能放弃。我常说天下所有的事物和道理,都出于乾坤二卦。就拿书法来说,纯以神行,大气浩荡,脉络周通,潜心内转,这就是所谓的乾;结构精巧,向背有法,长短适度,这就是坤。乾指的是神形方面,是一种感觉;而坤指的则是形体方面,是具体的用笔。礼乐一刻也不可分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乐相当于乾,礼相当于坤。练字的时候悠然自得,从中体会到快乐,指的就是乐;丝丝入扣,笔下转折遵循方法,指的就是礼。我偶尔会跟子贞说到这些,子贞非常赞同这些说法,并说他一生追求的,就是这些东西。陈岱云与我交情很深,这些九弟都知道。

写到这里的时候,收到了家信,得知四弟、六弟没能够考中,非常遗憾!不过科举功名有没有,早有还是晚有,这都是前世定下的,丝毫不能勉强。我们这辈人读书,只有两件事:一是进德,寻求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以求不负此生;一是修业,练习记忆、咏诵诗词文章的方法,用来让自己立足。进德的事,很难说清楚,至于修业以自保的事,我可以说一下。

保护自己最重要的就是谋生,农民、工人、商人和劳力都是靠力气吃饭,知识分子靠脑力劳动来吃饭。所以无论是在朝廷拿俸禄,还是在乡下教书,是在官宦家里当食客,还是在别人家当幕僚,都是在用自己的专业为自己挣一口饭吃,并且问心无愧。科举功名,不过是拿俸禄的一种途径,同时还可以检验我们掌握的知识,免得将来为官之后没有才干,空占着位置,还有就是拿到功名后心里也不至于觉得惭愧。能否谋生,贫穷还是通达都是由老天做主,得到还是失去是由人做主,学业、事业精还是不精,则是由自己做主。然而我还没有见过业精而无法谋生的人。农夫如果尽力去耕种,虽然会遇到荒年,肯定也会有丰年;商人如果囤积货物,可能会积压,总有一天会通畅;读书人若是能精其业,也会早晚考中功名,即使考不中,也会遇别的谋生的办法。看来,最怕的就是业不精。

要想做到业精,没有其他方法,只有专心。有谚语说:“技艺多并不能养身,因为不专一。”我挖了很多井但是没有打出水来,就是因为不专一!诸位弟弟必须在自己的专业上面下工夫,比如九弟志在书法,也不要把其他专业荒废,但是每天练字的时候,一定要提起精神,任何时间、任何事情,都可能被触动灵感,有所感悟。四弟、六弟,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喜好的专长?若是志在研究经书,就要专门钻研一种经典;若是志在研习八股文,则应该只看一家的文稿;若是志在作古文,则应该只看一家的文集。做各种体裁的文章也是如此,写各种字体的字帖也是如此,千万不要几件事情一起干,那样的话每一件事情都会做不好。千万不要忘记我说的话,切记切记!

以后再写信的时候,诸位弟弟一定要将自己主攻的专业写明白,并且把自己想问的问题尽可能详细地写出来,写得越长越好,让我通过读你们的信,就能体会到你们的专业。凡是专攻一业的人,肯定有心得,也肯定会有疑惑。诸位弟弟有心得的话,可以写给我共赏;有疑惑,也可以写给我,我们共同分析。如果书信写得足够详细的话,四千里之隔的兄弟,就像是在一间屋子里会面谈话一样,岂不是一件乐事?

我一生在各种伦常中,唯独对兄弟这一伦,深感惭愧!因为父亲把他的学识都教给了我,而我不能把我所知道的全部传授给弟弟,真是极大的不孝!九弟在京城一年多,进步不大,每当提及这件事,我就无地自容。以后我给诸位弟弟写的信,都会用这种格式的纸张,你们要好好保存,每年装订成册,其中的好处,千万不可轻易忽略。诸位弟弟写给我的信,也要用同一种格式的纸,以便我装订。

谢果堂先生离开京城后,寄来了信和两首诗。先生已经六十多岁了,名望很高,我俩见面,能倾心交谈,离别后又彼此挂念,可以看出老前辈爱才之心是多么的殷切。现在将他的诗与我的诗一起附在信后,在乡里传播一下,让大家都知道这位老前辈是位大君子。

我有一方大铜尺,找了几次都没找到,是不是九弟带回家了?往年寄回家的黄芽白菜子,家里种得怎么样?在省城的时候买漆没有?漆匠找的是谁?写信来的时候详细说一下。

兄国藩手具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

同类推荐
  • 申纪兰的故事

    申纪兰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下放干部,我插队西沟,在这个闻名全国的村庄,我有幸认识了李顺达等数位农业合作化时代的劳动英雄,申纪兰同志是这个英雄群体的成员之一,她在中国历史上首倡男女同工同酬,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我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决心好好写一写,宣传申纪兰精神。
  •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执法总监张培梅

    执法总监张培梅

    崞县属雁门,从清灭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半世纪间,军阀混战,日寇侵入,战事频繁,烽火连天,时势造就英雄,战时培养将军。张培梅便是其中之一。
  • 活着,因你而美丽

    活着,因你而美丽

    以大量翔实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呈现出盛志勇院士在我国烧伤医学上的巨大贡献。这同是地是对整个人类未来的贡献。,这是描述我国著名烧伤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的长篇传记。作者以尤其动情的笔调咏叹了主人公毕生倾力于青春美丽、生命美丽的烧伤外科学
  • 铁马秋风:陆游

    铁马秋风:陆游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他生活于充满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一生经历了科举落榜、爱情失意、怀才不遇、政敌打压等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可贵操守,并有近万首诗作和百余首词作传诵至今,脍炙人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铁马秋风:陆游》记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催人奋进,更发人深思。阅读本书会对陆游重要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热门推荐
  • 星空倒影

    星空倒影

    在历史的苍穹中,被选中的人会成为星辰,照亮整整一个时代,接受后世万代的景仰。我们称他们为“英雄”。我不是英雄,我这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不过是在英雄的身侧,看他们亲手擦亮历史的夜空。或许我可以说,我是在那片星光闪烁的苍穹下,真实而微不足道的……一个倒影……(新作盟出品)
  • 救人

    救人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特工嫁到:彪悍小王妃

    特工嫁到:彪悍小王妃

    她,胆小懦弱,容颜丑陋,虽是侯府嫡出,却备受欺凌,不但被誉为‘京城第一丑女’还连累母亲由妻变为妾。她,一级特工,腹黑心狠,视万物如草芥,却死在她狂傲自大下。一朝穿越,丑颜嫡女如下人,看她如何去改变。侯府,嫡姐庶妹,嫡母姨娘的算计,以及宫里嫔妃,皇后的阴谋。让她举步维艰,却又能处处为营,每次都能逢凶化吉。身份、地位、自由,如意郎君,她到底能不能如愿以偿。
  • 每一天都平常

    每一天都平常

    谢冕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诗的一面旗帜。本书作者对自己的风雨人生作了回顾,阐述了漫漫人生道路上做学问及做人的心得
  •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用洗练的文字,极富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这是著名作家李国文研读苏东坡的诗文及所处时代背景后写出的感悟性文字。作者以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笔触,深入到苏东坡的精神世界,鞭笞了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气,多角度地、十分睿智地为我们描叙了一个鲜活的苏东坡。作者围绕苏东坡的性格、命运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近些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更难能可贵的是,可以起到警世的作用
  • 做一个会穿衣会打扮的女人

    做一个会穿衣会打扮的女人

    教你如何穿衣,做一个会打扮的四季漂亮的女人。从阳春三月到寒冬腊月,展示了大量实用又易于搭配的穿戴方案。每一小节里另附穿戴小贴士,给女性着装更多丰富、细致的细节提示。期望女性通过阅读本书提升对时尚潮流的感知力,塑造最适合自己的美丽女性新形象。
  • 科学展望(世界科技百科)

    科学展望(世界科技百科)

    本套青少年科普知识读物综合了中外最新科技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奇联妙对(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奇联妙对(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选取了历史上经典的奇联妙对,并介绍了它们的背景故事,从中反应了人们的才能智慧,也体现了我们语言的魅力。
  • 昆曲

    昆曲

    这本《昆曲》由金开诚主编,吴风华、张海新编著,适合大众阅读: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等表演艺术。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渐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 恐龙公园(走进科学)

    恐龙公园(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