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4700000006

第6章 菩提座下禅 (5)

禅里有这样一段公案:

一日,石头希迁大师问通宝禅师:“什么是你的心?”

宝通答:“见语言者是!”

石头禅师不以为然地说:“有见有言就是妄心!在言语的上面能到你的真心吗?”

宝通回到禅房,参究了十天,又来到禅师那里说:“上次回答得不对!这次我才明白什么是我的心了。”

石头禅师问:“那你说说看。”

“扬眉瞬目!”

石头禅师说:“除去扬眉瞬目,把心拿来!”

宝通没料到这一点,低头沉思了半天,然后说:“要是这样的话,无心可奉送。”

石头禅师高声说道:“万物原来有心,你却说无心,这是毁谤!见、闻、觉、知虽然是妄心,但你是不用心,怎么能悟得大道?”

宝通言下大悟。

不难看出,案中石头禅师一再追问的“心”,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禅心。世间万物的本相,人性深处的真实,就是禅所要表达的真义。拥有一颗禅心,才能看清自己、看透生活,摆脱一切尘烦俗扰。正如石头禅师所说,禅心无所具象,因此“有见有言”的言语非真心,“扬眉瞬目”的动作非真心,“无心可奉送”更非真心。难道,真心乃镜花水月,不可得?当然不是。我们只需回归自己的内心,不拘泥于外在表象,向真正的自我问询,自然就是禅心。

所谓得禅心

真正的超越不是精神训练的结果,而是一种轻松、平静、纯朴的凡心,禅者是使生活的每一现前的刹那都有生命的火焰,是使饮茶吃饭都满含慈悲与温柔,是因了他了透自性无限圆满具足,而不再有任何执着,如是而已。

——《但尽凡心》

禅既已明,禅心既已见,又当如何得禅心?

众人之间参禅者整日深思、艰苦修行,便料想参禅必得经过大苦大难、艰苦卓绝的修行才成,以为想得禅心,必得到最艰难与最困苦之地才行。然而如此想来,便远不是修禅的本意了。

也有人认为,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而至“打成一片”,《大般涅槃经》中还说:“出家法系以坐禅为第一。”因此修禅悟道必得专心打坐,但是林清玄先生却告诉我们,“禅不在坐卧之间”。并举了六祖慧能和南越怀让的见解。

薛简曾问六祖,对于京城中禅宗大德说悟道必须坐禅习定的看法。六祖这样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经云:‘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竟无证,岂况坐耶?”

也就是说,道是从心里生出来的,怎么在打坐呢?佛经上说:“如果见到如来,或坐或卧的样子,那就是走了邪道。”为什么?如来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不生不灭,才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明寂灭,是如来清净坐。真正的开悟没有表象的境界,何况是打坐?

在这里,六祖慧能做出了一个超乎表象的见解,意思是对于一切善恶之境不起“心念”,才叫“坐”;内见自性不动,叫做“禅”。而不是说一个姿势就叫“打坐修禅”。

这个道理,在南岳怀让教化马祖道一时,显得更加浅显。

马祖初参禅,每天在传法院里坐禅,怀让问他:“你整天打坐在求什么?”马祖说:“求作佛。”怀让于是取来砖每天在院中打磨,马祖忍不住问他在做什么,怀让说:“磨来做镜子。”马祖说:“磨砖怎么能做镜子?”怀让说:“那你坐禅怎么可能成佛?”怀让后来又说了一段话,“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

因此说禅道不在坐里。但为什么参禅人还总要学习打坐?林清玄先生认为,坐与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打坐不一定能够悟道,悟道也不一定非要打坐。但是打坐是参禅悟道的重要手段,可以使得大部分开悟者禅法精进。

林清玄先生认为,禅意与生活和自然紧密相关。他曾讲过开善道谦的参禅故事。

开善道谦很小就开始参禅,也先后跟随过几位大禅师,但始终不能开悟禅旨,后来又跟随大慧宗杲禅师。

有一天,大慧禅师叫道谦送一封信给湖南长沙的张紫岩居士。大慧禅师时居浙江,与湖南相距甚远,道谦便不想去,然而师命难为,便对好友宗元说:“我已参禅二十年,到现在都还没消息,如今师父又派我去湖南送信,更荒废道业,我实在是不想去。”

宗元呵斥他:“要是修禅的人在路上就失了道心,那就不能成功。没关系,我跟你一起去。”

行至半路,道谦又因感慨不禁落泪,对宗元说:“我一世参禅,至今日还不得力,如今又在路途奔波,怕是一生也无法与禅相应了。”

宗元就说:“我建议你试着从现在开始,把过去从书本、经典以及老师那里学到的禅法统统放下,不去理会,只把全部心力都用去参禅吧!路上不管有什么事,我替你做。”

道谦破涕为笑,连声答好。

宗元又说:“但是,我有五件事不能替你做,还必须你亲自来才行。”

“哪五件?快告诉我!”

宗元说:“就是穿衣、吃饭、小便、大便、驮着个死尸在路上走。”

道谦闻听,手舞足蹈,那有什么难的。

宗元便高兴地说:你这次可以独自去送信了,我先回去了。”

于是道谦一个人到长沙送信,半年后方才回来,举止行为变得如同另一个人。大慧一见,高兴的说:“恭喜呀!你大不同前了。”

林清玄先生认为这个故事很好的阐释了“得禅道”的问题,这使人知道禅道不一定非在大师身边成就,最终开悟或解脱还是个人的事。再者,除去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其实并没有叫“禅”的东西独立存在,它遍布在一切时一切地。

道谦之所以多年未曾得道,就在于他曾认为禅是有某种特定的形式或是样子。因此师父命他远行时,他感到很大压力,觉得离开师父、走在路上便不能参禅。倘若果真如此,那么禅便失了灵性,变得呆板枯燥了。

后来他认识到,禅离不开日常生活,即使是吃饭、穿衣、大小便,在心境明清的禅师眼中,无一不是道场。

所以,禅在生活中。如何从生活中得禅心,总结起来林清玄先生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要“不执着”,从前的禅僧被称为“云水”,禅者的要义,就是破执着,执着一破,人生到处都是好消息,日日是好日。在我们破除执着的时候,最平凡的事物正是最圣洁的,而最高贵的也是最平常的。我们在生命中,处处随名生解,以外相来作为真实的见解,这是最大的要命的执着。

生命中的“不执着”代表着一种创意,假如缺少了活泼的创意,即使是禅意也会成为僵硬死板的东西。什么是生活中的创意?就是不只注重外在也注重内在,不只注重结果也要注重过程,禅、佛都讲道,什么是“道”?就是为了到达目的地所走的路,虽然最终目的很明确,但是欣赏一路上的风景也很重要。所以“不执着”就是指一个开悟之机,一个完全打开的心胸世界。

也要“会游戏”,学佛的人不要排斥游戏,而且不能失去游戏的心。如果一个人想要在生命与生活中得到大自在,就一定要有游戏的心,如果一个人没有游戏之心,总是死板的看待世界,那要到哪里去谈自在呢?

观音菩萨常住于极乐世界,有三十三面相,其中有一相是“游戏菩萨”,大菩萨的自在神通是“游戏三昧”,我们虽然难以亲身体验,但却可以理解。只需我们放开心胸,以一颗赤子之心面对世间的一切,将一切看为一场游戏,才能体会到此中的真意。

亦要“心安定”,想要参禅、修禅,必须要有一颗安定的心。内心安定,才能不为外物所动,才能从平常事物中寻找出禅道。当然了,平常人心中的“定”就是“不动”,但在禅宗里,这“定”,实际上说的是一种平衡和安顿。在这种意义上,一辆运动的脚踏车或许会比静止的脚踏车更“安定”。

当一个人的心不再沉浮,达到一种平等安详的状态,叫做“等”。

当一个人的心专一止于一境而不散乱,达到心一境性时,就叫做“持”。

平衡于安顿的定,是不管外在环境有多少波动,都可以把心专止在安定自如的情况,就像是站在风中舞动的芒草叶上的小麻雀,自在轻盈,那种样子就应该是所谓的“如如”:惟其如如清爽、活泼与洒脱,正智慧才会生起而开悟。

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就是这样的境界。

还要“得自我”,如果把我们所拥有的事物都看成是我的一部分,身心的部分称为“内在的自我”,身心之外的一切衣食住行称为“外部的自我”。外部的自我都是因内在的欲望而呈现的,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外部自我越强化,负担就越重,生命的弹性也就越小,这种因为外部自我而淹没内在自我的情况,在佛教里有一个比喻,就是“如蛇吞其尾巴”:一条蛇吞下它的尾巴,就会形成一个圆圈,蛇越是吞咽自己的尾巴,圆圈便越缩小,后来变成一个小点,最后就完全消失了。蛇越努力吞咽自己的尾巴,死亡就越是快速。

这个隐喻里的死亡,指的是“完整的自我死亡”。在现代社会里,外部自我的扩张使我们误以为外部的自我才是最重要的,反而失去对愉在自我的体验与观察。

有了更多的外部自我,人就愈世俗化,也变成外面愈鲜彩艳丽,内在更麻木不仁;外面愈喧腾热闹,内在更空虚寂寞;认识的人愈来愈多,情感却愈来愈冷漠……人到最后几乎是公式化地活在世上,失去了天生的感受,失去了生命的弹性。

只有把外在自我减到最轻,才能使内在自我得到革新、澄清,而显露了,仿佛是云彩散后,雪初晴的天空一样。

还要“自去行”,“自去行”也就是说在参禅修禅的过程中,能够从佛、菩萨、师父,甚至是经卷上学到一些东西,但是那只是些表面上的、外在的东西,真正的本质和内在,还是必须经由自己去寻找。

自己寻找的路是很孤独的,在有些人的眼里又显得倨傲,但是一定要往前走,只要不停的走,最终就可以超脱于孤单与倨傲,到那时就可以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而一旦见着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见着“佛的本来面目”,就是见着“一切众生的本来面目”,心意自然开通,所谓的寂寞,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禅之境

香是用来比喻佛法的功德,例如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一个人解脱了就有如入于香水的大海,无处不是妙香。根据佛教传说,世界有九山八海,中央是须弥山,其周围为八山八海所围绕,除第八海是咸水海之外,其他都是八功德水,有清香之德,称为香水海。

我觉得,一个人走向菩提道,正像从贪瞋痴慢疑的咸水中,游向具有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寿善根八种功德的香水大海。

——自序《小麻雀的歌声》

禅宗可说始于菩提达摩,到六祖慧能开始有分歧,慧能与神秀因对禅的悟道发不同,逐渐分为南北两支,分别主张“顿悟”与“渐悟”,由慧能门下,洪州、石头二宗,进而发展为五宗七派,各自有各自修禅的方法。就像那些禅师一样,每一个都有自己的风格,绝不会有人将这一个禅师与另一个禅师混淆,因为我们很清楚的知道,达摩自有伟岸卓绝,六祖又有家风不凡,马祖威势逼人,赵州滑稽有趣,他们相互有别,谁都无法互相取代。而且,不知禅师如此,就连菩萨,也各有风骨,面貌不同。

学习禅道的人,跟随师祖学习,聆听师祖教诲,但不是模仿师祖,师祖的风骨源自师祖的心地,模仿不来,也实在无需模仿。一位禅师可以教出许多不同性格的弟子。这就是因为个人有个人的心地,绝无与他人相同的地方。个人修禅个人参,禅从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子,参禅之路也不是公共汽车,没有固定的线路,无非是照着个人的心性去做罢了。

石头禅师曾经说过:“宁可永劫受沉沦,不从诸圣求解脱!”翠岩禅师说:“丈夫自有冲天志,不想如来行处行!”这说明了在禅的世界中,凡圣如一,同时也体现出了修禅者自己的气概——但随己心。

尽管修禅参禅各有各的方法和道路,但是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所经过的阶段也是一样的。

佛陀把修禅之路分为四个阶段:初禅阶段,人会生出一种喜悦与欢欣,感到自己已经脱离了现实的烦恼;到达二禅,就能感受到禅定本身的喜悦和欢欣就更加纯化;进入三禅,因为修禅而得到的喜悦就消失了,剩下来的只是清透纯净的欢欣;最后到达四禅时,就连欢欣的感觉也消失了,于是,通透的智慧就显现了出来,最终达到了“般若”,也就是“自性”的境界。这几个阶段,是修禅的人不可避免的,只要进入禅定的人,就一定会得到一种“禅喜”,就一定会感受到喜悦、欢欣、纯净、安宁,修禅的人如果没有感受到这种喜乐,反而感觉痛苦,那就是走上了反面的道路,修禅本是为了使人欢欣,而不应当是使人烦恼的。

林清玄先生认为,佛法无论谈得如何玄妙虚空,最终却一定要回到人间、深入人间,这样才能谈“出世”的问题。禅更是如此,参禅修禅,是要落实到人间生活中的,禅师们的开悟,通常就在“吃茶去”、“洗钵去”、“饿来吃饭困来眠”的平常生活之中,似乎总有祖师慈悲的声音说:离开人间没有菩提!离开生活没有菩提!离开因缘也没有菩提!

同类推荐
  • 读者精品(人生点滴)

    读者精品(人生点滴)

    人真正生命的诞生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
  •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王开岭文集之自然美学卷,系作者最新文字结集,作者的注意力从自然细节开始,从那些曾经来过却正在消逝的风物开始,从那些被人类辜负的美好元素开始,从儿时的记忆和笑声开始,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无限眷念。
  • 郁达夫大全集(超值金版)

    郁达夫大全集(超值金版)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在新文化运动中是独树一帜的。他作品中的“伤感”与“颓废”迅速打动了那些刚从封建礼教的桎梏下脱离出来,却又陷入彷徨的青年的心,“沉沦”几乎成了战乱时代青年苦闷忧郁的代名词。本书不仅收录了郁达夫以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散文《故都的秋》《一个人在途中》,脍炙人口的古体诗,表露心迹的日记等,还还收录了一些郁达夫与亲人、爱人及友人来往的重要书信。另外,在分类上,编者没有根据以往广义的散文概念进行分类,而是把游记和自传单独编排,以求用更清晰的视角让读者领略郁达夫散文的魅力。
  • 国家日记

    国家日记

    本书包括《重犯押向西部》、《中国反恐怖揭秘》、《共和国告急》、《中国第一农民市场》四个故事。
  • 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2011年3月1日,一名普通的调查记者通过微博,让我们看到了大山深处那些因为上学路远无法回家吃饭,必须忍受饥饿的孩子,并大声疾呼:孩子们需要一份“免费午餐”!一夜之间,无数像你我一样善良的人们,用网络时代特有的方式,为山区孩子送去一份份热腾腾的午餐。看似普通的献爱心活动,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冰冷的电子屏幕背后,还有一颗颗炙热的心,和对我们深爱着的这个国家的呵护之情。所以,请停止抱怨,用行动改变中国。翻开本书,见证您的一份爱心,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免于饥饿,快乐成长。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德伯家的苔丝(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德伯家的苔丝(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女主人公苔丝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中,家里靠一些小生意糊口。有一天,苔丝的父亲听说自己是古代贵族德伯的后裔,便要求女儿去一个自称也是德伯后裔的富老太婆家攀亲,希望能得到经济上的支援。但苔丝却在那里被老太婆的儿子亚历克诱奸。几年后,苔丝在她做工的奶牛场与牧师的儿子安奇尔·克莱尔相爱。新婚之夜,她把自己昔日的不幸向丈夫坦白。但是丈夫非但没有原谅她,还抛下她只身前往巴西发展事业。苔丝断了生计,加上父亲病故,她觉得自己有责任照顾家人的生活,而这时亚历克又对她百般纠缠,绝望中的苔丝只能被迫与道貌岸然的亚历克·德伯同居。
  • 玩转职场和人脉场的50条权利法则

    玩转职场和人脉场的50条权利法则

    为什么工作上毫无起色,人缘也不是很好;为什么一直自认为踏实勤勉,升迁的机会却总是轮不到自己;为什么对人推心置腹,却得不到一个长久的朋友……本书通过分析成功人士的实践经验,总结出适用于职场和人脉场的50条权力法则,帮助你玩转职场和人脉场,让你成为最受欢迎的人,引导你走向成功的道路。
  • 智联谐趣(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智联谐趣(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古往今来,那些脍炙人口的对联里不乏这样的例子:它们蕴含了人们的智慧和机敏,又于机敏中见诙谐,蕴意丰富,用词巧妙,语言文化史上的宝贵财富。这本书讲的就是产生这些妙对的著名的背景故事,有:乾隆留步金山寺、妙对六榕寺、小文玉巧联解姓等,除了介绍这些经典故事,书中还汇集了许多诗句中的妙联佳对,让读者饱览无余。
  • 超级灵药师系统

    超级灵药师系统

    关键字:超级灵药师系统 天秀弟子 超级灵药师系统全文阅读 超级灵药师系统TXT下载
  • 高跟鞋

    高跟鞋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讲述了住持抛宝碗教徒弟、吝啬带来苦果、公孙仪不受赠鱼等哲理故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