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4200000006

第6章 认识我们的世界 (1)

正文

首孝弟,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注释

首:首要、重要。

次:其次、次要。

见闻:看到和听到的事情。

知某数:认识数目。

识某文:明白文理。

做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敬爱兄长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一些基本的数学和文化知识。

心解

博闻强识

“首孝弟,次见闻”在全篇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一句是在总结之前的内容,后一句则引出下文。以数字来概括知识要点是我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之一,具有简明扼要、容易记忆的特点,因此有了“知某数,识某文”。

古人认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因而人们应该在端正学习方向的前提下广闻博知。“首孝弟,次见闻”正反映的是古人这种重视德育的思想。《论语》中有这样的话:“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里的“行”和“文”分别指的是道德行为和文化知识。孔子强调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文化知识教育之前。除孔子外,古代很多思想家都强调过这一点。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即一个教育者的职责,首先是“传道”(思想道德教育),其次才是“授业”(传授业务知识)和“解惑”(解决疑难问题)。随之提出“好学”、“力行”、“知耻”三个步骤,特别强调“知耻”是做好“好学”和“力行”的原动力。

在增长见识、认识世界方面,古人强调要“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古人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一段话,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这一程序性行为纲领的起始就是格物致知。由此可见,这一思想在儒家学说中的重要地位。

但是对于这个词的解释古人却没有定论,现在一般的解释是: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更深层次的意思是:透过物质的表面而了解其本质,从而达到智慧的境地。这就给我们传达出一个信息:看事看物,甚至看人都不能仅从表面入手,应该尽力了解其本质,这样才能到达“至善”的境界。关于如何认识事物,《礼记·大学》有这样的说法:“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所以,要研究物象必定要知道物象的根源和枝末。要通达事理,就必定要明白事理的先后得失。那么如何“知人”呢?古人认为首先就是要看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历史真迹,因为文学最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自然状态,而历史真迹是最为客观的存在。其次,就是要了解哲学,因为哲学是一个人思想的足迹。

除此之外,古人还认为外出游历是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的必要步骤。西汉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大约二十岁的时候就开始外出游历——“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为以后写作《史记》积累了丰厚的素材。在西方也有类似的思想。英国培根就说过:“对年轻人来说,游历是教育的一部分”,这和我国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不谋而合。这是我国古人治学的态度,也是古人对于做人的一种终极追求。生活在全新时代的我们,除了可以从自身的经历以及书本中了解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之外,还有一个强大的工具——网络,能够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世界。俗话说“有得必有失”,确实不错。功能强大、使用便捷的工具极易使我们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迷失方向。更为可怕的是,这让我们养成了懒惰的习惯,不会主动地学习和思考。我曾经在网络上看到在试题下面写着“百度一下,就知道”的中学生的试卷。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正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注释

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数由一开始,由一到十,由十到一百,由一百到一千,由一千到一万。

心解

这四句话讲的是数的基本知识。数学是我国从古至今的基本教学内容。《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也就是所谓的“六艺”,数学就是其中之一。和我国类似,西方国家有“七艺”教育——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其中也包含了数学,可见人们对数学教育的重视。下面,我们就具体来介绍“六艺”的内容。

数学古称算学,是中国古代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被古希腊学者视为哲学之起点。数学在希腊语中的意思就是“学问的基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以汉代《九章算术》的出现为重要标志。656年,唐初统治者在国子监设立算学馆,设有算学博士和助教。宋元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也带动了数学的发展,出现了计算技术改革的高潮。明清时期,我国数学的发展经历了中西融合的阶段。由此可见,数学在当时的重要地位。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抽象思维发展的结果。人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就同时受到归纳、推理思想方法的训练。数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动了许多重大的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当前,随着电脑应用的普及,信息的数字化和信息通道的大规模联网,依据数学所作的创造设想已经达到即时试验、即时实施的地步。数学技术将是一种应用最广泛、最直接、最及时、最富创造力和生产力的实用技术。

何谓“礼”?古人认为“礼”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管子·牧民》中所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自古民间婚嫁、丧娶、入学、拜师、祭祀都有礼乐之官(司礼),孔子曾为司礼之官,且少即习礼,“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在国家宗庙祭祀方面,古代官方常设太常寺、祠祭署等礼仪衙曹,设立读祝官、赞礼郎、祀丞等礼仪官。如唐代设立有郊社、太乐、鼓吹、太医、太卜、廪牺六个部门,明代则设置太常司,太常司设卿、少卿、丞、典簿、协律郎、博士,赞礼郎。古时的“礼”并不仅指礼貌和礼仪,更是保持社会正常秩序的重要手段,称之为“礼治”。西周时期礼治的基本原则是:亲亲尊尊。亲亲就是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尊尊就是要求奴隶和平民服从奴隶主贵族,不得逾越。孔子也主张“为国以礼”的礼治论。他认为剥削阶级享受特权是“天下之通义”;人们必须遵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乐兴,刑罚中;礼之用,和为贵。他还特别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认为刑罚只是辅助手段。

关于“乐”的内容,我们在后面会专门讲到。

“射”在这里指的是射箭;“御”是指对驾驭战车技术的培养。孔子在《论语》中说过:“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因此,“射”不但是一种体育活动,更是一种修身养性培养君子风度的方法。唐代武则天设立了武举制度,在武举制度里规定了九项选拔和考核人才的标准,其中五项是射箭,包括长跺、马射、步射、平射还有筒射。由此可见古时人们对射箭的重视程度。同样,由于战车是当时重要的军事装备,因此驾驭技术在战场上就非常关键。驾驶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现代企业管理学的重要内容。

“书”指的是在文字方面的学问。汉语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结晶,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学习,感受其魅力。

古人用这六艺来衡量人才,作为一个人立足的基本素质。“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具之术,在高级阶段要深入学习;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之所需,是初级阶段的必修课。当时,只给予庶民子弟以“小艺”的教育,只有贵族子弟始能受到“六艺”的完整教育,也就是能受到自“小艺”至“大艺”的系统学习。在今天,人们又赋予了“六艺”以新的内容。礼,指的是礼仪、礼貌,类似今天的德育。知书更要达礼,力戒傲慢无礼,尤其不能因熟而失礼,一个有知识又彬彬有礼的人,在职场中会如鱼得水。乐,指的是音乐,类似今天的美育。

如古人工于琴瑟,意在加强修养,今人虽有高学历,往往给人浮躁之感,就是因为底蕴不厚,内涵不深,缺乏后劲。射,指的是射箭,类似今天的技能。大学生不如中专生、技校生,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眼高手低,光会说不会练,知识不能转化为能力,就业难也就不足为奇了。御,指的是驾御马车的能力,类似今天拥有驾照。实际上不管是会开车,还是会外语,都会让你视野开阔,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先机。书,指的是书法绘画,可引申为形象思维。文字不光是表情达意,还可锻炼手的灵活性。手勤则脑灵,手巧则脑聪,可惜今人过分依赖电脑,手写汉字在生活中变得越来越疏远。数,指的是算法,可引申为逻辑思维。“六艺”的具体内容具有时代的印记,但是其文武并重,知能兼求以及注意到年龄的差异、学科的难易程度而区别教育的思想却是永恒的。

正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注释

才:基本的东西。

所说的“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所说的“三光”指的是日光、月光、星光。

心解

三才三光

这四句讲的是我们需要认识的自然世界。“三才”的说法出自于《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意思是,从前圣人创作《易》时,是要用它来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所以确立天道为阴与阳,确立地道为柔与刚,确立人道为仁与义。天、地、人就是“三才”。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炎黄曰:所谓道生一,意即无极生太极;一生二,为太极生两仪;二生三,为阴阳交感化合。由此形成了“先天地而后万物,万物盈天地之间,人居万物之中”这样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这也进一步成就了中国文化中天地人“三才”的基本框架。《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

同类推荐
  • 百喻经故事全集

    百喻经故事全集

    是印度古代佛教寓言故事集的汉文译本,全名为《百句譬喻经》,列入汉文大藏经,原文尚未发现。百喻经原著者为第五世纪印度僧伽斯那。古文汉译本为南朝齐(公元497~502)时来华僧人,伽斯那的弟子求那毗地。与其他经书不同之处在于,全书通过九十八个浅显、易懂、通俗而目幽默的故事,把佛教的基本教义,如因果报应、从正道、布施、持戒等向大众讲解得清晰明了。因此它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佛经寓言,而目也是众多佛经中少数的平民化、大众化经典。由于《百喻经》成书较早,目均由文言文译写而成,阅读起来似有些难度,因此,特将白话译文一并推出,并做相应点评,同时还配以相近相关的小故事来加以深化。希望对大家的阅读理解能有帮助。
  • 实用税务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税务文书写作大全

    税务登记种类和对象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具有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应税行为的各类纳税人,都应依照有关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税务登记的内容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停复业登记、注销登记、《税务登记证》验证、换证、税收证明管理等。
  •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全书按体例共分为五部分。“古今”部分剖析国人对男女情事的心理、批判清末民初的腐败统治、悲慨古今民告官的悲惨下场。“公器”部分认为,权力乃天下之公器,不是官员个人的财产,不可私相授受,揭露官场的症结、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之处。“乡村”部分关注乡村的权力结构、乡村的变化、农民工和城市的关系以及工会如何援助农民工。“风气”部分批判社会上的冷漠风气、不正常的师生关系、现在读者的不正常阅读、社会机构的衙门化、文化界的造假。“世相”部分深刻揭示出当今社会的阶层已经出现固定化的趋势,个人机会的公平是社会健康发展的保障;尊重消费者权利、尊重公民的权利是社会的当务之急。
  • 梦在数学里

    梦在数学里

    本书收录了多篇关于数学课教学研究的文章,分为五辑,内容包括:课标解读、有效教学、教学探索、教学设计、高考频道
  •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本书是对世界的历史,人类文明成果的一次回顾和检阅。世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文明将会开出更加灿烂多彩的思想之花,结出更加丰富的文化科学硕果。如果您阅读此书,实际上是对文化的一种选择,是一次对人类文明的礼拜,更是一次撷取知识信息的大好良机。
热门推荐
  • 有妖气:魔妃千千岁

    有妖气:魔妃千千岁

    今个儿吹的神马风?莫名的把她吹到古代来发疯!轰个战机能把自己轰穿越了……她果然是个天才!作为胸怀天下的第一废物大小姐,必须怀揣穿越女两大技能——无耻+装X!“世界,全都归我所有,所以我不会对我的东西弃之不顾,因为我的欲望强烈啊!”只是征服世界的方向好像有点不太对。中二皇子,闷骚公子,就连那倾国倾城的病娇“侍女?!”也来参上一脚。面对三人的积极进攻,雷婷厚颜无耻的绯红表示,“其实我只想当个安静的萌妹子。”家有妖气!魔妃千千岁!
  • 隋是唐非

    隋是唐非

    本书从隋末暴政到唐初中兴,大唐帝国的盖世伟业是如何建立的?其间腥风血雨、惊险悬疑、步步惊心!一部《隋是唐非》,超过最刺激的悬念小说!历史这样写,很好看。
  • 缥缈尊者2

    缥缈尊者2

    佛界名震七界,为保神界传奇人物重回神域;进神秘过度界神兽抵命;三神器会聚一堂,四天尊硬闯混沌密境,解密神界根源,实现元初之言,完成超越神人的存在。
  • 德国精神

    德国精神

    在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中,说起别的国家,国人或许总是很容易说出这样那样的批评,但说到德国的时候,国人却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褒扬。在我们的意识中,德国精神是和严谨、忠诚、顽强、毅力等词语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也就有了“真的很德国”这样的广告词。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主要国家,德国无疑有其伟大优秀的一面,就这一点来说,国人对德国的褒扬是有根据的。
  • 他们这样说:中外著名教育家格言选

    他们这样说:中外著名教育家格言选

    本书所汇集的教育格言是从古今中外教育家中选取的100位教育家教育智慧的结晶,摘选了反映他们对教育问题的智慧感悟的格言700余则。这也是他们教育人生的心声——构筑成了反映其智慧结晶和人生心声的教育格言。
  •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问世两百多年,因此也被称作《穷理查年鉴》或《穷理查历书》。在美、英、法、德、西、日、韩等多国发行,1733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穷理查智慧书》首次问世。这本书以历书形式出版,经久不衰。,成为当时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富兰克林持续25年出版此书。他们从《穷理查的智慧书》中收获智慧与成功: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全球首富沃伦·巴菲特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投资人师查理·芒格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平均每年销量都超过一万册。几乎家家书架上都有一本。推销人师弗兰克·贝特格台湾人师李敖
  • 拐个贵族少爷当男友

    拐个贵族少爷当男友

    惊人消息,“尼姑庵”竟然天降两大极品美少年!某女一个把持不住误惹校草。切!长得帅就了不起啊!就能欺我,坑我?某女翻身农奴,刚要驯服两大校草……不料,狠心教训变深情告白?到底是在闹哪样?什么,还说一定非她不娶?!
  • 地狱天堂

    地狱天堂

    金钱与欲望、卑劣和高尚、光明与黑暗,在这部《地狱天堂》中得以淋淳尽致地表现。作者以一个在社会转型期得以发了横财的家庭为切入点深刻地剖析了人性中的善与恶、美与丑。主人公金德旺原来只是一个农民,在一心暴富的心态下、不择手段,以牺牲集体和他人利益为最大追求,甚至连儿女情爱也都成为利益的筹码。
  • 回不去的灯火阑珊

    回不去的灯火阑珊

    如果能回到过去,你是否会收回“分手”两个字?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会不会为了你勇敢一点?如果,我们不曾相遇,彼此会不会过得安生一点?如果你没有转身离开,我们是否会幸福?。如果那时,我说带我走吧,会不会改变现在的结果?如果,我只是说,如果。
  • 微心术

    微心术

    本书是哈里·巴尔肯潜心多年的权威之作,结合了他多年的咨询实战经验以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教你在性格分析的基础上,了解人们的个性特征、兴趣趋向和职业趋向。作者将带你走进人类潜意识深处,解析人类最细微的身体语言信号,让你瞬间读懂对方最真实的想法,弄清其内心意图,掌控人际交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