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4100000005

第5章 太祖三代:开国 (4)

方世祖将即位时,明使左懋第、马绍愉、陈洪范奉金币求和,为割地偏安计。不报。既继位后,逾两旬,以十月二十五日己卯,命豫亲王多铎为定国大将军,进取江南。先清河南北未服军民屯堡,所过悉平。阅数日,以英亲王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西讨李自成。两王皆摄政王同母兄弟。英王直由绥德取延安、鄜州,断自成军西窜之路。豫王自河南破自成军于潼关,连败之,至西安,自成被迫东走出陕。乃命豫王移师向江南,英王专事自成,时在顺治二年四月。以是月十八日庚午,豫王师至扬州,谕明督师阁部史可法等降,不从。二十五日丁丑,克扬州,可法不屈见杀。五月初五日丙戌,清师渡江,明守将郑鸿逵等舟师溃,遂陷镇江,由丹阳、句容抵南京。初十日辛卯,明弘光帝先遁。翌日,马士英亦遁。南都士民拥狱中所囚崇祯太子出监国。十五日丙申,豫王至南京,勋臣赵之龙、阁臣王铎、部臣钱谦益等以城降。南都既下,明所以系人心者略尽。以后隆武之在闽,鲁监国之在海上,永历之在两粤、滇、黔,奔迸流离,保存名号而已。

崇祯太子之狱,始于是年三月。弘光及马、阮,以北来之太子为伪,下之狱,而朝士多信为真。士民不慊于时政,亦诽议君相。其先于上年十二月,北都先见崇祯太子,清廷以为伪,杀之,并杀认太子为真者。至南中复见太子,史可法得北使左懋第等讯,知太子已被害于北,不附和继至之太子,朝士则谓可法受马、阮胁制而然。然余考之,北都太子实不伪,即南都太子非真也。余别有专论,于此不复赘。六月,明总兵田雄、马得功等执弘光献于豫王。闰六月,英王追李自成至湖广,势穷入通城之九宫山,自缢死。是时,明唐王聿键即帝位于闽,建元隆武,鲁王以海称监国于浙。豫王多铎既克南京,并下杭州,旋召还,以贝勒勒克德浑代将。三年正月,又以太宗长子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征四川。

至冬十一月,清军平闽,隆武帝殉。豪格入川,张献忠战死于西充。会明遗臣复立桂王由榔于肇庆,改元永历。自成、献忠余部巨万数,先后归之。南明之兵多为归附之众,自隆武倚郑芝龙立国,郑氏即前时受抚之海寇,至永历又尽收张、李余部,不收则无兵可作声势,收之亦无弹压之力,非唯不足图功,亦且备受屈辱。清对南明,亦用汉人为前驱。使相屠杀,是为吴、尚、耿、孔四王之兵。吴三桂原为明将,所统为明之官军,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皆毛文龙旧部,实盗类也。清用此诸军,自有八旗为中坚,以监督之,其势自不敌。然犹亘十余年,终世祖之世,未能悉平南方。圣祖即位后,永历帝乃为缅甸所缚献,鲁王亦卒于台湾。自是无与清对立之明。以国统言,自康熙元年以后,始为真统一中国。在述清史者可认为主体,不复以清与明为分别之词矣。

世祖开国之制度,除兵制自有八旗为根本外,余皆沿袭明制,几乎无所更改。明之积重难返,失其祖宗本意者,清能去其泰甚,颇修明明代承平故事。顺治三年三月,翻译明《洪武宝训》成,世祖制序颁行天下,直自认继明统治,与天下共遵明之祖训。此古来易代时所未有。清以为明复仇号召天下,不以因袭前代为嫌,反有收拾人心之用。明祖立法,亦实有可以修明之价值,若闭关之世不改,虽至今遵行可也。故明之代元,史家极应研究其制作。清之代明,纲纪仍旧,唯有节目之迁流,自非详考不足标其大异之点。八旗制已有详考,余从略。其驭宫廷阉宦之法,清实大胜于明。

但在世祖开创时,亦已模仿明制,十年六月,设内十三衙门,严为限制,令宦官不得过四品。十三年六月,又仿明祖立铁牌,禁内宫干政。此皆有复蹈明阉祸覆辙之渐。十五年三月,有大学士陈之遴、前恭顺侯吴唯华贿结内监吴良辅之狱。之遴、唯华流徙籍没,之遴遂死贬所。吴监被旨严饬,而世祖卒爱昵之,崩前五日,《实录》已书不豫,而是日尚幸悯忠寺观吴监祝发,其为自知不起,令吴监避祸耶?抑自恐命促,令所爱代为出家以媚佛求佑耶?二者必居一于此。要之世祖御世时,无改革阉寺之计,其处斩吴良辅及废十三衙门,乃世祖崩后太后及辅政诸臣之意。此《清史》之所不详,见余《三大疑案考实》。

清入关创业,为多尔衮一手所为。世祖冲龄,政由摄政王出。当顺治七年以前,事皆摄政专断,其不为帝者,摄政自守臣节耳。屡饬廷臣致敬于帝,且自云:“太宗深信诸子弟之成立,唯予能成立之。”以翼戴冲人自任,其功高而不干帝位,为自古史册所仅见。薨于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日戊子,当时犹用帝礼,祔庙上谥,称成宗义皇帝,以称其实。乃未几以属下首告,王曾制八补黄袍,令与大东珠朝珠、黑貂褂潜置棺内等事,坐以悖逆之罪。夫既以帝号加之,凡形式上之帝制,何者为不可犯?此与追尊之诏岂非矛盾?唯王与肃王不合;囚王致死,而又取其福晋,肃王为世祖长兄,于此事不无怀愤。又于顺治五年冬至,初次郊天恩诏,尊称王为皇父,世乃传太后有下嫁摄政王之事。今见之笔墨者,唯明遗臣张煌言之《苍水诗集》,有“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之句,确为当时人语。然苍水以邻敌在远,仇恨所敌,因传闻而作揶揄之词,难为信史。

世所传则谓春官指礼部尚书,而其人则坐以钱谦益,以附会谦益之所以为高宗深恶,且传有谦益撰太后大婚诏文,清亡后顿见传播,而故老亦多信之。余考谦益未为礼部尚书,多尔衮称皇父时,谦益去国已久。且考《朝鲜实录》,当时有“拟议摄政称皇父”之语,并不涉及太后之下嫁,即其未奉大婚诏之明证。唯旧《东华录》议多尔衮罪时,有“身到皇宫内院”一语,或可为事有暧昧之据,但不必为太后有私,且有私亦与下诏大婚公然称庆有别。以其坦然尊为皇父,转信其非有暧昧之惭,直如古者尚父、仲父之君尊其臣而已。此事详见余《三大疑案考实》,不具录。摄政王之身后获咎,因缘世祖之心有不平,亦因郑亲王济尔哈郎始本同为摄政,后以多尔衮功高,己为所掩,后于四年七月又停其辅政之职,而代以多尔衮之同母弟多铎。多铎于定天下实亦功高,先摄政而死,至摄政死后,郑王再起辅政,有报怨之心,益构摄政之罪。观高宗之为摄政昭雪,极道世祖冲年受惑,诬此贤王,则其子孙自有公论,要为开创时之一大反复,不可不纪者也。

当世祖时,南方尚未悉定,然朝廷已见开明之象。前七年为摄政代行,亲政以后,虽有攻异端,宠侧妃,不无太过之失,然资禀英明,不至妨政。世传世祖之崩御非实,乃缘爱宠董鄂妃,妃死而帝为僧以殉之,盖以媚佛、宠妾并为一谈。余别有《世祖出家考实》,为三疑案之一,有以深明其不然。要其媚佛而不以布施土木病民,宠妾而不以女谒苞苴干政,唯见其理解之超,情感之笃,萧然忘其万乘之尊,真美质也。自摄政王好延揽汉人,用陈名夏,而南方名士多所荐起。亲政以后,政策仍前,由八旗掌握实力,天子则乐就汉人文学之士,书恩对命,绰有士大夫之风,居然明中叶以前气象。正、嘉以后,童昏操切之习略无存者,天下忘其为夷狄之君焉。顺治朝,通摄政、亲政两时期观之,其有君人之度,略无更改。摘数事为例:

二年五月壬午朔,河道总督杨方兴进济宁州瑞麦,有三四歧者,有八歧、十歧者。得旨:“时和年丰,人民乐业,即是祯祥,不在瑞麦。当惠养元元,益加抚辑。”

是月丁酉,故明中书张朝聘输木千章,助建宫殿,自请议叙。谕以“用官唯贤,无因输纳授官之理”,令所司给直。

三年七月壬戌,江西巡抚李翔凤进正一真人张应景符四十幅。得旨:“凡致福之道,唯在敬天勤民,安所事此?朝廷一用,天下必致效尤,其置之。”

四年正月丙午,河南巡抚吴景道以芝草产于嵩山,表贺。得旨:“政教修明,时和年稔,方为祥瑞。芝草何必称奇?”

八年正月已未,世祖将亲政之前一日,户部尚书觉罗巴哈纳等入奏事毕,上问曰:“外间钱粮,有无益之费否?”巴哈纳等奏曰:“有。京师营建,用临清砖,土质坚细,遣官一员烧造,分派漕船装载抵通,又由五闸拨运至京,给与脚价。”上曰:“营造宫殿,京师烧砖,尽可应用,又费钱粮拨运,甚属无益。漕船远涉波涛,已称极苦,用令装载带运,益增苦累。临清烧造城砖,着永行停止,原差官撤回。”越三日壬戌,江西进额造龙碗。得旨:“朕方思节用,与民休息。烧造龙碗,自江西解京,动用人夫,苦累驿递,造此何益?以后永行停止。”

此可知入关以后,摄政与亲政时代无殊,皆能用中国贤明之君为法,定天下固自有气度也。明季习于苛敛,摄政时用范文程言,一切厘革。然乱世宵人,伎俩百出,尝试不已,非有明决之识、真实之意,辄为群小所眩惑。“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真知此意者少矣。顺治朝不肖疆臣,时时有规复加派之请,辄废黜不行。举例如下:

清《国史·土国宝传》:五年五月,仍授江宁巡抚。苏、松、常三府白粮,明季佥民户输运,民以为苦。至是复明初官运制。国宝言:“民户一遇佥点,往往倾家,今改官运,一切皆给于官,而经费不敷。请计亩均派运费,民皆乐从。”谕曰:“金点固属累民,加派岂容轻议。”下部察核,官运经费果不敷否。部臣官:“经费未尝不敷,唯严绝克减虚冒诸弊,则用自裕。”黜国宝奏不行。华亭县有义田四万八百余亩,明光禄寺署丞顾正心置以膳宗族助差徭者。国宝初抚吴,即令有司收其米四万三千余石给兵饷。及国宝降调,以擅杀非阵擒之吴易党降调。周伯达代为巡抚,以改充织造匠粮入奏。户部议:“令察勘义田在明时曾否题明,创置者有无子孙。”至是国宝以实覆奏。户都尚书巴哈纳、谢启光等核议:“义田所以恤贫助徭,非入官之产,宜仍令顾正心子孙收获。至兵饷匠粮,皆有正项取给,其擅用义田米,贵国宝偿还。”六年,国宝疏请加派民赋佐军需。给事中李化麟官:“加派乃明季弊政,民穷盗起,大乱所由。我朝东征西讨,兴师百万,未尝累民间一丝一粟,今国宝遽议加派,开数年未有之例,滋异日无穷之累。”上复黜国宝奏不行。

此皆摄政时事,后亦持之甚谨,终清一代,以永不加赋为大训,真所谓殷鉴不远,以实心行之,非高呼爱民、图一时宣传之用者比矣。明之余弊,窟穴于其中者迭试不已,能受善言,乃能扑灭之。复举厂卫缉事之弊。再见一例:

《清史稿·季开生传》附《张国宪》:疏言:“前朝厂卫之弊,如虎如狼,如鬼如蜮。今易锦衣为銮仪,此辈无能,逞其故智。乃臣闻有缉事员役在内院门首,访察赐画。赐画特典,内院重地,安所用其访察?城狐社鼠,小试其端。臣窃谓宜大为之防也。”疏入,下廷臣议禁止,得旨:“銮仪卫专司扈从,访役缉事,一概禁止。”厂卫之祸始患。

世祖善画,得自天授,侍从之臣,往往蒙赐,具见诸家纪载。此赐画自必指此,亦见其禀质之美。

世祖朝为人诟病之政事,莫如圈地、逃人两事。此为国初瞻徇满人,不得不行之策。圈地尚止一时,督捕逃人历时较久,相传为清朝之罪恶,不可不一述其真相。

(一)圈地。据《东华录》及《史稿·世祖纪》,谕户部清查无主荒地,给八旗军士,事始元年十二月丁丑。然在前十余日己未,顺天巡按柳寅东奏已言清查无主地,面条陈其圈换五便。则朝议当已发动在前。考是年七月癸卯,太监吴添寿等请照旧例遣内员征收涿州宝坻县皇庄钱粮。摄政王谕:“差官必致扰民,着归并有司另项起解。”是为畿辅原有明代不属民有之地,发动于内监,思擅其弊薮,有此自效,而摄政王不从。近畿皇室及勋贵本系占夺民间之地,已经积久,取以给入关之旗军,未为不合。自朝议将定,柳寅东始以圈换为请,则纷扰起矣,然亦图一劳永逸耳。寅东奏言:

无主之地与有主之地犬牙相错,势必与汉民杂处,不唯今日履亩之难,日后争端易生。臣以为莫若先将州县大小,定用地多寡,使满洲自占一方,而后以察出无主地与有主地互相兑换,务使满、汉界限分明,疆理各别而后可。盖满人共聚一处,阡陌在于斯,庐舍在于斯,耕作牧放,各相友助,其便一;满人汉人,我疆我理,无相侵夺,争端不生,其便二;里役田赋,各自承办,满、汉各官,无相干涉,亦无可委卸,其便三;处分当,经界明,汉民不至窜避惊疑,得以保业安生,耕耘如故,赋役不缺,其便四;可仍者仍,可换者换,汉人乐从,其中有主者归并,自不容无主者隐匿,其便五。

同类推荐
  • 大宋王朝1

    大宋王朝1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家园

    家园

    已经入了秋,天气却依然像盛夏般炎热。掌柜的张宝生搬了个马扎儿,坐在自家的小饭馆儿门前一边看夕阳一边伸着舌头吹凉风。这狗娘养的天气,就像狗娘养的日子一样难过。暑热一直穿到骨子里不说,连喘息的气儿都粘湿湿的,仿佛灶台边上的污渍般油腻。
  • 封清英烈传

    封清英烈传

    千古奇耻剃发辱,泱泱华夏民族恨。可叹世人多健忘,亡国犹唱后庭花。屠戮千万同胞仇,篡改历史太欺人。奸淫掳掠无不做,富贵荣华却逍遥。试问天理何处在,公道真理何处寻。愿梦手提九龙剑,诛灭满妖驱鞑虏。千古奇耻凭空悼!这是一场尊严之战动乱的时刻,屠戮千万炎黄子孙,践踏民族尊严,篡改历史,罪恶罄竹难书。这是一场尊严之战!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举目四顾,豺狼遍地,有王法管不住的藩镇,有分庭抗礼的藩镇,有垂垂欲动的藩镇,更有契丹铁骑的肆意掠劫,当时朝廷虽在,天下已亡。公元927年至公元951年,大宋前三十年,是中国历史的暗黑年代。了解这三十年,就明白何为野蛮与残暴,就明白大宋王朝为何被称为文明盛世。大宋立国前三十年是豺狼纵横、铁骑肆虐的兵场,是藩镇割据、分庭抗礼,阴谋与残暴罪行的发生地,是文明沦丧、道义尽失,让世人噩梦不断的炼狱。大宋立国前三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篡逆成灾的动乱史,一部被鲜血与悲情遮蔽的中国人的苦难史。了解这三十年历史,看清五代乱世的因果,就明白大宋帝国的由来,明白赵匡胤建构并推演大宋文明的良苦用心……
  • 乱世解码:犀利说民国

    乱世解码:犀利说民国

    本书是一部面向大众的另类民国史,另类的解读中国最混乱、最精彩的乱世乱局,解密民国大佬们的黑白人生,破译乱世的生存法则。读懂了乱世,你就读懂了历史、读懂了人生,自然会勘破英雄、枭雄的权谋野心,伟人、小人的生死心结。
热门推荐
  • 妃你不可:市井皇后

    妃你不可:市井皇后

    高材生伍梅被同学推倒穿越到漪傲国,一次意外,竟然穿越到漪傲国!沦为小乞丐舞魅的她竟然是将军府的废材小姐!嬉皮笑脸的神秘哥哥莫封朔,玩世不恭的纨绔公子楚凡悠,铁血无情的未来王者莲殇,温文尔雅的异国骑士凌修……她究竟会选择谁?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红楼之四爷在上

    红楼之四爷在上

    外有九龙夺嫡的血雨腥风,内有贾史王薛的勾心斗角!且看穿越而来的黛玉父女如何在群敌环视之下拼杀出一条血路,在这风雨飘摇的年月中立足。
  • 淑女不当道:赖皮校草的疯丫头

    淑女不当道:赖皮校草的疯丫头

    那年他们相遇于雨后夏季,风速单车驶过水坑溅起污水脏了她的白裙。从此溅起了一段情缘。李子宸耷拉着脑袋叹气,“长得这么丑,脾气又爆又那么粗鲁,只有神经错乱的沈学长才会看得上你。疯丫头你做人也太失败吧!”陶箬琳不客气踹他一脚,“你个贱嘴,你不损我会死啊!!”他尴尬的摸摸鼻子说,“可惜呀!可惜!!这么一表人才的帅哥就要被你惨遭毒手了。为此我代表万千帅哥向你致谢世上又少一位帅哥!”
  • 碧海洗心录

    碧海洗心录

    天下大事久合分,混沌洪流祸乱生。仙魔妖邪人劫起,佛道儒侠丐入尘。奸佞巧伪祸社稷,世道污秽丧人伦。天地不仁万般苦,刍狗流离困踬行。明王普渡始沦翳,无生弥勒妄施语。黑莲白荷末舛逆,宄源孽藩涂碳糜。虎狼当道何足惧,秉承正义执身忱。纵跃不顾徇家急,粉身不浑赤子心。碧波荡漾明月升,洞天福地洗心灵。雪梅疏影伴吹笛,佳人添香仙鹤鸣。
  • 死神从背后来

    死神从背后来

    困扰全球的悬疑谜案。寻找中国的福尔摩斯!阴谋弥漫,疑云笼罩,谁能破译?亲临案发现场,撕开罪恶假面,揭露离奇谜团,还原真相清白。如果你有敏锐的洞察力。细致的发现力,周密的推断力,宏观的把握力,以及广博的知识,严密的逻辑。冷静的大脑,超出社会平均线以上的智能,并且谙熟心理学、法理学、刑侦学,有基本的防身自卫能力……或者你仅有好奇心,仅有一副侠肝义胆,仅有对悬疑推理的一腔热血,仅有……那就来挑战一下吧!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非仆莫嫁

    非仆莫嫁

    我和万一鸣的爱情,来的突然,仿佛是上天给予我的恩赐,相识,相知,相爱,相恋。做梦的时候,我都是笑着醒的,我没想到爱情来的突然,令我措手不及的幸福,打开了大门。可是,红地毯上,那个曾经向着信誓旦旦的人,却因为钱和地位,牵着另外一个女人走过;当初给予我的那些承诺,全都用在另一个女人的身上……最后摔得我遍体鳞伤,还要在我的刀口上,撒上盐巴
  • 财女是这样炼成的

    财女是这样炼成的

    专为女性朋友量身打造出的 “财智秘籍”。 本书从改变女性的金钱观念入手,从赚钱、消费、理财、投资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指导女人学会正确看待金钱,快速赚到金钱,游刃有余地管理金钱,成为风光无限的“财女”,成为一个能更好地主宰自己生活的新女性。
  • 女人的资本大全集

    女人的资本大全集

    本书是一张温暖的女性地图,指引女人从容地游走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建立平衡和谐的幸福法则。在这些温暖隽永文字的引领下,挖掘你潜在的天赋资本,并大力去开拓和利用,让你每一个生命层面资本——容貌、智慧、感情、家庭、事业更加丰厚与完整,令你美丽一生、幸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