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3900000001

第1章 代序:禅悟人生

梁启超

佛教之反对印度旧教言灵魂者何也?旧教言轮回言解脱,佛教亦言轮回言解脱,独轮回解脱之主体,旧教惟属诸么匿,佛则么匿与拓都并言之,而所重全在其拓都,此其最异之点也。故此主体者,佛教不名之曰灵魂,而名之曰羯磨,旧教言灵魂。虽各各不同,然皆言有一“神我”,我为所轮回体,神我为能轮回体。佛教以为若此沾滞于小我,是求解脱而反系缚也,故排之而立羯磨义。佛说以为一切众生自无始来,有“真如”、“无明”之二种性,在于识藏。而此“无明”,相熏相习,其业力总体演为器世间,是即世界也;其个体演为有情世间,即人类及其他六道众生也。以今义释之。则全世界者,全世界人类心理所造成;佛说不限人类,今举狭义耳。一社会者,一社会人之心理所造成;个人者,又个人之心理所造成也。今之个人,由有生以前之心理所造;今之心理,又造成死后之个人。全世界乃至一社会亦复如是。佛说一切万象悉皆无常,刹那生灭,去而不留,独于其中有一物焉,因果连续,一能生他,他复生一,前波后波,相续不断,而此一物名曰羯磨。佛说经汗牛充栋,语其指归,不外发明此义。

而我现在有所行为,此行为者,语其现象,虽复乍起即灭,若无所留,而其性格常住不灭,因果相续,为我一身及我同类将来生活一切基础。世界之中,有人有畜,乃至更有其他一切众生;人类之中,有彼此国,有彼此家,有彼此族,彼此社会。所以者何?皆缘羯磨相习相熏,组织而成,是故今日我辈一举一动,一言一话,一感一想,而其影象直刻人此羯磨总体之中,永不消灭,将来我身及我同类受其影响而食其报。此佛说之大概也。

孔教不甚言灵魂,《易·系》言:“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礼记》曰:“焄蒿凄怆。”非不言之,特不雅言耳。顾亦言死后而有不死者存。不死者何?一曰家族之食报,二曰名誉之遗传。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又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是也。此二义者,似彼此渺不相属,其与佛教、景教及近世泰西哲学家言之论死生问题者,更渺不相属。虽然,吾以为此所谓不死者,究无二物也。物何名?亦曰精神而已。综诸尊诸哲之异说,不外将生命分为两界:一曰物质界,二曰非物质界。

物质界属于么匿体,个人自私之;么匿体又非徒有物质界而已,亦有属于非物质界者存。非物质界属于拓都体,人人公有之。而拓都体复有大小焉,大拓都通于无量数大干世界,小拓都则家家而有之,族族而有之,国国而有之,社会社会而有之。拓都不死,故吾人之生命其隶属于最大拓都者固不死,即隶属于次大又次大乃至最小之拓都者皆不死。今请以佛说之名词释之。佛之言羯磨也,个人有个人之羯磨。何以能集数人至十数人以为家?则以有其家特别同一之羯磨;乃至何以能集千万人以为族,集亿兆人以为国,集京垓人以为世界?则以有其族其国其世界特别同一之羯磨。个人之羯磨,则个人食其报;一家之羯磨,则全家食其报;一族一国乃至一世界之羯磨,则全族全国全世界食其报。

然则吾人于生死之间,所以自处者,其可知矣。今吾请隐括前言而缫演之曰:我之躯壳,共知必死,且岁月日时,刹那刹那。夫既已死,而我乃从而宝贵之,罄吾心力以为彼谋,愚之愚也;譬之罄吾财产之总额以庄严轮奂一宿之逆旅,愚之愚也。我所庄严者,当在吾本家逆旅者何?躯壳是已。本家者何?精神是已。吾精神何在?其一在么匿体,将来经无量劫缘以为轮回,乃至入无余涅架,皆此物焉;苟有可以为彼之利益者,虽糜其躯壳,不敢辞也。其一在拓都体,此群焉,此国焉,此世界焉,我遗传性所长与以为缘而靡尽者也;苟有可以为彼之利益者,虽糜其躯壳,不敢辞也。夫使在精神与躯壳可以两全之时也,则无取夫戕之,固也;而所以养之者,其轻重大小,既当严辨焉。若夫不能两全之时,则宁死其可死者,而毋死其不可死者;死其不可死者,名曰心死。君子曰:“哀莫大于心死。”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 佛解人生

    佛解人生

    本书是梁启超撰写的研究佛教在中国发展兴衰的经典之作,从史学角度来阐述对中国佛教兴衰流变的看法,以及佛法之于人生的意义。是梁启超佛学研究不可多得的代表作之一
  •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用“文如其人”形容南怀瑾先生恰如其分。他的为人如同他的文章,朴素而雅致,随和而亲切,于平凡中自显不凡,他的文章如同他的为人,文学而多连,杂采而博贯,于随适中自见精神,人文合一,正是大师境界。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探凰妃

    神探凰妃

    堂堂国际刑警女组长竟然穿越回古代,一睁眼竟然发现自己身陷死牢!开什么玩笑,洗冤脱罪顺手收拾所有不待见自己这个庶女的无良亲人,逍遥人间才是正道。可是!死赖自己不放的王爷是怎么回事?想娶自己,别开玩笑了!请拿万里江山来换本妃一纸婚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相公连连看

    相公连连看

    当医学院“女屠夫”遭遇古代“温良”腹黑男,一场非礼进行时火热上演……她,一手小李飞刀走遍天下无敌手,他,一张安良纯纯面具横扫遍地芳草,他,心狠手辣举世闻名,他,赫赫战功之下累累血债。后面一群美男追着跑,青芙一害羞就成百变芙蓉帝……
  • 异界第一驭兽师:妻临城下

    异界第一驭兽师:妻临城下

    穿越,她不要再做别人的替身,她要有自己的名,自己的脸,自己的爱。走自己选择的路,爱不会背叛的男人……同时,也保护自己的心,和自己的爱。若有需要,她可以浴血奋战,妻临城下,只为一人……只要他值得!!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迷失威尼斯

    迷失威尼斯

    《迷失威尼斯》集合了托马斯·曼早期杰出的关于艺术与艺术家的小说《迷失威尼斯》、《托尼奥·克律格》、《特里斯坦》等四部中篇小说。追寻美,追求爱,期盼逃离现实的藩篱,渴求外在世界与内心的平衡等等都是艺术家们永恒求索的话题,在《迷失威尼斯》中,或许会有一些新的答案。
  • 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

    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其实就是人性的特点,曾仕强教授集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深厚学养于一身,对人性的弱点有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看法。对于人性的弱点,我们了解得越透彻,越容易选择正确的应对方式,从而越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每个人都有弱点,但弱点不等于缺点,如何让弱点变成优点,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通过阅读本书,你会找到正确的认识自己、读懂他人的好方法,从而发现为人处世其实不难。
  • 龙凤再生缘

    龙凤再生缘

    ,叙述孟丽君女扮男装高中状元与夫婿皇甫少华团圆的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
  • 经商从做人开始:华人首富李嘉诚的生意哲学与处世技巧

    经商从做人开始:华人首富李嘉诚的生意哲学与处世技巧

    连续六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的李嘉诚,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商人 之一。他作为香港巨商和财富化身,在创业之初完全是白手起家、以小搏 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那么李嘉诚是凭什么做到的呢? 1943年,李嘉诚的父亲病危,临终时没有任何财产可以留下,只好反 问:爱子可有话跟他说,当时,11岁的李嘉诚对父亲说:“我们一家人一 定生活得好好的。”
  • 幸福背后的心理秘密

    幸福背后的心理秘密

    你不可不知的“幸福指数”——“幸福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他认为,不丹这样的小国不应该跟着别人走,不应只是单纯注重GDP的发展,而应该更全面地重视人们的幸福感。幸福比GDP更重要。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多年来,人均GDP仅700多美元的小国不丹,人民的生活总体来看算得上比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