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魔王的72变学得晚,为何却比孙悟空还精湛?七佛之师道出关键
时至今日,《西游记》依旧随处可见,不管是电子图书还是网络游戏,处处都充斥着西游元素,而各大平台上还频频播放着关于《西游记》的电影和电视剧。

的确,《西游记》天马行空又诙谐幽默,是一部老少皆宜的神魔小说,但《西游记》看似通俗易懂,实则博大精深,而且细读过原著的朋友会知道,初读《西游记》里好似有许多前后矛盾之处,但若细细追究,却能豁然开朗、拍案叫绝,这就是四大名著的魅力。
好比孙悟空的72变,他早在方寸山拜师学艺的时候,就从菩提祖师那里将这门神通练成。随后,不管是大闹天宫还是西天取经,孙悟空的72变都随心所欲,屡屡为孙悟空排忧解难、逢凶化吉。
然而在唐僧的取经队伍路过火焰山的时候,孙悟空等人遭遇了牛魔王。牛魔王痛恨爱子红孩儿被观音菩萨带走,加上孙悟空利用72变变成自己的模样,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山妻铁扇公主的闺房,因此牛魔王使出浑身解数,就是不让唐僧的取经队伍趟过火焰山。

在和牛魔王对决之前,孙悟空手中握有从铁扇公主那骗来的芭蕉扇,牛魔王深知芭蕉扇非同小可,于是也施展72变,变成了猪八戒的模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最终从孙悟空手中骗回了芭蕉扇。
吴承恩写道,好魔王,他也有七十二变,武艺也与大圣一般……他把宝剑藏了,念个咒语,摇身一变,即变作八戒一般嘴脸……
看到这里能发现3个关键所在。
首先,72变并非孙悟空的专属,牛魔王不知从哪学来了这门神通。
其次,牛魔王的72变非同小可,变成的猪八戒竟然惟妙惟肖。
第三,牛魔王的72变竟骗过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因此孙悟空发觉上当之后怒火中烧,当即抡起金箍棒和牛魔王打了个昏天暗地。

我们知道,孙悟空早在几百年前就练成了72变,而牛魔王的72变学得比孙悟空晚得多,牛魔王的72变凭什么比孙悟空还精湛,甚至逃过了孙悟空屡试不爽的火眼金睛?
其实,牛魔王的72变如此厉害还是有迹可循的,根据原著的设定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孙悟空过于轻敌
当时孙悟空得了芭蕉扇之后得意洋洋,眼见猪八戒赶来帮忙,更是放松了警惕,这才让牛魔王依仗72变有机可趁。如若让孙悟空打起精神,凭借他的火眼金睛,牛魔王的72变也无并非无懈可击。
2、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我们知道,孙悟空当年大闹天宫被如来用五行山镇压了五百年无法动弹,而牛魔王却脚底抹油、溜之大吉。待孙悟空踏上取经之路,牛魔王早就在妖界混得风生水起。

牛魔王之所以能替代孙悟空成为妖界一哥,靠的不仅仅是人脉,他的72变势必也是随手拈来。一个修炼了500年,一个镇压了500年,如此一进一退,牛魔王的72变自然能迎头赶上了。
3、七佛之师的说法
在吴承恩的设定之下,西游世界的七佛之师是灵山的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法力无边,她曾这么对唐僧说道:“我那里还有一篇咒儿,唤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紧箍儿咒。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记心头,再莫泄漏一人知道。他若不服你使唤,你就默念此咒,他再不敢行凶,也再不敢去了。”

原来紧箍咒又唤作定心真言,既然有定心之用,孙悟空势必会在紧箍圈的作用下法力大减。如此一来,不仅能解释孙悟空为何会被牛魔王的72变所骗,还能解释孙悟空出了五行山之后为何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是在取经路上屡屡受伤,就是和一些妖魔鬼怪打得难解难分。
倘若让牛魔王也戴上紧箍圈,想必他的法力更是大打折扣了。
耗时7天,我总结了高中政治十大热点答题模板,背下来拿高分
政治这一门科目有它的特殊性,有些像是新闻,不管是哪一类的题型都想着与事实新闻相结合去出题,考察大家对基础内容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所以大家想要学好政治,可以在平时多多关注一些国际上的大新闻,也可以看一看人民日报这一类的文章载体,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去提高政治成绩的。读书号2023-04-22 19:17:520000就算被喷 也要说出来 一位教育工作者根据多年一线教育所悟出的看法
太多的家长越来越焦虑,孩子越来越辛苦,教育越来越卷,有些妈妈甚至说卷又卷不赢,躺平又不甘心。冬雪老师今天冒着被喷的风险也要说出心里话,希望能减轻你的焦虑,从而科学育儿。1.接纳家长的平凡孩子的平凡,学习确实需要天赋。如果是小学拼家长拼习惯,初中拼心态拼执行力,那么高中的确拼的是天赋勤奋求上进的心。读书号2023-04-23 15:47:420000绝代双骄原著里邀月爱的是江枫还是燕南天?别再被电视剧误导了
这个标题的内容,需要写一写。每当写关于《绝代双骄》的内容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读者在文章下面评论说,“邀月爱的是燕南天而不是江枫。”其实这是错误的认知,可能是受到电视剧的误导。《绝代双骄》是古龙知名度比较高的作品,是古龙中期四大名著之一。能够成为古龙中期的四大名著之一,足可见这部小说的质量和水准。这部作品自从问世以来,已经被翻拍过许多次,可以说是古龙被翻拍次数最多的小说了。读书号2023-05-25 13:40:260000才女刁难和尚出上联:面对面吃面,和尚的下联令人才女羞涩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化瑰宝,也是华夏大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留下了无数妙趣横生的千古绝对。像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就对对联情有独钟,他还有个好友佛印,虽然是佛门中人,但他的文学造诣极高,经常与苏轼游山玩水、吟诗作对。读书号2023-05-23 11:28: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