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现代化进程“黄金时代”的发展背景
文丨孙虎的书房
编辑丨孙虎的书房

由于西班牙殖民者长期的掠夺,国家重建困难重重。
阿根廷独立后,首要任务就是巩固政权,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1810年5月,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250名起义者聚集在拉普拉塔总督区首府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市政议会,罢免了西班牙殖民者委派的总督,并向议会递交了他们对组织本地政府的意见和人员名单。

名义上包括今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和玻利维亚拉普拉塔临时政府的第一届委员会产生了。
阿根廷摆脱了西班牙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政治独立。然而殖民统治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和平与建设的开始。
1811年以后,在独立战争中已经实际上建国的巴拉圭、乌拉圭和玻利维亚脱离了拉普拉塔临时政府,从而形成了现在阿根廷的国家版图。
1816年,阿根廷各方在土库曼召开大会,宣布成立“拉普拉塔联合省”,真正取得法律意义上的独立。
1826年,拉普拉塔联合省依据“1819年宪法”改组为“阿根廷联邦共和国”,贝纳迪诺·里瓦达维亚当选第一任总统。

联邦共和国的成立只是各地方利益暂时妥协的产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内各省之间的争斗和冲突。
14个大城市各自为政,致使国家的统一只是维持在形式上,政局依然不稳。
为争夺国家最高统治权,各种势力汇集成为两大派别,一派是代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利益集团的中央统一派,另一派是代表内地各省利益集团的联邦派。
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中央统一派控制着决定对外出口贸易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港,但是缺少足够的出口货物。

他们主张实行中央集权,要求把各省省长的人事任命权收归中央,由国民政府进行统一管理,在经济方面要求实行自由贸易,打破国内各省之间的贸易壁垒。
中央统一派企图把内地各省的资源控制在中央政府之下,成为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持续发展的外围。
与之相反,联邦派则希望削弱中央政府的权力,实现各省的广泛自治,为保护本省的出口经济,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高关税政策,取得与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同等的权利。
两派之间不断争斗,交替执政,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期,导致阿根廷国内政局的长期混乱。

1829—1832年,在联邦派支持下的胡安·曼努埃尔·德·罗萨斯占领布宜诺斯艾利斯,任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省长。
1835年再度任省长,强迫议会授予他“无限权力”,建立起专制统治,并掌握阿根廷外交权力,成为南美第一个考迪罗统治者。
罗萨斯统治期间,他支持地主阶级大量侵吞土地,恢复教会特权,派警察管理教育,给人民造成苦难。
他采取恐怖手段,镇压中央统一派和他的政敌,杀害了大批政敌。
为了控制外贸出口,他禁止内地商人与外商直接贸易。

对外频繁发动战争,1839年派兵侵入乌拉圭,1843~1851年参与围攻蒙得维的亚,袭击玻利维亚,干涉乌拉圭内政,拒绝承认乌拉圭、巴拉圭独立。
罗萨斯的独裁引起国内各阶层的不满。
1852年,罗萨斯政权被联邦派乌尔基萨推翻。
1854年,乌尔基萨把首都从布宜诺斯艾利斯迁往巴拉那。
联邦派与中央统一派的矛盾被激化,双方通过贸易封锁或者课以重税等手段相互进行经济制裁,并有武装冲突发生。

最终在帕翁战役中,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中央统一派获得胜利。
1862年,中央统一派把首都重新迁回布宜诺斯艾利斯。至此,阿根廷被正式命名为“阿根廷共和国”。
此后,历任总统不断采取措各种施缓和国内各省的矛盾。
1868-1874年间,以“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外省人,外省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人”自居的多明戈·福斯蒂诺·萨米恩托总统采取“中立立场”。
一方面主张采取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另一方面宣布尊重各省的自治权。
萨米恩托谋求与大土地所有主和畜牧主与出身商界和金融界的财阀合作,拉拢布宜诺斯艾利斯城的异议分子和其他各省团体建立联盟,成立“国家自治党”,组成保守派。

原有两派之间的斗争逐渐趋于缓和,利益分歧逐渐缩小,阿根廷国内地方势力冲突的混乱局面得以控制,统一的民族国家趋势逐渐强化。
1892年,保守派支持的路易斯·萨恩斯·佩尼亚当选总统,直至1916年,阿根廷政权基本操纵在代表阿根廷两千个家族利益的保守派人士手中。
阿根廷进入了一个新的稳定发展时期。
阿根廷独立后,经济依然受到殖民地时期经济体制的影响。
大地产制是殖民统治时期以来拉丁美洲土地占有的主要形式,以大地产主占有大批土地为特征。

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阿根廷建立了封建领地性质的土地制度——“委托监护制”。
1720年,宣布取消拉丁美洲殖民地的委托监护制,当地殖民者逐渐把自己的封地变为世袭财产,在此基础上,拉丁美洲开始形成新的大地产制,即大庄园制和种植园制。
每一个庄园都由一个家族统治,他们大多是西班牙贵族和官吏的后代,在经济上是自给自足和封闭式的。
大庄园的土地面积通常在1000公顷以上,有的达几十万公顷。
典型的大庄园一般划分为农田、牧场、森林等区域,庄园所需要的谷物、棉花、肉类、木材,砖瓦、石灰、盐等自行生产制造,同时不少庄园也为附近矿区或市镇提供一定数量的谷物和其他农副产品。

庄园内建有宅院、农民村落、商店、教堂、邮局、学院和医院,从而形成独立的政治、经济和宗教的综合体,成为阿根廷内部长期不和的政治经济基础。
19世纪初,阿根廷独立后,取得政权的大地主更加为所欲为地掠夺印第安村社的土地;
在独立战争中出现的大批将军和新官僚,得到大片的土地赏赐,在旧有的土生白人地主之外,又增加了一批新的地主。
代表畜牧业主利益的罗萨斯上台后,采取掠夺印第安人土地、拍卖原来实行“长期租用制”的国有土地、没收政敌财产等手段,使大片的土地以低价乃至无偿地落到了大畜牧业主、大庄园主手中,满足了他们对土地的渴望。

1830年,860万公顷的土地还分布在539家庄园主手中,到1840年,已经集中到293家,其中160家畜牧庄园主占据了540万公顷土地。
国家的独立并没有改变农村中大地产占有制,反而大地产制得到了新的发展。
封建性质的大地产制长期存在致使阿根廷没有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大体形成相对独立的三个经济区——以上秘鲁依托波托西银矿为主要市场的西北—中部市场、与智利市场有密切往来的西部地区和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中心的沿河沿海地区。
位于阿根廷东部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的经济水平最为落后。
17世纪初,伴随着上秘鲁地区的波托西银矿的开发,大量人口聚居在矿区,促使当地对日用品和生产工具需求大增,畜牧业和手工业得到发展,使北部地区成为阿根廷经济最繁荣的地区。

又如图库曼省将生产的棉花和毛纺织品销往波托西换取白银,换取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欧洲走私工业品,转销内地,成为当地居民不可或缺的日用品。
由于矿源衰竭,矿区商贸往来萧条,内地省份的贸易逐渐转向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
以对外贸易为主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为沿河沿海地区则出现了繁荣的景象,统一的国内市场开始形成。
内陆经济的衰弱迫使阿根廷调整自己的经济出路和市场方向,从原来以拉美国家之间贸易为主为转向同西欧国家的国际贸易为主,畜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

殖民地时期,阿根廷与国际市场就已经存在了贸易往来。
但是,西班牙禁止殖民地间的相互贸易,实行贸易垄断政策。
到18世纪,英国、法国、荷兰等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为了打破西班牙在拉普拉塔地区的贸易垄断,开始进行走私贸易。
为此形成了欧洲—巴西—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新三角贸易,阿根廷较早地加入大西洋经济圈。

英国等国以走私贩运欧洲的工业品,换取欧洲市场需求的牛皮,开启了阿根廷历史上所谓“牛皮文明”时期。
潘帕斯草原地区是天然大牧场,捕杀野牛、制作皮张和腌牛肉的生产活动成为当地的主要经济来源。
潘帕斯草原的大庄园主在18世纪20年代开始驯养野生牛群,畜牧业从原始狩猎转为人工饲养。
与此同时,太平洋沿岸的波托西银矿开始衰弱,独立后的玻利维亚禁止白银由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口,西北地区的主要经济往来发生断裂,与内地的经济活动几乎中断。

这直接导致阿根廷北部经济的衰败,经济中心从西北地区转移到了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发达的潘帕斯地区。
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法国等国家对阿根廷的贸易兴趣逐渐转向商业和农业。
在走私贸易的刺激下,大地产庄园主开始进行靛蓝、棉花等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
由于世界市场对肉食的需求增大,给了阿根廷发展腌肉业的机会。

实行奴隶制生产的美国南部棉花种植园经济、西印度群岛和巴西的甘蔗、咖啡种植园的发展,造成对专供努力食用的干腌肉需求量猛增,这就为阿根廷的腌肉业提供了市场,促进了腌肉业的发展。
18世纪80年代,阿根廷出现了大型腌肉厂,与国外进行贸易的主要货物从牛皮转变为腌肉。
大西洋沿岸地区的经济开始得以发展,国际市场的需求推动了阿根廷国家经济的发展。
工业革命以后的欧洲各国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需求激增又亟需扩大其工业品的销售市场。
使得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经济上落后的阿根廷成为欧洲各国的经济渗透的首选目标,拥有肥沃土地和天然牧场的潘帕斯草原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

19世纪50年代,阿根廷开始采取围栏放牧,引进欧洲优良牲畜品种,提高了牲畜的饲养量和出栏量。
19世纪80年代,冷藏技术的发明解决了肉类的储藏防腐问题,从而使肉类的长途运输成为现实。
阿根廷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日益受到出口贸易的左右。
19世纪,世界市场对羊毛需求增加,养羊业出现了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阿根廷还向英国出口靛蓝和棉花,从英国进口纺织品、餐具、五金、玻璃、陶器和煤炭等必需品。

经过长期的斗争,各省利益逐渐趋同,相互间达成共识,建立了阿根廷共和国,实现了统一。
通过现代民族独立运动建立起来的阿根廷国家,作为民族国家主权的体现者,在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与政治稳定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这正是现代经济增长所必需的一个前提条件。
在欧洲经济的影响下,阿根廷逐渐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农牧产品供应地和工业品的销售市场。

在这一时期阿根廷成了以畜牧经济为主的国家,而畜牧业(特别是养羊业)的生产要求更加集约的使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带动了陆路运输、港口的建设。

高考百日冲刺:我汇总了高中英语各题型突破攻略,高考前记得要看
在马上就要迎来2023年高考的时刻,每一天的学习时间都是非常宝贵的。而高中英语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想要在短期内把英语成绩提高上去,取得突击效果,显然是不会很好的。但是对于一些考试中的答题技巧和方法,还是可以去实现的。读书号2023-04-22 17:47:300000从小做好眼保健预防视疲劳
0000语文万能答题技巧最全总结
读书号2023-05-25 13:43:210000耗时5天,我将高考英语688个高频词汇,汇成23页笔记,记得背下来
对于基础特别不好的同学们,首先就要把英语单词搞定,但是说得很容易,背起来确实很痛苦,这也是大家不愿意去学英语的原因,不像是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不需要特意的去背这些词汇就能够都记住,但英语不行,大部分的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应用到,导致了大家只会去写而不会去读。。。读书号2023-05-25 13:42:230000班主任:我总结了高中数学求函数值域问题,考试经常出,记得打印
高中数学的函数问题一直都是很多同学们很头疼的一类题型,但它也是高考中一个重要的考点之一,几乎每一年的高考题中都能见到这类题型的身影。并且关于值域的问题还会渗入在各类题目之中,成为解题过程的一部分,所以掌握一些求值域的基本方法还是相当有必要的。读书号2023-04-22 16:15: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