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8岁聋哑男子路边捡一女婴,花14年辛苦养大,不料遭遇悲剧

“爸,我不治了,我们回家吧。”
看着懂事的女儿比划手语,余忠友的眼泪夺眶而出。
余忠友是个天生的聋哑人,童年时期因为意外还造成了腿部残疾,二十多岁时父母双亡。
本以为生活一片黑暗的他,想意志消沉地过完一生时,在38岁那年却捡到一个女婴,这给他的生活增添了很多希望。
他卖力赚钱,什么苦活累活,只要老板不嫌弃他是个残疾人,他都争着抢着做。
麻绳专挑细处段,噩运只找苦命人。
如此辛苦的父亲如今还收到了女儿确诊白血病的诊断书。
余忠友万分痛苦,为什么老天爷不能放他一马?

余忠友来自云南会泽县,家里世世代代务农,生活非常窘迫。
60年代出生的余忠友,是个天生的聋哑人。
在三四岁的时候,在山上意外滚落而摔断了腿,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的他从此落下了残疾。
这让本不富裕的余家而雪上加霜,长大后的余忠友做不了劳动苦力活,家里的担子全压都在他的父母身上。

到了适婚的年纪,父母和亲朋好友为余忠友安排了一次又一次相亲,可是女方一知道余忠友的身体情况,连面都没见过就纷纷婉拒了。
余忠友也明白,自己的条件是没有人能看得上的,所以他也一度打消了结婚生子的念头,准备自己一个人侍奉父母、孤独终老。
不久之后,父母双双去世,余忠友只能干一些简单的农活来勉强维持家用。
或许老天看余忠友孤身一人,有些不忍,所以送给余忠友一份大礼。

2007年的10月,38岁余忠友想去自家地里倒腾倒腾庄稼,在路上,他“捡”到了一个婴儿。
他看到一个纸箱子,由于听不见声音,当他打开纸箱子,才知道婴儿在啼哭。
小婴儿被棉被包着,皱皱巴巴的样子,看样子是出生没多久。
他心里想着,也不知道谁家父母胆儿这么大,让孩子一个人躺在这里,不知道父母干什么去了。
余忠友心软了,他怕孩子哭坏了嗓子,于是放下锄具,抱起这个肉乎乎的小孩,眼神里充满了一种从来没流露出的感情——父爱。
孩子安安稳稳的在余忠友的怀里待着,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看着面前的大人。
逗了一会婴儿后,余忠友便把她放回盒子里,等待着来找孩子的父母。
等了一个白天,也不见孩子的父母,他明白了,孩子是被遗弃了。

如果他不管这个孩子,孩子很大概率会被冻死、饿死。
余忠友在心里想了很久,最终决定把孩子抱回家。
回到家,余忠友赶紧给孩子喂了一点温水,孩子好像是饿坏了,一小口一小口的喝了许多。
余忠友给孩子起名为余巧莲,为了给小巧莲更好的生活,他努力种地来赚钱。
听说县城里打工挣钱更快,余忠友就会委托邻居照看巧莲三五天,村里人都知道余忠友的事情,都热心的帮忙照顾家里。

每次在县城赚到钱,余忠友就会毫无保留的给巧莲买最好的奶粉。
看到县城里的小孩子们穿的光鲜亮丽,余忠友也要为自己的女儿提供更好的条件,让女儿以后也漂漂亮亮的。
他知道,学习是唯一的出路,所以他下定决心,供女儿上大学。上了大学,才能彻底地走出农村。
原本生活浑浑噩噩,只求吃饱饭的余忠友像变了一个人。
大家都明白,与其说他捡孩子,是对女儿的救赎,不如说他们二人,是互相救赎。

余忠友从来没有对生活产生过这么大的希望,在那个时候,他将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孩子身上,虽然日子仍然清贫,但也其乐融融。
两年之后,经村里人说媒,余忠友又认识了一位聋哑女士,两个人互相充满了好感,便决定一起生活。
妻子对巧莲也像亲生女儿一样,关怀备至,有了妻子在内顾家,余忠友便更加放心的去城里打工了。
40岁的余忠友,可算是有了完整的家。有了女儿、又有了妻子,日子越过越红火。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巧莲上了小学。
班上的同学好多都是一个村的,所以很多孩子都知道余巧莲的家庭背景。
有一个领头者,就会有很多附和者。大家开始笑话巧莲的爸爸妈妈是聋哑人。
余巧莲很生气,她不允许同学们这么说她的爸爸妈妈,便用书本、铅笔来攻击他们。
老师知道之后,告诉了巧莲父母,也批评了那些同学。
回家之后,余忠友用手比划着:
“孩子,不要和同学们发生争执,爸爸妈妈是不会在意的。”
余巧莲抱着爸爸哭了,她不允许有人这么说全天下最好的爸爸。

在巧莲能记事的时候,余忠友夫妻俩就告诉了巧莲她的身世。
得知自己是被父亲捡的时,她没有憎恨亲生父母,也没有想着寻找自己真正的家。
巧莲跪在父母面前,用手语说着:
“感谢爸爸妈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在我心里,你们就是我的亲生父母,以后我会好好孝敬你们,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明明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可是上天再也没有眷顾过余家。

2020年11月,刚刚上了初中的巧莲总是发烧,脸色蜡黄,余忠友夫妇以为孩子不适应初中生活,水土不服导致的。
在卫生院打了好几天吊针,巧莲的脸色变得红润了一些。
一个月后,巧莲情况变得越来越差劲,甚至逼迫到了呼吸,并且无法下地。
余忠友夫妻俩都是聋哑人,带着孩子不方便,于是拜托亲戚一起来到了县人民医院看病。
一个晴天霹雳给到他们——余巧莲得了白血病。

接过确诊为白血病的诊断报告,余忠友面无表情的只身一人来到楼道抽烟。
余忠友虽然没有文化,但是他知道这是一种要命的病。
他跑到医生办公室里,用手比划着,跪在地上乞求医生救救自己的小女儿。
50出头的余忠友似乎一夜白了头。
他实在难以接受,平时开朗懂事的孩子怎么会突然患如此严重的病?
医生给出了办法,来安慰他们:
“如果能够持续化疗,是有希望能治好巧莲的病。”

余忠友想,只要有机会,那就要试!
一个化疗疗程需要两三万,完整的把化疗做下去再加上后续治疗保守要先准备30万。
在得知需要这么多钱后,余忠友和妻子急的不知所措。
他们的经济来源就是村里的几块薄地,别说三十万,3000块现在余家也拿不出来。
为了巧莲,余忠友低声下气地去找亲戚借钱,周围邻居街坊知道了,也拿出家中积蓄添给余家,但仍然是九牛一毛。

一筹莫展的父亲被巧莲看在眼里,挂在心上。
她拽了拽余忠友的衣袖,对余忠友比划着手语:
“爸爸,回家吧,我不治了。”
余忠友满含爱意的看着女儿,好像在说:
“女儿别怕。”

化疗的日子到了,余忠友连第一个疗程的钱也没有拿出来。
他无助极了,在医院楼道里抽烟,想着往日的情景。
他想起了小时候的巧莲纯真的笑脸,对余忠友说着:
我将来要做医生,治病救人。最重要的是,我要把爸爸妈妈的病治好,让他们听见我的声音!
想到这里,余忠友老泪纵横。
抬头一看,巧莲懂事的在不远处看着他。

巧莲再次向父亲提出放弃治疗的想法。
余忠友很坚定,告诉巧莲坚决不能放弃,他想办法。
看着父亲从上到下的穿着,都是亲戚和村里人穿旧了的二手衣服。
就连父亲忧愁的抽着的烟,都是自己买的最便宜的烟丝卷的。
余忠友不舍得给他自己花钱,却把钱全部给了孩子,他尽自己最大所能给了巧莲最好的生活。
余巧莲无助崩溃,她深刻的理解了语文课本上父爱如山的意义。

靠医院的募捐捐款、社会爱心志愿的捐钱捐物,余忠友凑上了两期化疗的钱。
但是没有完整化疗是没有效果的,所以余巧莲没有做化疗。
她靠输液、输血以及吃药这些保守治疗来维持身体。
面对很多医疗仪器,她不喊疼,也不叫苦。
她知道,父母比她更累,她只有赶快健康起来,才能减轻他们的痛苦。
看到如此懂事的女儿,即使真的很累,余忠友也没有丧失希望。

没有金钱支持,余巧莲的治疗进程就不能及时推进。
心急如焚的余忠友迫于无奈,只好在背着巧莲偷偷上街乞讨。
他委托邻居,写了一个牌子,他将牌子挂在脖子上,求路人施舍。
有一天,余巧莲躺在病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便跟着父亲悄悄来到了医院对面的大街上。
看着父亲卑躬屈膝的为自己筹钱,还要遭受陌生人的冷眼,余巧莲心疼不已。
她跑向父亲,头埋在他的肩膀上,嚎啕大哭。
余忠友突然有一个想法一闪而过:
“如果当初捡到巧莲的是个富贵人家,不是他这么个寒酸没用的父亲就好了。”

在前两年,通过网络筹款,余巧莲获得了一笔可观的善款。
目前已经筹款结束,社会上就没有再继续跟进关于余忠友一家的现状。
希望巧莲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生活回到了正规,重新走进校园学习知识。
巧莲的故事是不幸的,刚出生没多久就被丢弃。
但不幸中的万幸就是遇见余忠友,养父母将她视如己出,甚至身患重病后,夫妻俩也没有放弃她。

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
真诚地希望大家敬畏生命,用心生活!
难怪苏荃阿珂,都未亲口承认儿子是韦小宝的,看她们得子时间就懂了
韦小宝,作为金庸武侠当中唯一一个痞子男主,最终的结局可谓是好的不得了,不仅自己功成名就,财富无数,而且坐拥七名貌美如花的妻妾,还可以顺顺利利地“深藏功与名”,从此脱离了满清皇帝康熙的视线,隐居山野。除此之外,韦小宝还一次性的在全书的结尾,得到了三个孩子,分别是建宁公主生的小女儿韦双双,阿珂生的大儿子韦虎头,苏荃生的二儿子韦铜锤。读书号2023-04-18 17:53:550000杜甫七言歌行《乐游园歌》读记
杜甫七言歌行《乐游园歌》读记(小河西)乐游园歌乐游古园崒森爽,烟绵碧草萋萋长。公子华筵势最高,秦川对酒平如掌。长生木瓢示真率,更调鞍马狂欢赏。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甲城仗。阊阖晴开昳荡荡,曲江翠幕排银榜。拂水低徊舞袖翻,缘云清切歌声上。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已先悲。数茎白发那抛得,百罚深杯亦不辞。圣朝亦知贱士丑,一物但荷皇天慈。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0000难怪江湖高手都惹不起裘千仞,你看他师父是谁?说出来五绝都害怕
《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当中,铁掌水上漂裘千仞是一个相当尴尬的人物。他的武功,按说在这两部书当中都算是极高,但是只能算准五绝水平,和五绝水平有明显的差距。甚至,在射雕的末尾,他还拜了一灯大师为师父,并且在《神雕侠侣》当中,最终惨死在蒙古国师金轮法王的手下。但是,这更多是因为裘千仞自己走错了人生路。读书号2023-04-18 18:16:520000耗时10天,我总结了高中数学这些易错知识点 解析,很全建议打印
高中数学一直都是难点,而且让大家无从下手,知识点还比较密集,所以呢,很多同学尽管知道知识点都是些什么,但是大家却无法将其运用到解题过程中,这也是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结果导致很多的分数都白白的丢了。读书号2023-04-23 10:16:130000自媒体标题党很厉害吗?和民国的娱乐报刊比,弱爆了好不好?
1920年1月,《影戏杂志》在中国出版发行,这是中国第一本有关电影艺术的期刊杂志,随后的20多年里,数百种电影期刊“横空出世”。电影期刊与报纸、广播电台等,共同打造出一个完整的电影舆论场。简单来说,电影公司、导演、编剧、明星等,自此都被放在社会的“聚光灯”下,尤其是备受瞩目的电影女明星,她们风光无限,但同时又成为社会的“消费品”,她们的形象不再受自己掌控,而是由各种社会舆论所决定。读书号2023-05-10 14:12: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