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早期的经济改革,为何由激进开始走向稳健?
文丨孙虎的书房
编辑丨孙虎的书房
由于“休克疗法”的实施,不仅未对俄罗斯经济走出困境发挥作用,反而对俄罗斯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副作用,导致俄罗斯国民经济进一步恶化,几乎达到了崩溃的边缘。
于是,叶利钦不得不解散了倡导“休克疗法”的盖达尔政府,转而任命切尔诺梅尔金担任新的政府总理。
从切尔诺梅尔金开始,“休克疗法”逐步淡出,俄罗斯的经济开始向稳健、渐进化方向发展。
1、私有化失控
“休克疗法”时期的私有化政策大抵自1992年开始实施到1994年结束。
这一阶段主要采取俄罗斯联邦政府无偿向俄罗斯民众发放私有化证券以购买改组后的国有企业股份的措施。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后,其股份面向社会进行出售。
俄罗斯国民经济中约有12万家企业参加,这里面大中型企业在2万家左右。小企业和服务行业企业则主要是通过招投标拍卖的方式进行私有化。
这一阶段结束之后,小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私有化数量占到了俄罗斯国民经济的40%以上。
由于缺乏外部资金,大部分国有资产都是以极低的价格对外出售,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私有化并未带来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因而俄罗斯民众在拥有了改组后的国有企业股份后获利甚微,对企业的决策过程因其股份过少产生不了任何实质影响。
2、社会生产萎缩
1992年的俄罗斯相比之于1991年,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和基础建设资金均大幅下降。
由于银行信贷政策的收紧,俄罗斯所有企业普遍面临生产资金短缺的问题。放开价格之后,生产资料的价格一路走高,企业的生产成本增高。
3、财政赤字扩大、通货膨胀激增
依据“休克疗法”的理论,政府的财政赤字必须予以削减。俄罗斯联邦政府甚至希望能达到无财政赤字的状态。
但实际上,俄罗斯国家财政的赤字却是自“休克疗法”实施以后,年年攀升。据当时俄罗斯官方数据显示,1992年全年物价上涨了国际标准年通货膨胀率的2倍多。
急剧扩大的通货膨胀让联邦内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更加恶劣,大批企业倒闭,没有倒闭的企业也是惶惶不可终日。
普通俄罗斯民众的储蓄款、养老保险金更是在一夜之间就化为乌有,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仅仅是变成穷人,甚至连以后的生活保证都不复存在。
4、民众生活水平陷入低谷
在1992年,俄罗斯联邦境内的普通生产生活用品的价格涨了25倍,而俄罗斯民众的工资相比去年平均增长9倍,也就是说,俄罗斯民众的工资实际是下降了接近60%。
由于政府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企业的资金来源受到严重限制,加上当时严峻的经济条件,企业拖欠了大部分职工的工资、退休金和补贴。
高涨的通货膨胀又让俄罗斯民众手中的储蓄变得一文不值。1992年以后,俄罗斯民众开始普遍采用以货易货的交易形式。
苏联时期国民经济中公有制是基本经济模式,在国家的计划和管理下,国有企业规模巨大,但是生产经营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营私舞弊现象屡禁不止,成为了苏联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因素。
自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开始,苏联也尝试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租赁部分服务业企业和小企业的方式增加苏联经济活力,但是效果不明显而且由于政治原因被打断。
俄罗斯联邦在苏联解体之后,推行的私有化规模可谓空前绝后,创造了国际经济历史的一个新纪录。
一年内进行私有化的企业动辄数万家。公有制经济被国有经济、股份制经济、私有经济和外资经济所取代,并且非公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俄罗斯国民经济中的市场主体实现了多元化的发展。
布尼奇认为,私有制能为市场经济的从业者带来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环境,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从公有制转变到私有制,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和技术水平可以得到显著的进步和提升。
私有化过后,俄罗斯形成了数量庞大的资产阶级阶层,俄罗斯经济改革的不可逆转有了广泛的社会经济基础。但是,俄罗斯私有化的过程中,同样伴随着许多问题。
首先,国内政治经济环境恶劣。
俄罗斯各股政治势力围绕着总统制还是议会制,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叶利钦要把俄罗斯变成总统大权独揽的总统制国家,而联邦议会竭尽全力限制总统权力,力图在俄罗斯建立一个议会制体系。
由于叶利钦掌握了国家强力部门,议会在斗争中处于劣势。但是议会不会善罢甘休,往往通过否决叶利钦做出的决定来牵制总统权力的扩张。
总统与总理之间在国家发展、经济结构转型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联邦政府的各项政令也在议会的压力下执行力严重削弱。
俄罗斯整个大经济环境也是困难重重,社会生产下降、财政艰难维持、外部资金来源缺乏等等,都使得私有化效果大打折扣。
其次,支撑私有化进程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立法工作开展缓慢。1992年俄罗斯便开始大规模私有化,直到1997年《国有财产私有化法》才得以出台。
法律的缺位使得私有化进程缓慢,人们对于私有化成果的保护缺少信心,私有化积极性不高,也很难吸引外资的进入。
再次,联邦政府对私有化政策的执行缺少管理和监督。
参加私有化的国有企业领导无视私有化法律、违规操作的案例比比皆是。国有企业领导明目张胆的鲸吞国有财产和企业资产。
很多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后,落入了先前领导的个人控制之中。
公开招投标拍卖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现象严重,很多人贱卖国有财产以谋取个人私利,国有财产流失严重。
1994年以后,俄罗斯联邦政府对私有化措施进行了修改:1994年到1996年底主要实行现金私有化,1997年之后开始个别私有化。
现金私有化是指按照市场价格出售国有资产。
企业可以通过招投标拍卖方式整体出售,也可以出售、抵押改组后的企业股票。拍卖、出售所得部分上缴国家,部分留作企业生产经营资金。
持续的大规模私有化之后,俄罗斯国民经济中的公有制因素基本消失,所剩国有企业寥寥无几。
俄罗斯联邦政府决定停止大规模私有化政策,有选择的对个别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这一时期的私有化主要侧重于更好的为企业融资,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
1、财政体系调整
①预算体制调整
《俄罗斯联邦预算法案》1998年在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法典对俄罗斯联邦境内的预算体制进行了详细规定。
确定了联邦预算领域的法律主体,对预算领域存在的法律关系划分了种类,规定了联邦预算收入和支出原则,加强了联邦预算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等等。
联邦政府控制地方和各级机构的预算规模,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主分配预算计划。
此外,法典还为联邦政府和地方自治主体确定了财政支出权限和范围、增加财政支出的限制。
就预算体系确立的收入和支出制度而言,联邦政府让地方自治主体承担了过多了责任和义务,地方的财政收入完全不能填补联邦政府摊派给自己的财政支出。
联邦政府对地方的财政收入也大加限制,很多税收收入划归中央。
在财政资金分配方面,权限和范围规定的不明确,联邦政府对于财政资金的分配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②、税收体制调整
俄罗斯在独立之前,国家财政收入来源主要是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地方政府的财政缴纳。
市场经济制度确立之后,俄罗斯联邦的财政收入主要通过税收收入来完成。1994年开始,俄罗斯的税收体制改革为分税制。
俄罗斯的分税制是指:联邦政府拥有税收立法权,地方自治主体拥有税收管理权;联邦政府对税收的种类、地方保留的税收等项目予以规定,地方自治主体必须执行联邦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法令;地方自治主体自主订立划归地方的税收的税率,联邦政府只对地方自治主体订立的税率规模予以限制。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中,直接税在税收体制中占据了主要地位。直接税包括了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等等。
出于对俄罗斯本国民众大部分工资水平过低的考虑,俄罗斯的税收体制改革中间接税为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间接税包括增值税、营业税、关税、消费税等。
联邦政府强调今后的税收来源主体方向应该向直接税发展,但是俄罗斯经济长期不景气,民众生活水平一直在不同程度的下降,直接税的开征还得假以时日。
财政赤字自俄罗斯联邦立国以来,一直困扰着俄罗斯的国民经济。在税收制度改革中,税收收入的主要是为了弥补巨额的财政亏空。
尽管在叶利钦统治后期,税收的种类和税收的比率都有很大减少和下降,沉重的税赋仍然压制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企业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企业过大再生产能力受到严重限制,偷税、逃税现象十分普遍。
社会再生产难以进行、企业逃税偷税,国家的财政收入反过来又受到了严重影响,使得俄罗斯联邦政府的财政危机不断。
2、货币政策调整
在苏联长期历史上,银行透支是填补财政赤字的一个很重要方法。
实行“休克疗法”其间,俄罗斯联邦政府沿用了苏联的这一套模式,1994年政府财政赤字的73%是由俄罗斯中央银行贷款完成的。
这说明中央银行还是政府财政的配套机构,不能独立发挥其在稳定国民经济、抑制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能力。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俄罗斯政府于1995年决定实行“软赤字”政策。银行透支是指通过银行向政府提供贷款来弥补财政赤字,而“软赤字”是指国家发行内外债债券来弥补财政赤字。
这样中央银行的与政府财政部门的就脱离了关系,中央银行可以独立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干预经济的政策。
1997年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只对议会和总统负责。
在叶利钦统治后期,俄罗斯经济体制完成了计划经济向初步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之后,防止经济形势恶化、恢复金融体系稳定和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作为货币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是把控市场中的货币供应量、按照市场需求调整货币政策。
运用通行于西方国家的三大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1998年亚洲金融期间,俄罗斯中央银行更是综合运用诸多金融措施有力地缓解了金融危机对俄罗斯国民经济的冲击。
1、农业政策的调整
“休克疗法”时期,农业领域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土地私有化,国营农场、集体农庄私有化,以及农业相关企业的私有化。
俄罗斯的土地所有制由统一的国家所有变为了以土地私有为主、多种所有制混合发展的局面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解体之后,大型农场经济得以建立。
俄罗斯这段时期试图通过快速私有化广泛建立农村资本主义经济,用私有化解决俄罗斯农业遇到的诸多问题。但是私有化政策并没有取得实际效果。
其一,是因为俄罗斯农业发展水平长期以来都处于较低水平。
其二,改组后集体农庄、国营农场或者农业企业由于俄罗斯持续性经济危机,生产经营困难重重,基本不可能分红给拥有股份的农场主,农场主缺乏资金扩大农场生产经营规模。
其三,十月革命后,土地统一收归国家所有。俄罗斯农民是不习惯以现代资本主义农场的方式独立经营农业的。
在叶利钦统治后期,联邦政府放弃了仅仅通过私有化来解决农业问题的方式,运用了一系列措施来摆脱农业发展困境。
一方面,除了改组后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之外,国家鼓励农村实行多元化经营方式;另一方面,加大国家对于农业支持力度。
国家综合措施作用下,俄罗斯农业经济企业从1999年开始扭亏为盈,生产经营状况得到改善。国营农场、集体农庄包括私人农场也实现了盈利。
2、工业政策调整
“休克疗法”时期对工业领域进行了大规模招标拍卖和股份制改造,工业领域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基本符合了现代市场经济标准。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生产企业虽保持了传统的经济优势,但由于国内经济危机深重、生产资金匮乏,整体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工业调整政策也未能得到充分施行。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为了解决工业领域一贯存在的工业生产经营企业技术水平低下、企业技术创新缺乏活力以及工业领域投资不足等问题,俄罗斯政府调整了国家对于工业的相关政策。
首先,扶植中小型规模企业发展。
苏联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使得国有大型企业是工业领域主要生产经营部门,中小企业不仅得不到国家政策扶持,更是面临着国有大企业激烈竞争。
中小企业为新兴的俄罗斯市场经济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增强了市场经济活力。俄罗斯的中小企业获得了长足进步。
其次,对军事工业改组政策实行调整。
叶利钦后期对军事工业政策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1995年以后,俄罗斯的军火出口贸易一直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军工产品的出口数量在俄罗斯整个工业品出口中占到了近三成的份额。
最后,叶利钦后期加大了对诸如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等垄断行业的国家监管,进一步深化垄断行业企业私有化水平和股份制改造程度。
3、其他国民经济结构调整
俄罗斯的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叶利钦统治后期,在前期经济改革目标基本达成之后,俄罗斯政府开始调整经济结构改革的政策。
俄罗斯政府指出,国家中长期的经济结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改变国民经济结构比率失衡的状况,要按照世界发达水平去促使经济结构合理化并完成产业升级。
王语嫣死后,段誉性情大变,他吸干虚竹,成就后世一位邪派高手
继《射雕三部曲》之后,金庸又创作了一部荡气回肠的《天龙八部》。不管是篇幅之长还是剧情之奇,《天龙八部》都算得上是“金书”之最,加之天龙时代的武学玄幻神奇、天马行空,这一部经典之作让无数读者如痴如醉、爱不释手。读书号2023-05-26 15:48:020003油馍细面绽放的西北碳水之都,让千万人馋到夜不能寐
、白天不懂夜的黑也不懂西安夜宵味五一的西安有多火?网友戏称:全国2亿人在西安!还有5亿在路上。众所周知,西安是一个碳水之都。图1凉皮;摄影/Yisann。图2肉夹馍;摄影/拆迁界图3羊肉泡馍;摄影/爱生活的小杨。图4油泼辣子面;摄影/Yisann读书号2023-05-10 14:05:500000越是反派,名字越好听,细数金庸笔下那些人坏但名字好听的男子
在武侠世界中,有正派就有反派,正邪对立,势不两立。所以反派人物是武侠小说不可缺少的人物,若没有这些被男主角毒打的反派,那么武侠小说便没有了什么滋味。尤其是反派头子跟男主角终极一战,更是读者所期待的,可以将小说的气氛推向最高潮,让人看了畅快淋漓。读书号2023-05-25 13:43:050000耗时9天,我把高中生物3年核心考点,做成45页笔记,5天吃透
高考离不开课本,生物想要取得个好成绩,课本至少从头到尾翻个好几遍,对于考试时高频出现的知识点,更是要留意,整理下来认真背诵。但是学理科的同学大多数不喜欢背这些杂乱无章的知识点,总觉得不如动笔算数来的方便,但是现实往往是你一定要牢记这些知识点,消化每个知识点的含义,因为这是你考试得分的“必经之路”!读书号2023-04-23 10:40:310001耗时6天,我总结了高中地理核心考点及相关例题,一模二模必备
很多的高三学子们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着模拟考试,所以在考试前我们就要注意,一定要回归我们的教材课本,抓住干知识内容,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以便于在做题的时候能够灵活的去应用。特别是高中的地理,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基本概念,还有相关的典型例题,也要充分吃透,要学会举一反三,同一种题型,其实万变不离其中,只要掌握它的基本规律和做题方法,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读书号2023-04-22 17:10:5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