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首古诗词 | 立夏古诗词,谢榛《雨后立夏》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雨后立夏》

谢榛〔明代〕
园中绿已暗,寂寞问花神。
兴托清樽酒,愁欺白发人。
山城初雨过,天地尚馀春。
又与东风别,堪嗟羁旅身。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

译文

园林之中,嫩绿已渐渐变成深绿,立夏时节,眼看春又归去,寂寞之余,问问花神,春天去哪里了。
逸兴遄飞,全都寄托在几樽清酒之中;春愁恼人,一下子欺负“我”成了白发人。
青山与古城,刚刚经过一场夏雨;天空与大地,尚残留一丝春天的气息。
“我”即将又要辞别春风,哪里经得起四处漂泊,孑然一身的羁愁。
注释

樽酒:杯酒。
嗟:叹词,表示感叹。
赏析

这是明代诗人谢榛的一首立夏诗。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借助立夏的时间节点,道出了迎来送往的人生常态。四季流转,人生变化,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园中绿已暗,寂寞问花神。”首联是说,园林之中,嫩绿已渐渐变成深绿,立夏时节,眼看春又归去,寂寞之余,问问花神,春天去哪里了。这是写“立夏之景物”。
“绿已暗”“问花神”,都在说明立夏的景色,已经从嫩绿转为浓绿,已经从含苞待放转为纷纷飘落,花已谢,季节的流转都藏在花事之中了。“开到荼蘼花事了”,从姹紫嫣红到一片狼藉,谁人心中不起寂寞之情呢?
“兴托清樽酒,愁欺白发人。”颔联是说,逸兴遄飞,全都寄托在几樽清酒之中;春愁恼人,一下子欺负“我”成了白发人。这是写“立夏之心情”。

“兴”中何来,“愁”又从何来?颈联“山城初雨过,天地尚馀春”,实则是回应了“兴”,景物尚佳,春气尚在,亦是一“兴”。面对清兴之景,不妨“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吧。尾联“又与东风别,堪嗟羁旅身”,实则是回应了“愁”,春风归去,落魄江湖,亦是一“愁”。面对身世之悲,用张九龄《对镜见白发》诗,“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来作注脚是最好不过的。
“山城初雨过,天地尚馀春。”颈联是说,青山与古城,刚刚经过一场夏雨;天空与大地,尚残留一丝春天的气息。这是写“立夏之天气”。
“山城初雨过”与题中“雨后”相呼应。“天地尚馀春”则与题中“立夏”相呼应。夏雨刚至,春风未远,立夏仿佛站在一个十字路口,迎来送往,人生不亦常常如此。
“又与东风别,堪嗟羁旅身。”尾联是说,“我”即将又要辞别春风,哪里经得起四处漂泊,孑然一身的羁愁。这是写“立夏之羁愁”。

这句颇有身世之愁。春又归去,年华老去,却四处漂泊,一事无成,这增添了诗人一丝愁情。表面看是诗人辞别“东风”,实则是在辞别美好的青春与曾经的理想。回归现实,又有谁过得没有一点忧愁呢?诗人的调子沉下去了,却没有浮上来,这也许就是胸怀格局不够大导致的,也是一流诗人与一般诗人的最大区别。
如果改成“喜与东风别,莫嗟羁旅身”,人生境界又是另一番景况了。愿所有人都能等来属于自己的夏天,莫嗟叹,但拼搏,无悔青春,不负韶华!
作者:严勇,文学硕士。曾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刊发诗评近百篇。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已出版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散文集《读书旅行》、随笔集《风韵泰州》。发表文章千余篇。现为报社编辑。唐诗宋词古诗词(tcgsc8)专栏作家。
猜你喜欢曹尔堪《谷雨后二日过镜槛小憩》王禹偁《清明》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回复“唐诗”、“宋词”,即可查询诗词。

难怪独孤求败能够败尽英雄,你看他父母是谁?被金庸挥笔删除
金庸的江湖世界涌现了诸多武林高手,他们虽身处不同的历史朝代,却一样在金庸的笔下大放异彩,让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谁是射雕时代数一数二的高手?是在江湖里声名远播的五绝,还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郭靖?其实,新修版的《射雕英雄传》里隐藏了一位旷世高手,他就是《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读书号2023-04-16 13:49:580000希特勒的初心:我只想做一名画家!
希特勒的初心:只想做名画家,可惜被维也纳艺术学院拒之门外!1/人之初,性本善我国古代著名的启蒙教材《三字经》的首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刚出生的时候,禀性是善良。每个人的禀性本来是很接近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不同,差异就越来越大。读书号2023-05-10 20:36:5700003副才华横溢的极品对联,赞颂千古奇女子,让人拍案叫绝
对联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好对联让人津津乐道。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对联达人。喜欢对联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哦。今天我给大家献上献上3副才华横溢的极品对联,赞颂千古奇女子,让人拍案叫绝。第1副:思亲泪落吴江冷;望帝魂归蜀道难。这是写三国时期孙夫人的对联。所谓孙夫人,也就是刘备与东吴联姻所娶的妻子,史书不见其名,民间称为孙尚香。读书号2023-05-10 13:50:400000怪书
读书号2023-05-12 10:34:550001大明,为何容不下这个第一才子?
公元1415年正月十三,大雪。据说这天的雪是北京城历年来最大的雪。只用了一夜的功夫就将整个北京城染成了白茫茫的一片。对于这场大雪,各种专家都给出了解析,解析的结果惊人的一致——说这是老天给的兆头——明年的大明将会有更好的发展。于是,大明上下洋溢着过年的喜悦。我们可以说,这场大雪除了给北京带来了寒冷、带来了美景、带来了刷微博的新闻外,还带来了热闹。读书号2023-05-10 17:40: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