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道融的一首小诗,全诗仅20个字,却准确地描绘出农人夜耕的情景
崔道融,唐代诗人,自号东瓯散人。。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后入朝为右补阙,不久因避战乱入闽。
崔道融的诗大都自然明快、通俗易懂。著有《东浮集》九卷。《全唐诗》编其诗为一卷。
这一年,崔道融身在乡村,在一个雨夜中,偶然看到一个老农牵牛扶犁,趁着下雨雨水充足抢农时,在田地里辛勤的耕作犁田,不由想到众多劳动人民而写下这一首《田上》。此诗仅20个字,却准确地描绘出农人夜耕的情景

《田上》
崔道融 〔唐代〕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这首诗的大意是:
雨水丰足,田中水满,白亮亮的一片。农夫们披着蓑衣,半夜就起身耕作。人牛都使尽了力气,可东方仍是灰濛濛的一片,曙色还未出现。
这首诗是诗人写雨夜田中所见,以同情的笔调描写了农夫耕作的辛苦,提醒人们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雨足高田白”一句,是说雨水很多,就连高处的田地也积了许多水,而成为一片水白色。
作者用“足”、“白”二字,既突出强调了雨水之多,又暗示了农夫耕田将会倍加艰难和辛劳,为下文作了铺垫。
“披蓑半夜耕”一句,乍看之下,让人想到不合情理。哪里有农夫披着蓑衣半夜里耕地的呢?但细细品来,此句却是蕴意深含。可能是由于雨水过多,农夫们耽误了播种的时间,泥水里,又是冒着雨,耕田的吃力是可想而知的。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经历了一番的劳作,人和牛都精疲力尽。所喜的是种子都已经种上了,再看天边才刚刚泛起鱼肚白,半夜劳作。还没有到天亮,都已经工作完了。
“力俱尽”与“殊未明”作鲜明的对比,反映了农民早出晚归、不知疲倦的辛苦劳动生活。虽然“人牛力俱尽弦,但劳动的时间还很长,天亮之前和天亮之后农民将如何坚持下去,这是留给读者想象的内容了。

这首小诗十分通俗,明白如话,虽然是反映农民辛苦的,但它是通过耕作情形的具体而又细致的描驽来表现的,它取的是一位农民最平常的一个劳动镜头。风雨里,半夜就去耕作,像牛一样出力。
全诗语言质朴动人,内容生动写实,诗人怜悯之心跃然纸上,是悯农诗中的经典佳作。
保护能量场-《能量校准》
0000为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郭芙,讨厌郭襄?
郭靖在众多金庸男主当中,几乎是完美的存在。出身贫寒,生于大漠。少时木讷,但用功甚勤。为人正直,心地善良。长成之后,成为北丐洪七公的弟子,被传授降龙十八掌,成为成吉思汗的金刀驸马,最终坚守襄阳,捍卫华夏,名扬天下。郭靖的妻子,是武林第一美女黄蓉,黄蓉聪慧无双,堪称女中诸葛。最终,郭靖黄蓉夫妇一起在襄阳战死,功德圆满。然而,唯一的不足,就是他们的子女。读书号2023-04-18 18:07:000000你天资一般 家境一般 成绩也一般 你凭什么不努力
从事一线教育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坦言,寒假一玩到底、生活无规律的孩子开学收心会很费时,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是一点一点拉开的,本应该可以用十倍功完成的事情,有的孩子却要用百倍来弥补和追逐,废娃也费妈!以下几句话送给寒假懒惰的孩子:1.一部分孩子,每天早睡早起,作息规律,从不懒散,不打游戏,不追剧,不放飞自我,每天都有自己的规划,开学进步非常大。在他们眼里,学习就是自己的事情。读书号2023-04-23 15:12:340000古龙名著《绝代双骄》中的三个未解之谜,书本翻烂了也没找到答案
小时候,特别喜欢看林志颖和苏有朋版《绝代双骄》,林志颖饰演的小鱼儿古灵精怪,嬉皮笑脸,嘻嘻哈哈,令人捧腹大笑。苏有朋饰演的花无缺温文尔雅,白衣胜雪,当真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除了林志颖和苏有朋两大帅哥外,还有于莉、萧蔷、陈德容、李绮红等美女助阵,真的是俊男美女组合,令人在欣赏行云流水的武侠之外,还能够一饱眼福,真的是难忘的一部古龙武侠剧。读书号2023-05-25 21:45:460000文字引申义198:火树银花
火huǒ火,甲骨文。这是一堆柴火。火堆甲骨文二。小篆。简牍文。隶书。楷书。火,本义是物体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孔传:“火炎不可向近。”“火焰”引申为“用火把物体破坏、毁坏”,即“烧毁”。唐韩愈《原道》:“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读书号2023-05-23 08:58: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