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道融的一首小诗,全诗仅20个字,却准确地描绘出农人夜耕的情景
崔道融,唐代诗人,自号东瓯散人。。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后入朝为右补阙,不久因避战乱入闽。
崔道融的诗大都自然明快、通俗易懂。著有《东浮集》九卷。《全唐诗》编其诗为一卷。
这一年,崔道融身在乡村,在一个雨夜中,偶然看到一个老农牵牛扶犁,趁着下雨雨水充足抢农时,在田地里辛勤的耕作犁田,不由想到众多劳动人民而写下这一首《田上》。此诗仅20个字,却准确地描绘出农人夜耕的情景

《田上》
崔道融 〔唐代〕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这首诗的大意是:
雨水丰足,田中水满,白亮亮的一片。农夫们披着蓑衣,半夜就起身耕作。人牛都使尽了力气,可东方仍是灰濛濛的一片,曙色还未出现。
这首诗是诗人写雨夜田中所见,以同情的笔调描写了农夫耕作的辛苦,提醒人们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雨足高田白”一句,是说雨水很多,就连高处的田地也积了许多水,而成为一片水白色。
作者用“足”、“白”二字,既突出强调了雨水之多,又暗示了农夫耕田将会倍加艰难和辛劳,为下文作了铺垫。
“披蓑半夜耕”一句,乍看之下,让人想到不合情理。哪里有农夫披着蓑衣半夜里耕地的呢?但细细品来,此句却是蕴意深含。可能是由于雨水过多,农夫们耽误了播种的时间,泥水里,又是冒着雨,耕田的吃力是可想而知的。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经历了一番的劳作,人和牛都精疲力尽。所喜的是种子都已经种上了,再看天边才刚刚泛起鱼肚白,半夜劳作。还没有到天亮,都已经工作完了。
“力俱尽”与“殊未明”作鲜明的对比,反映了农民早出晚归、不知疲倦的辛苦劳动生活。虽然“人牛力俱尽弦,但劳动的时间还很长,天亮之前和天亮之后农民将如何坚持下去,这是留给读者想象的内容了。

这首小诗十分通俗,明白如话,虽然是反映农民辛苦的,但它是通过耕作情形的具体而又细致的描驽来表现的,它取的是一位农民最平常的一个劳动镜头。风雨里,半夜就去耕作,像牛一样出力。
全诗语言质朴动人,内容生动写实,诗人怜悯之心跃然纸上,是悯农诗中的经典佳作。
初中生期中考试失利的原因就这几种 只是你没发现而已
1.眼高手低:心浮气躁,学习走马观花,点到为止,不愿意动手去做,喜欢拿现成的东西背,甚至知道缺点,仍不愿花时间弥补。2.基础不扎实:更为典型的表现就是小题丢分严重。该背的没背下,该掌握的没有掌握,运用公式还得翻课本看。3.缺乏考试技巧:如卷子没做完,很多是因为在某一道题上浪费太多精力,时间分配不合理。记住:先易后难,慢审快答。4.惯性思维做题:读书号2023-04-23 14:20:050000从DNA角度分析:中国历朝历代都是什么人群建立的?
中国是一个以华夏民族为源头、以汉族为基础,多民族共存的国家。从古到今,无数的民族在中原大地上登台演出,最终又消失于历史上的长河。他们建立了无数的王朝和帝国,最终还是瓦解。那么,这些帝国都是哪些人群建立起来的呢?本文从分子人类学的角度进行简单的介绍。读书号2023-05-23 10:45:550004欧洲古代“训练有素”的医生有多可怕?国王都能给“折磨死”!
可能出乎很多人想象的是,人类以“科学”的方式来对待人体和医学问题,不过是最近两三个世纪的事情,而哪怕是到了十七、十八世纪,西欧地区的“医疗”条件都堪称糟糕,哪怕是贵为一国的国王,也要经受各种庸医的“黑暗疗法”,这绝非夸张,而是事实。在科学意义上的医学兴起之前,人类对身体与疾病的理解往往是神秘主义的,其治疗方案也是神秘主义方向的。读书号2023-05-23 11:08:400000课本上没有,但十分好用的数学公式,真的太绝了
这些公式并非简单的公式整理,对于不常考的复杂公式,已进行删减。常考但书上没有的二级结论也已进行拓展。很全很详细,刷到了就存一下吧读书号2023-05-26 15:56:540003耗时3天,我将高中数学解题技巧融入7大解题模板中,吃透不下120
大家好,这里是高中知识学习社。高中数学是很多同学和家长都很头疼的科目。大部分学生拉分,基本都是因为数学。甚至大家有一个疑惑:是不是数学,只有天生聪明的孩子能学好?其实不是的,掌握好方法,数学一样,都能学好,跟孩子聪明还是笨没有关系,大部分孩子智力都是一样的。高中数学重要的是解题方法。一道题,只要掌握了解题技巧,无论题型怎么变,都会解答。所以重要的不是多做题,而是会解题。读书号2023-04-23 12:27: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