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方宝剑与免死金牌,哪个更厉害?
免死金牌和尚方宝剑堪称中国古代封建皇权的最强“矛”与“盾”。但这两个保命神器若相遇,谁更厉害呢?上方宝剑因为是皇帝的专属用剑,所以拥有上方宝剑的大臣就拥有先斩后奏的特权。
而免死金牌又称“丹书铁券”,是古代帝王赐给功臣时代享受优待或者减免罪责的一种凭证。但是这种东西也会假冒,所以为了防止假冒,铁券就分为了两半,一半让功臣保留着,一半就留藏宫中。

▲免死金牌(图/翻摄网络)
丹书铁券是一经颁发永不收回的,而上方宝剑则不是。获得上方宝剑更像是一种荣誉。这是因为古代通信不发达,将士在外打仗若还要奏请皇上,根本缓不济急,因此皇帝赐上方宝剑是为了好办事,办完了事,还是得把宝剑擦亮些再还回去。
上方宝剑反映的就是一种人治观念,见宝剑如见天子,它是中国古代皇权的象征,明朝万历年后,它的出现更为频繁。
不过,丹书铁券则是不受地域不受品阶管辖的,而上方宝剑不是。因此,如果两者相遇,丹书铁券是要比上方宝剑管用的。但是在封建皇朝,面对皇帝,这两件东西不一定能够保命。

▲免死金牌又称“丹书铁券”,其书刻有很多的字。
以免死金牌为例,明太祖朱元璋当政的时候,就有一个人虽然拥有免死金牌,但是最后还是被处死了。这人叫李善长是安徽定远县人,在明朝是开国功臣。他不但头脑非常聪明,而且非常喜欢读书。再后来投奔了朱元璋,之后就跟随着朱元璋四处征战,为朱元璋抛头颅洒热血,建立了不少功劳。
明朝建立后,李善长先被封为左丞相,后来又被封为宣国公,是朱元璋看重依赖的要臣。但李善长后来受到了胡惟庸谋逆案的牵连,遭到朱元璋判处死刑,为了保命,李善长大声对朱元璋喊:“我手里有免死金牌,你不能杀我。”
但是朱元璋听后却不慌不忙道:“你看看这免死金牌背面的7个字”,于是朱元璋就命人把另一半金牌拿过来,李善长看到背后刻着“免死除谋反大逆”几个字,自知此事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了。所以免死金牌虽然可以免除一死,但是在皇权面前,谋反之罪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原谅的,在皇权至高的时期,皇位是绝对不许践踏的。

▲上方宝剑。(图/翻摄百科词条)
当然了, 以上的推论也不过是从《明朝小史》等一些史料记载中参考而来的,至于李善长是不是真的有免死金牌,朱元璋是不是又因为免死金牌背后7个字,继续处死李善长,我想还得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之后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
参考资料:《明史》
关注【无风起念】
7首人生诗词,满满的人情世故,读懂已是白发人
这7首古诗词,满满的都是人情世故,读懂已是白发人。年龄从来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刻度,人在成长中不断长出新的智慧和性情,带着无数的迷惘与不确定,坚定地走向下一个阶段的自己。《酌酒与裴迪》王维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读书号2023-04-23 14:35:400000最全最经典连载一一精编古今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对偶箴言5000句(第12辑)
◆不争,不喧,心平静;不攀,不比,心淡然。◆不卑,不亢,心从容;不艾,不怨,心坦然。◆不奋发,则心目颓靡;不检速,则心日恣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执一端,堪避其险;不计仇怨,堪谋其事。◆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不经风雨,难成大树;不经磨砺,难成大器。◆不怕路远,就怕志短;不怕人穷,就怕没胆。0000读了想哭,史上最凄美9首伤感诗词,断送一生憔悴,只销几个黄昏
读着满是凄美,这9首伤感诗词,竟然那么美,那么伤!每句都能让你红了眼眶!断送一生憔悴,只销几个黄昏。有些故事来不及真正开始,就被写成了昨天;有些人还没有好好相爱,就成了过客。《夜雨》唐.白居易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读书号2023-04-23 14:20: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