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方宝剑与免死金牌,哪个更厉害?
免死金牌和尚方宝剑堪称中国古代封建皇权的最强“矛”与“盾”。但这两个保命神器若相遇,谁更厉害呢?上方宝剑因为是皇帝的专属用剑,所以拥有上方宝剑的大臣就拥有先斩后奏的特权。
而免死金牌又称“丹书铁券”,是古代帝王赐给功臣时代享受优待或者减免罪责的一种凭证。但是这种东西也会假冒,所以为了防止假冒,铁券就分为了两半,一半让功臣保留着,一半就留藏宫中。

▲免死金牌(图/翻摄网络)
丹书铁券是一经颁发永不收回的,而上方宝剑则不是。获得上方宝剑更像是一种荣誉。这是因为古代通信不发达,将士在外打仗若还要奏请皇上,根本缓不济急,因此皇帝赐上方宝剑是为了好办事,办完了事,还是得把宝剑擦亮些再还回去。
上方宝剑反映的就是一种人治观念,见宝剑如见天子,它是中国古代皇权的象征,明朝万历年后,它的出现更为频繁。
不过,丹书铁券则是不受地域不受品阶管辖的,而上方宝剑不是。因此,如果两者相遇,丹书铁券是要比上方宝剑管用的。但是在封建皇朝,面对皇帝,这两件东西不一定能够保命。

▲免死金牌又称“丹书铁券”,其书刻有很多的字。
以免死金牌为例,明太祖朱元璋当政的时候,就有一个人虽然拥有免死金牌,但是最后还是被处死了。这人叫李善长是安徽定远县人,在明朝是开国功臣。他不但头脑非常聪明,而且非常喜欢读书。再后来投奔了朱元璋,之后就跟随着朱元璋四处征战,为朱元璋抛头颅洒热血,建立了不少功劳。
明朝建立后,李善长先被封为左丞相,后来又被封为宣国公,是朱元璋看重依赖的要臣。但李善长后来受到了胡惟庸谋逆案的牵连,遭到朱元璋判处死刑,为了保命,李善长大声对朱元璋喊:“我手里有免死金牌,你不能杀我。”
但是朱元璋听后却不慌不忙道:“你看看这免死金牌背面的7个字”,于是朱元璋就命人把另一半金牌拿过来,李善长看到背后刻着“免死除谋反大逆”几个字,自知此事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了。所以免死金牌虽然可以免除一死,但是在皇权面前,谋反之罪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原谅的,在皇权至高的时期,皇位是绝对不许践踏的。

▲上方宝剑。(图/翻摄百科词条)
当然了, 以上的推论也不过是从《明朝小史》等一些史料记载中参考而来的,至于李善长是不是真的有免死金牌,朱元璋是不是又因为免死金牌背后7个字,继续处死李善长,我想还得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之后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
参考资料:《明史》
关注【无风起念】
耗时5天,我总结了高中语文诗歌鉴赏6大解题技巧,记得收藏哦
高中语文的诗歌鉴赏题型是在语文考卷中占有很大的分数,但大多数的同学们都不太知道,具体的该怎么去解题,没有技巧可言。其实呢,如果想准确判断诗歌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具体体现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这也是让很多考生犯难的地方,对表达技巧界定不准确,区分不清。读书号2023-04-22 20:19:090000连城诀高手:第1不是丁典,梅念笙跌出前3,南四奇北四怪名次很合理
读《连城诀》,总觉得和金庸以往的作品不一样,在这部作品中,可以说,毫无侠义之道,处处充满了自私自利,以及人性的阴暗和扭曲,而男主狄云,也不像别的男主那般,各种金手指开挂,身边好友环绕,反而是被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和污蔑,受尽苦难。即便如此,《连城诀》也是一部武侠小说,武功还是主旋律,在做武功排名时,大家也会发现,这也和金庸以往的著作大不相同。【1】读书号2023-04-18 18:04:200000班主任:我将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高频词汇,汇成30页笔记,记得收藏
在高考的英语试卷中,想要把英语试卷答好,那么就需要同学们对词汇的掌握要越多越好,要知道词汇的掌握对答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词汇量的提高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所以说除了语法之外,掌握一些高频词汇对提高英语水平是很重要的。读书号2023-04-22 17:17:030000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圣人孔子为何对女人有偏见?
读书号2023-05-23 10:27: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