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刘备一生不重用赵云?不愧是帝王,到临死前才告诉赵云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赵云仅次于关羽、张飞,高于马超、黄忠,地位和官阶都很高。但在正史记载中,赵云并没有被刘备封为上将。赵云的能力、品格在蜀军中都是出类拔萃的,但官阶和待遇却不如晚于他投奔刘备、起于卒伍的新秀魏延等。

▲刘备托孤,除了诸葛亮,还单独召见了赵云。(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知人善任的刘备不可能看不见赵云的才能,为什么却一生都没有给他一个很高的职位?
有评论者认为,赵云武功不凡,刘备长期让他负责保卫工作,把他当保镖用,少有机会像其他人那样指挥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很难建功立业。
其次,赵云虽然能力过人,为人却特立独行,不喜欢拉帮结派。在蜀汉政权中形单影只,显得有些不合群,刘备虽然对他很放心,但关键时刻也不会完全信任他,不敢让他放手去做。

▲刘备托孤,除了诸葛亮,还单独召见了赵云。(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赵云忠肝义胆,性格耿直,经常慷慨仗义直言。当初孙权派吕蒙偷袭大举北进的关羽,导致关羽兵败身死,荆州丢失,刘备大怒,原想兴兵讨伐孙吴、复夺荆州,同时报关羽被杀之仇。但赵云极力劝阻,刘备拒听忠言。
临终前,刘备托孤诸葛亮、李严二臣辅佐刘禅,独留赵云一人在病榻前,对赵如果有人胆敢篡逆,图谋不轨,就代表自己将其诛杀。可见,赵云是值得托付之人,刘备并非不重用赵云。
刘备死后,诸葛亮对赵云有功不赏、还加以惩罚,赵云仍不抢不争,做他的镇东将军。赵云虽然一生不被刘备重用,仕途并不得意,但他活了将近80岁,是蜀汉诸多名将中寿命最长的一位。

▲刘备托孤,除了诸葛亮,还单独召见了赵云。(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街亭之战中,督军马谡自作聪明违背诸葛亮的指示而被魏军找到破绽,遭张郃大败于街亭,箕谷魏军闻讯开始全力进攻,赵云乃亲自断后,又烧毁栈道阻止曹军的追击,因此军需和人员的损失都不大。
当蜀军退兵时,诸葛亮曾惊讶地说:“街亭退兵时,我军编制皆混乱成一团,箕谷退兵,编制整齐一如出军之时,这是何故? ”邓芝回答说:“赵将军亲自断后,因此军需没有遗失,人员无乱,编制整齐。”
当时赵云军中有多余的绢布,诸葛亮下令分给将士,赵云推辞道:“我军失利,为何要赏赐呢?请将其物全入府库,在十月的时候再给众人做冬衣。”诸葛亮因此大为称赞。

▲刘备托孤,除了诸葛亮,还单独召见了赵云。(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为赵云塑造的形象,是一名威武雄壮、武艺高强、忠义勇敢、贤慈爱民的武将。使一条枪名曰涯角枪,又名亮银枪、龙胆亮银枪。
他一登场即和河北名将文丑大战六十回合不分胜负,救了公孙瓒,曾和多名三国将领对战,冲锋陷阵从来未尝败绩,在长坂坡救阿斗时,连续杀死曹营将领十余员,还夺得有名宝剑曰“青釭剑”。子龙的骁勇善战,连敌人曹操都为之震撼,派曹洪问子龙之姓名,子龙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

▲刘备托孤,除了诸葛亮,还单独召见了赵云。(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曹操知道后,想要捉子龙并降之,于是下令军士不可放箭,但子龙还是逃回了刘备休憩处(这即是日后在祭祀赵云之庙宇时,赵云挺枪仗马、怀抱幼主刘禅之塑像来源)。智取桂阳时,更是展现了他过人的机智和出众的谋略。随诸葛亮吊祭周瑜时,因赵云带剑相随,吴将无人敢动诸葛亮。汉水救黄忠时,让魏国将领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
刘备去世之后,曹魏五路犯蜀,赵云把守阳平关,一将当关,万夫莫开。七十几岁时仍为蜀军前锋,阵前斩杀被作者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

▲刘备托孤,除了诸葛亮,还单独召见了赵云。(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参考资料:《三国志》
关注【无风起念】
耗时9天,我总结了高中生物知识盲点大整合,考试须知,记得收藏
距离高考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了,在最后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去寻找自己的不足和盲点,而及时发现而去补充。特别是生物这一门科目,需要我们去复习和整理的知识点要很多,很多时候大家不知道该从何处去整理,反而把这些繁杂的东西拖到最后,直到高中最后的关键时期,才发现我们需要梳理和整理的内容很多。读书号2023-04-22 17:32:520000成语典故对应的历史人物
读书号2023-05-23 10:06:270000惊艳世人的6首最美词作,最后一首无人超越
史上最美6首《浪淘沙》,惊艳了你我!再忙也要读一次!诗和远方你一样都不能少!无论你是豪情万丈的性情中人,还是多愁善感的文艺青年,亦或是整日忙碌,来不及思考的上班专业户,请全身心放松,用心去品读诗词里的美!浪淘沙令,即“浪淘沙”,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刘禹锡、白居易并作七言绝句体,五代时起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五代·李煜读书号2023-04-23 16:25:110000清代女诗人胡慎容的九首诗词,无情夜月能相照,有恨流莺莫乱啼
胡慎容,字观止,号卧云,又号玉亭,山阴人,天游妹,慎仪从妹,会稽冯坦室。有《红鹤山庄集》。蒋士铨在《红鹤山庄诗序略》中写道:夫人本山阴产,随其祖迁直隶,遂为大兴人。早孤负夙慧,方六七岁即能信口为韵语,稍长,姑父宝言先生授以书,一过成诵,乃自购经传古人读之,既而复取宋人诗涵咏之,心有所得。读书号2023-05-10 16:52:050000班主任:我将高中语文的文言文常识,汇成24页笔记,考试经常出
有关于高中语文的文言文部分,一直都是大家所感到困扰的,如果不看文言文释义的话根本看不懂整篇文章具体讲的是什么意思,自然也就无法去做答相关题型了,也就无法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虽然说在整篇的语文考卷中,考察文言文的分值只占到了10%到20%左右,但是在众多的语文题型中,文言文这一部分确是最好拿到分数的一类题型了。读书号2023-04-22 17:19: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