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林黛玉有没有继承百万家产?
自《红楼梦》问世后,就不断有人追问:林黛玉父母的百万遗产都去哪儿了?可也有不少人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林如海并没有留下巨额遗产给女儿,即便有的话,黛玉得不到多少。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女儿没有财产继承权,黛玉最多得份嫁妆。

林黛玉
清代的财产继承制度与现代不同,沿袭了明代的财产继承制度,据《大明令》之《户令》的规定来看:
死者如果没有儿子,可以由其未亡人以及宗族来为他设定一个嗣子。嗣子一般从死者的同宗子侄中选出。如果没有为死者立嗣的,全部遗产都由女儿均分。
明清时期没有子女或只有女儿,或丈夫早死没有子嗣的家庭,都被叫做"绝户"。因为女儿出嫁后就是外人,不入族谱,儿子才能继承家业。
何况母亲贾敏已死,当时黛玉不过十岁刚出头的女孩子,根本不可能出面参与财产处理之事。

小林黛玉
如果林家有为林如海立嗣的话,林黛玉最多只能分到一份嫁妆,钱并不多;若没有立嗣,则林黛玉就是林家财产唯一继承人。
那么,作为独女的林黛玉有资格继承父母的遗产吗?
书上说,贾敏死后林如海没有续弦,虽有两房姬妾并无生育。
林如海临终之时,由于其他远亲尚在"各省流寓不定",除了早早赶去的贾琏,应该没有他人可托孤,他的财产只应归于独女黛玉。
贾敏死后林家还算不得绝户,但林如海死后,除黛玉外又无子嗣,贾府才能以黛玉监护人的身份,参与到林家财产争夺中来。
尽管娘家人与林家宗亲相比,血统上并不占优势,但有国公府的"护身符"的威力,自然无人敢争议林黛玉该继承父母的遗产。
所以,作为独女的林黛玉当然有权利,有能力回苏州继承父母的遗产。

林黛玉
接下来的问题是,林黛玉继承了遗产是事实的话,那么是否真的能有二三百万之多呢?
有不少持怀疑态度者,还认为林黛玉就算在贾府帮助下继承父母的遗产,不过有笔丰厚的嫁妆钱,但根本不可能有二三百万银子之多。
其理由之一是:林家是世袭列侯,属于不入流低级的爵位,没钱才是正常。
一般三代以后就沦为白身了,虽然林家多袭了一代,但跟贾家所拥有的国公高级爵位不可同日而语。
此外,林黛玉在贾府的生活,根本就看不出拥有万贯家财的样子。
当初黛玉理丧回府时,不过带了些文房四宝和书籍,并没有什么金银财宝,或妙玉的古董茶杯等那样值钱的东西。想想她连燕窝都吃不起的生活,而且对宝姐姐说:自己吃穿用度,一针一线都靠贾家施舍吗?

林黛玉与薛宝钗
黛玉对宝钗道:“你不过是亲戚的情分,白住了这里,一应大小事情,又不沾他们一文半个,要走就走了。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
而王夫人一听宝玉说黛玉所服的人参养荣丸,要三百六十两银子,禁不住脱口而出道:"放屁!"假如黛玉自己有巨额财产,何至于如此?林家真有几百万家产的话,黛玉怎么觉得会在贾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其实王夫人作为对木石姻缘的坚决反对者,不是舍不得花钱,而是根本不想让黛玉痊愈,摆脱体弱多病的状态,暂且不说。
实际上,林家在经济上应该十分富足,留给女儿的财产相当多。
林黛玉自言“一无所有”,显然是个障眼法。要弄清楚这一点,其实并不难。
其一,林氏五代承受皇恩,是兴旺繁盛的大家族,并没有被边缘化。
如冷子兴言:"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世。"
因此五世家族延续下来,积累的财富相当可观。

林黛玉
到了嫡传的林如海这一代子嗣稀薄,几代单传不分家,祖产全由他一人继承自会越来越多。就算是到他时爵位没了,为官清廉,进项可能不多,但是固定资产的房屋土地也会不少。
其二,贾敏的娘家为钟鸣鼎食的荣国府,按照门当户对的婚配标准,林家的家底自然很不错。
书上说他家“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按门当户对的婚姻原则,小门小户家的布衣探花郎,贾母会同意把最心爱的女儿嫁给他吗?
何况林如海除了祖业可观,还是科举出身,非一味啃老本。
论仕途,他曾官至兰台寺大夫,和的巡盐御史,又当过有"肥差"之称相似于历史上的两淮盐运使,他又绝无骄奢淫逸之习,财富自然会有所积累,没钱才是不正常的。
所以,林如海乃是"官二代"加"创一代",就算其神仙人品不贪赃,虽不如贾府豪族,也同样是富足的诗书传世之大家。

王熙凤
其三,黛玉的母亲贾敏,乃荣国公贾代善的嫡女,嫁妆相当丰厚。
参看王熙凤的嫁妆金器多多,自言"地缝子扫一扫"也要发财,如王夫人所言,贾敏当姑娘时的排场是"何等的金尊玉贵",她的嫁妆比起王熙凤来,不知要多好几倍。
即便林黛玉单单继承母亲的遗产,如同居翠栊庵拥有价值不菲茶具的出家人妙玉,,即便是古董珍玩和金银器皿这些,金银细软之类便足有二三百万两银子的数量,根本不必踢地卖房才凑得齐。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证据表明,说黛玉是百万身家并不过分。
《红楼梦》中写林黛玉有陈疾,需服用价格昂贵的人参养荣丸,所服之药名为"养荣丸",实际上,曹翁不仅透露了林黛玉的真身为人参的秘密,还隐晦地指出了林黛玉所继承的巨额财产,被荣国府侵吞占用了的事实。
贾琏为荣国府缺钱焦头烂额之际,就曾跺着脚说:再到哪儿发个二三百万的财,就好了。在荣国府经济上走下坡路的背景下,贾琏所说的这笔横财,显然应该是来自于苏州林家。

贾宝玉与林黛玉
而在《红楼梦》第25回,凤姐指着宝玉对黛玉说:"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还是家私配不上?"
她道出了大家族婚配原则,所谓门当户对的标准为人品、门第、财产三大件,宝黛这对金童玉女很般配。此刻凤姐直接将"家私"一事讲出来,将贾林二家的财产作对比,很明确地讲出了:林黛玉名下的财产和宝玉旗鼓相当!
聪明如凤姐,当然是转着弯在夸黛玉,毕竟在传统观念中男追女凤求凰才合礼节,没女方赶着去配男方的。而一个寄人篱下的孤女,她所拥有的财产只能是苏州父母的遗产。
那么,林黛玉父母的遗产都去哪儿了呢?
贾琏上半年护送黛西归乡探亲,第十回中说到了九月初三,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也去世了,凤姐对宝玉说:(父母双亡的)林妹妹这下可在咱们家常住了。

贾琏
在操办完林姑父的丧事到了年底后,贾琏才与贾雨村一起返京的。从时间上来算来,他去了差不多大半年,足够让黛玉在宝玉眼里,都出落得越发飘逸了。
贾琏此行,为什么花了这么长的时间呢?
按照他上次去接黛玉进京的行程,以及七七四十九天出殡下葬的期限算来,所需不过两三个月。他除了路上耗时和办理丧葬事宜外,应该花了大量时间去清理处置姑父的财产了。
所以,黛玉继承的万贯家财被贾琏带回了荣国府后,被姥姥家挪用去修园子,大搞省亲活动耗得所剩无几罢了。
2007年38岁聋哑男子路边捡一女婴,花14年辛苦养大,不料遭遇悲剧
“爸,我不治了,我们回家吧。”看着懂事的女儿比划手语,余忠友的眼泪夺眶而出。余忠友是个天生的聋哑人,童年时期因为意外还造成了腿部残疾,二十多岁时父母双亡。本以为生活一片黑暗的他,想意志消沉地过完一生时,在38岁那年却捡到一个女婴,这给他的生活增添了很多希望。他卖力赚钱,什么苦活累活,只要老板不嫌弃他是个残疾人,他都争着抢着做。麻绳专挑细处段,噩运只找苦命人。读书号2023-05-26 10:04:040000蒙曼老师讲《红楼梦》:80 回之后,北静王和黛玉会有一段姻缘吗?
当然不可能。黛玉作为绛珠仙子的后身来到人世间,就是给神瑛侍者的后身贾宝玉来还泪的,泪尽之日,就是她的魂断之时。这是整部《红楼梦》的缘起,也是早就写在警幻仙姑那本册子里的宿命。她怎么可能再跟别人有一段姻缘呢?为什么一直还有人怀疑黛玉跟北静王有姻缘关系?无非就是这么几个缘故:第一,北静王送给宝玉一串鹡鸰香念珠,宝玉曾经想把它转赠黛玉。第二,北静王还送给宝玉一套雨衣,宝玉也想给黛玉再要一套。读书号2023-05-10 12:18:270001金庸笔下一门神秘武功,吹得天花乱坠,却没一人能练成一招半式
文/金宝讲故事在冷兵器时代,谁拥有了强弓劲弩,谁就能称霸世界。到了热兵器时代,谁拥有先进的火枪大炮,谁就能战无不胜。在如今的科技时代,谁拥有了最尖端的科技,谁就能成为世界第一。在金庸早期的江湖世界里,想要占得一席之地就必须依仗高深的武功。就算拥有聪明绝顶的头脑,在蒙汗药和火枪还没发明前,聪明智慧依旧只能拿来参悟秘籍、寻思对策,并不能像韦小宝那样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就能行走江湖。读书号2023-04-16 13:24:5800011914-1945年期间,柏林城市的曲折发展历程
文丨孙虎的书房编辑丨孙虎的书房从建立之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意志第二帝国才发展了短短的43年。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首都柏林发生了巨大变革。战争爆发后不久,德国政府就意识到战争并不会很快结束,并任命沃尔特·拉瑟诺负责管理新成立的战争物资办公室。该办公室将生产与经营集中起来,并通过抵制德意志第二帝国权力的进一步分散,加强了柏林在德国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读书号2023-05-24 11:22: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