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行动:1980年英国特种部队解救伊朗人质
伊朗革命集会
1979年,伊朗爆发革命,旧王朝垮台,老国王巴列维流亡埃及,以霍梅尼为首的神职人员,建立了新政权。
与巴列维王朝亲美相反,霍梅尼政权实行极端反美的政策,伊朗境内,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连同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红灯区、赌场被一扫而光,街头巷尾涂满了“打倒美国”的口号。
伊朗人焚烧美国国旗
1979年10月,老王国巴列维病重,请求前往美国治病,美国总统卡特不忍心拒绝一个生病的老人,同意了这个请求——巴列维下台后,本来想去美国避难,美国不想激怒霍梅尼,没有同意。
卡特接纳巴列维,彻底激怒了霍梅尼。11月1日,霍梅尼发表讲话,骂美国是撒旦,号召民众示威,一场声势浩大的反美风暴迅速席卷伊朗全境。
3天后,伊朗首都德黑兰,成百上千的学生冲进美国大使馆,扯下美国国旗,占领了使馆主体建筑,还扣押了52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逼美国交出巴列维。
这便是当年轰动全球的伊朗人质危机。
被劫持的美国人质
卡特政府焦急不已,先是派特种部队营救,之后苦苦谈判,历时444天,最终救出了人质。
伊朗用人质危机把美国搞得灰头土脸,没曾想,半年后自己就被反噬了——1980年4月,6名恐怖分子冲进伊朗驻英国大使馆,劫持了26名人质,胁迫伊朗政府答应若干条件。
伊朗竟被恐怖分子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了!强硬的伊朗,会答应恐怖分子的要挟吗?
恐怖分子劫持伊朗人质(《六日》剧照,下同)
01
故事还要从胡齐斯坦省说起。
胡齐斯坦省,位于伊朗西南部,这里气候温和,河流纵横,土壤肥沃,是伊朗主要的农业区和产油区,伊朗90% 的石油资源集中在这个省。1979年前,胡齐斯坦省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均占全国总产量的90%,谷物和棉花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3和1/2。
但是,这样一块宝地,其主要居民却是阿拉伯人。60年代,胡齐斯坦省350万人口中,阿拉伯人占80%,他们祖祖辈辈居于此,而波斯人(伊朗的主体民族)不到20%,多是1925年之后迁移来的。
胡齐斯坦省地理位置
历史上,波斯人与阿拉伯人有积怨,因此伊朗对胡齐斯坦省的阿拉伯人怀有偏见和歧视。
波斯人虽然占少数,但却占据了政府、军队和保安部门所有重要岗位,占人口多数的阿拉伯人被排斥在外,政府还剥夺阿拉伯人的土地,分给波斯人耕种,禁止学校教授阿拉伯语。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1955年,为争取民族平等和民族自治,胡齐斯坦省的阿拉伯人成立了“阿拉伯斯坦解放阵线”,与伊朗政府进行斗争。
这个组织得到了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支持和同情,阿拉伯国家认为,阿拉伯斯坦(即胡齐斯坦省)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必须从伊朗手中收回,叙利亚甚至因这个问题和伊朗断交了,伊拉克更狠,直接声称胡齐斯坦省是伊拉克的领土。
胡齐斯坦省洪涝灾害
霍梅尼搞革命时,为了争取胡齐斯坦阿拉伯人支持,许诺革命胜利后给他们以自治权。等到革命成功后,阿拉伯人找霍梅尼兑现承诺,霍梅尼说:此一时,彼一时,承诺过期了。
被忽悠了的阿拉伯人,只得继续与霍梅尼进行斗争。
阿拉伯人虽然在胡齐斯坦省占多数,但在整个伊朗他们属于少数民族,“阿拉伯斯坦解放阵线”(后改名“解放阿拉伯斯坦民主革命阵线”,英文简称DRFLA)的那点人马力量太小,动摇不了霍梅尼的统治。
历史告诉我们:造反不成的时候,必定出现恐怖活动。
02
1980年4月30日上午11点多,位于英国伦敦王子大道16号的伊朗大使馆门前,出现了6名阿拉伯人,他们径直向使馆大门冲去,其中一人二话不说,开枪打碎了门卫室的玻璃,飞溅的玻璃碎片击伤了英国警察洛克。
恐怖分子冲击伊朗使馆(剧照)
洛克回忆:我只觉得一袭红幕放了下来,眼睛和脸生疼,我当时以为自己被枪打中了。他本来在使馆外执勤,可能是太无聊了,就到使馆里面和门卫阿巴斯一起喝咖啡,没想到碰到了这种事。
伊朗驻英国大使馆人数很少,没有专门的守卫力量, 6名阿拉伯人迅速占领了整个大使馆,控制了26名人质:17名使馆人员,8名其他人员,1名英国警察(洛克)。
洛克(剧照)
幸运的是,劫持发生时, 2名使馆女工作人员从后窗逃走,1名男工作人员爬到隔壁办公楼逃脱。
很快,恐怖分子打电话给英国广播公司,向外界公布了自己的身份和要求,他们声称自己来自伊朗胡齐斯坦省,是“解放阿拉伯斯坦民主革命阵线”的成员,占领使馆、劫持人质,是为了自己的“国家”。
剧照
他们要求霍梅尼政权给胡齐斯坦省更多的自治权,立即释放被关押的91名阿拉伯斯坦自治运动成员,如果24小时不满足他们的要求,就杀死人质并炸毁使馆大楼。
6名恐怖分子中,为首的人绰号叫“萨利姆”, 27岁,其余5名成员都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年轻气盛,胆子很大,但经验不足,在对人质进行搜身时,他们竟然没有搜出洛克的配枪。
事后查明,恐怖分子一共携带了3支勃朗宁手枪、1支左轮手枪、2把冲锋枪,以及5枚俄式手榴弹。
这起恐怖事件,很快震惊了整个英国。
撒切尔夫人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主持召开紧急内阁会议,商量对策。英国外交部拍紧急电报给伊朗政府,转告了恐怖分子的要求,并表示要尽快解决这一事件。
内阁会议很简短,撒切尔夫人决定:政府决不答应恐怖分子的要求,尽量和他们进行谈判,力争和平解决,如果恐怖分子杀害人质,就出动第22特别空勤团(SAS)武力解救人质。
恐怖分子(剧照)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恐怖袭击活动非常猖獗,如果屈从恐怖分子,无疑会助长他们的气焰,鼓励他们继续犯罪,因此,很多国家都形成了一种共识或者说默契,那就是对恐怖分子不妥协。
“眼镜蛇指挥室”(剧照)
会后,英国成立了由首相、内政部长和军警高级指挥官组成的“眼镜蛇指挥室”,全权指挥协调处理此事。
内政部长怀特劳下令:只要恐怖分子杀害2名以上人质,就对使馆发动攻击,SAS应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
03
伊朗驻英国大使馆,是一座5层大楼。劫持事件发生后,警方包围了大楼并封锁了附近街道,狙击手严密监视着大楼的情况,谈判专家也在用电话与恐怖分子周旋,拖延时间。
此外,很多新闻记者赶来,在警戒线外面架起摄像机,做现场直播。
使馆外的记者(剧照)
在谈判专家的努力下,第二天,恐怖分子做出了一些让步,他们先后释放了1名怀孕的伊朗妇女和1名生病的英国广播公司记者。萨利姆警告谈判专家,如果英国不能说服伊朗政府答应要求,就拿剩下的人质开刀。
伊朗人在大使馆外祈祷
事情虽发生在英国,但恐怖分子是对着伊朗政府去的,被劫持的人质中,绝大部分是伊人,只有4名英国人(警官洛克,厨师莫里斯,还有2名英国广播公司记者)。
伊朗政府的态度,你绝对猜不到——从伊朗传过来的回话称,这6名恐怖分子是为美国中央情报局卖命的特务,被抓的人质若能为革命信念献身,那将是他们莫大的荣耀。
既然伊朗政府指望不上,英国只能独自扛下此事。
剧照
解救人质的关键,是了解使馆内情况。为此,英国警方在使馆隔壁的墙上用钻头打孔,放置了窃听器和微型摄像头,为了掩护打孔凿洞的噪声,他们特意让燃气公司在使馆附近地面打洞,假装进行工程维修,还通知机场,让起降飞机在使馆上空飞过。
与此同时,作为营救主力的第22特别空勤团,也在反复推演、演练营救行动。
打孔放置窃听器(剧照)
第22特别空勤团的历史可追溯到二战时期,1941年,英国为破坏轴心国在北非的通讯和交通线路,成立了这支特种部队,他们在德国和意大利军队的后方,进行游击战,曾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炸毁德军250架飞机和几十个弹药库。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11名以色列运动员被恐怖组织“黑九月”绑架并杀害,震惊全球。各国开始重视国际恐怖活动,着手组建反恐部队,英国也不例外,第22特别空勤团开始接受反恐训练,并逐渐成为反恐作战的一把利剑。
慕尼黑奥运会期间,被恐怖分子炸毁的直升机
第22特别空勤团处于24小时不间断待命状态,他们乘坐的直升机和运输机,几分钟就可以起飞,3小时内能赶赴英伦三岛任何地方。
除了特种部队常规的近战、射击、攀援、房屋侵入、爆破等技能外,第22特别空勤团还进行了“死亡屋”反劫持训练:多个假人突然出现在背后时,做到3秒内找到其中持有武器的假人(假人是移动的),并将其击中。
在装备上,第22特别空勤团使用的主要武器是MP5冲锋枪和勃朗宁手枪,冲锋枪上安装了战术灯,用于在烟雾和黑暗中寻找目标,士兵们头戴防毒面具,身穿特制作战服(具有一定的阻燃作用),还开创性地装备了闪光弹。
第22特别空勤团
这些战术和装备,在现在看来没什么,但往后退四十几年,还是很罕见的,可见当时英国的反恐理念是比较先进的。
04
劫持事件发生时,有一个大使馆管理员正在休假,此人对使馆内的建筑构造和设施了如指掌,根据他提供的信息,第22特别空勤团迅速搭建了一个专供训练的仿真使馆,要求训练人员对构造和位置烂熟于心。
此外,被释放的英国记者人质,提供了恐怖分子的人数、武器以及被关押的人质情况。据了解,大部分人质都被关押在二层和三层的房间里。
SAS利用大使馆模型演练(剧照)
根据这些情报,第22特别空勤团制定了代号为“猎人行动”的营救计划。
计划是这样的:24名队员分兵两路,红队(12名队员,分成3个小组)负责进攻三到五楼,其中1个小组从楼顶天窗进攻五楼,另外2个小组通过索降,分别进攻三楼和四楼,蓝队(也是12名队员,分成3个小组)负责清理地下室和一二楼,1个小组负责一层。
谈判专家(剧照)
谈判专家和恐怖分子周旋以及为他们送饭期间,恐怖分子提了很多条件,比如找3个阿拉伯使馆的大使出面调停,安排大巴、飞机送他们和人质离开英国等等,但都没有获得肯定的答复。为表诚意,恐怖分子又释放了3名人质。
5月5日,恐怖分子的要求仍然没有获得满足,他们本以为1天就能解决问题,成为英雄,没想到一耗就耗了6天,他们精神濒临崩溃,情绪越来越烦躁,决定处决1名人质。
萨利姆(剧照)
被选中的人质,是大使馆新闻参赞拉瓦萨尼,他淡定做了祈祷,声称自己不怕死,死了就会成为伊朗革命运动的勇士。晚上6点50分,拉瓦萨尼写完遗书,吻别伙伴后,恐怖分子就送他上路了,还把尸体扔下了大楼,几分钟后,警察把尸体运走了。
警方抬走拉瓦萨尼的尸体
杀2名人质就发动进攻,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对使馆内的情况完全不了解,为救人质,只能紧急强攻。
现在,这个前提消失了,第22特别空勤团已经掌握了情况,并做好了战斗准备,只要恐怖分子杀害人质,就可以行动。
现场最高指挥官、内务部长怀特劳请示撒切尔夫人后,下令启动“猎人行动”, 第22特别空勤团,从警方手里接管了现场指挥权。
晚上7点26分,攻击开始,行动小组引爆了大楼顶部的炸弹,吸引恐怖分子的注意,掩护各小组行动。
SAS队员从大使馆阳台上进攻
紧接着,红队2个小组索降到三四楼阳台,砸开窗户,投掷闪光弹,冲进了大楼。另1个小组从天窗进入了5楼。蓝队2个小组爆破了一二楼的窗户(钢制窗户,防弹玻璃),也冲进了大楼,另1个小组砸开地下室的窗户,进入了使馆内部。
虽然有1名队员在索降时被绳索缠住了,差点出事,但有惊无险,24名队员都攻入了使馆大楼。
SAS队员索降
05
接下来的扫荡过程很顺利。
二楼,萨利姆准备拿枪反抗时,警察洛克与他扭打在了一起,这时行动小组大叫让他闪开,洛克就势闪到一边,几声枪响,萨利姆被击毙了。
三楼,大使办公室里,1名恐怖分子被击毙,原本关押在大使办公室的人质,被转移到了里间的电报室。行动小组炸开电报室的门,冲进去击毙了1名恐怖分子。此前,这名慌乱的恐怖分子打死了1名人质,打伤了2名人质。
扫荡使馆内的恐怖分子(剧照)
剩下的3名恐怖分子失去了斗志,混在人质中,打算趁乱逃出去,但其中2人很快被指认出来,行动小组毫不犹豫打死了他们,其中一人身中27弹。
之后,行动小组将所有人带到使馆后院的草坪上,根据掌握的资料照片,一一进行核对检查,最后的1名恐怖分子内贾德因此被活捉了。
内贾德被活捉(剧照)
如果不是身上没有武器,长得又特别稚嫩,现场还有电视直播以及伊朗外交官求情,估计聂贾德也得被突突。后来他被判处终身监禁,2008年获得假释。
据说行动前,撒切尔夫人曾发来绝密指示:务必保证人质安全,希望整个事情在大使馆内解决。
什么叫在大使馆内解决?有人解读说,这其实就是绝杀令,撒切尔夫人不希望看到有任何恐怖分子活着走出大使馆。
SAS解救人质示意图
整个行动持续了20分钟,5名恐怖分子被击毙,1人被活捉,26名人质中,5人先前被释放,1人被处决,1人被打死,2人被打伤,其余17人安然无恙。
参与行动的24名第22特别空勤团士兵,仅有1人轻伤,“猎人行动”因此成为了世界反恐战争的经典范例。
撒切尔夫人与立功队员合影
2017年,英国和新西兰根据这一真实事件,改编拍摄了电影《六天》。
然而,这部电影拍得特别烂,标签上打的是剧情/动作/惊悚/历史,但我没看懂零乱的剧情,没看见任何动作,更没感受到惊悚,只有几抹粗线条的历史,支撑着这淡而无味的片子。
高考倒计时33:我总结了100个句子搞定高考英语3500词,记得要看
想要把高中英语学会,那么大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把单词搞定。而在高中阶段我们接触到的单词会很多,也是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都会用到的单词,这些单词加在一起会有3500个,而再加上一些比较不常用的,大概有5000个单词。读书号2023-05-26 16:37:490009耗时7天,我汇总了高中生物105个基础知识点及高频考点,记得打印
高中生物最重要的就是课本当中的知识点了,这也为什么都说生物这一门科目特别像文科的原因。而对于高中生物来说更是如此,很多的题型都是源自于课本当中,想要把高中生物的分数提高其实很容易,首先就要把课本都吃透,成败往往取决于细节,哪怕课本当中的一段小小的一句话都不要放过。读书号2023-04-22 16:36:410000诗词启蒙|笠翁对韵(七虞):车其磊(注释)
续:笠翁对韵(一东)笠翁对韵(二冬)笠翁对韵(三江)笠翁对韵(四支)笠翁对韵(五微)笠翁对韵(六鱼)笠翁对韵上卷七虞红对白①,有对无。布谷对提壶②。毛锥对羽扇③,天阙对皇都④。谢蝴蝶⑤,郑鹧鸪⑥。蹈海对归湖⑦。花肥春雨润,竹瘦晚风疏。麦饭豆糜终创汉⑧,莼羹鲈脍竟归吴⑨。琴调轻弹,杨柳月中潜去听⑩;酒旗斜挂,杏花村里共来沽⑪。【注释】读书号2023-05-23 10:14:460000开学新式标语频出,不是笑死就是被折服,厉害了我的校
金秋已至,神兽如期归笼,久违的学校又躁动起来,来看看学校准备的各种标语,创造从未停止。#头条开学季#先上中小学版的:“你背的不是书包,是成长!”走进书香芬芳的校园,所吸引目光就是这些“神”标语,不禁感叹,要是能回到学生时代,在这么好的环境里,自己发奋图强,定要遵循毛主席的教导“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立志成为有用之才!可惜了,这重担落在了孩子们身上。读书号2023-04-23 13:54: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