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这四位好汉的排名都被压低,却注定了梁山的悲惨结局
一、梁山的三个节点
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水浒传》中,梁山108将之所以结局悲惨,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一系列变化 ,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比如第一个节点便是,宋江回家接老爸,被神仙姐姐授天书这件事。明显是“话语权”的争夺,拉虎皮做大衣,这种游戏自古及今屡见不鲜。
第二个节点是,晁盖之死。晁盖怎么死得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死了就好!从此宋江就可以放开手脚了。如宋江根本不给晁盖报仇,去攻打曾头市,却一门心思地“赚”卢俊义上山。
宋江这种“曲线报仇”的做法,怎么看怎么让人难以理解。只能说明一点:这是宋江对梁山的整合手段。

第三个节点最引人注目的同时,也隐藏得最深,这便是梁山108将的排位。以“天意”为虎皮,用卢俊义活捉史文恭,替晁盖报仇为工具,开始对梁山全面掌控,并把梁山108将,死死捆绑在一起。
以至于那么爽利的鲁智深,在反对宋江招安时,虽公开提出了散伙,却不敢付诸行动,只能自打脸,为何?天降石碣时,既然接受了排位安排,也就等于承认了宋江是“天授大哥”,被死死捆绑在梁山。
这种情况下,鲁智深倘若真敢散伙,必会遭到整个江湖的围攻。所以,鲁智深就只能继续跟着宋江,换来了最终的“洒家心如死灰”。
且这次梁山108将的排位,也藏着玄机。所谓“谁制定游戏规则,谁受益”,宋江正是通过调整好汉排位(座次),确定了不可撼动的地位,最终实现了对梁山的整合,具体表现在这四位好汉的排位上。

二、对梁山马军的争夺,林冲遭排挤
梁山108将的排位,有个明显套路,除梁山四核心外,马军的地位高于步军,而步军又高于水军。
梁山四核心,通过赚钱卢俊义上山,已经被解决了。卢俊义虽排第二,却充当着“吉祥物”角色,实权掌控在宋江、吴用手中。公孙胜早就置身事外,为了补充他的职能,宋江把朱武,安排入核心,搭配卢俊义。
因此,马上将谁排第一,就成了关键一环。宋江的安排是,关胜虽上山很晚,却力压林冲,排在第五位,并成为梁山五虎将之首。林冲排在第六,梁山五虎将次席。
显然从对梁山的贡献来言,林冲这个排位冤到家了。自火并王伦之后,林冲就一直都是梁山第一大将身份,结果最终却被关胜压住。宋江为何这么做?

只因林冲得罪了招安的关键人物——高俅。且林冲还是唯一公开喊出造反的好汉,在大战高唐州时,林冲对着高廉大喊:“我早晚杀到京师,把你那厮欺君贼臣高俅碎尸万段,方是愿足。”
显然,林冲的目标跟宋江背道而驰,成为了梁山招安的一大阻碍,宋江如何敢让他成为梁山五虎将之首,继续担当梁山第一大将?
宋江想掌控住梁山马军,就必须要踢走林冲。由此,关胜这才依靠祖宗光环,压住了林冲,保证了宋江对梁山马军的控制。

三、对非嫡系的排挤,鲁智深、杨志排名很冤
花荣由于是宋江嫡系,排在第九,按理说他的这个排位,正好是梁山五虎将之一的。结果,花荣却是梁山八彪之首。显然这是花荣替宋江掌控梁山八彪的节奏。
那么花荣这个排位高吗?相对于鲁智深来言,要高很多!
鲁智深是三山派大哥,正是由于鲁智深率领二龙山的加盟等,直接让梁山实力提高了至少一个档次。鲁智深的这等贡献,最差也应被排在前十吧,起码也应比花荣、朱仝、李应靠前这才合理。
哪料却排在第十三,给了一个步军统领大哥的位置。为何会这样?答案谁都清楚,就是由于鲁智深反对招安,且还是最激烈的那位!

从关胜压住林冲来言,“祖先光环”似乎成了决定性因素。但为何却没体现在杨志身上?杨志是金刀杨令公之后,结果排名在第17,而排名第15的董平,竟入了梁山五虎将,杨志却仅入梁山八彪。
董平、呼延灼、秦明、关胜,这都是宋江亲自收服的,杨志却是二龙山的二当家的,属于二龙山派系,这就是原因!
从杨志排名上也能看出来,宋江对二龙山势力的忌惮。鲁智深、武松,由于影响力太大,不得不给步军统领,却又有李逵对冲,比如芒砀山最精锐的步军,由项充、李衮等统领的人马,全归了李逵。
这一系列操作都证明了,宋江对鲁智深、杨志的打压,使得这两位排名都很冤,却保证了宋江在招安时,阻力最小。

四、对核心层的控制,朱武排位是闹剧
宋江通过打压林冲、鲁智深和杨志,完成了对马军和步军的整合。但他依然有头疼之事,这就是核心层。所谓的“梁山四大巨头”,宋江、卢俊义、吴用和公孙胜。
按宋江最初的设置是,宋江加吴用,卢俊义加公孙胜,结果公孙胜却“不给力”,自他被李逵用斧子逼回来之后,公孙胜就一直在玩票,啥也不管,只进行“正法”,对付那些会法术的人。
公孙胜的玩票,使得梁山核心层出现了一个缺口。那么谁来弥补?朱武就这样被提升起来了。
朱武是少华山二当家的,而少华山跟二龙山渊源很深,被统称为“三山派”。这其实就等于,朱武理应成为鲁智深的“智囊”。一旦形成了这种格局,谁会不高兴?自然是宋江。因为鲁智深的三山派,啥都不缺,就缺智囊!

故而,宋江一面出于忌惮,把朱武扔在地煞之首,排名第37,一面又让朱武进入核心层,成为卢俊义的副手。这怎么看,怎么如同闹剧!却恰恰反应出了,宋江对朱武既不得不重用,又不得不防范。
因为朱武才堪称是真正的军师,拥有军事韬略,至于吴用几乎都是“玩人的智谋”。
结果朱武排第37,去干核心层的工作,这不是闹剧是啥?无非是宋江弥补核心层的不足罢了,却又舍不得给朱武高位,其目的依然是为了实现宋江的招安。

五、总论分析
从到马军、步军,到核心层,宋江就这样通过所谓的“天降石碣”,进行梁山排位,完成了最后整合,最大限度让招安势力占据关键位置,让反对招安者,就算发声,也无法形成合力。
就拿武松反对宋江招安时,鲁智深代表步军发话后,倘若林冲当时是梁山五虎将之首,代表梁山马军发言反对,会形成啥效果?结果却只有步军(鲁智深、武松)反对,马军(关胜)、水军(李俊)、核心层全部沉默。
因此,从这四位好汉的排名上,就能推测出,梁山招安已不可阻拦,梁山108将的悲惨结局从这一刻起,就被注定了。
老话“三更莫贪色,半夜不恋食”是啥意思?老祖宗忠告,建议了解
中国民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其发展经历了多个时期的演变和发展。在古代,农业生产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经济活动,因此,许多民俗活动都与农业生产相关。例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历年节庆。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大扫除、贴春联、放鞭炮等活动,以祈求家宅平安、风调雨顺、丰收吉祥。读书号2023-05-10 16:51:580000揭秘李师师:宁做青楼妓,不做帝王妃
在喧嚣的世界里做一个沉静的读书人主播:雨朦作者:香蕉鱼011115年,北宋最致命的强敌金国诞生了。刚一建国,金太祖完颜旻就干了几件大事。他以年轻的体魄,完美的智商,给辽与宋投去了两枚定时炸弹——炸弹的包装袋上写着,被灭倒计时:辽·10年、北宋·12年。真真已经到没有退路的时刻了。那这个时候,宋徽宗在做什么呢?他迷上了奇石收集。权臣蔡京还专设采办机构“花石纲”。读书号2023-05-23 10:24:040000班主任:我将高中生物基础知识,整理成20页填空题,考试前要看
高中生物自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要相互统一,学习生物同其他学科一样,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所以大家在复习高中生物的时候,建议大家在复习的时候,要先把教材课本中的知识点通通背下来才可以,就连书下面的注释也不能够去放过,可见高中生物这一门科目对于教材的依赖性有多强!读书号2023-04-22 19:27:130000难怪李莫愁非要得到玉女心经,经书有两大功效,李莫愁梦寐以求
文/金宝讲故事很多朋友都看过金庸的武侠小说,金庸的小说除了剧情精彩纷呈之外,他刻画人物的功底可谓是入木三分,让读者不知不觉产生共鸣,将金庸笔下的虚拟人物逐渐现实化。随着网络时代的日新月异,如今各大网站上涌现了不少封神之作。然而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些网络红文大多都是爽文,为了衬托主角,书中的配角犹如一朵朵随风飘逝的落叶,他们大多都是千篇一律、转瞬即逝,唯有金庸笔下的配角有血有肉,让人记忆犹新。读书号2023-04-16 13:29:220000静贵妃想要正宫名分,为何道光帝和咸丰帝父子,都不愿意给她?
咸丰五年(1855年)七月初一,绮春园寿康宫。油尽灯枯的静贵太妃博尔济吉特氏,终于等到了她心心念念的“皇太后”封号——康慈皇太后,足足五年,静贵太妃处处享受着太后的待遇,养子咸丰帝也是尽心侍奉,可却只尊她为“孝慈皇贵太妃”,始终与太后的名分相距半步之遥,相传,如今这个皇太后的名分,也不是咸丰帝愿意给的,读书号2023-05-10 18:12: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