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昀与和珅到底是什么关系?
作者:赵心放
纪昀,字晓岚,清代文学家、朝廷官员,是我国历代社会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其知名度能与历史上最著名天子、文臣、武将及各类名士比肩。他为啥如此出名?除了大清离现代最近,各类大师方便从中采集素材搞艺术创作外,借用嘉庆帝御赐碑文上的一句话,他算得上一个“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的奇人,其故事多多且令人津津乐道后有所感悟。

(一)纪昀的奇特之处
老纪有根大烟袋,那装烟的烟锅特大,一次可装上好几两烟丝。从他家住的虎坊桥开始吸,能一直吸到圆明园去,不少于十里路吧?在非正式场合人们都习惯称他为纪大烟袋。
用博览群书、学富五车这些语言,根本概括表达不了他超过常人的博学。《清朝野史大观》称:纪昀著《四库全书总目》,汇集了中国三千年历史浩瀚的典籍,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作点评,这是一般人难能办到的。张培仁称赞纪昀是“一代儒宗,千古绝学”。
老纪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首先肯定有优良的遗传基因,使其具备天赐的超人智商,其次嘛与他从小勤奋好学分不开。他自己曾说过,从四岁开始,无一日离开笔和砚,意即每天都在用功地读书和写作。他讲他能长寿的原因是俭、勤、静、慈四个字。其中的勤和静,得益于是个爱读书的人,如同书虫每天都离不开书。
纪昀说话十分风趣且有自然的形体动作配合,使人印象深刻。某日一友人的太夫人大寿,他到场后被要求作首贺寿诗,用聊天的语气写出来即可。他开口就是这婆娘不是人,众大惊之中,他随口奉承是九天仙女,不是一般凡人,众人大笑中他说生下的儿子去当贼。众人再一次大惊之中,他说去偷蟠桃献给妈吃。只有仙人才能去偷仙桃,凡人想偷没这本事,实际又捧了儿子一把。他的这场表演一时传为佳话。这不是瞎编的龙门阵哈,这故事载在《清朝野史大观》上的。
他在皇帝面前也是这样表现的。某天他想请假回家看望父母妻子。乾隆皇帝出对子“思父思母思妻子”,说对上了才能准假。纪昀纳头便拜,乾隆皇帝说你还没回答啊,他随即答道:谢天谢地谢君王。乾隆皇帝叹道,你真是个奇才啊。

(二)纪昀的特殊嗜好
他特别嗜好吸烟。除了上朝议事、吃饭睡觉入厕外,随时都攥在手上吸个不停。有一次在朝当值,正吸得津津有味时,忽报皇上驾到。见到皇上要严肃端庄讲规矩的,他赶紧把烟袋插在靴筒里。皇上看到了故意捉弄他,慢腾腾地和他谈话。时间长了,那烟锅里来不及熄灭的火,烧着了袜子和腿肉,痛得他裂嘴咬牙。皇上有意问他哪里不舒服,他只好说把话说穿,烟锅在靴筒里烧起来了。本来走路一阵风的纪昀,遭此厄运,很时间拄着拐杖走路,得了个铁拐李的绰号。
据说他从来不吃大米,偶尔吃点儿面食,每餐要吃十盘猪肉,茶一壶。但他不是什么肉都吃,比如鸭肉就不吃。据说他认为不管再高明的厨师烹饪,鸭肉那腥秽味是无法除掉的。他的《解嘲》作了专门说明,爱好是由自己的性情决定的,问题很微妙,很难说清楚。
纪昀说他不善书法,但特别喜欢收集砚台,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墨盘,大家不知他收集了多少方。他曾以“九十九砚”作为书房名。据不完全统计,他写砚台的文章和诗至少上百篇(首)。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他在多乌鲁木齐被皇上召回,从新疆带回来一方砚台,他专门为这方砚台题了一首诗,说这方砚台不受看且冥顽不通人性,但在谪居生活中,就它多情哦,陪伴他到了黄沙遍地的玉门关等地,还一起返回京城。面对这方朝夕相处的砚台,纪昀得到了几多安慰,也寄托了自己的不少感慨。
同年十月,纪昀重新在翰林院任职。他又在日常所用的一方玉砚台背面题了一首诗。在诗中,时年四十八岁的纪昀,悲叹自己老了,才思枯竭了,但他还要用笔砚来艰苦的工作。

(三)纪昀的为人处世
在现代清宫戏中,使人感到纪昀和和珅是一个钉子一个眼,有事无事都在对着干。从史料上来看,不完全是这么一回事。纪昀年纪大一些、处事内敛圆滑,文字功夫了得。年轻的和珅处世外向泼辣,易惹是生非,纪昀会时时善意地提醒和珅。在治国和理财上和珅有一套,纪昀常常听他的。纪昀与和珅,两人的基本目标一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由于两人的出身不同、入仕的背景不同、性格也不尽相同,只是在一些理念上有不同看法而已。因此两人一一般来说是相熟而不相互勾结,相互争吵而不无情撕咬,时常相互作弄逗趣。当然也有纪昀玩笑开过火了,和珅输不起搞报复的事发生。
和珅在沧州新修了一座花园,穷极奢华,请纪昀去题一块匾。纪昀对贪赃枉法行为一向深恶痛绝,但情面上不去题写也不行,于是略微思索题了“竹苞”二字。讲才学和珅 比纪昀差十万八千里,当然不明白这两字是啥是啥意思,于是客气地请纪昀赐教。纪昀说出自《诗经.小雅》里《斯干》那篇文章里的颂歌,接着作了一通详细的诠释。和珅听了满心欢喜。

过了一些时日,乾隆皇帝去游玩,一看就说是纪昀在骂人。和珅不明其意,乾隆皇帝虽然诗作得多且也差劲,但才学还是很厚实的,解释道:那颂歌里的“竹苞松茂”四字是各取一义,合起来是赞颂主人家根基坚固、繁荣昌盛之意,如果只用“竹苞”二字,就成了“个个草包”的骂人话了。
这个玩笑纪昀开过火了,和珅怀恨在心,过了一些时日,抓住纪昀给犯法的儿女亲家卢雅雨通风报信一事,狠狠地在乾隆皇帝面前参了纪昀一本。全靠纪昀坦白交待得快,乾隆皇帝爱惜他这个人才,只是把纪昀革职到新疆去戍边了几年。
推荐纪昀担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的,是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在和珅受乾隆皇帝宠爱,专权的数十年,不少朝廷大臣都 去巴结和珅,只有纪昀、刘墉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大臣始终不曾去依附。纪昀、刘墉两人一个善写文章,一个工于书法,都有收藏砚台的爱好,两人有时相互赠送砚台,偶尔同时看起就会你争我夺,但彼此都不为意。一句话两人关系很好。

【作者简介】赵心放,重庆市人,作品散见于报刊网络。
他踢人下阴、咬人手指,却被金庸吹成一流高手,3个传人天下无敌
时至今日,当我们重拾金庸武侠小说的时候,依旧会被书中峰回路转的剧情所吸引,就算金庸的武侠著作屡屡翻拍成电影、电视剧,我们仍能看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金庸的武侠小说为何拥有如此魅力?除了剧情一波多折、人物跃然纸上之外,笔者认为,金庸的著作还有一种“史诗感”。原来金庸的著作大多沿用了真实的历史,而他的十五部著作又在巧妙地架构之下有着前呼后应、相互衔接的妙境。读书号2023-05-24 04:35:060000耗时8天,我将高中生物整理成25个专题,7天吃透拿分,建议收藏
说到高中生物,相信大家也都是不陌生,因为生物这门学科所学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与我们人的身体还有人的周围环境息息相关的,而在我们的高中阶段呢,它也是我们高中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学科,在高考中也是占有不小的分值的。读书号2023-04-22 20:38:240000耗时8天,我将高中英语完形填空专题专练,汇成45页笔记,记得看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完形填空的考查走势,全国各省市套卷中的完形填空中,并且大部分完形填空文章仍然以记叙文为主。因此,记叙文类完形填空将继续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读书号2023-05-24 21:05:490000第一件荒唐事就是“杨贵妃认子”。
杨贵妃为中国四大美女之一,有着倾城倾国的姿色,天生丽质,精通音律,又擅歌舞,这样色艺双全的人,难怪唐玄宗对她宠爱有加;不过,杨贵妃仗着唐玄宗对她的宠爱,做过荒唐事还真不少,尤其她与安禄山之间暧昧关系,众大臣都看在眼里;但令人不解的,唐玄宗贵为天子,竟容许她的妃子跟别的男人胡来,连帮洗澡都没关系,难怪唐朝要走向衰败的命运。▲杨贵妃有着倾城倾国的姿色,深得唐玄宗宠爱。(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读书号2023-05-10 21:01: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