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内心,就是修行;人有修行,才有力量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 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道德经》第63章分享暨连接月分12
八、觉察内心,就是修行。
原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作”指发生、冒出。
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老子用“天下”二字表示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
其实,攻坚克难,从容易处入手;伟大功业,从细节中生发;避免祸端,先防患于未然,这些道理我们都懂,但为什么经常做不到呢?
因为,这需要修行的真功夫——也就是需要智慧撑起来的觉知力,与德行撑起来的自控力,同时起作用。
人的通病是好高骛远,老觉得自己是做大事的人,所以对小事不屑一顾。
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要一提“小事”就轻慢,就觉得:“这点小事让别人去做,我把握方向就行。”
轻慢心一起,人必浮躁,浮躁就失根了。
没有根,智慧从何而来?
人通常会高估远大目标的效果,却低估专注小事时累积出的蜕变。
世上有各种各样的成功者,但共性都是专注,专注于什么?专注于重复。
成功绝不是偶然,必须在漫长岁月里经历难耐的重复。
然后,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中,把轻慢磨掉,把分别磨掉,把浮躁磨掉,磨到心无旁骛了,才能聚精会神,在一瞬间把心灯点亮。
很多人天资聪颖,但就是没有自控力,事情做几次就没耐心了,总想找个见效快的方法,再试试。
做事就像砍树,人家砍1000下,我们也砍1000下,但人家成功了,因为他每一下都落在同一个地方;我们没成功,因为我们1000下落在了1000个地方。
道理其实很简单,但要把轻慢心、分别心、浮躁心都去掉,才能重新与道连根,这是人生最难的自控。
好的人生,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就在当下。
当下就是一个天下,当下就是一段完整的生命旅程。
每一个当下,都在发生着一些事,不要去分析这些事是难是易、是大是小,只是把当下做好,就行了。
利用每一刻觉知内心,就是亮化神性品质;让自己的品质处于恒定状态,就能引发生命的蜕变。
如果一会点火,一会又熄火,火力跟不上,生米怎么可能煮成熟饭呢?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要点在于:无论做事还是修道,想成功,都要消融分别心。
天下事没有难易大小之分——做不到,再容易的也是难事;忽视了,再细小的也是大事。所以,不要去区分难易大小,那是头脑层在消耗能量。
事情来了,就专注去做,利用做的过程觉察内心,这就是修行。
人有修行,才有力量。
"四川王"刘湘死后,妻子曾找蒋介石发难,她和子女的结局如何?
希望读者在阅读文章前,为作者点一个“关注”,作者会努力按时按量写出更好优质内容,谢谢!全面抗战爆发前,刘湘是中国最大的军阀之一。坐镇四川,管理五千万人口,被称为“四川王”。蒋介石趁机和他交朋友,任命刘湘为“四川省主席”。本可以偏安一隅的他,深知家国大义,所以率军亲征。然而没等到胜利,在1938年1月20日,刘湘就突发疾病去世,这令众多军政人员唏嘘不止。读书号2023-05-26 10:00:110001杜甫五古《望岳》读记
杜甫五古《望岳》读记(小河西)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赴长安应进士失败后,便开始了齐赵游。这首诗即在齐赵游期间所作。(开元最后几年间。)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0000别拿村长不当干部
德不配位,必有祸端文/大圣我们接着说《水浒》。《水浒传》就是一出悲剧,里面的悲剧人物一抓一大把,结局一个比一个惨,上山前各种冤屈,家破人亡;上山后,起初还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等接受了招安,要么战死沙场,要么被人陷害,要么病死,要么自杀,梁山一百单八将,你扳着指头数一数,没几个得善终的。这其中,我觉得最悲情的人物,应该是梁山第二代领导人,郓城县东溪村前村长,号称托塔天王的晁盖。读书号2023-05-23 12:55: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