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内心,就是修行;人有修行,才有力量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 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道德经》第63章分享暨连接月分12
八、觉察内心,就是修行。
原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作”指发生、冒出。
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老子用“天下”二字表示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
其实,攻坚克难,从容易处入手;伟大功业,从细节中生发;避免祸端,先防患于未然,这些道理我们都懂,但为什么经常做不到呢?
因为,这需要修行的真功夫——也就是需要智慧撑起来的觉知力,与德行撑起来的自控力,同时起作用。
人的通病是好高骛远,老觉得自己是做大事的人,所以对小事不屑一顾。
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要一提“小事”就轻慢,就觉得:“这点小事让别人去做,我把握方向就行。”
轻慢心一起,人必浮躁,浮躁就失根了。
没有根,智慧从何而来?
人通常会高估远大目标的效果,却低估专注小事时累积出的蜕变。
世上有各种各样的成功者,但共性都是专注,专注于什么?专注于重复。
成功绝不是偶然,必须在漫长岁月里经历难耐的重复。
然后,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中,把轻慢磨掉,把分别磨掉,把浮躁磨掉,磨到心无旁骛了,才能聚精会神,在一瞬间把心灯点亮。
很多人天资聪颖,但就是没有自控力,事情做几次就没耐心了,总想找个见效快的方法,再试试。
做事就像砍树,人家砍1000下,我们也砍1000下,但人家成功了,因为他每一下都落在同一个地方;我们没成功,因为我们1000下落在了1000个地方。
道理其实很简单,但要把轻慢心、分别心、浮躁心都去掉,才能重新与道连根,这是人生最难的自控。
好的人生,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就在当下。
当下就是一个天下,当下就是一段完整的生命旅程。
每一个当下,都在发生着一些事,不要去分析这些事是难是易、是大是小,只是把当下做好,就行了。
利用每一刻觉知内心,就是亮化神性品质;让自己的品质处于恒定状态,就能引发生命的蜕变。
如果一会点火,一会又熄火,火力跟不上,生米怎么可能煮成熟饭呢?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要点在于:无论做事还是修道,想成功,都要消融分别心。
天下事没有难易大小之分——做不到,再容易的也是难事;忽视了,再细小的也是大事。所以,不要去区分难易大小,那是头脑层在消耗能量。
事情来了,就专注去做,利用做的过程觉察内心,这就是修行。
人有修行,才有力量。
越是大反派,名字越好听,细数古龙笔下那些人坏但名字好听的男子
古龙给笔下的人物起名字,很有一种飘逸感。这些名字别有一番滋味,给人一种行云流水,人间难寻的感觉。正常的人很少有起这种名字的,但是放到古龙的小说中,这些名字却十分应景和好听。有句话说得好,金庸善取女名,古龙善取男名。这句总结还是很有道理的,古龙笔下的男名的确比女名好听得多,即便是反派也是如此。今天我们来细数一下古龙笔下那些好听的反派名字,越是大反派,名字越好听。1、逍遥侯读书号2023-05-25 13:16:550000班主任:我将高中语文各类现代文的答题技巧,汇成50页,赶紧收藏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中语文中的考试题来看,现代文阅读所占的分值比例越来越大,这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起来。并且难度也在逐年提高,纵观近年来的各地高考题中,出题角度更侧重于对能力和对文章整体结构的考察。所以当我们在做阅读题的时候,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章中哪些段落或者是句子。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弄懂这一段话的意思。读书号2023-04-23 10:40:000000李寻欢身上的飞刀不多,为何反派们不一起上?趁机消耗完他的飞刀
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对于古龙笔下的武侠人物,最喜欢的还是小李飞刀李寻欢。李寻欢这个人物实在是太有魅力了,不但长得帅,到了中年身材还没有发福,而且玉树临风,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气度不凡。读书号2023-04-19 18:55:470000王语嫣被云中鹤调戏时说过什么?难怪她嫁给疯子,也不愿嫁给段誉
金庸的武侠小说总能让人看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即便完结多年,在时至今日的网络时代,金庸武侠仍能占得一席之地。金庸的武侠著作为何能经久不衰,让读者们恨不得穿越到金庸打造的江湖世界里,化身为行侠仗义的武林高手,从此仗剑江湖、携手红颜?答案很简单,除了金庸架构的江湖极其逼真之外,主角们总能邂逅奇遇、练成神功,最后击败终极反派,携手红颜知己远走高飞。读书号2023-05-26 16:14:110003高考百日冲刺:我总结了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记得收藏好
高中的语文阅读理解一直都是大家比较犯愁的一类题型,特别是对于理科生的同学们,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比较好。其实对于高中语文的阅读理解来说,先要把这类题型搞清楚,是需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文章的领悟能力和情感共鸣能力,对于两者来说是偏向于感性的,而更多的理科生是偏向于理性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是理科生学不好语文的原因。读书号2023-04-22 17:12: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