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这首山水田园诗,娓娓道来句句出彩,有陶渊明风格
我们读李白的诗歌,总是被他豪放浪漫的激情所感动。他的诗歌想象奇特,语言夸张,高度抒情,给人以强大的感染力。比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蜀道难》等就是这样。
但是李白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的诗歌也有朴素闲适的一面。这首《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就是山水田园诗,诗歌娓娓道来,平实细腻,句句出彩,明显具有陶渊明的诗歌风格。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这是一首古体诗,五言十四句,又是一种赋体,即以记叙事情缘由经过为内容,没有华丽的辞藻。初次诵读,就能感觉与陶渊明村居饮酒类诗歌极其相似。
从诗歌题目来看,重点在“暮”和“宿”二字上。诗人是去游览终南山下来,造访隐居的朋友斛斯山人并留宿,与朋友饮酒聊天,最后落脚到“陶然共忘机”上来,表现了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诗歌的前两句交代时间和事由。“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终南山是碧绿色的,夜幕降临,月亮照耀着行人下山。既是记事,又是写景。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月亮以人的感情。三四句“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是前两句的进一步说明。“苍苍”与“翠微”突出终南山的幽深博大与林木浓郁,是最佳的隐居之地。一个“顾”字,反映了诗人下山时的恋恋不舍。
五六两句写与友人相见。“相携”二字,牵手寒暄极其形象,表现出朋友深情。还有“开荆扉”,孩子们早早打开门来迎接,表现了他们热情好客而又天真无邪。七八两句写斛斯山人庭院的幽静闲适。曲径通幽,小路两旁长满了青翠的竹子,树枝上悬垂下来的藤蔓拍打撩拂着行人的衣服,好一派山水田园风光。九十两句写酒遇知音的快乐。“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二人欢歌笑语,谈得非常忘情,日间的疲乏不觉全部消失。频频举杯,酒兴也发挥得恰如其分。十一二两句写欢乐程度之甚和时间之久。“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吟诗放歌长啸,那声浪几乎传到了松树顶上。一曲下来,连银河里的星星也稀疏了不少。
结尾两句抒发人生感慨。诗人毫无顾忌,友人全无嫌疑,这种亲密无间的氛围,使人忘记了世间的纷扰。是啊,如果大家都能抛弃世俗的机巧和功利之心,那该多好。李白这是一首访友诗,同时也是一首山水田园诗。类似于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风格,事件无论巨细,行文以记事为主,事中有景,景中有情。不紧不慢,娓娓道来。而且诗句简朴凝练,句句出彩。其“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月夜的描写形象生动,与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意境又何其相似。
还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这个名句,让人不禁想起陶渊明“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和“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来。这种幽静自然的呈现,给人的是世外桃源的感觉。诗中结尾的“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更是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和“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等诗意的翻版。这种淡泊宁静与世无争,也正是二人所向往的生活。但是李白的田园诗风格和陶渊明的也略有不同。陶渊明看破红尘,归隐是铁了心的。而李白呢,终其一生也没有放弃对人生理想目标的追求。他临终时还在呼喊“大鹏飞兮振八裔”。
所以李白“陶然共忘机”,只是失志时的一种借酒消愁,酒兴来时的一种自我安慰。一旦清醒过来,又会是“大鹏一日同风起”。因此陶渊明的山水诗显得平淡恬静,而李白诗句中总蛰伏着一股英豪之气。
耗时8天,我整理了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建议收藏,考试会用到
高中数学的公式很重要,但是大家也不要去死记硬背,特别是公式和概念,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然后去合理的运用才可以。高考数学的难度其实是不难的,表现在思维的难度,即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题目的解答,所以说,熟悉并记住公式还有结论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对于公式的记忆,必须建立在对数学知识点理解之上的,首先应该清楚公式的来源,要知道公式的怎么一步一步推导出来的,这样才能够让公式与已知的知识网络相关联。读书号2023-04-22 21:45:470000金庸小说中,名号听起来让人觉得是高手,出手却令人失望的六个人
行走江湖,承蒙各位英雄好汉抬举,都会奉上一个绰号,这个绰号是根据其人的性情、武功、风貌等特点所取,所以极具个人特色。当然了,也有自己给自己取的,毕竟闯荡江湖,需要一个响亮的名号。这样不但可以迅速打响知名度,而且对其他人有震慑作用,可谓是一举多得。读书号2023-04-19 12:00:4000001924年,蒋介石面试徐向前,认定他没出息!
1924年,蒋介石面试徐向前,认定他没出息!黄埔军校学生之中,第一个当上方面军总指挥(总司令)的人就是徐向前元帅。1924年,老蒋打算一一面试黄埔的学生,来作为自己的中央军嫡系。有一天,老蒋找到了徐向前。蒋介石故作姿态,用宁波话,慢条斯理地问:'你就是徐向前?''是的,校长'。徐向前用一口地地道道的山西话把老蒋整蒙了,老蒋心里想:我怎么听不懂?读书号2023-05-12 11:00:2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