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的祖师爷(65)梳箆业祖师爷【赫连】
作者:潘长宏(文学之都居士)
2023年5月9日
苏南常州的木梳和篦箕,为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特产。据传源于东晋,至明代已驰名南北,清代曾作为皇室贡品,有“官梳名篦”之美称。旧时城乡妇女梳妆多争相选购,传其有避邪、延寿功能。当地女子出嫁,必以一对黄杨如意梳作陪嫁。梳篦分日用型和装饰型两类,前者朴素无华,价廉物美,为人民大众所喜爱;后者精雕细刻,还镶嵌着珠玉牙石等,比较贵重。梳篦行业一直继承着以家庭副业户为基础,并有篦业公所的行会组织。
制梳业奉赫连、皇甫二位为始祖,
制篦业则供奉春秋时的发明人陈七子为祖师。
每年农历二月十八和九月二十八,梳篦业均要祭祀祖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常州市和武进地区有梳篦生产者近万人,加工户达1200余家,产品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虽然组建起好几家梳篦工厂,但仍有保持着世袭分散的家庭作坊形式的,继承着传统工序。
制梳业为什么要供奉赫连?据说,梳篦的发源地是江苏省常州市。那里的人世代相传家家户户都做梳篦,至今还有“木梳街”、“篦箕巷”。当年常州有一个叫赫连的年轻人,在战乱中被黄帝俘虏,关在牢里,蓬头垢面,头皮奇痒,只好做了个像五根手指一样的梳子,天天梳头解痒。这事被一个叫皇甫的看守看见了,感到很新奇,就把梳子要过来献给了嫘祖娘娘。嫘祖用此物梳头觉得非常舒服,就去劝丈夫黄帝把赫连放了。黄帝答应了,但为时已晚,赫连早已做了刀下之鬼。无奈,嫘祖就叫皇甫在常州开创梳子的制作,从此留下了梳业制作,这就是要供奉赫连、皇甫的道理。
在社会上还流传着篦业制造的鼻祖,
其一:篦子的来源,传说是出于一个叫陈七子的工匠之手。他为解决梳子齿疏的问题,利用织土布的断竹筘,中间以两根竹棍夹紧作横档,再用麻线结扎牢固,把竹齿削尖磨光,制成了第一把篦子,因为篦齿密,竹齿又有弹性,用它梳头瘙痒,就连头发里的污垢、虱子等都能篦得干干净净。后来这事被官府知道了,就命他开办一家作坊,招收徒弟,专门制作竹篦。由此,竹制的篦子流传开来。陈七子一直活到了73岁,后被大家奉为竹篦的祖师。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本行同仁即举行纪念陈七子的活动。
其二呢,在我国北方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更加古老的传说:当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长期在外勤奋工作,自己头上生了虱子也不觉得咬。等治好了洪水,回到家中,就觉得虱子咬头皮难以忍受。他只好把鲁班大师请来,为他想办法。鲁班见大禹每天都痛苦地用手指抓头皮解痒,灵机一动,就用木头做了个多齿的木梳,代替手指抓痒。大禹以后每天用木梳梳头,觉得又解痒又舒服,可是头上的虱子还是不能全梳下来。后来,大禹又把鲁班的大师兄张班找来,让他再想想办法来治头上的虱子。张班是竹匠,就用竹子做了比梳子齿密得多的篦子,叫大禹试试看。大禹用这篦子梳头果然很管用,几下就把头发里的虱子刮了下来。于是也就留下了竹篦这一行。
在江湖上卖梳篦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买卖,可它却是江湖生意的首领。据说在庙会上五行八作的生意人,都要听卖梳篦的安排,其他生意人谁也不能先响家伙、出声开张作买卖只有等卖梳篦的一张嘴,锣鼓才能鼓起来,叫卖声才能叫起来,生意人才能开张。如果庙会的会头故意刁难生意人,只要卖梳篦的一收摊,其他生意人也会立即收摊不千了,这叫“叩棚”。如果问题解决了,卖梳篦一出摊,其他生意会立即恢复。卖梳篦的都是自产自销,这就足以证明梳篦行在五行八作中的地位。
天龙时代有位高手武功盖世,即便逝世多年,仍让黄衫女念念不忘
金庸笔下的江湖世界绚丽多彩,让无数读者们流连忘返、乐在其中。金庸的武侠著作之所以如此引人入胜,和他塑造的江湖高手息息相关。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加上《越女剑》,金庸一共写了十五部武侠小说,每一部小说里都有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江湖中人,他们神乎其神的武功修为、豪气万丈的大侠气概以及缠绵悱恻的爱恨纠葛,都让整个江湖更加有血有肉。读书号2023-04-17 18:01:130000空见的武功,高到离谱,已在张三丰之上?张无忌的巅峰一战给出答案
《倚天屠龙记》当中,有一人的武功始终在迷雾当中,他只是间接出场,但是在明教金毛狮王谢逊的口中,他的武功神秘莫测,高到离谱。连对师父张三丰五体投拜的五侠张翠山,都一度怀疑,这人的武功难道还要在张三丰之上吗?这就是少林空字辈四大神僧之首的空见大师。原文道:读书号2023-04-18 18:07:440000【浮光掠影】119废弃的滩涂(二)
读书号2023-05-10 13:20:570002段誉原要沦为废人,被金庸强行出手相救,这才逃过一劫
很多作者害怕自己被读者打上一个单一的标签,好比南派三叔,他在2007年写了《盗墓笔记》后红遍大江南北,虽然南派三叔陆续又写了《藏海花》、《大漠苍狼》、《传奇世界》、《老九门》、《沙海》等著作,但很多读者一听到南派三叔的名字,自然而然还是会将他和盗墓联系在一起。读书号2023-04-16 13:53:520002李师师:一个让皇帝屡屡吃醋的青楼女子
文/初酿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都城池苑夸桃李,问东风何似?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於珠子。正值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宋·张先《师师令》读书号2023-05-23 09:07: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