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剿灭太平天国,清政府:赏!曾国藩:解散吧!专家:真高明

旧文精选

浩然文史创办到现在有五年多了,考虑到大部分粉丝其实是最近半年多才关注我们,之前沉淀的很多优质内容可能大家并没有看到。所以我们推出了旧文精选栏目,挑选比较满意的旧作,推送给新关注的朋友。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这是曾国藩的志向。1853年,清政府让他在湖南老家办团练,对付太平天国。当时曾国藩正在湖南老家为母亲守丧,他虽是一介文人,但自幼饱读圣贤书,心怀报效国家的志向。这事正好为他提供了一个良机。
但兴办团练不久,他就发现团练军队始终无法像正规军一样,较为懒散。而且曾国藩经常因为办团练,和湖南巡抚起冲突。在这种万般无奈的状况下,曾国藩艺高人胆大,直接以团练为基础创办正规军,这就是后来威震天下的湘军。

曾国藩
一、血脉、地缘相勾连的湘军
湘军自曾国藩亲手操练的团练而来,自然也继承了团练的诸多特点。团练是地方自卫武装,与官军相比,更强调地方性与私人性,湘军也是如此。曾国藩的湘军镇压了太平军,之所以能够取得骄人的功绩,除了因为装备了西方研发的先进枪炮之外,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湘军的地方性与私人性。
湘军几乎都是湖南人,这支湖南子弟兵以地缘关系结合在一起。招兵的时候,除地缘之外,曾国藩还要求士兵之间最好有亲属关系,可以是父子,也可以兄弟,同一个村或县城的也可以,这样的话就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士兵的战斗力,因为一旦士兵溃逃或叛变,他的家人亲属便会受到牵连,但士兵之间如果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就不敢轻易叛逃。

湘军内各种亲属关系并存
此外,曾国藩任用大量士人担任主将,例如湘军名将彭林翼,李续宾、李续宜兄弟,胡林翼等,都是文人出身。儒将,是士人对将领最完美的想象,既有文人的儒雅与智谋,也有武人的勇猛与无畏,这些在胡林翼、左宗棠等湘军名将身上,都体现得淋漓尽致。湘军自创军以来,与太平天国交战十数年,一次次的战而败、败而战,不能不说,与读书人身上的刚毅精神有很大的关系。

影视剧中的李续宜
二、路途坎坷
湘军身上有清政府正规军所没有的优点,比如领导者都是读书人出身,俗话说,“不怕流氓会打架,就怕流氓有文化”。湘军自创立开始便有着严格的纪律。纪律严明本是军队的基本要求,但在晚清却成了军队里稀有的品质,湘军之所以能够大败太平军,不得不归功于它严格的组织纪律。
自创办之后,湘军的性质就一直模糊不清,说它是私军吧,在清朝中央集权如此强大的社会里它又做不到军队的私有化,说它是正规军吧,它又不是。创办之初,由于实力还比较弱小,清政府也没有太把这支部队放在眼里,但随着湘军团在战场上大放异彩,清政府不能不注意到它,而且还想“收编”它,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借口。

曾国藩的塑像
没想到,湘军内部的纷争为清政府提供了机会。
湘军的创建者,除了曾国藩之外,还有一个人,就是王錱。但随着曾国藩对湘军的全面掌控,王錱感到权力旁落,开始与曾国藩发生矛盾。
1853年,王錱想扩张他所属的湘军部署,但遭到曾国藩拒绝。王錱心意决绝,立刻带着他所属湘军脱离曾国藩,另投他主。这是湘军历史上一次巨大的分裂事件,不仅削弱了湘军的战斗力,而且还为清政府收编湘军提供了机会。
如1856年,曾国藩在江西被太平军围困,清政府就鼓动湘军的另一重臣胡林翼阻止罗泽南返回江西救援。尽管清政府多次利用湘军内部的分裂,实现收编的目的,但由于湘军是打击太平军的主力,清政府始终不敢在湘军身上动真格的,这也使湘军得以保留私人性质。

湘军和岳飞领导的岳家军一样令政府十分头疼
文史君说
1864年7月19日,湘军打败了太平天国,但令人想不到的是,打了胜仗的湘军被曾国藩亲手解散了。湘军的解散与曾国藩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尽管与大部分官员相比,曾国藩已经很“前卫”了,比如办洋务,用洋枪洋炮等等,但他自幼饱读圣贤书,始终无法摆脱儒家文化的影响。
他熟读古史,深知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也明白功高震主是人臣大忌,在太平军灭亡之后,他担心自己会被清政府算清账,更何况他手里还有一支十分强大的湘军。既然为人臣子,也享受到了作为人臣的最高地位和荣誉,战争也已经结束,那么湘军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曾国藩剧照
尽管湘军主力被曾国藩解散,但在各地也散落着湘军部队,这些军队此后成为剿灭捻军的主力,而且也是左宗棠进军西北的主力,依旧为清政府立下汗马功劳。
但湘军的出现对清政府并不完全是一件好事,曾国藩的湘军,以及他的学生李鸿章办的淮军,都是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军队,私人性质极为浓厚,所以晚清地方督抚权力极度扩张。此后的数十年内,很多汉人督抚,都是从湘淮军集团出来的,他们在国内外大事上都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如左宗棠、刘坤一、李鸿章,都是清政府依赖的重臣。
没有任何一个政权,希望地方上掌握着军队,所以清政府对湘军、淮军的收编,也就是不可避免的。

刘坤一
文史君说
湘军的出现在晚清历史上是一件大事,这支脱离清政府体制、不受政府约束的军队,使晚清政局朝着一条全新的道路走去,可以这么说,晚清70年的历史,有近50年的时间里是受湘淮军集团影响的,即使是清末十年湘淮军不再出现,袁世凯的崛起也依旧有着曾国藩、李鸿章的影子,而且袁世凯和两位前辈相比,更加大胆也走得更远,清政府的历史也在他的手上得以终结。
参考文献
邱涛:《王錱之弃与罗泽南之死——清廷分化与操控曾国藩湘军的初步尝试》,《晋阳学刊》2019年第2期。
刘铁铭、李高海、李芳奕:《湘勇团练与湘军的崛起》,《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作者:浩然文史·刘越)
耗时6天,我将高中生物426个易错点,汇成48页笔记,考试前记得看
对于高中生物来说,相比于物理和化学而言,生物其实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因为物理和化学不但是要记住课本之中的基础知识点,还要学会计算和逻辑推理能力,而单单要把其中的知识点都融汇贯通,同学们就已经是困难重重的了,所以说,相对于生物来说是难出很多。而生物却不是这样,它更偏向于文科,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很多,只要同学们把每个知识点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那么之后你再学习生物就会变得很容易。读书号2023-04-22 17:29:490000耗时6天,我将高中语文作文素材100句,整理成34页笔记,建议收藏
古人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平时的积累,在写作的时候,也就不会有很有的笔墨输出。很多同学看到作文题目的时候,都会感觉到六神无主,不知道该从何处下笔。有些同学甚至是知道了话题,但是话到嘴边,却无话可写,想不到合适的案例,也没有思维深度和个性的素材,导致了作文分数成为了拖后腿的存在!读书号2023-04-23 09:38:040001《西游记》:唐僧对孙悟空的不耐烦,藏着扎心的人性真相
看《西游记》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唐僧这个“老好人”,对所有人都和颜悦色,唯独对孙悟空脾气大得很!在取经团队里,猪八戒三心二意、偷奸耍滑,沙和尚恪守本分却少有存在感,孙悟空是不可或缺的核心骨干,也是最卖力的那个。西天取经路,九九八十一难,其中有八十难都是孙悟空的,“关关难过,关关过”,属于唐僧的,只仅有女儿国情劫那一难而已。读书号2023-05-23 10:15:010000你能经历多少个一百天,决定你的成就有多大
一百天看似不短,算下来也有3个多月。但其实也并不太长,因为一年之中,就有3次之多。如果我们能够好好的利用这一百天,就可以做出很多事情来,获得不小的成就。可是如果你忽略了它,你的生命就会在一天天的消逝中,最终毫无成就,毫无建树。读书号2023-05-10 17:19:120000金庸以动物为名的10门武功,蛇压龙排第二,排第一的你可能没听过
金庸用一支笔勾勒了一个绚丽多彩的江湖世界,他也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出了许多让人记忆犹新的武功。金庸笔下的这些神功看似虚无缥缈,但研究过金庸全集的读者会知道,博古通今的金庸实则引用了大量的古书典籍,这才有了那些朗朗上口的武功。好比降龙十八掌出自《易经》,凌波微步出自《洛神赋》,北冥神功出自《庄子》,黯然销魂掌出自《别赋》等等。读书号2023-05-26 15:26: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