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引申义198:火树银花
火
huǒ
火,甲骨文

。这是一堆柴火。

火堆
甲骨文二

。
小篆

。
简牍文

。
隶书

。
楷书

。
火,本义是物体燃烧时产生的火焰。
《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孔传:“火炎不可向近。”
“火焰”引申为“用火把物体破坏、毁坏”,即“烧毁”。
唐韩愈《原道》:“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火焰”引申为“用火烧烤”。食物经过“火烤”,会变成一种新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作“熟”。因此引申为“用火把食物烧熟”。
《山海经‧北山经》:“其山北人,皆生食不火之物。”
“火焰”引申为“火焰大面积焚烧,导致损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即“火灾”。
《公羊传‧襄公九年》:“春,宋火。曷为或言灾,或言火?大者曰灾,小者曰火。”(春季,宋国发生火灾。为什么有的叫“灾”,有的叫“火”?范围大的叫“灾”,范围小的叫“火”。)
由于“火灾”蔓延的速度很快,而且破坏性很强,后果严重,因此引申为“紧急”。
火急(非常紧急)。
《北齐书‧幼主纪》:“﹝帝﹞特爱非时之物,取求火急,皆须朝徵夕办。”
“火灾”会产生非常严重、恶劣的后果,人愤怒的时候同样也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火”引申为“怒气”。
唐李群玉《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诗:“中夜恨火来,焚烧九回肠。”
“怒气”引申为“发怒”。
曹禺《日出》第一幕:“我听说这孩子打了金八爷一巴掌,金八爷火了。”
“火”会产生光芒,因此引申为“光芒”。
《元史‧孟速思传》:“﹝太祖﹞一见大悦,曰:'此儿目中有火,它日可大用。’”
“火焰”引申为“故意让它燃烧,以作照明的东西”,即“蜡烛、火把”。
《庄子‧天地》:“厉之人夜半生其子,遽取火而视之。”
“火焰”会产生光,因此引申为“用火光照着来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定移时,始觉在成榻。骇曰:'昨不醉,何颠倒至此耶!’乃呼家人。家人火之,俨然成也。”
火焰会产生光芒,而“闪电”也会产生强烈的光芒,因此“火”引申为“雷电、电光”。
《庄子‧外物》:“水中有火,乃焚大槐。”
成玄英疏:“水中有火,电也。”
“燃烧”会产生热量,因此引申为“热”。
《官场现形记》第十三回:“赵大人吃酒吃的火上来了,把小帽子、皮袍子一齐脱掉。”
火焰燃烧时,有时会呈红色,有时会呈黄色。因此引申为“红色”。
火色(红色)。
唐罗虯《比红儿》诗之八九:“火色樱桃摘得初,仙宫只有世间无。”
火焰燃烧得非常炽烈,因此引申为“有某种强烈的欲望”。
金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之三:“鬱鬱围城度两年。愁肠飢火日相煎。”
“用火烧烤”引申为“用火烘培茶叶”。
宋黄儒《品茶要录‧一采造过时》:“茶事起于惊蛰前,其采芽如鹰爪,初造曰试焙,又曰一火,其次曰二火,二火之茶,已次一火矣。故市茶芽者,惟同出于三火前者为最佳。”
古人认为“火”是组成世界的五种元素(五行)之一。
《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北魏朝时期,军队以十人为一个单位,这十个人用同一个炉灶生火煮食,因此彼此称作“火伴”,简称“火”,后写作“伙伴”。
《宋书‧孝义传‧卜天生》:“天与弟天生,少为队将,十人同火。”
“火伴”引申为“一群聚集起来的人”。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支诺皋下》:“成都乞儿严七师……居西市悲田坊,常有帖衙俳儿干满川、白迦、叶珪、张美、张翱等五人为火。”
由于我国传统节日“寒食节”当天是不准使用烟火的,只能吃冷食。当天全天“禁火”,简称“火”。
火前(寒食节禁火之前)
宋陆游《天彭牡丹谱‧风俗记》:“在寒食前者,谓之火前花,其开稍久。火后花则易落。”
引申为“火焰点引后迅速燃烧的药剂”,即“火药”。
火器(使用火药,可以发射子弹、炮弹的火枪、火炮)。
明王世贞《凤洲杂编‧兵制》:“神机营……管操演神铳、神炮火器。”
打印出来的语文答题模板,建议存好
读书号2023-05-26 10:28:000000班主任:高中语文120个文言文实词,熟记文言文1分不丢
大家好,这里是高中知识学习社。许多同学高中语文成绩迟迟提升不上来,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文言文丢分太多。很多词汇基本上书本上没有,再加上自己平时也没有时间积累,考试的时候就发懵了。一错错一堆,选择题全错,翻译也翻译不出来。文言文想要这部分提高,只要把当中的词汇弄清楚是什么意思,翻译通顺,基本上就没有太大问题。因此,今天给大家总结了高中语文120个文言文实词,考试常出,赶紧给孩子打印记下。读书号2023-04-23 12:20:190000杜甫五排《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读记
杜甫五排《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读记(小河西)陪李北海宴历下亭题注:时邑人蹇处士在座。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0000耗时6天,我总结了高中地理常考的这27种效应,整理得很细,快看
在高考中,高中地理常见的“效应”相关的考点,在考试中大多数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来出现的。大家可能在高中地理的课本之中,只是见到一些常见的“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可是当我们在应对考试的时候,这些知识储备是远远不够的!上面也说过了,地理的效应问题往往出现在选择题上面的比较多,如果大家只是光记住课本上面的知识点,选择题是很难达到满分的。况且选择题所占的分值也并不低!读书号2023-04-23 10:27:1000001998年,17岁桑兰在体操赛场上摔成瘫痪,如今她怎么样了
1998年,花季运动员桑兰躺在纽约一家医院的病床上,正绝望地望着窗外。得知自己高位截瘫、再也不能站起来的消息后,桑兰赶走了病房里的所有人,安静的让人意外。她发生了什么?如今已经过去25年,她的生活又过得如何?桑兰,1981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6岁便开始了她的运动生涯。天资聪颖加上平时刻苦训练,1993年,12岁的桑兰就被选入国家体操队。读书号2023-05-26 10:01: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