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毛主席纪念堂落成,5个人带头瞻仰,他们是谁?
原创2023-05-07 22:22·罗敷媚
这张照片拍摄于1977年9月9日。
这一天,毛主席纪念堂落成,第一批瞻仰毛主席遗容的,是5个人。
这5个人站成一排,恭恭敬敬向毛主席雕像鞠躬行礼,敬慕之情,溢于言表。
这五个人都不简单,他们分别是谁?你知道吗?

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主席病逝。
这一天,草木为之含悲,天地为之变色,华夏大地,一片哀痛。
毛主席病逝后,全国各族人民以各种形式哀悼伟大领袖,缅怀他的丰功伟绩。
一个重大决策也在这个时间悄然做出:中央决定,建设毛主席纪念堂。
建设毛主席纪念堂,安厝毛主席遗体,供后人瞻仰,永远铭记伟人的贡献,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得到全国上下的一致赞同。
然而,毛主席纪念堂选在什么地方,却产生了争议。
领导小组先后提出过5个方案,其中3个方案是建在天安门前,1个方案建在景山,另一个方案建在香山。
当时,大多数专家的意见倾向于在香山建。
为什么呢?因为香山地势高,建在山上居高临下,可以遥望北京全城,类似中山陵建在紫金山南麓的钟山上,也符合毛主席的崇高地位。
可这个方案有一个弊端,香山距离北京市区较远,交通不便,不利于党员群众前去瞻仰,所以这个方案最终还是被放弃了。
至于景山方案,有人提出会破坏景山的景观,且不利游人参观,很快也被否决。

天安门的三个方案中,第一个方案是建在天安门前。
这个方案其实是模仿列宁墓建在莫斯科红场一侧的做法,但天安门前是金水桥,金水桥距离天安门很近,二者之间的空间很小,建在这里不仅会影响天安门的雄伟形象,还会造成天安门前交通堵塞,所以这个方案很快被否决。
第二个方案是建在天安门北面端门的位置上,需要拆掉端门。
这样做会破坏完整的故宫建筑群,拆旧建新,不利于文物保护,不是好方案,肯定也不符合毛主席生前意愿,所以也被否决。
最后一个方案是建在天安门南面的广场,北与天安门遥相对望,东西分别有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相称,中心是人民英雄纪念纪念碑,形成一个完整的广场建筑群,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最终,党中央选择了第五种方案,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毛主席纪念堂位置。
1976年11月24日,毛主席纪念堂正式奠基动工。
为了在毛主席逝世一周年时建成毛主席纪念堂,以接待国内外来宾和广大人民群众,建设者们投入了全部时间和巨大精力,他们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敬仰、怀念和哀悼,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力争把毛主席纪念堂建成百年大计。

1977年5月24日,毛主席纪念堂竣工落成,其中艰难曲折,笔墨难书。
1977年9月9日,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一周年及毛主席纪念堂落成典礼大会在毛主席纪念堂北门前广场举行。
这是一次空前盛大的典礼。典礼上,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最信任的战友之一、80岁的叶剑英主持大会,华国锋作了动情的讲话。
典礼大会最重要的一环,自然是瞻仰毛主席的遗容。
几乎所有人都期望成为第一批瞻仰毛主席遗容的人,但真正能实现这个愿望的毕竟是少数,——从全国各地选派的代表16万人。
然而,第一批真正瞻仰毛主席遗容的,只有5个人。
他们是谁呢?
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

为什么是他们五个人?因为他们是刚刚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选出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是当时党和国家最重要的领导人。
当时,华国锋是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4人均为副主席。与此同时,上述5人也都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这5名领导人,每一个都是德才兼备,能力突出,深受毛主席生前的信任和重用,他们集体出现,瞻仰毛主席纪念堂,传达了这样一个信号,我们一定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团结一致,努力奋斗,争取更大胜利!

如今,照片中的5个人均已离世,但他们对待伟人毛主席的恭敬态度永远值得我们的学习,如同毛主席纪念堂瞻仰厅墙壁上镶嵌的17个鎏金大字所说那样:
“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
清代女诗人胡慎容的九首诗词,无情夜月能相照,有恨流莺莫乱啼
胡慎容,字观止,号卧云,又号玉亭,山阴人,天游妹,慎仪从妹,会稽冯坦室。有《红鹤山庄集》。蒋士铨在《红鹤山庄诗序略》中写道:夫人本山阴产,随其祖迁直隶,遂为大兴人。早孤负夙慧,方六七岁即能信口为韵语,稍长,姑父宝言先生授以书,一过成诵,乃自购经传古人读之,既而复取宋人诗涵咏之,心有所得。读书号2023-05-10 16:52:050000古诗词中的9大人生境界
读书号2023-05-23 11:04:360000138 杜甫七律《柏学士茅屋》读记
杜甫七律《柏学士茅屋》读记(小河西)柏学士茅屋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身岩居。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0000湖南27岁小伙邓锦杰,为救4名落水者不幸身亡,被救者:我没让他救
文丨孙虎的书房编辑丨孙虎的书房湖南娄底小伙邓锦杰为了营救溺水的一家四口,奋不顾身跳入河中。结果溺水者获救了,自己却不幸失去了年轻的生命。但让人气愤的是,被大伙齐心协力救上岸的一家四口不光连一声“谢谢”都没有,而且还留下了一句令人寒心的话:“他没上来关我什么事?”随后就堂而皇之的离开了事发地点。事发后他们对救命恩人为何如此冷漠?在得知邓锦杰去世后,又为何迟迟不肯露面?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读书号2023-05-26 16:41:140005原来“长寿菜”竟是它!一强免疫、二护视力,三降血压,中老年别错过
长寿是亘古不变的一个话题,一个人的寿命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遗传、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医疗和生活方式,而在这几个因素中,生活方式占据了半壁江山。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但是健康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各种疾病也越来越年轻化,其实这和我们的生活习惯脱不了关系,熬夜、久坐不动、不健康的饮食都是主要原因。读书号2023-05-10 21:46: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