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丹道,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其实,就四个字!
好多道友,向笔者反应,有学习丹道的向往,但是一直不得要领,怎么才能迈入丹道研修的门径呢?
这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笔者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西派创派祖师李涵虚真人曾有指出:“余有'三字诀’,修道之士,'勤、诚、恒’,缺一不可。但勤矣、诚矣,而结果必归于恒。孔子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况道乎?儒生习文艺,尚以数年为期,甚至有十年者。岂修心炼气,反不如读书作文?”
李祖将研修丹道,提出了三个条件,就是——勤、诚、恒。
1、勤,就是勤奋,不能懒惰。武术谚语有说:“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松。”这就要求,无论学习什么,都要勤奋学习、练习,一日接一日的持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么要收到效果,必然是困难的。因此,“勤”字诀,很重要!且问吾友,行得“勤”字诀否?
2、诚,就是诚心,真诚,专注,锲而不舍。《入药镜》中说:“但至诚,法自然。”研修丹道,只要心怀“至诚”,取法自然的准则,那么学习丹道,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了。因此,“诚”字诀,很重要!且问吾友,行得“诚”字诀否?
3、恒,就是恒心,坚持,锐意进取,不弃不离,久久为功。孔子指出:“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荀子也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所讲的,也是这个“恒”字。《周易》中《恒卦》指出:“恒,久也。”“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如果缺乏这个“恒”字,《恒卦》也指出:“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又说:“不恒其德,无所容也。”不能长期坚持,有时就要遭受羞辱,什么也得不到。因此,“恒”字诀,很重要!且问吾友,行得“恒”字诀否?
“勤、诚、恒”三字外,还要加一个“信”字。
4、信,就是信心,相信,听从,不疑惑。如果我们没有“信”,并不相信古人之言,不相信古人之丹经,那么我们很难将所学,化为自己的行动,即不可能听从,也疑惑重重,朝秦暮楚,也很自然了。举个例子,比如张三,今天学习了A老师的功法,明天又去学B老师的功法,后天又学C老师的功法,……。表面上看,张三非常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其实是张三缺乏这个“信”,对所有老师传授的,都表示“怀疑”,所以不断的学习新的功法,填补自己缺乏的“信”。所以,我们无论学习哪位老师的功夫,都要先建立“信”。怎么样建立“信”?一是学习该功法的理论基础;二是了解该功法的传承历史;三是明了该功法历代的成就者。有了这三个方面的了解,那么“信”就会逐渐建立起来,老师所传授的功夫,就可以专一的一门深入的练习起来了,朝秦暮楚、一曝十寒等等错误的行为和想法,也就克服了。因此,“信”字诀,很重要!且问吾友,行得“信”字诀否?
上面,我们介绍了“四字诀”。
现在将“四字诀”,排下序,为:一信,二诚、三勤,四恒。这4个方面的次序,是一个逐层递进的关系。北宋大儒程颢、程颐指出:“无信不立,无诚不久。”(《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
1、没有“信”,不可能有“诚”;
2、没有“诚”,不可能有“勤”;
3、没有“勤”,不可能有“恒”;
4、没有“恒”,不可能有“得”,什么也得不到,当然也就是没有任何的效验、效果了。
李涵虚祖师有指出:“不遭下士之讥,不足以见吾道之大也。大道者,先要清净身心,调理神气。其甚者,要能一切放下,钻入杳冥。必有此等真功夫,然后有真效验。彼无功而妄想效验者,亦终为不得效验之人也。反唇相诋,何足病之?”
为什么我们经常遭受一些人的“挖苦”(下士之讥),李祖解释的非常透彻。我们如果自己“真行”,一定要下一番“真功夫”,那么就会一定去的“真效验”!如果没有下“真功夫”,仅仅是“妄想效验”,哪有“效验”会得到呢?李祖称之这样的人是“终为不得效验之人”。这类的人的“下士之讥”,我们何必太在意呢(何足病之)?
另外,在说一下“花絮”:
“信”字,拆开就是“人之言”;“诚”字,拆开就是“言而成”。由此可见,“信”和“诚”,与“言”有很大的关系。也可以看出,我们建立“信”和“诚”,要在“言”上面下功夫。大家可以去道教的宫观和佛教的寺庙考察一下,最好早晨6点之前去,会发现,道士与和尚们,都在大殿里面集体“诵经”,这个是道士与和尚的每天“功课”,早晨(卯时)、晚上(酉时),都要“诵经”,所诵的经,称为《早晚功课经》。这个,就是通过每天诵经的“言”,来增加、巩固、提升“信”和“诚”的功夫。只有“信”和“诚”增加、巩固、提升了,“功德量”才会哟了,做“法事”斋醮时的“法力”才会显现出来。如果一个宫观、寺庙,每天早晨、晚上不在大殿里面“上功课”,可以做一下初步的判断,这个宫观、寺庙所做的“法事”斋醮,很难有所“灵验”的。
我们研修丹道,虽然不必象宫观、寺庙一样,没有诵唱《早晚功课经》,但是,每天诵读一些丹经祖典,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即建立“信”和“诚”,为“勤”和“恒”打基础,同时,也可以通过反复诵读丹经,与祖师发生感应,丹经中深藏的“秘密法诀”,我们自己会豁然贯通,不必再需要他人解释,那些所谓对丹经的白话注解,也不需要再阅读了!“书读百遍,其理自见。”《参同契》所谓:“思之务令熟兮,反覆视上下。千周灿彬彬兮,万遍将可睹。神明或告人兮,心灵乍自悟。探端索其绪兮,必得其门户。天道无适莫兮,常传于贤者。”
朋友们,可曾天天诵读丹经否?
如果将研修的重点,放在西派丹法上,对于阅读丹书而言,建议最好按照汪老、海印二位西派先哲推荐的丹书来阅读!
关于古代丹经文献,笔者正在策划整理出版,敬请大家静候一段时间,购阅这些书籍,就可以了。
引用《参同契》,与朋友们共勉!
《参同契》中讲:“思之务令熟兮,反覆视上下。千周灿彬彬兮,万遍将可睹。神明或告人兮,心灵乍自悟。探端索其绪兮,必得其门户。天道无适莫兮,常传于贤者。”
1、希望朋友们,积极踊跃购买笔者策划出版的以上丹经!2、您购买我们出版的图书,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3、希望每一部书,发行销售一万册以上!4、希望朋友们,转发我们的丹书出版消息!5、希望让更多的道友,加入到丹经阅读中来!
绝情谷的衣服帽子为何都是绿的?看公孙止的祖上都有啥特殊癖好
周伯通在蒙古王子忽必烈的营帐内,可谓是大出风头,先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走了金轮法王筷子上夹着的牛肉。这块牛肉又肥又大,是盘中最好的一块。而尼摩星、潇湘子、马光佐等人却很是不服气金轮法王的武功,于是金轮法王以牛肉喻国师之位,言下之意,谁有本事抢走他筷子上的牛肉,便将国师让给谁。读书号2023-04-19 15:43:510000探析:印度农村初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与问题
文丨孙虎的书房编辑丨孙虎的书房在印度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初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印度是农业大国,与城市相比较,农村地区缺乏充足的资源,因贫困引起的差距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是农村与城市的教育水平存在巨大的差别,而这正是印度实施初等教育普及、推进教育公平所需攻克的主要难关,这也将教育公平延伸到了社会公平的层面,深刻影响着印度社会的未来发展。读书号2023-05-25 13:30:5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