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名臣:为大清续命三十载
作者:阿赖耶识

(晚清三杰: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
清朝是封建王朝最后的辉煌,清朝也是给现在留下历史最多的王朝,观古见今,我们都曾受益匪浅。
大清最后的衰败,不是因为慈禧的弄权揽政,也不是因为慈禧的奢靡无度,更不是因为末代皇帝的不作为,而是往前看百年,在关闭国门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清朝而后的悲剧。
清朝的衰亡,从闭关锁国起。
当大炮轰开愚昧的思想,能人志士可以做的,就是延缓他的死亡,却没有办法让他满血复活。
戊戌变法是最后的抗争,可惜他失败了,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在这其中皇帝和臣子的同仇敌忾。

(曾国藩)
(一)浩然正气曾国藩
晚清时期的曾国藩,先是入翰林,后成为礼部侍郎。晚清时期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是曾国藩组建湘军,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最终消灭了天平天国。延续了晚清的寿命。
曾国藩家书,一直被后人传诵,正是因为曾国藩此人克己复礼,他在官场的成功,是很多公务员需要学习的。
在中国,第一艘轮船,就是在曾国藩倡议下才有的,同时还是第一所兵工学堂,第一批翻译印刷了西方书籍,第一批赴美留洋的中国学生。
在晚清打开国门后,曾国藩是第一人顺应时代,紧跟步伐的人,第一人,也叫开拓者。

(李鸿章)
(二)忍辱负重李鸿章
对于李鸿章,对他最大的印象就是那个签字的晚清大臣。在环狼所伺的洋人中,他是唯一挺立起的脊梁,这脊梁,也是国人的不屈。
李鸿章在晚清属于文武重臣,他是北洋水师和淮军的统帅和创始人,也是洋务运动的领袖,还是文华殿大学士。
也是他,在《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签了字,为晚清留有了喘息的空间。
慈禧说李鸿章可以“再造玄黄”。日本首相称李鸿章“唯一有能耐可以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同时李鸿章也是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之一。
只可惜,生错了时代和年代。或者说,庆幸那个腐朽的年代还有李鸿章。

(三)为国为民左宗棠
那个抬着棺材出征的老将军,叫做左宗棠。若是没有他,今天新疆,我们需要拿着护照,才可以以客人的身份去观赏美景。
左宗棠不是文臣,他更像是地地道道的武将,耿直不屈。他钻研兵法,博览群书,是将军里面的书生,是书生里面的将军。
晚清时期,那些内乱,都是左宗棠收复和平定的。天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一生杀伐征战,即使在最后一刻,依旧在维护着中国的统一,和国土。

( 张之洞 )
(四)书生意气张之洞
张之洞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文臣,他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可以让我们不再落后和挨打,所以他一生最多致力于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三江师范学堂、湖北农务学堂、广雅书院等各地一系列学堂。
这些学堂,是想让中国人民自立自强,同时也希望中国自立自强。
同时开展工业,努力让清朝追赶世界的脚步。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等。
张之洞一生致力于改变晚清的现状,在内一直想强大积弱的清朝,只是一人之力终究渺小,没有那么长的时间让他看见结果。
但是他把基业建好,然后面的人,看到了希望。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四人并肩被称为晚清四大名臣,续命大清三十载有余。
可到最后,曾国藩和李鸿章被人戴上了卖国贼的帽子,左宗棠带病出征依旧遗憾未能扬大清国威,张之洞病重,却明白国运将亡。
只是将一生报国的四人,并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大清的注定灭亡,让壮志未酬的四人抱憾而终。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人间暮春,花落时节,20首极美落花诗词,惊艳了时光,唯美了岁月
走过了繁盛花开,迎来了暮春落花时节。当枝头的花儿一点一点飘落下来,映在日光中,显得浪漫而唯美。谁说暮春没有好风光,风吹过,花儿落,正是人间好风光。风来时,听风,花落时,看花,悲喜自渡,自在安然,在这个落花纷飞的时节,一起读最美的落花诗词,一起赏花谢花飞花满天。1、《落花》朱淑真〔宋代〕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2、《落花》李商隐〔唐代〕读书号2023-05-23 13:49:180000中考在即 短时间内努力也可以逆袭 方法分享给大家 为自己再拼一次
读书号2023-04-23 16:59:4100031班主任:我总结了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模版,阅读题妥妥拿下
高中语文的阅读理解主要考察同学们的语言运用,阅读理解,逻辑推理,分析判断的能力,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呢同学们可浏览一下短文后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地进行第二遍阅读,以做到有的放矢。在解答阅读理解的时候,同学们先要快速地浏览一遍整篇文章,重视标题,开头段落,结尾段落及各段的首句,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读书号2023-04-22 23:00:340000得到了卧龙凤雏,为何刘备依然没得到天下!!
若读罢三国,有一句话想必会很熟悉: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这是水镜先生司马徽见到刘备时所说的话,意在推荐自己的两个徒弟,诸葛亮与庞统。当时刘备刚败给曹操,正是求贤若渴笼络人才的时候,两人之中,庞统作为“南州名士之首“已经颇有名望,而诸葛亮却声名未显“躬耕于南阳“,刘备对司马徽的话格外在意,于是不辞辛苦招纳二人,在“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相助,与庞统一同入刘备麾下拜为军师中郎将。读书号2023-05-10 21:01:440002给成绩不好的高中生一份答题技巧
高中三年都用得到的地理答题技巧,选地理的同学一定要存好,不要觉得答题技巧没用就不背,这些答题技巧背熟了至少让你地理成绩多涨20分,先存起来读书号2023-04-20 13:43:2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