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6407

乾隆给英国国王的信:仅976字,却彰显愚昧无知,今在大英博物馆

读书号2023-05-10 18:11:293

三连一下,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公元18世纪中后期,中国是清朝乾隆统治时期,正值康乾盛世的中国,不仅物产丰富、国力雄厚,而且当时的清朝还受到周围一些国家的供奉,在如此环境之下的中国难免“骄傲自大”,看不到自己以外的“世界”也是在所难免的。

不过,在清朝闭起门来享受各方赞誉的时候,西方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8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浩浩荡荡地在西方国家的大地上开展,在中国人还在坐着马车夜不能寐地各地东奔西跑时,西方国家的人们已经开始解放人力,学习使用蒸汽机车了。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不论是社会文明,还是经济发展,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前进,而中国依旧是千百年不变的小农经济。

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西方世界的社会生产力,他们当时利用各种机器设备可以轻而易举地满足自己社会的市场需求。不过,由于生产力的过快发展,他们也造成了过多的生产物资剩余。

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当时的英国国王(同时也是爱尔兰王国)——乔治三世,即乔治·威廉·腓特烈决定派使臣前往中国,同清朝统治者谈判,希望可以与中国实现通商。这个计划的提出,不仅可以满足英国扩大市场的需要,同时也可以增加其资本的原始积累。

于是,乔治三世最终选定马戛尔尼勋爵担任赴华使臣,并在1793年从英国出发前往中国,其理由是为乾隆皇帝补过八十大寿。这一次的会面,是西方世界首次向中国派出正式使者。

马戛尔尼带领着船队漂洋过海,终于在1793年9月13日的时候抵达热河,当时是和珅与其交接。

马戛尔尼递交了国书之后,等待着乾隆皇帝的召见。但是,他等来的并不是乾隆皇帝的召见,却是因为礼仪问题带来的各种争执。清政府认为既然马戛尔尼已经到了中国领土,那么他就应该按照中国的传统礼仪——朝见天子一定要三叩九拜行大礼。可是,西方世界的制度并没有这样的规定,马戛尔尼认为清朝应该尊重他们的礼仪——鞠躬礼。双方因为礼仪问题争论不休,最后只能各退一步,采用一个折中的方式——单膝跪拜。

经历了这么一番风波,马戛尔尼终于在到中国后的第二天朝见了清朝的乾隆皇帝。本以为自己带来的各种工业制成品会带给清朝皇帝震撼,没想到乾隆皇帝认为这些东西“不过尔尔”,并没有放在心上。

实际上,英国国王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不仅让马戛尔尼带来了一些工业制成品,随行马戛尔尼一起来的,还有英国的一些数学家、天文学家、医生等人。另外来华的英国船只上面还有各种可以代表西方先进技术的图书、地理仪器、车辆、军械物资、天文设备等。

可以说,当时的中国是有机会在第一时间得到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的,可是,由于清朝上下以“大国”自居的无知与自负,终是没有抓住这一次机会。

不仅如此,马戛尔尼带来的那些工业制成品被乾隆皇帝“看不上”,更让他无法理解的是,乾隆皇帝最生气和不满的地方是他没有按照“规矩”对皇帝进行跪拜大礼。不过,乾隆皇帝虽然没有意识到那些工业制成品以及西方文明的重要性,但是他还是察觉到了对方此次前来目的不纯,所以,不日之后便派人“请”他早日离开。

如此一来,英国国王想要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最终没能实现。在1794年七月份,马戛尔尼带领船队离开中国。尽管乾隆皇帝不待见马戛尔尼他们,但是在他们离开之前,乾隆皇帝还是命人给他们送去了回礼,回礼自然是丰厚的——中国的瓷器、丝绸以及茶叶等特产。

除此之外还给了马戛尔尼一封书信,让他带回去交给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回到英国后,马戛尔尼将书信交给了乔治三世,信中大意为:我大清朝名震四方,各国朝贡的各种稀有物件、珍稀宝物数不胜数。你们的大使带来的东西我也全部都看过了,不足为奇。而且大清朝物产富饶,不需要你们的东西。信中乾隆皇帝十分倨傲,他却不知自己错过了什么,而这封信至今被保存大英博物馆中。

0003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